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育春;陈大兰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ral hypoglycemic drugs,OADs)治疗方案对使用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预混胰岛素30/70单独或联合使用OADs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停用预混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 (n= 30)和对照组(继续使用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联合OADs)(n=20),各组均依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胰岛素及OADs用量.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Alc(glycated hemoglobin Alc,HbAl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试验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HbAlc,FBG、三餐2hPG均有所下降(P均<0.01);治疗组BMI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BMI较治疗前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FBG、午餐2hPG及HbAl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BMI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期间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可使FBG和HbAlc显著改善,不增加体重,简便易行,且降低了低血糖风险.
作者:李敬华;刘丽楠;王素莉;关树梅;候雯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应用药敏试验对2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进行检测,然后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77株SAU主要来自痰液(占35.74%)和脓液(占35.37%).临床分布主要在ICU病房和骨科(分别占24.19%).277株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01株,检出率为72.56%,其余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MRSA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6种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的耐药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十种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比MSSA明显增高.
作者:金玲;江兴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研究中,均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结果 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同时治疗前后比较,发现患者同治疗前相比,机体MDA明显降低;GPx,AOA显著升高(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可使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抗氧化水平回升,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控制病情,获得良好疗效.其可成为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损伤的新机制之一.
作者:贯国京;王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45例和手术夹闭33例的疗效.结果 介入栓塞45例46枚动脉瘤中44枚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2枚行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者36例,轻残6例,重残0例,死亡3例;手术33例42枚动脉瘤40枚行单个动脉瘤夹夹闭,2枚行两个动脉瘤夹夹闭,术后恢复良好者12例,轻残15例,重残1例,死亡5例.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中,介入栓塞较手术治疗创伤小,见效快,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低,但费用相对昂贵.
作者:裴红霞;林金生;肖军;李志纲;朱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孕前期和孕早期疾病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3名病例和246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孕前期和孕早期疾病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结果 孕前期患慢性疾病、孕早期感冒、孕前期和孕早期生殖系统感染、异常生育史等增加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风险,其OR值分别为3.084(95 % CI:0.826~11.513),2.023(95 % CI:1.220~2.353),1.750(95 % CI:1.026~2.986),3.617(95 % CI:1.488~8.792),结论母亲孕前期和孕早期疾病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应重视与加强孕前期和孕早期疾病的防治,以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作者:曹仲辉;李曼丽;罗家有;张艳;欧阳娜;钱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移动电话装配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苯、甲苯、二甲苯、异丙醇、正己烷、铅烟、噪声等,噪声存在超标,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的要求.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基本可行,超标岗位在目前生产工艺未达到有效防护措施前提下应加强个体防护.
作者:丁嘉顺;熊俊;蔡志军;吴德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自噬基因Beclin 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和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8例BTCC组织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分析其与BTCC的分级、分期、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对BTCC患者进行随访以期了解Beclin 1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Beclin 1在58例BT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X2= 9.24,P < 0.01).Beclin 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TNM分期、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eclin 1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Beclin 1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Beclin 1表达是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Beclin 1在BTCC组织中表达下调,并可以作为BTCC预测发生发展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温英武;陈文轩;李连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治及预后.方法 收集本院煤工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煤工尘肺院内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共66例,且随尘肺期别增高其患病率增加;4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68.2%.结论 尘肺肺部感染易并发呼吸衰竭,且病情危急、病死率高,防治的要点是:进行健康宣教,加强体育锻炼,改善体质,住院患者病区集中,应避免交叉感染.
作者:孙文静;王秋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急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妇产科急症患者180例,对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黄体破裂11例,确诊10例,误诊1例;异位妊娠93例,确诊89例,误诊3例,漏诊1例;盆腔炎性包块26例.确诊24例,漏诊2例;葡萄胎12例,均确诊;过期流产20例,均确诊;胎盘滞留6例,均确诊.结论 在妇产科急症中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患者无痛苦,操作简单,可随诊,收费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辉;樊绮云;黄适贻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2例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2 L/min).对照组单纯采用低流量吸氧(2 Umin)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同期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6MWD/m)及生活质量评分(SGRQ).结果 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肺功能指标(FVC,FEV:及FEV,/FVC%)、同期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抗胆碱药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优于单纯低流量吸氧治疗.
作者:杨永红;夏春生;周倩;罗靖;石维伶;武彦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了解厦门市思明区游泳池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为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思明区游泳池水水质的pH、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验,并对2009-2010年游泳池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游泳池水样204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为104份,合格率为51%.样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游离性余氯与pH,还有部分水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两年总体的合格率因游离性余氯的差异导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水质的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思明区游泳池水水质的卫生状况较差,仍需加强消毒工作.监督监测重点是要完善各游泳场所游离性余氯的监控制度,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池水受到各类排泄物的污染.
作者:李金坤;黄美惠;翁嘉辰;李灯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的289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9例胃癌患者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6%,50.87%和42.91%;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分级、TNM分期和肿瘤的根治度、化疗疗程对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有影响(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Borrmann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TNM分期和化疗6个疗程7个因素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胃癌的Bormiann分型、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化疗6个疗程是影响其术后生存的重要因素.
作者:高永根;尹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宫颈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在本院妇科就诊的3 652名女性患者宫颈拭子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3 652例门诊妇女中HPV阳性率为36.7%(1 342/3 652),检出率在5%以上的亚型有5种,依次为HPV 16(9.7%,354/3 652),HPV52(7.2%,262/3 652),HPV 11(6.9%,252/3 652),HPV 58(6.8%,248/3 652)和HPV 6(5.6%,203/3 652).结论 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应开展HPV DNA常规检测,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张仲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20例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3-16周,根据改良Baird和Jackson的主、客观和X线评价:优17例,良3例.其优良率为100%.而且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无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尤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某戒毒所的277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杳,并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CV抗体、HIV抗体及梅毒检测.结果 277例吸毒者中,吸毒方式以单一静脉注射吸毒为主(64.26%),其次为口吸+注射(占20.22%),单一口吸者少(占15-52%).吸毒人员的HBV,HCV,HIV和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46.21% (128/277),66-06% (183/277),6.50% (18/277)和0.72% (2/277).重叠感染HBV/HCV共96人,占34.66%;重叠感染HBV/HIV共12人,占4.33%;重叠感染HCV/HIV共17人,占6.14%;重叠感染HBV/HCV/HIV共11人,占3.97%.结论 吸毒人群中,HBV,HCV,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与他们注射毒品方式有关.应加大对吸毒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并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欧阳瑞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湖南省花垣县≥50岁人群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按比例抽取乡镇,然后再按乡镇抽取行政村,根据居民户口薄来确定调查对象;按照WHO制定的盲及低视力标准确定盲与低视力患者;对视力<0.3者,由眼科医师作外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详细检查并判断致病原因.结果 检录人数为4 957人,实际受检人数为4 402人,其中男2 043人(占46.41%),女2 359人(占53.59%),总受检率88.80%.双眼低视力患病率3.91%,双眼盲患病率1.48%;单眼低视力患病率4.93%,单眼盲患病率2.25%.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56.91%)、角膜病(10.77%)、玻璃体视网膜病(9.23%),葡萄膜病(4.62%),青光眼(4.62%)等.结论 花垣县≥50岁人群中盲与低视力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好矫正视力计算的盲患病率为1.48%.白内障仍然是导致盲和低视力的首位原因.
作者:段国平;王运;贺贵云;杨劲松;李昂;李俊杰;刘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涞源县医院随机抽取的130名护士进行临床工作中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物理性危害占28.5%,化学性危害占33.1%,生物性危害占34.6%,心理社会性危害占39.2%;护士在洗手、隔离等自我防护行为方面均有欠缺.结论 临床上应关注护士职业损伤状况,加强相关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尽量避免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血液学指标特征,旨在通过血液学检测辅助诊断骨髓转移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血象、骨髓象、血生化等临床血液学指标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51例患者出现血象异常,40例患者出现贫血.结论 骨髓转移癌患者临床上多出现骨痛、贫血、发热等现象,临床上有此现象的患者,及时进行血象和骨髓象检测,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
作者:邓金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分析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保乳术后改良放疗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就诊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单盲随机将接受改良放疗保乳术治疗的49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其余41例分为对照组.对照分析术后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术后复发及转移和放疗不良反应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放射性皮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小板下降及白细胞下降等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后改良放疗可有效降低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作者:林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大豆黄酮对神经元细胞内三种与老年痴呆相关蛋白(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BALE)、一氧化氮合酶1(NOS1)的表达影响.方法 用新生24 h内的SD大鼠,经解剖分离海马,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生物性状稳定时,用于实验.实验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硝普钠(SNP)诱导凋亡组及三种浓度的大豆黄酮预处理组.培养至第11-12 d使用免疫组化法对海马神经元进行鉴定,并对5组细胞分别进行上述三种痴呆相关蛋白的免疫化学染色分析,采用显微照像系统对免疫组化后的细胞照相,然后通过Digital Imaging System v1.6对细胞免疫组化的图片测出阳性区平均灰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成功建立了SD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模型,并建立了SNP诱导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2.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显示大豆黄酮在试验范围内有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SNP处理的海马神经元的APP,BACE,NOSI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NP组相比,低、中浓度大豆黄酮组的细胞内APP和NOSI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浓度大豆黄酮组的细胞内APP,BALE,NOSI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SNP诱导的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大豆黄酮具有抑制神经元凋亡作用,其机制与通过抑制细胞内淀粉样前体蛋白、β-分泌酶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产生密切相关.
作者:李萍;安玉会;谢小兵;赵昕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