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防体系人力资源问题分析及对策

庞学文;赵恩奕

关键词:结核, 人力资源, 结防体系
摘要:建立一支高水平人员队伍是我国结防工作长期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收集总结近年相关文献报道,系统阐述了目前我国结防体系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相应对策予以探讨,以期为我国结防体系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教学法在内科学见习中应用

    结合临床,介绍了多种教学法在内科学见习中的应用,如采用“以病例为引导”、“SP”的教学方法、带教教师担当部分学生辅导员、加强病历书写培训、参与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查房、开展示范性讲课、采用专科带教、期中考核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贾燕;易斌;陈雄;王芬;邓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指导本科生综述写作

    综述是一种重要的论文形式,既有高度概括又要综合能力.本科生必须要求写毕业论文,参加工作论文写作也非常重要.在大学四年级开设综述写作及论文写作,在任课老师指导下,每个学生写一篇综述,经带教老师修改,使学生写作有长足的进步,为以后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李闻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103例癌症患者照料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测量癌症患者照料者的抑郁症状水平,以了解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照料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方法 以流调用抑郁自评CES-D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对面结构化访谈收集调查问卷,对癌症患者家属的主要照料者的抑郁症状进行测量. 结果 癌症患者照料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7.57%.年龄、婚姻状况和照料者的关系对抑郁症状有显著性影响,健康影响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而睡眠时间和心理一致感是抑郁症状的保护性因索. 结论 癌症患者照料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改善措施应当针对减轻护理工作量建立轮流护理的补偿机制以及增强照料者应对能力等措施.

    作者:扬小湜;王烈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性猝死的抢救和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梗死突发性猝死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猝死患者实施积极抢救措施并给予细致的护理. 结果 26例抢救成功率96.15%. 结论 积极有效的现场救治及护理,能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改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对微量元素影响的探讨

    目的 通过了解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其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测400例儿童血清中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和IgM抗体,同时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其全血微量元素锌、铁、钙、铜、镁的含量. 结果 小儿hp现症感染率为10.5%,既往感染率为2.0%.Hp感染组儿童全血中铁的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而且感染组的铁缺乏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锌、钙、镁、铜水平以及缺乏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p感染是造成或加重儿童铁缺乏的重要因素;对Hp感染患儿应进行铁元素含量检测,必要时给予补铁治疗,以减少由此引起的铁缺乏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冬;徐樨巍;宋文琪;罗玲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白细胞介素17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人中的动态观察

    目的 观察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正常入水平的区别,及其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一年中的动态变化. 方法 采集33例HIV/AIDS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其IL- 17水平并对比分析,并在33例HIV/AIDS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0、6、12月时分别采集静脉血,同法检测血清IL- 17动态水平并对比分析.以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D4+细胞数,以real- time RT - PCR法定量检测HIVRNA. 结果 HIV/AIDS在接受HAART治疗前、治疗6月、12月及正常人静脉血IL- 17水平分别为(5.3±2.5)、(7.7±2.4)、(10.4±3.1)和(17.7±6.60)pg/ml; IL-17水平与CD4+T细胞计数正相关,与HIV病毒载量负相关. 结论 提示IL - 17可能与艾滋病发病机制相关,有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情进展和HAART效果的观察指标之一.

    作者:李鎏勋;郑力文;郑煜煌;李靖;何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核因子K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 9000法检测56例NHL标本、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NF- κB的表达. 结果NHL组的NF-κB阳性表达率为67.9%,显著高于对照组(3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阳性表达水平随NHL的恶性程度增加、临床分期进展而逐渐升高(P<0.05),而在不同的年龄组和免疫分型之间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F-κB在NHL组织中呈高表达,NF-κB表达与NHL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锦文;翁德胜;郭国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431例HPV阳性患者宫颈病变分析

    目的 了解HPV阳性患者官颈病变情况. 方法 调查431例HPV阳性患者TCT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在宫颈疾病中的分布特点. 结果 431例HPV阳性标本中正常组(包括炎症组)占阳性样本率为55.9%(241/431)、湿疣组为6.7%(29/431)、ASCUS组为10.4%(45/431)、LSIL组为11.8%(51/431)、HSIL组为10.6% (43/431)、SCC组为5.2% (22/431).各亚型在不同病变中的分布不同,HR- HPV亚型阳性率随感染级别的严重程度而比例升高,除湿疣组外,其它组与正常组HR - HPV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疣组多重感染率为56.2%,其它组多重感染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除LSIL组和湿疣组外均以HPV16亚型感染率高,病变组中HSIL组与SCC组HPV16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病理级别年龄段感染率,主要以36-45岁年龄段感染为主. 结论 在官颈病变中仍以高危亚型感染居多,多重感染可能并不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蔡敏;何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梅毒检测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对梅毒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同时使用CMIA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的279例病人血清,分析二方法测定的阳性率,并以TPPA法为标准,评价CMI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同时评价两方法的符合率. 结果 CMIA法阳性率为81.72%,TPPA法阳性率为79.21%,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P<0.05);CMIA法敏感性100%,特异性87.93%,阳性预测值96.93%,阴性预测值100%;CMIA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符合率为97.49%. 结论 CMIA法适用于梅毒初筛试验,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作者:熊斌;陆建国;吴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应用标准化效应指数评价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目的 探索开展中学生HIWAIDS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效果. 方法 在深圳宝安区随机抽取8所中学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所),对干预组进行每月一次(共持续4个月)的HIV/AIDS宣传教育,对对照组采用由其自然发展,不作任何形式的干预.在干预前后对所有对象各进行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并以“标准化效应指数”方法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结果 通过经验回顾与总结,提出了一套“引导+协助+自发型”互动式的自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为期4个月的干预,干预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76%,对照组为52.33%(P<0.01),除行为领域外,对中学生改变HIV/AIDS掌握程度有较明显效果,其标准化效应指数分别为0.84、1.95、-0.24和1.64,均属效果较大范围. 结论 采用标准化效应指数法进行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研究是合理有效的.

    作者:吴泰顺;彭慧;陈兵;李苑;周小涛;詹志强;马智超;黄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血脂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RP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脂代谢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互关系. 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40例,抽血检测其血脂代谢水平(TC、TG、LDL和HDL水平)以及CRP水平. 结果 研究发现,和健康对照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整体CRP水平有轻微升高.此外,在高血压患者中,血脂代谢异常组的CRP水平要明显高于血脂代谢正常组,其中LDL和TG水平与CRP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而TC水平与CRP水平关系并不明确. 结论 研究发现,出现血脂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其CRP水平会随之升高,而由脂代谢异常所转归的高血压可能与CRP水平升高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郭玲;孙永乐;鹿克风;吕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GC- MS法同时测定食品中35种常见的农残

    目的 建立用GC-MS同时检测食品中35种常见农药的方法. 方法 样品中所含农药残留用乙腈一并提取,浓缩近干,经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液溶解,无水Na2SO4脱水,过Carb/NH2柱、硅镁柱净化,浓缩待测定.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低检出限为0.005~0.05 mg/ L,加标回收率为70.6%~113.5%,RSD为1.5%~7.8%,标准曲线r值均≥0.995. 结论 该方法能够将食品中常见的35种农残在同一色谱及质谱条件下检测,能实现良好的分离,定性定量准确、灵敏、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分析.

    作者:沈平;潘磊;彭进;谢朝梅;谢燕湘;刘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菇精蛋白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菇精蛋白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清洁级ICR小鼠60只,随机分成低、中、高、溶剂对照和模型对照组,三个剂量组动物每日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溶剂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于实验第30d模型组及各剂量组动物按0.01 ml/g-bw-次灌胃给予CCl4染毒,溶剂对照组给予玉米油,24 h后取血测定ALT、AST,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各剂量组均能抑制血清ALT、AST值的升高,减轻肝组织的病理损伤. 结论 菇精蛋白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佳宁;陈秀锦;陈冠敏;林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用Excel合成多批号试剂的质控图

    目的 探讨将多批号数据绘制到同张质控图上,以便能对较长时期的检验质控数据进行直观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方法 以不同批号酶免试剂测定HBsAg质控品为例,对多批号数据进行百分比化,使在Excel上生成按日期顺序排列的一张含多批号试剂的质控图. 结果 多批号数据质控图直观、明了,与原始图各点分布、位置及走势一致.结论 本法解决了对较长时期室内质控进行直观回顾性分析的问题,可供各级医院、血站等实验室参考.

    作者:吕岳峰;罗志红;宋学辉;彭海波;谭梅娟;张裕;张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Lpp20真核表达重组体的构建及其表达鉴定

    目的 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p)Lpp20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并鉴定其在Hela细胞中能否有效表达,为进一步开展Lpp20核酸疫苗与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方法 抽提Hp标准菌株26695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基因组DNA扩增Lpp20基因,经过一系列酶切、连接反应将其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人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通过PCR和酶切反应鉴定;用脂质体法将构建好的重组载体pcDNA3.1(+)- Lpp20转染Hela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表达的Lpp20蛋白. 结果 成功扩增出长约528bp的Lpp20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Lpp20基因与HpLpp20序列一致,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Lpp20基因正确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经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重组体可在Hela细胞中有效表达. 结论 成功构建了Lpp20基因的Hp真核表达重组体,并检测到其在Hela细胞中可表达出免疫反应性良好的蛋白,为进一步探索其免疫作用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志杰;邱宏;周秀萍;李秀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7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种类及致病菌药敏试验,明确该院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的致病菌及有效抗生素,为有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提供有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血培养及体外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40 0%),大肠埃希茵16株(22 9%),表皮葡萄球菌12株(17.1%),腐生葡萄球菌8株(11.4%),草绿色链球菌4株(5.8%),肠球菌2株(2.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敏感(96.4%),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敏感(87.5%),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敏感(75.0%),腐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87.5%),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索敏感(100.0%),肠球菌对多西环素敏感(100.0%). 结论 葡萄球菌属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其对苯唑西林治疗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也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对头孢噻肟治疗敏感.

    作者:李刚;吴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链脂肪酸改善高脂饲料短期和长期喂养C57BL/6J小鼠的脂蛋白水平的作用

    目的 观察中链脂肪酸( MCFA)对高脂饲料短期和长期喂养的C57BL/6J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方法 长期实验将36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2%MCFA+高脂组、4% MCFA+高脂组和4%长链脂肪酸(LCFA)+高脂组3组,喂饲16周.短期实验对36只C57BL/6J雄性小鼠喂饲高脂饲料,随机分2mg/kg MCFA组、4mg/kgMCFA组和4mg/kgLCFA组,灌胃2周.长期和短期实验结束时,测定小鼠体重、体脂肪重和肝脏重,观察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果 长期研究结束时,2%MCFA组小鼠体重、附睾周围脂肪垫重及肝脏重、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均显著低于LCFA组(P<0 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及HDL -C/LDL-C比值显著高于LCFA组(P<0.05).4% MCFA组小鼠体重、附睾周围脂肪垫重及肝脏重显著低于LCFA组(P<0 05),肝脏匀浆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LCFA组(P<0.05).短期研究结束时,低剂量MCFA组肝脏重及肝脏匀浆中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显著低于LCFA组(P<0.05),血清HDL -C/LDL -C比值显著高于LCFA组(P<0.05).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实验,低剂量和高剂量MCFA两组小鼠肝脏匀浆的ApoA1/ApoB比值均显著高于LCFA组(P<0.05). 结论 MCFA可降低长期高脂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体重、体脂肪重、肝脏重及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且长期、短期内均可改善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蛋白水平.

    作者:刘英华;张永;于晓明;张新胜;徐庆;王觐;杨雪艳;张荣欣;薛长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月见草油90d喂养实验对大鼠的影响观察

    目的 了解月见草油以不同剂量水平较长期喂养后对受试动物的毒副作用. 方法 选择清洁级70 g左右的SD大鼠雌雄各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及三个受试物组,每组雌雄各10只.剂量组分别以1.034、2.069、3.103g/kg·bw剂量的月见草油灌胃90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植物油.于实验中期和实验末采血测定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实验期间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良反应,记录摄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末取肝、肾、脾、睾丸称重后,计算脏器/体重比值;取肝、肾、脾、胃、肠、睾丸、卵巢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实验期内大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绝对重量、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月见草油对受试动物产生明显毒副作用,90d喂养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3.103 g/kg·bw.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马征;倪慧;尹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2229例张家港市居民主要慢病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部分居民慢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 方法 按照抽样原则确定调查对象,统一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测量血压以及检测空腹血糖. 结果 调查对象中慢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71.02%,高血压患病率高(37.28%),其次是糖尿病(6.5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2.21%、76.02%和27.47%,糖尿病知晓率为65.52%,治疗率77.89%.肥胖率达到10.00%,男性吸烟率较高,为65.36%.结论 慢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正在严重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肥胖、吸烟等行为危险固素在人群中存在水平较高,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来逐步降低慢病的危害.

    作者:邱晶;姚敏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与TMED10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TMED10基因在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遗传病因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71例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对TMED10基因的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 结果 在患者中发现了4个单核苷酸多态(SNP),分别为:c.338- 71G>A,c.338-65-338-64ins4,c.539 - 73C>G和c.539 - 28T> C. 结论 本研究未能发现TMED10基因与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有关.

    作者:彭凤兰;赖青;李庆;李耀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