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茹;闫秀纵;曲宏伟;刘秀荣;李雯;曹正新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儿童腹泻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长沙地区腹泻住院患儿的大便标本检出菌进行细菌学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0 072份大便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 558株,检出率15.5%.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1 324株(85.0%)、沙门菌82株(5.3%)、弗劳地枸橼酸杆菌37株(2.4%)、弧菌科菌41株(2.6%)、志贺菌15株(1.0%)、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0.8%)和致病大肠埃希菌6株(0.4%).在未检出病原菌的大便标本中有4 617份标本正常大肠杆菌数少于50%,其中有2 416份标本大肠杆菌少于10%,1 816份标本大肠杆菌数为零.主要致病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等耐药率高,对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 儿童腹泻病原菌分布较广,条件致病菌所占比例高,多数菌株耐药谱广.加强儿童腹泻病原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先斌;刘健龙;郭宽鹏;宋春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间接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两种方法学在检测抗双链DNA(ds - DNA)抗体的异同.方法 分别采用IIF和ELIS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89例、非SLE自身免疫患者66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抗ds - DNA抗体进行检测,并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学的性能.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SLE患者的抗核抗体(ANA).结果 89例SLE患者抗ds- DNA抗体的阳性率IIF和ELISA分别为60.7%和75%,在SLE稳定期较活动期差异尤为显著,存在多例IIF检测抗ds - DNA抗体阴性而ELISA结果阳性的样本(9/4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定量检测抗ds - DNA抗体的浓度范围主要集中于>380 IU/ml,而SLE稳定期的浓度为121~225 IU/ml之间;非SLE疾病组的抗ds - DNA抗体浓度为104~ 2411U/ml.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抗ds- DNA抗体定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溯源定量检测抗ds - DNA可辅助监测SLE患者抗体水平,掌握病情变化.
作者:谢丽华;张浩;彭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孕妇二手烟暴露状况,评价减少孕妇被动吸烟措施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长沙市四所医院孕龄小于20周的孕妇进行被动吸烟K-A-P调查,同时对她们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孕妇二手烟暴露率由62.2%下降至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对于被动吸烟可能导致的疾病认知度以及对在饭店、咖啡吧等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度较干预前有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成功要求除父母、公婆等亲属以及同事不在自己面前吸烟的信心均有所提高(P<0.01).结论 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孕妇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提高其主动劝说他人不在身边吸烟的信心,进而减少自身被动吸烟.
作者:胡劲松;周婧瑜;朱江;王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 2011年6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上肢手术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ASA分级均为Ⅰ~Ⅱ级.根据手术时的麻醉方案,将上述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51例,注入10 μg舒芬太尼1ml+0.375%左旋布比卡因25ml;对照组42例,注入生理盐水1 ml+ 0.375%左旋布比卡因25ml.结果 ①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麻醉后30、60、120、180min时的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30、60、120、180min时的镇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阻滞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麻醉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赖宏波;郭曲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收集资料,对2002 - 2009年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平均发生率为3.13/万,经卡方检验,有上升趋势(P<0.01).男性发生率为3.55/万,女性发生率为2.63/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镇发生率为6.11/万,农村发生率为1.83/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季节发生率分别为4.86/万、1.57/万、1.68/万、5.00/万,四季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20岁、20~25岁、25~30岁、30~35岁和≥35岁组发生率分别为9.75/万、2.61/万、3.70/万、1.36/万、6.17/万,孕妇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发生率高于农村;冬春季发生率高于夏秋季;孕妇年龄<20岁和≥35岁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发年龄阶段.
作者:刘倩;袁秀琴;袁玉梅;徐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监测和分析,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笼日法;采集全部活鼠体表蚤鉴定后分类;采用鼠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查鼠血清F1抗体,脏器压印法分离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果 2005年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捕获率8.25%,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褐家鼠占87.50%;2010年共捕获鼠形动物320只,捕获率7.52%,隶属于2目2科4属5种,褐家鼠占94.06%;两次监测均显示褐家鼠为本市优势鼠种.南山区鼠密度下降趋势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7,P<0.001).2005年发现129只鼠形动物寄生565匹印鼠客蚤,染蚤率为27.33%,总蚤指数为1.20;2010年发现35只鼠形动物寄生79匹印鼠客蚤,染蚤率为10.93%,总蚤指数为0.25.染蚤率(x2=31.2,P<0.001)和总蚤指数(x2=1 130.0,P<0.001)呈下降趋势.2005年获鼠血清458份,2010年获鼠血清315份,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2005年鼠脏器压印培养407份,2010年鼠脏器压印培养320份,均未分离出鼠疫杆菌.结论 深圳市未发现鼠间鼠疫疫情,鼠疫媒介生物密度呈下降趋势,南山区鼠密度下降趋势明显.
作者:王敬忠;李怀昕;谢旭;梅树江;林一曼;李迎慧;马汉武;程锦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C23过表达对CDP诱导人骨肉瘤细胞株SaOS-2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先构建pRSET-C23重组质粒并将其导入SaOS -2细胞;再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单纯用CDP组、转染空载体后再用CDP组与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用MTT法检测各组SaOS-2细胞增殖率,用Western Blot和RT - PCR方法检测各组C23、Bcl -2与Bax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用DAPI染色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核百分率、细胞凋亡率.结果 pRSET- C2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的增殖率与单纯用CDP组比较,升高了约16% (P<0.01),C23与Bcl-2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高,但Bax表达则降低(P<0.01);转染C23重组质粒后再用CDP组与单纯用CDP组比较,细胞凋亡核百分率、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23过表达能抑制CDP诱导的SaOS-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
作者:黎志宏;吴蓓;王万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长沙地区居民进行高脂血症的现状调查和危险因素研究.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长沙市1 042名人群空腹血脂水平,血脂指标包括TC、TG、HDL.结果 总胆固醇(TC)有随年龄呈增高趋势,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随年龄的变化并不明显.男女在相同年龄段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有所不同.绝经前与绝经后妇女、孕妇与非孕妇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沙地区居民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妇女激素水平、孕妇饮食与生理状态等均为高脂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文胜;罗述斌;徐青松;周光雄;张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吸烟、饮酒、心理问题、膳食习惯不合理等不健康行为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并且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中,战士是一个特殊人群,这些不健康行为在战士中也存在,若不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及时改变不健康行为,将对战士的身心健康及部队的战斗力带来负面影响.
作者:段家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0~14岁儿童的死亡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儿童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福建省2004 - 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对0~ 14岁儿童总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和死亡率的时间趋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09年福建省0~14岁儿童年均死亡率为57.21/10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速度为6.8%.男童死亡率高于女童,农村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高于城市.婴儿死亡占0~14岁儿童死亡的60.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5.5%.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损伤中毒为014岁儿童的前3位死因.婴儿的粗死亡率为770.77/10万,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1~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其中淹死是首位原因.结论 福建省0~14岁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现阶段仍应积极做好围生期疾病、先天异常和损伤中毒的干预工作.
作者:黄少芬;李晓庆;林熙;钟文玲;林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株洲市北雅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 应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K-B纸片法对该院上呼吸道标本中的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1 754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81.8%,G+球菌占18.0%;居G杆菌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G杆菌对美洛培南耐药率为2.1%~6.6%,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5.0% ~90.6%.G+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分别高达85.1%及79.1%,未分离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率的G+球菌.结论 该院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耐药十分严重,且常呈多重耐药.
作者:吴兴文;杨耀永;吴胜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患关系是当前社会的敏感话题,尤其是在主观性比较强、手术方式相对更灵活多样的整形外科,更容易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而产生医患矛盾或纠纷.而当前临床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和挑战,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频频,新形势下如何将整形外科临床专业带教与医患关系教育有机结合,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医学事业能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必然要求.
作者:周建大;李雄;罗成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的Tp-ec间期与室早指数在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关系.方法 203例经动态心电图证实为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组:组1、组2、组3,分析Q-T间期、Q- TC间期、Tpe - max,Tp-ec间期与室早指数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能力比较,以及两者与患者基础心率的关系.结果 组1的Tp-ec间期显著大于组2、组3,组1的室早指数显著小于组2、组3;Tp-ec间期与室早指数在预测冠心病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呈反比关系;组2、组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pec间期与室早指数作为无创性心电学指标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均有预测价值,并且Tp-ec间期较室早指数独立于心率的改变,可作为评价跨壁复极离散度的特征性指标.
作者:罗红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明确一起养老院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体及其基因型别.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罹患率.对发病老人和部分工作人员进行肛拭子采样,采用细菌培养检测常规肠道致病菌,应用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 PCR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应用常规RT- PCR扩增部分NoV阳性株衣壳蛋白的N/S区,PCR产物纯化回收、测序,利用Clustal X、MEGA4.1软件分析其基因序列.结果 21份病例及工作人员肛拭子样本,肠道致病菌和轮状病毒均为阴性,19份样本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毒株排除重组株的可能,测序样本均属GⅡ.4型诺如病毒,其与Hu/NSW696T/2006/AUS(EF684915)的同源性高达99%.结论 经诺如病毒核酸序列分析,该疫情是一起由GⅡ.4-2006b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
作者:宋灿磊;李澜;袁家春;许峰;吴洪彦;钟海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碘伏消毒液使用的安全性,采用动物试验方法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急性眼刺激、一次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观察.结果 本研究中昆明种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大于5 000 mg/k,bw,属实际无毒级;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完整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均属无刺激性;多次阴道粘膜刺激平均积分为2.0,属于极轻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生理体征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碘伏消毒液属实际无毒,亚急性毒性评价无异常改变,对家兔阴道粘膜有极轻度刺激性.
作者:李立;李梓民;胡余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在社区保健工作中,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益处.方法 选择第一胎足月正常产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进行研究,抚触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并于生后第3d即开始进行抚触,每日3次,每次15 min.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第28 d对新生儿平均体重增长情况、哭闹时间和哭闹次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抚触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增长情况、哭闹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抚触组新生儿哭闹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抚触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减少新生儿哭闹时间和哭闹次数,是社区做好保健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刘雅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性伴(SPUSC)相关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应答推动方法(RDS),在MSM活动场所对MSM人群进行招募和寻问式匿名调查400人.结果 近1次SPUSC年龄20~ 39岁占76.8%,41.7%为高中及中专文化,男性固定性伴(BF)占56.2%、偶然性伴(419)占35.1%、商业性伴(MB)占3.4%、异性固定性伴占5.4%,网络结识为55.7%、家庭聚会等18.6%、酒吧/舞厅等13.0%、公园/公厕等11.7%、浴室/桑拿等1.0%,42.0%仅是性关系,58.0%有情感/经济关系.不同寻找性伴类型的MSM其SPUSC的年龄、文化、性伴类型、结识场所、与性伴关系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聚会型21.1%年龄≤19岁,公园型16.3%年龄≥4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为27.9%、419为45.2%,酒吧型、浴室型分别有11.9%、11.1%的商业性伴,22.3%的浴室型有异性固定性伴.60.5%公园型的SPUSC仅是性关系,其余除酒吧型外均超过60%有情感/经济关系.调查对象对SPUSC的艾滋病感染等相关高危行为普遍缺乏了解,不同类型MSM知晓其SPUSC的静脉吸毒、419、MB、群交、安全套携带、安全套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知道其相关高危行为多以公园型高.调查对象与SPUSC性行为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主动肛交为14.5%、口交为6.9%,阴道交为27.1%.结论 MSM的SPUSC与性伴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及场所类型有关,普遍对自身艾滋病感染风险认识不足,广泛存在以BF情结和419的性满足为基础的艾滋病传播危险,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作者:王毅;徐杰;李志军;张光贵;李六林;樊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糖尿病患病的人数也呈现飞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将超过5 000万,并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本文概述了糖尿病和降血糖药物的有关信息,结合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药物的治疗现状及新研究动态,浅谈近年来已上市和正在试验及研发阶段的新型降糖药物的新进展,并对降血糖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综述.各类降糖药特点各异,对于不同糖尿病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给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升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春莲;陆少锋;曾伟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传染病突发事件是严重危害师生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高校如何构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在伤害预防控制中起到巨大作用的Haddon模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Haddon模型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用实践的经验,探讨构建适合高校特点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模型.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用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培养HL- 60细胞株后GPI - PLD的表达变化,以初步探讨该酶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的变化及其与白血病细胞生长增殖的关系.方法 用ATRA处理HL- 60细胞后,以胎盘碱性磷酸酶为底物,定量检测GPI- PLD活性;RT - PCR法确定GPI- PLD mRNA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加入全反式维甲酸培养后,HL- 60细胞株中GPI- PLD表达量和活性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阻滞在G2/M期;MTT实验检测显示ATRA处理后HL- 60细胞株增殖生长受到抑制.结论 加ATRA处理后HL - 60细胞株增殖生长受到抑制,可能与GPI- PLD表达量显著增加有关.
作者:袁宪宇;唐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