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刘杰;朱丽萍;李艾;罗物强;颜玮;吉路;陈轶英;赵军;孔干莲

关键词:糖尿病, 流行, 影响因索
摘要:目的 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策略制订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糖尿病患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糖尿病患病率为7.63%,糖耐量减低患病率6.20%:年龄增大、体质指数高、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为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 结论 应加强对城乡居民合理膳食、体力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控制体重的宣传教育和干预.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患者宫颈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与耐药趋势分析

    目的 研究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对常用抗生索的敏感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来广东省军区门诊部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炎患者276例,取宫颈炎患者的官颈分泌物进行衣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果 支原体培养结果:276例官颈炎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者135例,阳性率为48.91%,包括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者118例,人型支原体(MH)感染者5例,UU+MH混合感染者12例;药敏试验结果:强力霉素对支原体敏感,其耐药率仅为4.45%;其次为克拉霉索,其耐药率为11.85%. 结论 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以解脲支原体感染率高,强力霉素和克拉霉索可作为治疗宫颈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艾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早期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m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18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方法 收集接受PCI治疗的AMI住院患者3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6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替罗非班组在PCI术开始即刻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测定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18(IL- 18)的水平. 结果 替罗非班组PCI术后3及24 h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PCI术后存在炎性反应,sCD40L、IL- 18、hs- CRP是反映PCI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它的变化程度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具有预测价值.应用替罗非班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对预防AMI患者进一步的心脏缺血事件有积极作用.

    作者:全昌发;陈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我国大米、蔬菜中铅镉污染监测的研究进展

    铅和镉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人体毒性强的3种重金属(铅、镉、汞)中的两种,广泛地分布并存于自然界中,是环境中常见的化学毒物,易造成食品重金属的污染[1].

    作者:李林艳;朱明元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江西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策略制订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糖尿病患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糖尿病患病率为7.63%,糖耐量减低患病率6.20%:年龄增大、体质指数高、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为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 结论 应加强对城乡居民合理膳食、体力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控制体重的宣传教育和干预.

    作者:刘杰;朱丽萍;李艾;罗物强;颜玮;吉路;陈轶英;赵军;孔干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葡萄籽提取物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取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的葡萄籽提取物试验组.试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葡萄籽提取物灌胃,实验末采用50%乙醇经口一次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并对小鼠肝脏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 结果 葡萄籽提取物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T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GS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脂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作者:肖佩;胡余明;易传祝;黄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噪声危害防护措施评价分析

    目的 通过对10个建设项目噪声危害管理措施进行评价,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健康检查,分析和比较工作场所不同工艺条件下,对噪声危害的综合管理措施. 结果 10个项目中,90%落实了噪声的危害告知和配置了护耳器;30%对部分超标噪声岗位限制作业时限,配置隔声、消声设施,并实施职业健康体检;20%改革工艺降低噪声强度.1 124人听力检查结果中,听阈提高及观察对象的检出率分别为21.8%及2.4%. 结论 超标岗位在目前生产工艺未达到有效防护措施前提下,加强个体防护是防治噪声危害为经济的方法,但实际效果需要落实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作者:丁嘉顺;吴德元;蔡志军;熊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结核患者乙肝病毒感染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合理选择感染乙肝病毒的结核患者化疗方案,保证结核病治疗效果. 方法 对湖南省结核病医院2010年住院和门诊结核患者共计2 036人,运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 结果 结核患者HBsAg阳性者279例,总阳性率为13.7%,20~30岁人口乙肝感染率为17%,乙肝感染者小三阳为54.9%.结论 结核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于其他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感染模式以小三阳为主.

    作者:刘丰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GC- MS法同时测定食品中35种常见的农残

    目的 建立用GC-MS同时检测食品中35种常见农药的方法. 方法 样品中所含农药残留用乙腈一并提取,浓缩近干,经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液溶解,无水Na2SO4脱水,过Carb/NH2柱、硅镁柱净化,浓缩待测定.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低检出限为0.005~0.05 mg/ L,加标回收率为70.6%~113.5%,RSD为1.5%~7.8%,标准曲线r值均≥0.995. 结论 该方法能够将食品中常见的35种农残在同一色谱及质谱条件下检测,能实现良好的分离,定性定量准确、灵敏、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作者:沈平;潘磊;彭进;谢朝梅;谢燕湘;刘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27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7年7月-2010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内所建立的梅毒孕妇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的专项病历资料,对其中28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和199例正常妊娠结局患者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梅毒孕妇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梅毒孕妇的婚姻状况、就诊时TRUST滴度和是否有配偶以外的其他性伴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梅毒孕妇婚姻状况(OR=4.111,P=0.019)和就诊时TRUST滴度(OR=3.233,P=0.015)与孕妇的妊娠结局相关. 结论 梅毒孕妇的未婚和离异的婚姻状况、就诊时TRUST滴度大于1:8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作者:罗珍胄;田丽闪;周国茂;袁军;杨祖庆;李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知识的掌握情况.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在Berarducci A等编制的护士专业骨质疏松知识问卷的基础上再通过文献检索及征询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形成),对已经完成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 危险因素得分(8 11±3.27)分,答对率59.8%,答对率高100%,低35.7%.钙知识得分(0.79±1.78)分,答对率16.2%,答对率高44.4%,低0%;运动知识得分(2.18±0.99)分,答对率40.5%,答对率高100%,低0%;其它知识得分(2.24±0.88)分,答对率33.3%,答对率高71.4%,低14.3%.绝大多数护生知道低钙饮食、缺乏运动和维生索D缺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高动物蛋白饮食、高钠饮食、肥胖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知晓率不到30%;具体的指导知识知晓率非常低.不同学历骨质疏松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骨质疏松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知识匮乏,尤其是防治知识.

    作者:杨礼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卫生部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试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用成熟的软件技术设计开发的卫生监测数据信息管理平合,针对城市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使用该系统不仅缩短了数据上报周期,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为饮用水的卫生监测积累数据,为科学地实施卫生监督积累经验,更为建立健全全国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监测网络奠定基础.

    作者:刘悦;霍本兴;郝舒欣;王秋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变化. 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7年1月- 2010年10月诊断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各50例,分别进行溶栓治疗.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溶栓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以及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索-8的水平变化. 结果 ①瑞替普酶组较尿激酶组溶栓后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均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溶栓后所有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白细胞介素-8水平升高,瑞替普酶组较尿激酶组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④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r= -0.659、-0.598). 结论 ①同型半胱氨酸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呈负相关,白细胞介素-8参与栓塞后炎症的发生;(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效果好,发生再栓塞的机会小.

    作者:杨明;刘桂荣;孙艳斌;苏学会;杨春;方坤;铁艳荣;温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广西农村饮用水水质铁指标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农村饮用水水质铁指标的含量分布及其与其它水质指标含量的相关关系,为选择针对性的水质净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于2010年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8月)对广西107个县(市、区)按比例分层采集不同水源类型和供水方式的农村饮用水水样10 044份,其中集中式供水水样8 690份,分散式供水水样1 354份,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水质铁、锰、色度、浑浊度和pH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对铁指标超标与其它检测指标超标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0 044份水样中,水质铁指标超标率为3.6996.不同水源类型水质铁指标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1.717,P<0.01),地表水超标率高于地下水;不同供水类型(集中式和分散式)水质铁指标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8,P>0.05);不同地理区域铁指标超标率桂南>桂东>桂西>桂北>桂中.分析结果表明,水质铁指标超标与色度、锰、浑浊度指标超标呈现正相关,而与pH指标超标无关联. 结论 广西农村饮用水水质铁指标超标与水质色度、锰和浑浊度指标超标有一定相关关系.

    作者:钟格梅;唐振柱;黎勇;黄江平;李裕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应用标准化效应指数评价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目的 探索开展中学生HIWAIDS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效果. 方法 在深圳宝安区随机抽取8所中学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所),对干预组进行每月一次(共持续4个月)的HIV/AIDS宣传教育,对对照组采用由其自然发展,不作任何形式的干预.在干预前后对所有对象各进行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并以“标准化效应指数”方法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结果 通过经验回顾与总结,提出了一套“引导+协助+自发型”互动式的自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为期4个月的干预,干预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76%,对照组为52.33%(P<0.01),除行为领域外,对中学生改变HIV/AIDS掌握程度有较明显效果,其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0.84、1.95、-0.24和1.64,均属效果较大范围. 结论 采用标准化效应指数法进行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研究是合理有效的.

    作者:吴泰顺;彭慧;陈兵;李苑;周小涛;詹志强;马智超;黄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糖、血脂对脑出血、脑梗死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出血、脑梗死的发病与血糖、血脂的关系,并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中的差异. 方法 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脑梗死组42例、脑出血组40例,对照组38例健康受试者.测定三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含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血糖和LDL-C显著升高(P<0.05),脑出血组血糖和TG显著升高(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血糖、HDL -C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TG、LDL -C、Ap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糖、部分血脂成份共为脑出血、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预防应重视对高血脂、高血糖的积极防治,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何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指导本科生综述写作

    综述是一种重要的论文形式,既有高度概括又要综合能力.本科生必须要求写毕业论文,参加工作论文写作也非常重要.在大学四年级开设综述写作及论文写作,在任课老师指导下,每个学生写一篇综述,经带教老师修改,使学生写作有长足的进步,为以后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李闻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异丙酚和异氟烷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异氟烷麻醉对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38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异氟烷组,每组19例.两组均于麻醉前(T0)、麻醉后切皮时(T1)、单肺通气60 min(T2)、膨肺后60 rain(T3)、术后1h(T4)、4 h(T5)、24 h(T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IL-6、IL-8、IL- 10的浓度. 结果 两组TNF -α、IL-6、IL-8、IL- 10浓度在单肺通气60 min时均明显上升,TNF-α、IL-6和IL-8浓度于术后1h达到高峰,IL- 10浓度于术后4h达到高峰.A组术后1、4、24h时间点IL- 10的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单肺通气60 min至术后4h各时点的TNF -α、IL-6和IL-8浓度增加幅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 异丙酚和异氟烷均能促进肺癌根治术患者产生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且异丙酚较异氟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

    作者:邢翠燕;吴明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5月来医院治疗的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疼痛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多,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5d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推荐治疗方法.

    作者:赵振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09-2010年湖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处罚案件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湖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处罚案例违法事实及结案、处罚程序,探讨监督执法中存在的突出同题,并提出初步对策. 方法 对2009、2010年2年湖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处罚案例违法事实及结案、处罚程序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比较. 结果 2009年、2010年湖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处罚案件分别2 273、2 290起,2年医疗机构违法事实分类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70.08,P=0.00),但均以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主,三类违法事实占总违法事实的89.0%.2年违法案件结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P=0.97),但2年处罚程序结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7、6.60,P=0.00、0.037),2010年更多地采用简易程序,且不予行政处罚的案件比例较2009年降低. 结论 目前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是薄弱环节,违反《艾滋病防治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案件骤增.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行政阻力大,行政处罚力度较低,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建议建立机制,形成合力,规范监督内容,开展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和加大整治力度,加强对执法人员和管理相对人的培训,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作者:肖军叶;谭红专;梁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郴州市MSM人群预防艾滋病干预模式探讨

    目的 深入了解郴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的特点,探索一条适合中小城市该人群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 方法 招募同性恋志愿者,组建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开展干预活动,对参加活动的人员采用一对一匿名问卷调查方式随机分别进行了2次150人的调查. 结果 男男性接触者对象职业分布广,文化程度差别大,交友以朋友推荐和网络联系为主,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认识有明显偏差,心理压力大.通过健康教育,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29.33%上升为78.67%;近六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安全套使用率由12%上升为36.67%(P<0.01). 结论 MSM人群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识明显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有所提高,干预工作产生明显效果.重视同伴教育员作用,提高目标人群的认识水平,加强心理疏导及社会生存环境的维护,合理利用网络等,是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作者:李建石;吴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