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性失效糖尿病比较

王欣莉

关键词: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继发性失效糖尿病
摘要: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继发性失效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 196例继发性失效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分别采用口服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治疗,1月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 结果两组空腹、餐后2h血糖、HbA1c都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空腹、餐后2h血糖、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低血糖发生共2例次(2.04%),患者均自行纠正;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共10例次(10.20%),其中6例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4例有腹胀、轻度腹泻,对症治疗后可耐受而继续服用二甲双胍按疗程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P<0.05). 结论 瑞格列奈治疗SFS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SFS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变化. 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7年1月- 2010年10月诊断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各50例,分别进行溶栓治疗.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溶栓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以及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索-8的水平变化. 结果 ①瑞替普酶组较尿激酶组溶栓后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均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溶栓后所有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白细胞介素-8水平升高,瑞替普酶组较尿激酶组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④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r= -0.659、-0.598). 结论 ①同型半胱氨酸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呈负相关,白细胞介素-8参与栓塞后炎症的发生;(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效果好,发生再栓塞的机会小.

    作者:杨明;刘桂荣;孙艳斌;苏学会;杨春;方坤;铁艳荣;温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影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影响疗效情况. 方法 将2010年1月- 2011年1月医院收治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复方丹参滴丸)和对照组49例(ATP 60mg及肌苷),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心电图即恢复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4周心电图恢复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相比,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600 mg/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600 mg/d时,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疗效显著,且疗效巩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亦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异丙酚和异氟烷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异丙酚和异氟烷麻醉对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38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异氟烷组,每组19例.两组均于麻醉前(T0)、麻醉后切皮时(T1)、单肺通气60 min(T2)、膨肺后60 rain(T3)、术后1h(T4)、4 h(T5)、24 h(T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IL-6、IL-8、IL- 10的浓度. 结果 两组TNF -α、IL-6、IL-8、IL- 10浓度在单肺通气60 min时均明显上升,TNF-α、IL-6和IL-8浓度于术后1h达到高峰,IL- 10浓度于术后4h达到高峰.A组术后1、4、24h时间点IL- 10的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单肺通气60 min至术后4h各时点的TNF -α、IL-6和IL-8浓度增加幅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 异丙酚和异氟烷均能促进肺癌根治术患者产生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且异丙酚较异氟烷有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

    作者:邢翠燕;吴明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索(恩度)联合放化疗和恩度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经病理证实43例NSCLC(Ⅱa~Ⅲb),按随机原则并参考病人意愿分为实验组(恩度+放化疗)24例和对照组(恩度+化疗)19例,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d,顺铂20 mg/m2,第1~5 d,28dl周期,共3~4周期;恩度15mg/d,同步每化疗周期的第1~14 d.放疗采用常规剂量分割2Gy/d,总剂量60~66Gy,与第一周期化疗同时进行. 结果 有2例出现明显心脏毒性或骨髓抑制,未完成治疗,只作毒性分析.实验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3月和4.7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8.3%和55.6%(P<0.05),完全缓解病例主要集中在Ⅱa期鳞癌,实验组未明显增加治疗的毒副反应. 结论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非晚期肺鳞癌有较好近期疗效延长无疾病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安全性好.

    作者:郑青平;倪秉强;罗展雄;陈日新;张志红;徐艺安;朱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菇精蛋白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菇精蛋白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清洁级ICR小鼠60只,随机分成低、中、高、溶剂对照和模型对照组,三个剂量组动物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溶剂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于实验第30d模型组及各剂量组动物按0.01 ml/g-bw-次灌胃给予CCl4染毒,溶剂对照组给予玉米油,24 h后取血测定ALT、AST,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各剂量组均能抑制血清ALT、AST值的升高,减轻肝组织的病理损伤. 结论 菇精蛋白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佳宁;陈秀锦;陈冠敏;林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哮喘60例分娩结局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妊娠合并哮喘患者的分娩结局. 方法 将岳阳市三医院住院妊娠合并哮喘产妇60例与正常妊娠产妇52例比较,比较两组产后产妇并发症、孕妇住院时间、围生儿并发症情况. 结果 哮喘组孕妇产后出血和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围生儿的早产、新生儿窒息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哮喘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妊娠合并哮喘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有不良影响,产后住院时间也相应延长,妊娠合并哮喘患者需要寻求对产妇、新生儿影响小的积极治疗方法.

    作者:杨丰;彭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广西桂林市14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2007 - 2010年桂林市14岁以下儿童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具体死因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死因监测点2007 - 2010年14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7 - 2010年死亡儿童数共有156人,其中男童占68.6%,女童占31.4%;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两大疾病为儿童的主要死因,占总死因的92.15%. 结论 应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预防儿童传染病和伤害,同时加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做好出生缺陷的筛查和预防以降低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发生.

    作者:黄兆胜;马维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Lpp20真核表达重组体的构建及其表达鉴定

    目的 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p)Lpp20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并鉴定其在Hela细胞中能否有效表达,为进一步开展Lpp20核酸疫苗与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方法 抽提Hp标准菌株26695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基因组DNA扩增Lpp20基因,经过一系列酶切、连接反应将其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人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通过PCR和酶切反应鉴定;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重组载体pcDNA3.1(+)- Lpp20转染Hela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表达的Lpp20蛋白. 结果 成功扩增出长约528bp的Lpp20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Lpp20基因与HpLpp20序列一致,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Lpp20基因正确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经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重组体可在Hela细胞中有效表达. 结论 成功构建了Lpp20基因的Hp真核表达重组体,并检测到其在Hela细胞中可表达出免疫反应性良好的蛋白,为进一步探索其免疫作用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志杰;邱宏;周秀萍;李秀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双歧杆菌WPG对肝癌H2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的影响. 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双歧杆菌WPG对肝癌细胞株H22、人肝脏上皮细胞株的杀伤作用;观察WPG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抑瘤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对WPG作用后的肝癌细胞株H22进行形态学观察. 结果 双歧杆菌WPG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22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小鼠体内注射WPG明显抑制小鼠肝癌H22细胞的生长,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WPG作用后的H22细胞在透射电镜下凋亡现象明显. 结论 双歧杆菌的WFG对肝癌细胞株H22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粟敏;黄春霞;周建波;朱传炳;刘立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 将唐山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的1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6例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每3周重复,共计3~9个治疗周期,根据WHO标准评价患者近期疗效,采用肺癌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①1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PR 6例(4.4%),SD27例(19.9%),PD 103例(75.7%).客观缓解率4.4%,疾病控制率24.3%.②治疗前后症状,功能状态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的均值改变(P<0.05). 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洪娟;王建华;杨俊泉;赵凯;李义慧;张爱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与TMED10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TMED10基因在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遗传病因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71例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对TMED10基因的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 结果 在患者中发现了4个单核苷酸多态(SNP),分别为:c.338- 71G>A,c.338-65-338-64ins4,c.539 - 73C>G和c.539 - 28T> C. 结论 本研究未能发现TMED10基因与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有关.

    作者:彭凤兰;赖青;李庆;李耀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葡萄籽提取物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取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的葡萄籽提取物试验组.试验组给予不同剂量的葡萄籽提取物灌胃,实验末采用50%乙醇经口一次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并对小鼠肝脏取材,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 结果 葡萄籽提取物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TG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GS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脂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作者:肖佩;胡余明;易传祝;黄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生活饮用水中灭草松和2,4-滴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LC-ESI- MS/MS)快速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灭草松和2,4-滴的方法. 方法 水样经高速离心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仪多离子反应监测定量法检测灭草松和2,4-滴. 结果 灭草松在0.25~8.0 μg/L的线性范围中,相关系数=0.9992,2,4-滴在1.0~~30.0 μg/L,相关系数=0.9999.该方法对灭草松和2,4 -滴的低检出限分别为0.02和0.04μg/L,低定量限分别为0.054和0.12 μg/L.通过对高、中、低三个浓度加标测试,灭草松和2,4-滴的回收率在96.5%~~103.5%之间,精密度在0.5%~4.0%之间. 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满足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灭草松和2,4-滴的要求.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广西农村饮用水水质铁指标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农村饮用水水质铁指标的含量分布及其与其它水质指标含量的相关关系,为选择针对性的水质净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于2010年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7-8月)对广西107个县(市、区)按比例分层采集不同水源类型和供水方式的农村饮用水水样10 044份,其中集中式供水水样8 690份,分散式供水水样1 354份,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水质铁、锰、色度、浑浊度和pH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对铁指标超标与其它检测指标超标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0 044份水样中,水质铁指标超标率为3.6996.不同水源类型水质铁指标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1.717,P<0.01),地表水超标率高于地下水;不同供水类型(集中式和分散式)水质铁指标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8,P>0.05);不同地理区域铁指标超标率桂南>桂东>桂西>桂北>桂中.分析结果表明,水质铁指标超标与色度、锰、浑浊度指标超标呈现正相关,而与pH指标超标无关联. 结论 广西农村饮用水水质铁指标超标与水质色度、锰和浑浊度指标超标有一定相关关系.

    作者:钟格梅;唐振柱;黎勇;黄江平;李裕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北京市远郊农村地区婴儿营养素补充剂添加现状初探

    目的 了解北京市远郊农村地区婴儿营养素补充剂添加现状. 方法 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婴儿营养索补充剂添加情况进行入户询问调查. 结果 在调查的127名婴儿中有120名(94.5%)婴儿添加了营养索补充剂,主要添加种类为维生素A、维生素D、钙制剂、锌制剂、铁制剂.以上五类营养素朴充剂添加的人数依次为84名(66.1%)、84名(66.1%)、111名(87.4%)、25名(19.7%)和3名(2.4%),开始添加的平均时间依次为37.2、37.2、42.5、182.3、285.6 d.4~9月龄婴儿维生素A、维生素D、钙制剂平均每人每日的添加量分别为457、11μg和186 mg,10~12月龄婴儿维生素A、维生素D、钙制剂平均每人每日的添加量分别为583.4、10μg和243 mg.结论 北京市远郊农村地区婴儿维生素A、D制剂的添加可以满足婴儿对于维生素A、D缺乏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钙营养素补充剂的添加能否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杰;郭振;郑德生;刘志强;泰克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梅毒检测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对梅毒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同时使用CMIA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的279例病人血清,分析二方法测定的阳性率,并以TPPA法为标准,评价CMI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同时评价两方法的符合率. 结果 CMIA法阳性率为81.72%,TPPA法阳性率为79.21%,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P<0.05);CMIA法敏感性100%,特异性87.93%,阳性预测值96.93%,阴性预测值100%;CMIA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符合率为97.49%. 结论 CMIA法适用于梅毒初筛试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作者:熊斌;陆建国;吴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27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07年7月-2010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内所建立的梅毒孕妇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的专项病历资料,对其中28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和199例正常妊娠结局患者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梅毒孕妇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梅毒孕妇的婚姻状况、就诊时TRUST滴度和是否有配偶以外的其他性伴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梅毒孕妇婚姻状况(OR=4.111,P=0.019)和就诊时TRUST滴度(OR=3.233,P=0.015)与孕妇的妊娠结局相关. 结论 梅毒孕妇的未婚和离异的婚姻状况、就诊时TRUST滴度大于1:8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作者:罗珍胄;田丽闪;周国茂;袁军;杨祖庆;李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010年湖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人群免疫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人群免疫状况,评价预防接种质量和效果,制定免疫对策. 方法 分七个年龄组抽取黄石和成宁两个地区部分健康人群,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水平. 结果两个地区健康人群中,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27.14%,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安全保护率分别为55.71%和60.29%. 结论抽取的湖北省两个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均比较低,提示要扩大接种覆盖率,缩短强化免疫周期,提高冷链运转效率和疫苗接种质量.

    作者:占建波;霍细香;扬北方;张迟;江永忠;叶建君;李国民;赵明江;徐军强;吕静;杨红梅;王鸣;张莉;周军;詹发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35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1-11月期间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接受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对照组37例,接受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8个月经周期,现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18个月的痛经缓解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具有恢复快、术中创伤小等优点,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罗国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载脂蛋白E(apolipop rotein E,ApoE)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e,AD)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经明确ApoE基因与老年性痴呆病关系密切.近年来,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普通人群及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与AD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笔者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AD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作者:朱未名;胡海燕;虞海萍;林长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