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王伟洁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布地奈德粉吸入剂
摘要: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4.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获得满意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关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衡阳市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调查

    目的 了解衡阳市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情况.方法 对衡阳市市售淀粉类油炸食品进行随机采样,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结果 8种淀粉类油炸食品:薯条、饼干、油条、油饼、蛋糕、烤面包、麻花和方便面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依次为1 082,715,390,281,165,118,92,54μg/kg;8种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不同(F=126.44,P<0.01),麻花和烤面包两类食品的丙烯酰胺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种淀粉类油炸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种淀粉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均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水中丙烯酰胺的限量水平,应引起重视.

    作者:李程;龚琴;向艳;何爱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油炸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油炸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B2 (AFB2),G1 (AFG1),G2 (AFG2)水平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腈水(84:16)提取液提取后过滤,滤液经黄曲霉毒素多功能净化柱(MPC)净化,纯化液经浓缩挥干后,加三氟乙酸(TFA)衍生后,用带有荧光检测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4种黄曲霉毒素5 min完全分离,线性范围质量浓度分别为0.10~100.00μg/L(AFB1,AFG1),0.05-50.00μg/L(AFB2,AFG2),低检出质量分数分别为0.04μg/kg(AFB1,AFG1),0.02μg/kg(AFB2,AFG2),油炸食品回收率为82.0%~101.2%,相对标准偏差<5%,r≥0.999.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油炸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水平的同时测定.

    作者:张英;蔡志斌;郑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手足口病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常用两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初诊为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1组),一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2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1组热退、疱疹消退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2组(P<0.05);治疗1组的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治疗2组的73.3%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洞口县2010年度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洞口县手足口病(hand-foot-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特点,探索科学的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掌握2010年报告的洞口县辖区内手足口病病例三间分布,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索重症病例的特点.结果 2010年洞口县按现住址共报告手足口病600例,均为10岁以下儿童,0-4岁患儿患病率高,以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01.02/10万、54.29/ 10万),男女性重症病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足口病报告数排名前三的乡镇是洞口、高沙、山门,这三个乡镇流动人口多,经济较发达.重症病例的发热天数、住院天数明显长于轻症病例,高体温、血常规白细胞亦明显高于轻症病例;EV71病毒感染率高于轻症病例(P<0.05).结论 加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监测,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是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玉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透过程中的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

    目的 选择合适的动静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防止病人血液的丢失,保证血透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200例在血透过程中出现内瘘针眼渗血的患者按透析时间的先后随机分成2组,单号为对照组选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双号为观察组选用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了云南白药创可贴和无菌棉球处理.结果 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8%,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创可贴和无菌棉球是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

    作者:吕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感染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细菌感染的特点.方法 制作兔背部创伤动物实验模型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致伤后放海水浸泡20 min,对照组致伤后不浸泡.用手工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用微生物动态快速测定系统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全血白细胞数用显微镜计数法.结果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如果不经过消毒处理,12h后细菌数量显著增加,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创伤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中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创伤弧菌;内毒素含量和白细胞数显著升高.结论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可导致多种细菌感染,感染时间提前且程度加重.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10年常德市吸毒人员HIV、HCV、TP感染情况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常德市某戒毒所吸毒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以及高危行为的调查,为预防控制这些疾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常德市某戒毒所400名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HIV,HCV,TP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常德市在押吸毒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HIV阳性率 0.5% (2/400),丙肝阳性率66.75 % (267/400),TP阳性率5.75% (23/400),其中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占70% (280/400).结论 被调查的吸毒人员中HIV,HCV和TP感染率高,应加强对该组人群的检测,在进行行为干预的同时应开展预防性传猎疾病(STD)知识宣传教育,从而减少HIV,HCV,TP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关学芳;吴建华;孟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湖南省花垣县50岁以上人群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湖南省花垣县≥50岁人群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按比例抽取乡镇,然后再按乡镇抽取行政村,根据居民户口薄来确定调查对象;按照WHO制定的盲及低视力标准确定盲与低视力患者;对视力<0.3者,由眼科医师作外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详细检查并判断致病原因.结果 检录人数为4 957人,实际受检人数为4 402人,其中男2 043人(占46.41%),女2 359人(占53.59%),总受检率88.80%.双眼低视力患病率3.91%,双眼盲患病率1.48%;单眼低视力患病率4.93%,单眼盲患病率2.25%.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56.91%)、角膜病(10.77%)、玻璃体视网膜病(9.23%),葡萄膜病(4.62%),青光眼(4.62%)等.结论 花垣县≥50岁人群中盲与低视力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好矫正视力计算的盲患病率为1.48%.白内障仍然是导致盲和低视力的首位原因.

    作者:段国平;王运;贺贵云;杨劲松;李昂;李俊杰;刘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ral hypoglycemic drugs,OADs)治疗方案对使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预混胰岛素30/70单独或联合使用OADs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停用预混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 (n= 30)和对照组(继续使用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联合OADs)(n=20),各组均依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胰岛素及OADs用量.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Alc(glycated hemoglobin Alc,HbAl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试验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HbAlc,FBG、三餐2hPG均有所下降(P均<0.01);治疗组BMI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BMI较治疗前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FBG、午餐2hPG及HbAl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BMI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期间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可使FBG和HbAlc显著改善,不增加体重,简便易行,且降低了低血糖风险.

    作者:李敬华;刘丽楠;王素莉;关树梅;候雯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10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W-C,LN,H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上升(P<0.05);在肝硬化不同级组之间,血清ALT,AST,TBIL水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逐渐上升,其水平为C级组>B级组>A级组,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显著上升(P<0.05);ALT,AST,TBIL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 0.520~0.797,P = 0.000~0.017).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LT,AST,TBIL及PCⅢ、Ⅳ-C,LN,HA水平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罗育春;陈大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南通沿海毛蜡携带诺瓦克病毒初步研究

    目的 调查南通地区毛蚶诺瓦克病毒携带情况.方法 从2010年11月-2011年4月,在南通沿海及南通市区主要水产市场采集毛蚶,采用RT-PCR检测诺瓦克病毒(norovinases,NV)的感染.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南通地区沿海毛蚶中检出NV,检出率为6.25%,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均属诺瓦克病毒GⅡ4型.结论 南通地区沿海毛蚶被NV污染,需加以监管,以确保贝类食用安全.

    作者:李海波;许建军;邵亚萍;赵炜;朱大江;许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疗效

    目的 探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20例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3-16周,根据改良Baird和Jackson的主、客观和X线评价:优17例,良3例.其优良率为100%.而且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无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尤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噬基因Beclin1与膀胱癌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自噬基因Beclin 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和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8例BTCC组织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分析其与BTCC的分级、分期、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对BTCC患者进行随访以期了解Beclin 1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Beclin 1在58例BT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X2= 9.24,P < 0.01).Beclin 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eclin 1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Beclin 1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Beclin 1表达是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Beclin 1在BTCC组织中表达下调,并可以作为BTCC预测发生发展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温英武;陈文轩;李连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患者烟草依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COPD烟草依赖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戒组、伐尼克兰组、伐尼克兰+心理干预(干预组)三组,对伐尼克兰组及干预组给予口服12周伐尼克兰,干预组并给予戒烟咨询及心理干预,随访至24周,观察戒烟者的戒烟率、肺功能变化、不良反应、戒断症状及复吸率.结果 干预组12周和24周持续戒烟率分别为77.8%和75%,伐尼克兰组分别为55.6%和41.7%,干戒组分别为25%和8.3%,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失眠、头痛等,程度轻微,多为一过性.伐尼克兰组12周戒断症状评分为(1.8±2.3)分,干预组为(1.7±2.1)分,均显著低于干戒组(4.1±1.6)分(P< 0.05).结论 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戒烟患者短期和长期的戒烟率,伐尼克兰戒烟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对我国COPD烟草依赖的患者具有适用性.

    作者:魏益群;孙钢;杨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速率散射比浊法联合检测52例RA患者、37例非RA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结果 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与任何单一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率.

    作者:游其勇;易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牙齿楔状缺损患者165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牙齿楔状缺损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2010年10月清苑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老年牙齿楔状缺损患者165例,记录患者的患病情况并采用提间的方式对与发病可能有关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牙齿楔状缺损好发于第一双尖牙,且楔缺损害以盘型,2度更为常见;横刷法刷牙、刷牙次数≥3次/d、喜食酸性食物以及牙周退缩者更容易发生楔状缺损.结论 临床医生应该掌握老年牙齿楔状缺损的发病特点,针对性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以减少牙齿楔状缺损的发病率.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0例妇产科急症的诊断探讨

    目的 探讨妇产科急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急症患者180例,对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黄体破裂11例,确诊10例,误诊1例;异位妊娠93例,确诊89例,误诊3例,漏诊1例;盆腔炎性包块26例.确诊24例,漏诊2例;葡萄胎12例,均确诊;过期流产20例,均确诊;胎盘滞留6例,均确诊.结论 在妇产科急症中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患者无痛苦,操作简单,可随诊,收费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辉;樊绮云;黄适贻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某节能型套筒石灰窑生产线职业病危害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某公司新建节能型石灰窑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工频电磁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粉尘和噪声存在超标,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2007的要求.结论 该节能型套筒窑超标岗位在目前生产工艺不能达到有效防护措施前提下应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曹贤文;杨金星;王多多;董吉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62例早产儿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目的 分析研究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62例早产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2例确诊为早产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途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确诊未患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结果 胎膜早破及胎心晚期减速是早产儿患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儿败血症感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WBC) >20 ×10~9/L或<5×10~9/L,血小板计数(PLT) < 10O × 10~9 /L,C反应蛋白(CRP) >8 mg/L,可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辅助指标并具有一定特异性.丙种球蛋白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其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结论 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早期诊断早产儿败血症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使用抗生素加丙种球蛋白,是治疗早产儿败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邵东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邵东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对邵东县7 150名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中肥胖检出率为2.7%.中学生肥胖检出率2.9%高于小学生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6%.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4.0%高于小学生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7,P>0.05);沙眼检出率为3.7%.小学生沙眼检出率4.6%显著高于中学生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3,P<0.01);龋齿检出率为9.7%.小学生龋齿检出率14.7%显著高于中学生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6.84,P<0.01);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5.9%.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30.6%显著高于小学生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12,P<0.01).中学生视力不良、小学生营养不良、沙眼、龋齿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营养不良、肥胖为邵东县中小学生常见病,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注意.对中小学校应加强实施健康教育知识干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降低中小学生常见病发病率.

    作者:陈文伟;赵平凡;敬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