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郭建花;张世勇;徐保红;高伟利
目的 了解某公司新建节能型石灰窑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工频电磁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粉尘和噪声存在超标,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2007的要求.结论 该节能型套筒窑超标岗位在目前生产工艺不能达到有效防护措施前提下应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曹贤文;杨金星;王多多;董吉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细菌感染的特点.方法 制作兔背部创伤动物实验模型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致伤后放海水浸泡20 min,对照组致伤后不浸泡.用手工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用微生物动态快速测定系统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全血白细胞数用显微镜计数法.结果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如果不经过消毒处理,12h后细菌数量显著增加,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创伤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中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创伤弧菌;内毒素含量和白细胞数显著升高.结论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可导致多种细菌感染,感染时间提前且程度加重.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长沙市某单位职工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监测,并初步探讨其与冠心病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按设计表格对参检人员进行个人因素调查,检测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静脉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尿酸(UA)等生化指标,同时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1 508例某单位职工血清NT-proBNP水平为(73.17±63.39)pg/ml,其中高危组(98.%±83.73)pg/ml明显高于正常组(52.64±26.14)pg/ml(t=15.24,P=0.000).在正常组中,男性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女性(t二=8.563,P = 0.000),但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7,P=0.403).在高危组中,性别对NT-proBNP水平无明显影响(t =1.778,P = 0.070),但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5,P=0.031),以60-70岁组高;不同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组间的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糖尿病和家族冠心病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血清NT-proBNP水平也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87,P=0.000).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谭德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邵东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对邵东县7 150名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中肥胖检出率为2.7%.中学生肥胖检出率2.9%高于小学生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6%.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4.0%高于小学生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7,P>0.05);沙眼检出率为3.7%.小学生沙眼检出率4.6%显著高于中学生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3,P<0.01);龋齿检出率为9.7%.小学生龋齿检出率14.7%显著高于中学生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6.84,P<0.01);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5.9%.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30.6%显著高于小学生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12,P<0.01).中学生视力不良、小学生营养不良、沙眼、龋齿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营养不良、肥胖为邵东县中小学生常见病,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注意.对中小学校应加强实施健康教育知识干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降低中小学生常见病发病率.
作者:陈文伟;赵平凡;敬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石家庄市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温度、湿度、露点、气压、风速等气象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与全年气候变化趋势一致.4月份每日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日平均气温成正比,与气压成反比.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除了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因素有关,高温与低气压等气象因素也与其密切相关.
作者:刘立;郭建花;张世勇;徐保红;高伟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大鼠生精相关基因pGEX-KG/TSARG1重组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应用RT-PCR技术从大鼠睾丸组织mRNA中扩增TSARG1的开放阅读框(ORF),T-A克隆后将TSARGI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丙EX-KG中,经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IPTG诱导表达GST/TSARG1融合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pGEX一KG/TSARG1重组质粒;转化重组质粒的E.coli BL21经IPTG 37℃诱导高效表达GST/TSARG1融合蛋白.结论 pGEX一KG/TSARG1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TSARG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懿;刘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肠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2例肠瘘患者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实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并予以有效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瘘口护理等措施.结果 52例肠瘘患者住院50-120 d,平均85 d.治愈37例,治愈率为71.2%,10例好转出院,死亡5例.结论 在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和瘘口护理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谭丽;欧阳建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血液学指标特征,旨在通过血液学检测辅助诊断骨髓转移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血象、骨髓象、血生化等临床血液学指标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51例患者出现血象异常,40例患者出现贫血.结论 骨髓转移癌患者临床上多出现骨痛、贫血、发热等现象,临床上有此现象的患者,及时进行血象和骨髓象检测,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
作者:邓金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45例和手术夹闭33例的疗效.结果 介入栓塞45例46枚动脉瘤中44枚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2枚行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者36例,轻残6例,重残0例,死亡3例;手术33例42枚动脉瘤40枚行单个动脉瘤夹夹闭,2枚行两个动脉瘤夹夹闭,术后恢复良好者12例,轻残15例,重残1例,死亡5例.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中,介入栓塞较手术治疗创伤小,见效快,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低,但费用相对昂贵.
作者:裴红霞;林金生;肖军;李志纲;朱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长沙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做好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县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农村居民和学校饮用水,水质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农村居民饮用水较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北部乡镇居民饮用水较南部水质卫生状况差且锰超标程度高于全县整体水平.结论 全县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与当地特有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程度和养殖业、工业及生活污染密切相关,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亟待改进,政府应加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和饮水卫生管理.
作者:欧贵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掌握芗城区土源性线虫病感染及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查3~12周岁儿童烧虫卵;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检查法,检测土壤蛔虫卵;用直接镜检法判定蛔虫卵生活力.结果 共检查4 812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842人,感染率为38.28%;儿童蛲虫检测560人,感染者254人,感染率为45.36%;分离检测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200份,发现蛔虫卵15份,具有生活力者1份.结论 芗城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且以钩虫与烧虫感染为主.因此,加强卫生宣传,开展防治措施对预防土源性线虫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美(石羡);张志魁;周俊仁;张雪白;周文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解长沙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找出主要污染指标,提出改进意见,预防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保护游泳者身体健康.方法 对长沙市市区17家游泳场所的游泳池水进行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浑浊度、尿素、pH值.参照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采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游泳池水水质合格率低,采集的214份样品中不合格的111份,总合格率仅为51.87%.各年合格率为2007年41.51%,2008年为53.85%,2009年为46.30%,2010年为65-45%,合格率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1,P>0.05);在214份样品1 284项检测项目中,除浑浊度全部合格外,其余各年各项均有不同程度超标,不同检项合格率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P<0.01),合格率由高到低为pH值>大肠菌群>浑浊度>细菌总数>游离余氯>尿素,以尿素合格率低;不同季度合格率以三季度低,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P<0.01),合格率由高到低为四季度72.22%,一季度66.67%、二季度64.00%、三季度42.75%;室内室外游泳池合格率分别为49.15%,64.86%,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3,P>0.05).结论 游泳池水质卫生差,尤以三季度为甚,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尿素、细菌总数、游离余氯.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朱彩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常德市某戒毒所吸毒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以及高危行为的调查,为预防控制这些疾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常德市某戒毒所400名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HIV,HCV,TP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常德市在押吸毒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HIV阳性率 0.5% (2/400),丙肝阳性率66.75 % (267/400),TP阳性率5.75% (23/400),其中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占70% (280/400).结论 被调查的吸毒人员中HIV,HCV和TP感染率高,应加强对该组人群的检测,在进行行为干预的同时应开展预防性传猎疾病(STD)知识宣传教育,从而减少HIV,HCV,TP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关学芳;吴建华;孟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06-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 按照WHO规定的方法,对湖南省2006-2010年所有AFP病例粪便标本均采用L20B和RD两种细胞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结果 湖南省2006-2010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在1 291例(2 566份)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PV)88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333株,分离率分别为3.43%,12.98%;52例PV阳性标本行型内鉴别,共检出45株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其余均为疫苗相关脊灰病毒,未发现脊灰野病毒.PV与NPEV全年均可检出,PV分离率5,6,7月较高;全省14个地市除湘潭和张家界外,其它地市均检出脊灰病毒(PV)阳性病例;各年龄组之间PV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同免疫史之间PV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3次以上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低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结论 湖南省2006-2010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作者:张帆;周帅锋;黄威;巫森;刘运芝;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老年牙齿楔状缺损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10月清苑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老年牙齿楔状缺损患者165例,记录患者的患病情况并采用提间的方式对与发病可能有关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牙齿楔状缺损好发于第一双尖牙,且楔缺损害以盘型,2度更为常见;横刷法刷牙、刷牙次数≥3次/d、喜食酸性食物以及牙周退缩者更容易发生楔状缺损.结论 临床医生应该掌握老年牙齿楔状缺损的发病特点,针对性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以减少牙齿楔状缺损的发病率.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预防措施.方法 10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钙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法骨化醇片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股骨颈,L2-4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都有明显增加,但是治疗组患者股骨颈,L2-4骨密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的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40.0%,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提高股骨颈,L2-4骨密度,缓解疼痛症状,但是在治疗中注重预防措施.
作者:王顺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2009年安化县居民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资料.方法 收集安化县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资料,按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09年安化县居民死亡率为5.81%,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2.32%),第二位是恶性肿瘤(1.52%),损伤中毒死亡居第三位(0.44%),第四位、第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0.36%)与消化系统疾病(0.23%).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女恶性肿瘤死亡均以肺癌为高.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安化县居民重要的死因.建议开展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监测,建立医院门诊病例登记制度,以便及时分析发病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黄飞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速率散射比浊法联合检测52例RA患者、37例非RA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结果 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与任何单一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率.
作者:游其勇;易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4.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获得满意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王伟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汉阳区2010年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0年汉阳区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三间分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年汉阳区手足口病报告1 106例,发病率为266.56/10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男性661例,女性445例.患者小6个月,大23岁,5岁以下发病人数979例,占发病总数的88-52%.发病职业以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3-61%,42.30%,其他4.07%.高峰在4-7月份,共计发病911例,占发病总数的82.37%.全区11个街道都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数多的是琴断口街,发病率为565.79/10万,各个街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出病毒以EV71为主,占病毒检出的78.95%.结论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应以散居及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托幼机构为重点场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艾运生;赵丽;汪欢;刘振宇;周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