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目的:优质护理模式用于阑尾炎手术护理中应用价值研究.方法:运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从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疼痛缓解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积极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卞恩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型管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同时加强整个过程的护理.结果:60例病人手术均成功,没有进行中转开腹,术后也没有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护理能够有效的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叶素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比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进行阑尾炎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在2009年1月到2016年1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阑尾炎患者,在阑尾炎手术过程中分别进行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比麻醉效果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经过麻醉后,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疼痛评分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在进行阑尾炎手术中,麻醉效果好,起效时间短,且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少,值得临床采用.
作者:朱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之间收治的70例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依沙吖啶进行引产,观察组使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进行引产,对两组患者的产程及产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胎儿及胎盘排出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产道裂伤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提高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的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与胎盘娩出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与并发症,属于一种非常安全的引产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文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确诊为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患儿174例,并将其分为各有87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给予观察组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腹泻的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且观察组减少的幅度及终改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益生菌应用于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京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中药内外治疗的保守疗效.方法:从我院于2013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众多异位妊娠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一般组与特殊组)进行差异性治疗.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组患者进行中药内外治疗,而后由医护人员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区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相关数据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特殊组均优于一般组,P<0.05).其中,两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特殊组)和70.59%(一般组).结论:与单一性的常规治疗相比,联合中医药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内外治疗,可显著优化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某医院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自2013年6月开始加强了该院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控,以2012.1~2013.6期间该院供应室一般消毒灭菌质量管控作为对照,分析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结果: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控期间压力蒸汽灭菌、空气培养、物品表面细菌合格率及洗手正确率均高于对照,且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均有P<0.05.结论: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控,可对提升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医疗安全等均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王云飞;张明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分娩的产妇1194例.其中,对照组为进行引导的产妇(318例);研究组为采用剖宫产术的产妇(87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治疗方法有常规治疗法、抗休克疗法、特殊疗法等.在分娩后,对比两组产妇并发症情况与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在产后出血与术后感染方面的发病率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巨大胎儿、妊娠高血压与胎盘因素方面,两组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为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促进广大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应做好流产危害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流产的危害性认识;做好产妇产前、产后的检查工作.
作者:白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手卫生干预促进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手卫生干预时间段,即观察阶段,在我院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未实施手卫生干预时间段,即对照阶段,在此阶段内我院并未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个时间段内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理论及洗手法的掌握程度、手卫生干预依从性、干手纸巾使用情况.结果:观察阶段医务人员手卫生理论及洗手法掌握程度评分为(92.44±3.58)分、手卫生依从率90.00%、干手纸巾使用率73.33%,均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3.63±4.18)分、73.33%、56.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手卫生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熟练度,并严格执行手卫生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有助于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
作者:魏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情况.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临床标本微生物检测样本400份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包括痰标本,泌尿生殖道标本,伤口分泌物标本,血液标本,其它(胸腹水等)标本,每样标本均为80份,对所有临床标本实施检验并对比.结果:本组400份微生物标本阳性菌株标本类型所占比例为:痰标本56.2%,泌尿生殖道标本17.5%,伤口分泌物标本18.8%,血液标本2.5%,其它(胸腹水等)标本5.5%,不同标本阳性率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有利于了解流行病发展的情况,并能够给临床指导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使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得到提高,建议推广.
作者:张海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取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瑞芬太尼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就两组患者麻醉药发挥作用时间、麻醉后清醒时间、完全恢复自主意识时间、镇痛药持续使用时间和麻醉优良率、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平均MAP、HR进行比较.结果:瑞芬太尼组麻醉优良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麻醉前平均MAP、HR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诱导后、插管后平均MAP、HR波动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麻醉药发挥作用时间、麻醉后清醒时间、完全恢复自主意识时间、镇痛药持续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确切,起效快、清醒和恢复快,可减少镇痛药的应用,维持术中MAP平稳,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何玉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兰索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用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疗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在112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收集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112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终,对两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简称NIHSS评分、Rankin量表,简称MRS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血肿量、水肿量、血肿的扩大例数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14天的治疗后,在实验组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24小时的治疗后,实验组中,血肿量为(11.98±6.80)毫升,并且具有6.90%的血肿扩大比例.而对照组中,血肿量为(14.75±7.74)毫升,并且具有37.93%的血肿扩大比例(P<0.05);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Rankin量表评分发现,患者中被鉴定为重度残疾的患者为27.59%,而对照组中,被鉴定为重度残疾的患者为58.62%(P<0.0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52%(P<0.05).结论:在112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血肿扩大以及减轻脑水肿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脊柱融合术护理中胸腰骶支具的应用方式与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本院实施脊柱融合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胸腰骶支具外固定,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38).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评分、不良问题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相对较高,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与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16%、2.63%,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4.21%,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7.3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脊柱融合术护理中实施全面的胸腰骶支具干预,有助于早期恢复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降低患者不良问题发生率,且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王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结合心理护理.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中,40例营养状况良好,5例营养不良,5例患者营养底下.对照组中,18例患者营养良好显著少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0.30±9.20)显著低于实验组评分为(76.88±10.90)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饮食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可显著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郭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98例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治疗效果;颅内感染、再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再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幕上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颅内感染、再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苏日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本文对肝炎进行介绍,并以某医院做的研究为例分析了目前对肝炎的治疗方法.肝炎应及时治疗,避免肝炎继续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对对于传染科肝炎治疗用药的探讨,希望对其他人有所帮助.
作者:樊章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脑血栓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展开诊治的治疗结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脑血栓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仅采用阿司匹林开展治疗,观察组选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通过两组患者填写的神经功能检查量表的评定分值来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手段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5.42%,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检查量表的评定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展开诊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与治疗前后哮喘症状体征具体量化积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症状体征具体量化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雪娥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