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文;刘长光;罗佳2
目的 探讨成人接种卡介苗能否对支气管哮喘有治疗作用.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科研点的县、乡,并以乡辖村为单位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村中20~ 55岁非肿瘤、结核病现症患者的自愿村民按性别、年龄分别配对,对研究组人群进行卡介苗接种,每6个月1次连续3次;依靠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对两组中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哮喘的复发进行监测.结果 抽得4个乡、83个村,共有支气管哮喘患者1 406例,患病率为1.3%(1 406/108 189);纳入监测的20~ 55岁村民共24 830人,有支气管哮喘患者149例,患病率0.6%,其中研究组81例,对照组68例;在1997年12月-2009年12月监测期间研究组死亡3例,尚存的78例复发37例,复发频次484次;对照组死亡7例,尚存的61例,复发59例,复发频次2 576次.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复发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复发频次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接种卡介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复发不仅在人数(复发率)上,还有在复发频次上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谢靖;刘林飞;刘淮柱;丁守华;张亦工;骆功成;薛同明;张以祥;刘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54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日本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不同时间段血清Alb水平.结果 研究组重型与轻型患者入院后第1、3、7、14 d血清Al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重型患者入院第7、14 d的血清Alb水平较轻型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出院时的预后分为死亡组37例,存活组17例.死亡组入院后第1d血清Alb水平与存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院后3、7、14 d血清Alb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血清白蛋白的动态观察对评估急性重症颅脑损伤颅内出血患者的病情发展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丁山;林岚;陈辉;林莹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外商独资企业员工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方法 采用现场发放宣传材料、有奖问答等形式每月对目标人群开展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半年后比较宣传教育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变化,评价宣传活动的效果.结果 目标人群对问卷中艾滋病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四个部分各知识点全部知晓比例分别由宣传干预前的28.2%、65.5%、25.6%和36.4%提升到宣传干预后的52.2%、80.9%、67.3%和73.5%(P均<0.01);对HIV/AIDS的持有正确态度的比例明显增加,愿意和HIV/AIDS一起共事以及同一办公场所办公的比例分别由宣传干预前的43.7%和41.9%上升到干预后的69.5%和73.2%(P均<0.01).结论 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促进了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以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持有正确态度的比例的增加.
作者:朱克京;黄利群;周伴群;姚刚;黄珊子;杜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TTM(thermal texture maps,热断层成像技术)是近1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测量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强度的以功能为主的医学影像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无损伤、实时、原位动态的生命状况科学评估技术.它是通过断层扫描测量受检部位的热源的深度、强度和形状,经计算机处理,形成对应人体内各组织器官不同深度的细胞新陈代谢相对强度的分布图,早期发现人体疾病前重要的隐潜信息(即无症状的病灶),对人体的疾病早诊断,早预防.应用TTM技术对人体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评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干预和医疗指导,动态观察亚健康或疾病状态的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医患交流,患者能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能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TTM作为一个健康体检和评估项目,在健康管理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检测项目组合模式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前白蛋白(PAB)、总胆汁酸(TB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血清ALT、TBA及DD在正常对照组与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AB则正好相反.血清hs-CRP在肝脏炎症分级为G1和G2级时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G3及G4级其含量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将检测项目进行不同的组合并研究组合后检测结果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表明随着组合项目的增多,对肝脏损伤的诊断特异性增加,灵敏度有所下降,但PAB+ TBA、PAB+ DD、TBA+ DD三种组合模式,特别是TBA+ DD组合模式在检测灵敏度下降不明显的情况下能显著增加检测的特异性.结论 合理选择项目组合对提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脏损伤诊断的特异性具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吴兴文;刘长光;罗佳2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生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85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程序,检索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的愿望和需求,制定佳护理方案并且实施.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找出了佳护理方案,降低了患者术后焦虑、恐惧心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普及了术后健康知识.结论 循证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中的护理问题,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培养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
作者:李定梅;黄文杰;刘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信息中2009年5月-2011年5月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个案信息、病原学信息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研究,同时还对湖南省2010年三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抽样调查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2009年5月-2011年5月,湖南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2 789例,发病率为19.96/10万,其中9-12月为发病流行期,高发病地区以长沙(89.83/10万)、郴州(25.19/10万)和永州(21.85/10万)为主,年龄以6~14岁学龄儿童为主,共有6 374例,占49.84%,共计报告甲流流感暴发疫情930起,2009年从第45周起至第51周,甲型H1N1占流感阳性标本的比例维持在90%~100%的绝对优势.结论 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对较为温和,幼儿园、学校中儿童和学生群体是甲流防控重点人群.
作者:杨浩;谭红专;胡世雄;刘富强;邓志红;张斯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茶山镇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该地区防控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茶山镇2010年和2011年的入学新生开展PPD试验,采用统一的疫苗和接种方法,并按照有关标准进行阳性判断.结果 2 583名学生的阳性率为49.17%,强阳性占阳性者的42.05%,不同性别、户籍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高于12岁以下年龄组,有卡痕组阳性率高于无卡痕组.结论 PPD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监测结核感染的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钟艳芬;叶俊锋;潘小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小鼠IL-10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 PCR扩增小鼠IL-10启动子序列,将其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basic,酶切鉴定及测序比对.结果 重组体双酶切电泳后出现大小约4 800 bp与682 bp的两个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小鼠IL-10启动子序列与Genbank中的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IL-10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IL10,为进一步研究IL-10奠定了基础.
作者:欧阳华伟;谭军;李高峰;罗成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疗效,为提高该病诊疗水平和控制病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2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均经纤支镜肺组织活检和肺泡灌洗液PAS染色阳性确诊,9例患者予以大容量全肺灌洗(WLL)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依据,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是其临床特征,目前治疗的首选方法仍是全肺灌洗.
作者:李颖;肖雄斌;刘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统计了解本地区HPV感染基本情况,并探讨研究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女人生理期变化、性行为、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9年1月-2010年10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接受妇科检查的女性1 1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21种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同时调查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绝经、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妊娠次数、初次妊娠年龄、流产、分娩次数、避孕方式、吸烟、饮酒等相关因素,后用软件SPSS13.0进行卡方检验各危险因素的显著性.结果 各年龄段宫颈HPV的阳性感染率均较高,17岁组感染率低(20.0%),50岁组高(38.2%).是否绝经、性伴侣数、避孕方式和饮酒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专一的性伴侣、采用避孕套避孕和不饮酒能降低HPV感染几率.
作者:陈晓琼;刘桂淑;肖斌梅;邓淑珍;张璇;江杨华;刘巧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2009-2011年7月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二分所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波及两肺叶为多(58%),双侧同时患病较多(51%),空洞仅占25%.涂阴培阳44%,涂阳培阳56%,菌型鉴定以龟分枝杆菌为多占44%.耐药以耐多药比例大(占77%),耐药顺位为耐多药>耐二药>单药.仅有3例是对一二线抗结核药全敏感.其中47例为初治病例(75%),16例复治病例(25%).结论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可能导致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习性发生了变化,以至于目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作者:梁冰;黄瑞霞;邓虹;何庆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早期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量,关注其检测价值及表达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的10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早期的血清样本作为观察组,80例正常体检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二组中IMA和hs-CRP的含量,观察其不同临床特征的意义及表达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s-CRP和IM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和IMA的表达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分型有关.IMA和hs-CRP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s-CRP和IM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早期血清中异常表达,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hs-CRP和IMA对早期诊断心肌缺血、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红霞;代国知;陈虹亮;张扬南;黄常洪;廖晓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48例,观察患者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并分析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148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29例,其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关(P>0.05),与患者的损伤程度、体温、血糖、血压相关(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程度严重、发热、高血糖、低血压均为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作者:谭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九江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梅毒、HIV感染及知识行为现状,了解其流行特征,探讨对该人群实施行为干预的模式,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抽样(RDS)方法,对九江市260名MSM人群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并对自愿参加检测的人员采集血样进行梅毒、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结果 在近六个月内,93.46%的MSM有男性性伴,只有21.40%的MSM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而17.69%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只有8.70%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被调查者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1.92%,而性病艾滋病检查及治疗接受率很低.近一年内只有40人(15.4%)曾主动检测过HIV抗体,梅毒感染率为3.08%,HIV感染率为1.92%.结论 九江市MSM人群中艾滋病感染危险意识薄弱,不安全性行为频繁,梅毒、HIV感染率较高,对MSM人群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应注重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相关服务的及时提供.
作者:黄文军;肖云;杨曦;李友龙;何峰宁;唐义莲;涂波涌;孔飞勇;桑昌旺;冷小梁;石友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复发率高、伤残率高,是造成患者、家庭及社会严重负担的疾病.精神病社区干预是以社区为基础,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人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本文就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社区干预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李东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掌握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水平,为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定期采样共计1 024份,按本实验室的方法检测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水平,依据GB2763-2005进行评价.结果 有机磷类农药检出率为30.76%,超标2.86%;有机氯类农药检出率为15.23%,无超标;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率为40.23%,超标1.94%.结论 各种农药在蔬菜中使用非常普遍,应采取综合措施,严把农药采购关,选择低毒种类农药,从根本上做到“从土壤到餐桌”的安全.
作者:秦珑;杨梦祺;王建营;姜德全;曹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湘潭市职业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发职业病的发病特征、行业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湘潭市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523例,其中尘肺占67.69%、职业中毒占28.68%;尘肺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平均发病工龄18.69年,有逐年缩短的趋势,2010年比2006年提早5.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工行业,主要发病为一氧化碳、镉及其化合物、氨、硫化氢中毒,病死率高为急性硫化氢中毒(42.86%).结论 尘肺、职业中毒是该市常见职业病,应重点加强对煤炭、化工等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高华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产后42~60 d妇女饮食结构.方法 运用24 h回顾法调查两组人群调查前3d摄入的各种食物种类及数量,同时了解平时的膳食习惯.结果 哺乳期妇女营养素的摄入量比其孕晚期摄入量要低,只有蛋白质的摄入量高于孕晚期,钙、铁、锌、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饮食摄入量远远低于其孕晚期摄入量(P<0.05).结论 在孕妇学校应强调产后及哺乳期应均衡饮食.
作者:杨桂莲;刘建建;龚灿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初步得出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方法 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步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30名肺结核患者和19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变异系数法、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医生重要性评分及病人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上述5种方法分别选出11、10、10、8和11个条目,终得出包含12个条目的特异模块,包含症状、副作用和心理等小方面.结论 肺结核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模块按严格程序筛选得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内容效度.
作者:陈留萍;李微;万崇华;张晓磬;许传志;许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