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华;张浩;彭萍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金银花水提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金银花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水煎法和浸泡法制备金银花水提液,大鼠灌胃2周后,分别检测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TH1细胞分泌的IL-2、TNF -α、IFN -γ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制备的金银花水提液均能改善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只有水煎法制备的提取液能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结论 用水煎法制备金银花提取液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优于浸泡法.
作者:周秀萍;李争鸣;刘志杰;邱宏;林梅;李秀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镇江市2009 - 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镇江市2009 2010年报告儿童手足口病全年散发,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份,另一个较小的高峰期出现在11 - 12月.镇江市发病人群以1~3周岁儿童为主,且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乡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镇.结论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在流行季节应针对乡村地区的婴幼儿采取重点防控措施.
作者:茅凌翔;袁兆虎;杨静;徐岚;吴霄;许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 2010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348株新生儿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8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患者痰和气管分泌物标本(93.10%,4.02%),其次为血液、创面分泌物、脑脊液、脓液标本,分别占1.44%、0.57%、0.57%、0.28%.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为91.09% ~99.71%;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株32株,占9.20%.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组(HA - Ab)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鲍曼不动杆菌社区感染组(CA- Ab).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等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而对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儿科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宽鹏;莫丽亚;李先斌;刘建龙;宋春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120名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配对方式分别进行一般性指导(对照组)和个体化营养干预(干预组),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体重、腰围、BMI、血糖值及血脂值.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营养治疗认知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干预组BMI、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模式较一般性指导效果显著.
作者:何红;袁芹;招琳;宋平;赵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近10年来国内334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文献,评价其合理性和特异性诊断的规范化.方法 回顾近10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文献,归纳总结并根据各种变应原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疾病的发病机制分析其合理性.结果 334篇文献中,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合理的文献报道构成比约为38%,不合理的为62%.结论 国内部分皮肤科医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过敏原检测方法的适应症掌握不准确,采取不合理、不必要、不科学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秋华;范晓宇;朱爱茹;孙月眉;李航;程芳;康尔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现状.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45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知晓和控制情况.结果 糖尿病标化患病率20.1%,糖尿病前期标化患病率为7.8%;糖尿病知晓率为68.5%,糖尿病前期知晓率为0;达标率仅为17.91%.结论 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和控制率较低,解决人群防治的关键是提高知晓率.
作者:郭淑芹;李志红;张云良;王翯;马文彬;肖艳新;刘丽芳;李亭亭;程晓东;田祥;张志强;赵连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前列腺体积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水平,并评价年龄和前列腺体积与上述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689名40~89岁男性血清tPSA和fPSA水平及fPSA/tPSA比值,同时应用两个变量间的直线相关方法统计年龄和前列腺与各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40~49岁组前列腺体积(ml)、tPSA (ng/ml)、fPSA (ng/ ml)、fPSA/tPSA分别为(12.4±2.9)、(0.79±0.18)、(0.21±0.17)、(0.33±0.13);50~59岁组为(19.7±5.8)、(1.39±1.03)、(0.43±0.37)、(0.31±0.15);60~69岁组为(26.7±8.4)、(2.32±2.50)、(0.69±0.49)、(0.30±0.16);70~79岁组为(31.2±10.1)、(2.82±2.87)、(0.87±0.52)、(0.32±0.14);80~89岁组为(32.3±14.3)、(3.16±2.90)、(1.03±0.96)、(0.31±0.17).结论 年龄、前列腺体积与PSA水平有直接相关性.
作者:范本讳;齐范;李文泽;李卓;廖锦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应激对食道肿瘤大鼠模型T淋巴细胞免疫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 -9、CA724、CYFRA21 -1、SCC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12周龄食道肿瘤SD大鼠通过建立食道肿瘤模型,应激组(50只)以国际通用的五种应激模式每组10只分别进行应激,共4周.对照组(10只)正常饲养.在应激实验开始前、每周应激后以及应激结束后1周分别测定每组大鼠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食道肿瘤肿瘤标志物CEA、CA19 -9、CA724、CY- FRA21 -1、SCC表达的变化,进行肿瘤变化评价.结果 应激组在实验开始到终共检测六次.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应激三周后开始CD3+、CD4+、CD4+/CD8+及CEA、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应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对食道肿瘤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及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应激类型无关.
作者:王继云;张建伟;王建军;刘本刚;李万刚;张後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监测和分析,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笼日法;采集全部活鼠体表蚤鉴定后分类;采用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查鼠血清F1抗体,脏器压印法分离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果 2005年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捕获率8.25%,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占87.50%;2010年共捕获鼠形动物320只,捕获率7.52%,隶属于2目2科4属5种,褐家鼠占94.06%;两次监测均显示褐家鼠为本市优势鼠种.南山区鼠密度下降趋势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7,P<0.001).2005年发现129只鼠形动物寄生565匹印鼠客蚤,染蚤率为27.33%,总蚤指数为1.20;2010年发现35只鼠形动物寄生79匹印鼠客蚤,染蚤率为10.93%,总蚤指数为0.25.染蚤率(x2=31.2,P<0.001)和总蚤指数(x2=1 130.0,P<0.001)呈下降趋势.2005年获鼠血清458份,2010年获鼠血清315份,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2005年鼠脏器压印培养407份,2010年鼠脏器压印培养320份,均未分离出鼠疫杆菌.结论 深圳市未发现鼠间鼠疫疫情,鼠疫媒介生物密度呈下降趋势,南山区鼠密度下降趋势明显.
作者:王敬忠;李怀昕;谢旭;梅树江;林一曼;李迎慧;马汉武;程锦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传染病突发事件是严重危害师生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高校如何构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在伤害预防控制中起到巨大作用的Haddon模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Haddon模型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用实践的经验,探讨构建适合高校特点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模型.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间接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两种方法学在检测抗双链DNA(ds - DNA)抗体的异同.方法 分别采用IIF和ELIS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89例、非SLE自身免疫患者66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抗ds - DNA抗体进行检测,并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学的性能.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SLE患者的抗核抗体(ANA).结果 89例SLE患者抗ds- DNA抗体的阳性率IIF和ELISA分别为60.7%和75%,在SLE稳定期较活动期差异尤为显著,存在多例IIF检测抗ds - DNA抗体阴性而ELISA结果阳性的样本(9/4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定量检测抗ds - DNA抗体的浓度范围主要集中于>380 IU/ml,而SLE稳定期的浓度为121~225 IU/ml之间;非SLE疾病组的抗ds - DNA抗体浓度为104~ 2411U/ml.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抗ds- DNA抗体定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溯源定量检测抗ds - DNA可辅助监测SLE患者抗体水平,掌握病情变化.
作者:谢丽华;张浩;彭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为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保定市三丰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其中肥胖型32例、非肥胖型28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内分泌代谢特征并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胰岛素(INS)、催乳素(PR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肥胖型患者更为严重;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且以肥胖型患者更为严重,临床上应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临床危害.
作者:杨在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比较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存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高危因素患者行单胚胎移植与双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为推广单胚胎移植降低医源性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4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具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危因素的患者122例,单胚胎移植41例(A组)和双胚胎移植81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厚度和血清雌二醇(E2)值、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双胎发生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结果 单胚胎移植组HCG注射日的Em厚度及E2值、获卵数、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胚胎移植组的双胎发生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具有OHSS高危因素的不孕患者选择优质单胚胎移植不影响其妊娠率,但可显著降低双胎妊娠率及中重度OHSS发生率.
作者:孟琳;高士友;郭玉佳;邓朝辉;阳翎;罗曼;唐慧珍;柳朝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当前护理科的困扰及压力,设法对其工作方式和方法做一些调整,以便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13名传染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制量表.结果 90.2%护士工作压力感较强,51.6%源于工作任务繁重,24.4%源于对被感染的恐惧,21.6%源于知识不够用和技能不熟练,19.2%源于家人朋友等的不理解.增加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及心理辅导后,护士心理健康状态显著好转.结论 应适当进行传染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及专业护理知识辅导,适当增加护士编制,合理调整科室人员配备,为护士继续教育提供条件,缓解护士压力.
作者:周润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C23过表达对CDP诱导人骨肉瘤细胞株SaOS-2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先构建pRSET-C23重组质粒并将其导入SaOS -2细胞;再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单纯用CDP组、转染空载体后再用CDP组与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用MTT法检测各组SaOS-2细胞增殖率,用Western Blot和RT - PCR方法检测各组C23、Bcl -2与Bax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用DAPI染色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核百分率、细胞凋亡率.结果 pRSET- C2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的增殖率与单纯用CDP组比较,升高了约16% (P<0.01),C23与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高,但Bax表达则降低(P<0.01);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与单纯用CDP组比较,细胞凋亡核百分率、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23过表达能抑制CDP诱导的SaOS-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作者:黎志宏;吴蓓;王万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1990 - 2011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中文和外文文献,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共6个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 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4项(479例),均为随机对照研究.胸腔镜组与开胸组在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胸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延长,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结论 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恢复快,住院周期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清扫淋巴结数目相当,手术时间稍长,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
作者:朱加亮;金龙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掌握农六师一0二团从业人员近五年的HBsAg携带情况,为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 - 2010年3 591例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 该团从业人员HBsAg阳性分布以30~39岁段为高,男性HBsAg阳性者(2.0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针对该团从业人员乙肝携带情况,积极做好乙肝的预防和宣教工作,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乙肝监测.
作者:邓宏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在孕前、孕中及产后微量元素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营养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1月- 2011年5月在本院孕前、孕中检查及产后体检的225例育龄妇女血样,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检测Ca、Mg、Fe、Zn、Cu的含量.结果 不同时期妇女全血中Ca、Mg、Fe、Zn、Cu含量呈偏态分布,孕期及产后铁缺乏常见(P<0.05).另外,孕期和产后妇女锌、钙也总体偏低(P<0.05).结论 孕期及产后妇女微量元素营养状况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示应注意合理营养摄人,根据饮食习惯科学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适当加强锻炼,对体内胎儿发育及自身恢复都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收集资料,对2002 - 2009年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平均发生率为3.13/万,经卡方检验,有上升趋势(P<0.01).男性发生率为3.55/万,女性发生率为2.63/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镇发生率为6.11/万,农村发生率为1.83/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季节发生率分别为4.86/万、1.57/万、1.68/万、5.00/万,四季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20岁、20~25岁、25~30岁、30~35岁和≥35岁组发生率分别为9.75/万、2.61/万、3.70/万、1.36/万、6.17/万,孕妇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发生率高于农村;冬春季发生率高于夏秋季;孕妇年龄<20岁和≥35岁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发年龄阶段.
作者:刘倩;袁秀琴;袁玉梅;徐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因子降维法(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MDR)在筛选糖尿病的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时的用法以及MDR的优缺点,并与传统的Logistic回归做比较.方法 通过模拟研究确定MDR所适用的样本量大小,实例分析采用针对糖尿病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分别用MDR方法、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对两种方法作出评价.结果 模拟实验结果表明MDR在分析1阶交互作用时效能不如Logistic回归,但随着样本量的增大,两种检测方法效能趋于一致;在分析高阶交互作用时,MDR所表现出的效能高于Logistic回归,而且在分析2阶交互作用中,样本量200时MDR已经表现良好,当样本量为300时,MDR显示了微弱的优势.实例分析中MDR的优模型为174G/C和是否总胆固醇和总甘油三酯同时偏高之间的交互作用,预测准确率为0.5822,交叉验证一致性为8/10,置换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MDR在分析小样本、高维度数据中表现良好,可有效的分析糖尿病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作者:方军凯;生利健;隋虹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