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香
目的:对体外循环术后ICU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以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进行体外循环术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采用心理护理方法,总结护理效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无1例出现精神障碍,有2例患者因为体外循环术后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其他58例患者都安全转回至心外科普通病房.结论:对体外循环术后ICU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环境,强化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优化医护关系与临床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在外科术后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作者:白美丽;张圆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医闹入刑后医务工作者应对医患纠纷的方案,以及该法案对医闹数量、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以自编问卷的方式对选定的几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利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务工作者对医闹入刑法案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医闹入刑前后医方应对医患纠纷的方案未见明显改善,仍偏向于避免采用法律途径维权;医闹入刑法案颁布后纠纷频率有所下降.结论:建议政府加强医闹入刑的宣传力度,提高医闹入刑的知晓率;执法部门应深入贯彻医闹入刑法案,以降低医闹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医疗机构的投诉渠道及提高法院受理案件效率,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作者:李弯弯;王域;李智;周冠群;周加欣;贡梓军;李雪琪;梁裕华;刘宇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调查表,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各项影响因素.结果:自我管理的维度中,饮食自我管理(4.58±2.76)分,运动自我管理(5.07±2.48)分,血糖监测自我管理(1.21±1.42)分,足部护理自我管理(2.96±1.76)分,遵医嘱服药自我管理(6.41±1.69)分,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糖尿病知识及自我效能均是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均较差,自我管理现状不理想,其患者的年龄及性别、自我效能和糖尿病知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武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在子宫颈癌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治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人19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位于Ⅱa~Ⅲb期,均行CT灌注扫描、增强CT扫描及增强MRI扫描.将CT灌注原始图传输至GE工作站,通过perfusion4软件处理,生成CT灌注图像(BF图、BV图、MTT图、PS图).将CT灌注图、增强CT图、增强MRI图传送至PINNACLE8.0 Philips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分别于每种影像学图像中勾画子宫颈癌原发灶GTV.将常规增强CT图、BF图、BV图、MTT图、PS图所勾画的大体肿瘤体积(GTVCT、GTVBF、GTVBV、GTVMTT、GTVPS)与GTVMRI进行比较.结果:GTVMRI小于GTVCT,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GTVMRI大于GTVBF、GTVBV、GTVMTT、GTVPS,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图像中,BV图和PS图显示肿瘤范围和边界较清晰.结论:BV图和PS图结合常规CT应用于子宫颈癌放疗靶区GTV勾画中,更有利于子宫颈癌精确放疗的实施.
作者:昝宁;胡洁;范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双侧面瘫伴病理征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症的诊治研究.方法:将2016年10月22日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我院采用多项常规检查、肌电图、腰椎穿刺检查等方法将患者确诊为双侧面瘫伴病理征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症,并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和中医针刺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三个月后,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没有明显变化外,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改善,面部表情自如,患者四肢肌力、肌张力以及腱反射均有显著恢复,生理指标恢复正常.讨论:通过肌电图和腰椎穿刺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并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和中医针刺的治疗方法,对双侧面瘫伴病理征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治疗有着积极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科;钟世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疗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平对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104例小儿哮喘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另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平治疗.对比症状缓解时间、肺部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肺部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4.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1%(P<0.05);复发率3.9%远远低于参照组的17.3%(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平能更快控制小儿哮喘的病情,疗效显著,且复发少.
作者:冯敏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凝聚胺介质配血(以下简称MPT)和卡式配血在临床交叉配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采集本院需要输血抢救、治疗的50例患者血清标本,并采用凝聚胺介质配血与卡式配血法对每例血液样本进行交叉配血,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和交叉配血实验敏感性.结果:卡式配血法阳性检出率为88.00%,明显高于MPT的68.00%,两种方法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卡式配血法总阳性率、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假阳性率依次为88.00%、54.00%、76.00%、36.00%,均明显高于MPT的68.00%、36.00%、54.00%、1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凝聚胺介质配血相比,卡式配血阳性检出率更高、敏感性更强,可将其作为临床交叉配血检验的常用方法,并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蒋瑶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常规护理与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产后疼痛、产儿窘迫以及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疼痛评分为(3.74±1.12)分,新生儿窘迫评分为(9.34±0.66)分;对照组分别为(6.65±1.52)和(7.03±1.52)分,观察组疼痛评分、新生儿窘迫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缓解新生儿窘迫,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该加以推广.
作者:赵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干预前,股静脉内径、腘静脉、HCT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股静脉内径、腘静脉、HCT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指标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李艳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对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证实,且均采用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2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其均符合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且符合率为100.0%;二维超声表现:肝门静脉主干及分支部分狭窄或者狭窄,且其内部及周围充满蜂窝状分隔光带,且长短不一,光带间为无回声区,正常门静脉主干结构消失;血流表现:门静脉闭塞段或者边缘处血流信号较少或者未见,蜂窝状无回声区域内存在暗淡血流信号,且呈红蓝相间、杂乱无章;经多点取样频谱多普勒显示为连续性门静脉血流频谱,且呈毛剌状,方向不定,为低速、平坦的血流流速曲线.结论:超声对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即诊断准确性高,且能清晰显示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图像特征,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荣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压和心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6.7%),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及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希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进展.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结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实施推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45%>79.55%;生活质量评分:77.12±5.42分>68.03±5.19分),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巨大的临床发展前景.
作者:李作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接诊的79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40人接受推拿治疗,实验组39人接受针灸、推拿与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23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7.5%;实验组痊愈11例、显效2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8%.结论:推拿、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振发;赵健乐;韩春;牛森林;关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自制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在ICU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自制大便失禁引流负压装置(双腔气囊尿管)收集大便法进行大便失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肛周皮肤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士工作量明显减少.结论:应用自制大便失禁引流装置收集大便有效的保护肛周皮肤,预防肛周皮肤溃烂的发生,同时保证重症患者的安全,减轻患者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从内服、外用、穴位敷疗以及内外结合治疗等多个不同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来传统中药对小儿口疮的治疗情况,发现传统中药治疗小儿口疮方法多样,而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自2015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的自愿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第1天、3天、7天、14天、30天及第60天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清NO、内皮素(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天、3天、7天、14天、30天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清NO、内皮素(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0天时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清NO、内皮素(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两者在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和临床护理防治.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行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胸腔积液发病的原因和特点,采取正确的防治手段,对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6例行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影响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因素包括术前患者肝功能,术中患者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腹水量等,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治愈后出院.结论:肝胆手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诱发因素很多,为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需要加强手术期的预防工作,找准胸腔积液的原因,针对患者的临床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喻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提高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使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12月我院放射科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护理安全管理中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观察对象,共42例,同时抽取2015年1月至6月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观察对象,共42例,并进行护理满意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具有显著作用,可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同时让护理满意程度提高.
作者:咸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改善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癌痛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中医组(行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中医组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疼痛均值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提高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改善护理满意度及疼痛情况.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