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莫晓琼;刘立捷
临床检验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临床检验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能紧跟临床检验学日益发展的趋势,不断地自主创新,加强科学思维,成为素质型医用技术人才.通过深入学生心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各方面的改革尝试,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此逐步深入地提高临床检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屈林;郑兰香;李红卫;刘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02 - 2010年住院儿童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2 - 2010年住院的227 078例中793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2 - 2010年住院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住院男女死亡之比为2.18∶1;农村与城市之比为3.89∶1;婴儿期死亡率高,占住院儿童死亡总人数的64.56%,其中29 d~1岁37.83%,新生儿期26.73%;主要死因位于前5位的疾病是: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肿瘤、意外伤害;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结论 降低儿童病死率的关键是预防感染性疾病、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孕前指导及孕期体检,重视环境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重视意外伤害的防治,尤其应加强婴幼儿期及农村地区的医疗保健工作.
作者:蒋耀辉;钟燕;陈双;丁大为;康如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老年结肠癌患者误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老年结肠癌患者误诊病例6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误诊的老年结肠癌患者以65 ~69岁多,为19例,占31.15%;DukesD期27例,占44.26%;中级、高级分化共43例,占70.49%;误诊分为3种: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20例,占32.79%;有轻微症状,仅作对症处理12例,占19.67%;症状明显,但被诊治错误29例,占47.54%.另外,手术误诊5例.结论 对老年患者,医生应把直肠指诊、大便潜血纳入常规检查项目,及时进行结肠镜、B超、CT、MRT扫描检查,必要时作肿瘤标志物抗原检测,注重手术探查,力争降低结肠癌的误诊率.
作者:温勇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姜堰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姜堰市1999- 201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姜堰市1999 - 2010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5 585例,年均发病率为52.9/10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组以20~49岁组发病高,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下河水网地区高于上河高沙土地区,乙型肝炎上河地区高于下河地区.结论 姜堰市近年来甲肝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乙肝发病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提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大改水改厕力度,继续扩大乙肝疫苗及甲肝疫苗人群接种覆盖面,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
作者:秦才珍;王宏军;张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嗜肺军团菌(Lp1 - Lp6型)及米克戴德军团菌(Lm型)抗体水平,以掌握深圳地区军团菌感染状况.方法 收集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56份,采用微量凝集试验的方法,检测嗜肺军团菌(Lp1- Lp6型)及米克戴德军团菌(Lm型)的抗体效价.结果 56份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未检出嗜肺军团菌(Lp1 - Lp6型)抗体阳性;检出米克戴德军团菌Lm型抗体阳性6份,阳性率10.7%.结论 深圳地区存在米克戴德军团菌(Lm型)感染,对不明原因呼吸道感染患者应重视军团菌病原菌及抗体的检测.
作者:张然;陈桂冰;叶宝英;林爱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梅毒和淋病病例的诊疗和疫情报告质量,及时发现性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政府制定性病预防控制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现场抽查全省医疗机构84家,其中市级综合医院14家、妇幼保健机构14家、县级综合医院28家、妇幼保健机构28家,2010年1-9月份诊治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记录.与同期该机构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病例数据进行比较,核查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性、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问卷调查实验室采用的诊断方法.结果 被抽查的84家医疗机构1-9月份网络直报梅毒1 472例,现场核查1 837例,漏报率24.8%.网络直报淋病331例,现场核查566例,漏报率70.9%.69.1%梅毒和15.8%淋病有实验室诊断结果.结论 湖南省医疗机构性病病例报告和诊断质量令人担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相关医疗机构性病诊疗服务及网络直报管理.
作者:高守芝;陈曦;贺健梅;覃碧云;郑军;陈培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及血塞通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90例急 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予血塞通静点.在此基础上,观察组1给予奥扎格雷钠静点,观察组2给予奥扎格雷钠静滴及阿司匹林顿服,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顿服,14 d后观察3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1和2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与观察组1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与阿司匹林及血塞通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好,且用药安全.
作者:林康;陈明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浆(1,3)β- D-葡聚糖检测[(1,3)β -D glucan,BG]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1M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BG的含量,将其与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 112例可疑IFI患者,真菌培养法46例阳性,阳性率41.07%;血浆BG检测法阳性65株,阳性率58.04%,后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前者(x2=39.95,P<0.05).IFI培养阳性组、IFI培养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BG含量分别为(62.32±19.56)、(30.82±18.86)和(3.02±1.88)pg/ml,前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浆BG检测与真菌培养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等特点,可用于IFI的早期快速诊断.
作者:蒋最明;顾敏;陈敬群;刘佳强;李舜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在长沙地区健康人群中的发病特点,使肿瘤防治工作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方法 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7 - 2010年246 124人次健康体检中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查出恶性肿瘤患者139例,年均检出率为0.565‰;肿瘤发病排序前3位为肺癌(33.1%)、肝癌和乳腺癌并列第二,各占15.8%.结论 查体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以肺癌作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势必对降低肿瘤的发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健康体检,肝脏应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乳腺检查应作为女性必查项目.
作者:周辉;陈志恒;刘迎新;曹霞;朱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女性不孕症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效果,探讨有效、适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和方法.方法 将 2008年6月- 2010年6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91例女性不孕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辅助治疗1组44例,采用超短波辅助治疗;辅助治疗2组47例,采用自制藤药腹部外敷辅助治疗;辅助治疗3组48例,采用超短波和自制藤药腹部外敷辅助治疗;对照组52例,仅单独手术治疗.1年后电话随访,失访8例,进入调查的共183例,其中辅助治疗1组42例,2组46例,3组46例,对照组49例,对4组女性不孕症术后患者的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的辅助治疗方式对1年后是否妊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给予手术后辅助超短波理疗和藤药腹部外敷患者1年后妊娠率比单独手术后妊娠率提高了24.40%.结论 为女性不孕症术后患者实施超短波辅助治疗,并在其出院时指导使用藤药腹部外敷,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预防术后再次粘连,更有效的促进康复,提高了手术效果.
作者:罗煜;陈小翠;彭智;曾晓兰;欧李华;文晓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60例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结果,探讨影响婴幼儿室问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9年2月- 2010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对6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采用在中度低温、中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VSD采取补片修补55例,直接缝合5例;ASD和PDA予以直接缝闭,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患儿治愈59例,1例患儿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死亡率为1.7%.随访6个月~2年,无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婴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手术治疗,术前积极予以支持疗法,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地降低手术患儿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曾德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短暂性脑缺血性(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临床表现为TIA的90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对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并对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90例TIA患者中有7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外动脉狭窄,颅内外共198支动脉狭窄或闭塞,总异常率为86.67% (78/90),其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共145支,占73.23%(145/198),颅外动脉狭窄共53支,占26.77%(53/198),颅内-外多发病变11例,共累及54支颅内外血管.结论 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DSA检查有助于明确VB- TIA病因,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肖文;李仓霞;薛海龙;贾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掌握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工作方案,采用询问、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开展监测.结果 眉县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1.83%,标化患病率20.62%.一、二、三级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17%、8.83%、4.50%、17.3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P<0.01).即往有92人被诊断为高血压,诊断病例中有64.13%(59人)近2周服用降压药,仅有14.13%(13人)血压控制至正常值;糖尿病患病率4.83%,标化患病率2.05%.空腹血糖受损率和糖耐量降低率分别为3.67%和7.53%.即往有16人被医生诊断过糖尿病,43.75%(7人)监测时血糖控制.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人群超重率30.67%,肥胖率9.17%,标化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0.11%、4.85%;血脂异常呈现“一高一低”即“高”甘油三酯(24.67%)和“低”高密度脂蛋白(58.00%),血脂异常标化率41.18%.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率为4.67%,标化率为1.89%,升高者为既往或现症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被调查人群吸烟率25.50%,男性吸烟率55.51%.结论 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控制率低,高血脂、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是该县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彩玲;尤树录;杨培荣;王宏;兰志超;谭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BP神经网络筛选疾病相关因素及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的作用,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为更加准确地运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代谢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计算平均影响值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依据ROC曲线下面积对比BP神经网络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所构建的疾病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 利用B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疾病预测模型,通过平均影响值算法筛选变量后的预测效果要好于未筛选的效果,且通过平均影响值算法所筛选的影响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基本一致,两者预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BP=0.837,AUCLogistic=0.841,u=0.3310,P=0.7406).结论 运用BP神经网络的平均影响值算法可实现对疾病相关因素的筛选及构建疾病预测模型,可在流行病学病因探索的研究中发挥与Logistic回归分析同样的作用.
作者:秦平;张镏琢;赵晓雯;陈晶;卓志鹏;刘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劳教人群HIV防治知识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在劳教场所中开展HIV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PPS法挑选抽样单位,选择湖南省4个劳教所作为本次研究现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了175名劳教人员,了解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75名劳教人员调查时平均年龄为(33.89±7.16)岁,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所占比例大,为49.14%;152人(86.86%)有吸毒行为,145人注射吸毒,99人(68.28%)有共针现象;HIV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4%:影响劳教人群HIV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入所时间”、“入所次数”、“接受宣传教育形式/途径”.结论 劳教人群 HIV防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劳教场所要加强检测和健康教育等于预措施.
作者:易春云;陈曦;凌坤;王平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 对长沙医学院2010年1-12月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监测,对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相结合,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76.9%轻度妊高症患者治愈,控制率为15.4%;59.4%中度妊高症患者转至轻度,控制率为15.6%;20.0%重度妊高症患者转至轻度,控制率为40.0%.患者全部顺利生产,产妇和新生儿均无生命危险.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各种有效护理与医疗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合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中常见疾病在不同器宫、性别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2010年在医院B超室进行健康体检的14 057例体检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检测出来的疾病依据性别和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 (1)检测出的疾病: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肾结石、肝血管瘤、肝癌、肾癌等,其中脂肪肝检出率居首位,肝囊肿占第二位;(2)除了肝癌、肾癌外,其他疾病在男女中均有分布,同时女性在肾囊肿青年组、胆囊息肉青年组和老年组、胆囊结石青年组、肝血管瘤各年龄段的发病率高于男性;(3)除了胆囊结石和肾结石外,其他疾病的老年组发病率高于中年组,同时中年组也高于青年组.结论 各种肝胆肾疾病在人群中不健康比例相当大,尤其是在中老年组的发病率较高,但在青年组也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要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可进行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常玉洁;米晓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2010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4 599例儿童检测乙肝5项.结果 HBsAg阳性81人,阳性率1.76%,抗-HBs阳性3 219人,阳性率69.99%,乙肝5项全阴性儿童1 041人,占22.64%;大三阳57人,占1.24%;小三阳24人,占0.52%;15岁以下儿童男、女乙肝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乙肝病毒感染率有增长趋势.结论 2010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1.76%,远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感染率;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预防乙肝成效显著.
作者:刘朝宙;李双杰;于四景;张劲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哌甲酯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科诊治的90例ADHD儿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哌甲酯(MET组)和脑电生物反馈(EEB组)治疗,采用Conners量表和试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 CPT)评价治疗前后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ADHD患儿治疗后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和综合注意力商数(FAQ)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MET组治疗中期和结束时的FRCQ和FAQ显著高于EEB组(P<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EEB组FRCQ和FAQ显著高于MET组(P<0.05).两组ADHD患儿治疗后Conners量表各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各因子均呈增加趋势.MET组治疗后Conners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EEB组(P<0.05),而在随访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评分显著高于EEB组(P<0.05).EE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MET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为28.9%,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结论 哌甲酯和脑电生物反馈均可显著改善ADHD症状,哌甲酯近期效果显著高于脑电生物反馈,而远期效果则低于脑电生物反馈.
作者:陈宇;康如彤;赵莎;丁大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统计2008年12月- 2009年12月实行门诊分诊常规护理时284例患者的满意度,以及2010年1月-2011年1月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分诊护理时256例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别.结果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中有224例患者满意,32例患者不满意;常规分诊护理服务中有196例患者,88例患者不满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分诊护理时患者的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明显提高.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分诊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是门诊分诊护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慧;莫晓琼;刘立捷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