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何文娟

关键词:手术室, 静脉留置针输液, 疗效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梅县人民医院手术室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麻醉手术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7例,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106例,常规静脉输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静脉方式的输液疗效,并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地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选择使用静脉留置针107例,一次性操作成功103例,操作失误4例,操作成功率为96.26%,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为1.87%,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选择使用常规静脉输液106例,一次性操作成功99例,操作失误7例,操作成功率为93.40%,并发症发生9例,发生率为8.49%,输液反应发生1例,经及时处理很快好转;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可以减少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中麻醉和更换体位,有效地保护了血管,同时减少患者术后输液穿刺次数,临床效果满意.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8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感染科室及耐药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标本和支气管吸出物多,其次是分泌物和血液,感染科室以ICU(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多,鲍曼不动杆菌对美洛培南敏感性高,敏感率为95%,其次为亚胺培南.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耐药率高且呈多重耐药,所以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马滴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患者烟草依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COPD烟草依赖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戒组、伐尼克兰组、伐尼克兰+心理干预(干预组)三组,对伐尼克兰组及干预组给予口服12周伐尼克兰,干预组并给予戒烟咨询及心理干预,随访至24周,观察戒烟者的戒烟率、肺功能变化、不良反应、戒断症状及复吸率.结果 干预组12周和24周持续戒烟率分别为77.8%和75%,伐尼克兰组分别为55.6%和41.7%,干戒组分别为25%和8.3%,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失眠、头痛等,程度轻微,多为一过性.伐尼克兰组12周戒断症状评分为(1.8±2.3)分,干预组为(1.7±2.1)分,均显著低于干戒组(4.1±1.6)分(P< 0.05).结论 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戒烟患者短期和长期的戒烟率,伐尼克兰戒烟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对我国COPD烟草依赖的患者具有适用性.

    作者:魏益群;孙钢;杨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0例妇产科急症的诊断探讨

    目的 探讨妇产科急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急症患者180例,对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黄体破裂11例,确诊10例,误诊1例;异位妊娠93例,确诊89例,误诊3例,漏诊1例;盆腔炎性包块26例.确诊24例,漏诊2例;葡萄胎12例,均确诊;过期流产20例,均确诊;胎盘滞留6例,均确诊.结论 在妇产科急症中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患者无痛苦,操作简单,可随诊,收费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辉;樊绮云;黄适贻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豆黄酮对痴呆模型神经元的抗凋亡作用

    目的 观察大豆黄酮对神经元细胞内三种与老年痴呆相关蛋白(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BALE)、一氧化氮合酶1(NOS1)的表达影响.方法 用新生24 h内的SD大鼠,经解剖分离海马,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生物性状稳定时,用于实验.实验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硝普钠(SNP)诱导凋亡组及三种浓度的大豆黄酮预处理组.培养至第11-12 d使用免疫组化法对海马神经元进行鉴定,并对5组细胞分别进行上述三种痴呆相关蛋白的免疫化学染色分析,采用显微照像系统对免疫组化后的细胞照相,然后通过Digital Imaging System v1.6对细胞免疫组化的图片测出阳性区平均灰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成功建立了SD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模型,并建立了SNP诱导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2.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显示大豆黄酮在试验范围内有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SNP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的APP,BACE,NOSI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NP组相比,低、中浓度大豆黄酮组的细胞内APP和NOSI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浓度大豆黄酮组的细胞内APP,BALE,NOSI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SNP诱导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大豆黄酮具有抑制神经元凋亡作用,其机制与通过抑制细胞内淀粉样前体蛋白、β-分泌酶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产生密切相关.

    作者:李萍;安玉会;谢小兵;赵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长沙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沙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做好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县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农村居民和学校饮用水,水质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农村居民饮用水较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北部乡镇居民饮用水较南部水质卫生状况差且锰超标程度高于全县整体水平.结论 全县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与当地特有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程度和养殖业、工业及生活污染密切相关,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亟待改进,政府应加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和饮水卫生管理.

    作者:欧贵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2例早产儿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目的 分析研究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62例早产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2例确诊为早产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途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确诊未患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结果 胎膜早破及胎心晚期减速是早产儿患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儿败血症感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WBC) >20 ×10~9/L或<5×10~9/L,血小板计数(PLT) < 10O × 10~9 /L,C反应蛋白(CRP) >8 mg/L,可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辅助指标并具有一定特异性.丙种球蛋白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其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结论 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早期诊断早产儿败血症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使用抗生素加丙种球蛋白,是治疗早产儿败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石家庄市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温度、湿度、露点、气压、风速等气象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与全年气候变化趋势一致.4月份每日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日平均气温成正比,与气压成反比.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除了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因素有关,高温与低气压等气象因素也与其密切相关.

    作者:刘立;郭建花;张世勇;徐保红;高伟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研究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宫颈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在本院妇科就诊的3 652名女性患者宫颈拭子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3 652例门诊妇女中HPV阳性率为36.7%(1 342/3 652),检出率在5%以上的亚型有5种,依次为HPV 16(9.7%,354/3 652),HPV52(7.2%,262/3 652),HPV 11(6.9%,252/3 652),HPV 58(6.8%,248/3 652)和HPV 6(5.6%,203/3 652).结论 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应开展HPV DNA常规检测,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张仲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危重症患者血糖动态水平监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血糖动态水平监测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綦江县人民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0例,以入院时空腹血糖升高的程度进行分组:A组(血糖≤6.1 tnmol/L) 21例,B组(血糖6.1~10mmol/L)68例,C组(血糖≥10 mrnol/L)71例.应用美国强生one Touch~R ultra~TM微机血糖仪及试纸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动态监测.观察三组患者入ICU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Ⅲ评分)、住ICU天数、多器官功能衰蝎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住院死亡情况.同时根据患者预后,将160例病例分为生存组112例和死亡组48例,收集所有患者入ICU 1,6,12,24,48,72 h时的血糖动态监测结果.结果 三组APACHE Ⅲ评分、住ICU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和B组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1),而A组MODS发生率略高于B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住院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1),而C组住院死亡率略高于A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入ICU 1,6,12,24,48,72 h每个时间点上,生存组的血糖水平呈持续下降,而死亡组血糖呈持续升高,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1).结论 血糖动态变化与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安徽某高校2007-2009年入学新生血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血压状况,为青少年高血压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2007-2009年大学新生进行血压监测,以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对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性别间的血压,并制定不同性别及大学新生的百分位参考值.结果 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女生(P<0.05),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17.44±12.76)和(73.32±8.50) mmHg,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06.51±11.56)和(68.35±8.05) mmHg.不同性别的百分位参考值:男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P3和P97分别为95,142mn曦和60,90 mmHg.男女生收缩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2.9%和0.4%,男女生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7%和0.5%,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4.1%和0.7%,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男女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较低,但本研究发现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百分位参考值均低于男生,有必要开展全国范围内大样本的大学生血压状况调查.

    作者:贺连平;姚应水;汪全海;臧洪艳;聂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2例儿童I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部位神经纤维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1-2010年收治入院的22例I型神经纤维瘤患儿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在22例患儿中,21例表现为皮肤、腹腔、胸腔、颅脑及椎管内大小、数目不一的肿块;10例表现有范围及数量不同的色素斑.所有患儿中,有8例出生时既发现皮肤色素斑和单个、多个结节和/或肿块;12例为幼年出现皮肤色素斑或肿块.5例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落后和智力低下;2例可询阳性家族史.所有患儿中,17例均通过手术切除或部分切除肿块,组织病理学符合诊断;术后1年进行随访,有3例患儿复发.结论 I型神经纤维瘤病多于出生或幼年时发病,首发表现为皮肤色素斑和/或结节、肿块;同时某些肿块部位较隐蔽,皮肤色素斑缺如或不典型,在临床诊治中易被延误.因此应引起皮肤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常静;汤建萍;梁晓停;韦祝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北京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技术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来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13 795名消化道不适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检测,并对年龄、性别和季节因素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Hp感染率为13.40%~35.48%,平均感染率为20.34%.7 607名男性患儿现症感染阳性率18.79%,IgG阳性率21.31%;6 188例女性患儿现症感染阳性率16.53 %,IgG阳性率19-15%;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呈上升趋势.从7岁开始Hp感染显著增高,到17岁时达到35.48%.一、四季度儿童Hp感染率明显高于二、三季度.结论 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Hp感染率低于国内报道平均水平,但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儿童Hp感染呈现年龄、性别和季节性差异.

    作者:王艳;宋文琪;徐樨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长沙县2007-2010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及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长沙县2007-2010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情况,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7-2010年报告麻疹234例,发病人群以8月龄以下婴儿和7岁以上人群、流动人口为主.城区发病显著高于农村(X2=129.93,P<0.05),81.2%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发病率呈明显下降(X扩=132.62,P<0.05).结论 麻疹疫苗常规接种不落实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明显.

    作者:陈定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透过程中的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

    目的 选择合适的动静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防止病人血液的丢失,保证血透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200例在血透过程中出现内瘘针眼渗血的患者按透析时间的先后随机分成2组,单号为对照组选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双号为观察组选用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了云南白药创可贴和无菌棉球处理.结果 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8%,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创可贴和无菌棉球是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

    作者:吕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的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治及预后.方法 收集本院煤工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煤工尘肺院内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共66例,且随尘肺期别增高其患病率增加;4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68.2%.结论 尘肺肺部感染易并发呼吸衰竭,且病情危急、病死率高,防治的要点是:进行健康宣教,加强体育锻炼,改善体质,住院患者病区集中,应避免交叉感染.

    作者:孙文静;王秋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湖南省安化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2009年安化县居民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资料.方法 收集安化县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资料,按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09年安化县居民死亡率为5.81%,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2.32%),第二位是恶性肿瘤(1.52%),损伤中毒死亡居第三位(0.44%),第四位、第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0.36%)与消化系统疾病(0.23%).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女恶性肿瘤死亡均以肺癌为高.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安化县居民重要的死因.建议开展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监测,建立医院门诊病例登记制度,以便及时分析发病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黄飞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洞口县2010年度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洞口县手足口病(hand-foot-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特点,探索科学的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掌握2010年报告的洞口县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例三间分布,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索重症病例的特点.结果 2010年洞口县按现住址共报告手足口病600例,均为10岁以下儿童,0-4岁患儿患病率高,以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01.02/10万、54.29/ 10万),男女性重症病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足口病报告数排名前三的乡镇是洞口、高沙、山门,这三个乡镇流动人口多,经济较发达.重症病例的发热天数、住院天数明显长于轻症病例,高体温、血常规白细胞亦明显高于轻症病例;EV71病毒感染率高于轻症病例(P<0.05).结论 加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监测,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是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玉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士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涞源县医院随机抽取的130名护士进行临床工作中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物理性危害占28.5%,化学性危害占33.1%,生物性危害占34.6%,心理社会性危害占39.2%;护士在洗手、隔离等自我防护行为方面均有欠缺.结论 临床上应关注护士职业损伤状况,加强相关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尽量避免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8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并在干预前后分别完成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调查问卷.结果 (1)干预组副作用主要为I级,占73.85%.而对照组则以Ⅱ级为主,占46.4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8,P<0.05).(2)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副反应程度并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萼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的比较研究

    推进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是近几年新出现的诊断小肠疾病的检查方法,针对两者的特点,从适应症、禁忌症、临床应用以及尚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作者:戴斌;宾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