学术投稿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冠心病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谭德安

关键词:NT-proBNP, 荧光酶免疫法,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对长沙市某单位职工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监测,并初步探讨其与冠心病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按设计表格对参检人员进行个人因素调查,检测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静脉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尿酸(UA)等生化指标,同时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1 508例某单位职工血清NT-proBNP水平为(73.17±63.39)pg/ml,其中高危组(98.%±83.73)pg/ml明显高于正常组(52.64±26.14)pg/ml(t=15.24,P=0.000).在正常组中,男性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女性(t二=8.563,P = 0.000),但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7,P=0.403).在高危组中,性别对NT-proBNP水平无明显影响(t =1.778,P = 0.070),但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5,P=0.031),以60-70岁组高;不同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组间的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糖尿病和家族冠心病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血清NT-proBNP水平也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87,P=0.000).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通沿海毛蜡携带诺瓦克病毒初步研究

    目的 调查南通地区毛蚶诺瓦克病毒携带情况.方法 从2010年11月-2011年4月,在南通沿海及南通市区主要水产市场采集毛蚶,采用RT-PCR检测诺瓦克病毒(norovinases,NV)的感染.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南通地区沿海毛蚶中检出NV,检出率为6.25%,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均属诺瓦克病毒GⅡ4型.结论 南通地区沿海毛蚶被NV污染,需加以监管,以确保贝类食用安全.

    作者:李海波;许建军;邵亚萍;赵炜;朱大江;许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277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应用药敏试验对2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进行检测,然后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77株SAU主要来自痰液(占35.74%)和脓液(占35.37%).临床分布主要在ICU病房和骨科(分别占24.19%).277株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01株,检出率为72.56%,其余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MRSA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6种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的耐药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十种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比MSSA明显增高.

    作者:金玲;江兴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现实之困及解困之思

    为帮助医学生学习伦理学知识,运用伦理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树立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从普通学生向医学生的转变,我国各医学院校大多开设了<医学伦理学>.但现实中<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存在着诸多困惑,笔者认为必须加以重视,从明确<医学伦理学>的课程定位、建设专家型教学团队、遵循道德教育规律、改革课程教学等几方面加强和改进<医学伦理学>教学,以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医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赖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危重症患者血糖动态水平监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血糖动态水平监测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綦江县人民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0例,以入院时空腹血糖升高的程度进行分组:A组(血糖≤6.1 tnmol/L) 21例,B组(血糖6.1~10mmol/L)68例,C组(血糖≥10 mrnol/L)71例.应用美国强生one Touch~R ultra~TM微机血糖仪及试纸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动态监测.观察三组患者入ICU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Ⅲ评分)、住ICU天数、多器官功能衰蝎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住院死亡情况.同时根据患者预后,将160例病例分为生存组112例和死亡组48例,收集所有患者入ICU 1,6,12,24,48,72 h时的血糖动态监测结果.结果 三组APACHE Ⅲ评分、住ICU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和B组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1),而A组MODS发生率略高于B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住院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1),而C组住院死亡率略高于A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入ICU 1,6,12,24,48,72 h每个时间点上,生存组的血糖水平呈持续下降,而死亡组血糖呈持续升高,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1).结论 血糖动态变化与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理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PODS所致排卵障碍不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经二甲双胍+达英-35调内分泌治疗三个周期后用来曲唑促排卵,并同时进行精神状态评分,其中治疗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患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倾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进行心理治疗后焦虑或抑郁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熟卵泡出现率、排卵率、妊娠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率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治疗对PCOS所致排卵障碍不孕排卵率、妊娠率高,流产率低.此方法简单、方便、经济.

    作者:安小巧;安新涛;刘桂娟;焦守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手足口病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常用两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初诊为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1组),一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2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1组热退、疱疹消退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2组(P<0.05);治疗1组的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治疗2组的73.3%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早产低体重儿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39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产科及母孕期情况.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39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年龄、多胎妊娠、孕周、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母亲贫血、羊水异常、母亲心血管疾病等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孕周≤32周16.3%;胎盘早剥12.8%;胎膜早破48.2%;多胎妊娠35.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9%;母亲贫血27.9%;羊水异常11.1%;母亲心血管疾病2.5%.孕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早期诊断及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作者:曹蓓;黄广文;龚瑾;彭湘莲;冯彬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6-2010年确诊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4周期标准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未进展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给予吉西他滨单药维持及佳支持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佳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8.4%,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79.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是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王玉梅;刘桂荣;王树庚;孙艳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石家庄市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温度、湿度、露点、气压、风速等气象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与全年气候变化趋势一致.4月份每日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日平均气温成正比,与气压成反比.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除了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因素有关,高温与低气压等气象因素也与其密切相关.

    作者:刘立;郭建花;张世勇;徐保红;高伟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长沙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沙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做好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县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农村居民和学校饮用水,水质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农村居民饮用水较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北部乡镇居民饮用水较南部水质卫生状况差且锰超标程度高于全县整体水平.结论 全县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与当地特有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程度和养殖业、工业及生活污染密切相关,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亟待改进,政府应加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和饮水卫生管理.

    作者:欧贵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湖南省汝城县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掌握汝城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和趋势,评估其防治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5个乡镇5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常住人口200人以上,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镜检虫卵,并计算感染度(克粪卵数);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分离钩坳.结果 5个调查点共检查1 000人,共发现4种土源性线虫,人群总感染率为10.2%,其中:蛔虫5.6%、钩虫3.5%、鞭虫0.7%,蛲虫0.4%.各乡镇蛔虫、钩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9,P>0.05)和(X2=4.74,P>0.05);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5).男、女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9,P<0.01);各年龄组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P<0.01);单纯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ixlenale)占29%;单纯美洲钩虫(Necator anzericanus)占71%.结论 人群感染率较20年前第1次调查结果有大幅度下降,但仍需继续加强农村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普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和重点人群药物驱虫,以巩固防治成果.

    作者:邹月娥;朱金林;朱晓英;朱敏燕;游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及开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腹腔镜及开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9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多发性子官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5.5±10.0)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5.0±14.5) ml,住院时间为(5.5±2.0)d、明显短于对照组(8.0±2.5)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成为临床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郎雁;王燕;段洁;姚冬梅;陶晓玲;刘玉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油炸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油炸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B2 (AFB2),G1 (AFG1),G2 (AFG2)水平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腈水(84:16)提取液提取后过滤,滤液经黄曲霉毒素多功能净化柱(MPC)净化,纯化液经浓缩挥干后,加三氟乙酸(TFA)衍生后,用带有荧光检测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4种黄曲霉毒素5 min完全分离,线性范围质量浓度分别为0.10~100.00μg/L(AFB1,AFG1),0.05-50.00μg/L(AFB2,AFG2),低检出质量分数分别为0.04μg/kg(AFB1,AFG1),0.02μg/kg(AFB2,AFG2),油炸食品回收率为82.0%~101.2%,相对标准偏差<5%,r≥0.999.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油炸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水平的同时测定.

    作者:张英;蔡志斌;郑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长沙县2007-2010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及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长沙县2007-2010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情况,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7-2010年报告麻疹234例,发病人群以8月龄以下婴儿和7岁以上人群、流动人口为主.城区发病显著高于农村(X2=129.93,P<0.05),81.2%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发病率呈明显下降(X扩=132.62,P<0.05).结论 麻疹疫苗常规接种不落实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明显.

    作者:陈定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梅县人民医院手术室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麻醉手术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7例,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106例,常规静脉输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静脉方式的输液疗效,并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地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选择使用静脉留置针107例,一次性操作成功103例,操作失误4例,操作成功率为96.26%,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为1.87%,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选择使用常规静脉输液106例,一次性操作成功99例,操作失误7例,操作成功率为93.40%,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8.49%,输液反应发生1例,经及时处理很快好转;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可以减少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中麻醉和更换体位,有效地保护了血管,同时减少患者术后输液穿刺次数,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何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许昌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许昌市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9-2010年许昌市手足口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许昌市8个县(市、区)均有手足口病报告,2010年发病率较2009年上升2.94%,病死率降低了35.37%,呈现局部高发态势;近两年手足口病4月份达发病高峰;年龄分布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和死亡均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检测以EV71感染为主,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1,P<0.05);2009年重症病例265人,2010年重症病例742人,重症病例在各县(市、区)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7.34,431.24,P<0,01).结论 许昌市手足口病呈上升态势,4月份为发病高峰,局部高发;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应以4岁以下儿童、特别是散居儿童为重点防治对象,警惕地区性聚集性疫情发生.

    作者:俎炳灿;马莹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湖南省郴州市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效果满意度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郴州市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效果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郴州市随机抽取北湖区、苏仙区和桂阳县的9所乡镇卫生院作为调查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可及性、可获得性和试点效果满意度等.计算Cronbach' s α系数分析满意度问卷内部一致性,采用频率或构成比描述二分类资料,利用均数和标准差分析描述满意度值,统计推断方法包括95%可信区间,X2检验,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所有统计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检验水准为α= 0.05.结果 86.6%的基层医生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超过90%医生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会减少患者的药物经济负担,约60%基层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效果满意,但有68%的医生不满意科室药品收入,有69%医生认为现有基本药物不能满足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多因素分析显示医学学历为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多数基层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效果满意,药品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能够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多数医生不满意科室收入和基本药物品种数量;中专医学学历的医生满意度较差.

    作者:张权义;尹有其;魏捷;秦家碧;杨土保;李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55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分析,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有效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住院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的55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先天性梅毒临床特征及表现依次为: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长骨骨骼损坏,梅毒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早产率、引产率、宫内发育迟缓率、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应用青霉素治疗先天性梅毒具有良好疗效.结论 对早产儿出现各种不明原因皮疹、肝功能损害、长骨骨骼损坏、肝脾肿大,应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单纯TPPA结果阳性不能确诊为先天性梅毒.

    作者:温伟珍;林日亮;李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对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提高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6例临床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其中523个淋巴结行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185个淋巴结行徒手确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比较二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US-FNAC组准确性、取材阳性率均高于FNA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FNAC组.结论 彩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能提高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的准确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谭勇刚;邱艳;张秀英;唐泉;段波;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研究中,均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同时治疗前后比较,发现患者同治疗前相比,机体MDA明显降低;GPx,AOA显著升高(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可使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抗氧化水平回升,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控制病情,获得良好疗效.其可成为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损伤的新机制之一.

    作者:贯国京;王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