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腊莲;刘云贵;魏仁国;陈艳;黄珊珊
目的 分析常德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9年的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资料、13个县(市、区)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登记资料、相关纸质文书、报表等资料.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和其它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德市2002年启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2004年以县为单位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2001-2009年全市共接诊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23 538例,可疑者年就诊率从2001年的113.74/10万上升到2009年的324.61/10万;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25 758例,其中新涂阳患者21 800)例,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平均为40.07/10万,新涂阳肺结核发现率平均为65.63%;初治涂阳平均治愈率为88.8%,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为82.0%.结论 实施DOTS策略,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产生明显的社会防治效益.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医疗机构梅毒、淋病病例报告现状和准确程度,为性病疫情管理和疫情估计提供依据.方法 下载被调查地区2010年1-6月所有梅毒与淋病病例的网络直报数据与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核对并进行准确性评价.结果 共核查梅毒病例1 158例,其中后天性梅毒1 067例,先天性梅毒425例;淋病病例425例,淋病病例报告准确性高于梅毒病例.淋病病例报告的准确率为84.71%,梅毒为54.89%.在各期/类梅毒病例报告中,Ⅰ期、Ⅱ期梅毒和Ⅲ期梅毒的准确率分别为63.37%、78.05%和54.55%,隐性梅毒仅52.27%,胎传梅毒的准确率低仅有27.47%.结论 福建省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准确率偏低,影响了性病疫情的准确性,应进一步加强性病疫情的管理,强化性病诊断的培训,提高性病报告质量.
作者:萧剑雄;王惠榕;张春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孕前女性的体成分状况.方法 2010年6-8月于本院就诊的100名妇女,利用肌肉功能分析系统(Mobility Evaluation System-Mes-01 S20,MES)测量身高、体重、全身脂肪百分比(body fat percent,BF%)、全身脂肪分布(fat distribution,FD)、股骨颈抗骨折能力(FS)、下肢肌力(strength of lower limb,SL)(倍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 100名妇女年龄21 ~ 39岁.其BF%、FD、BMI 、FS、SL水平(均数±标准差)分别为(30.8±5.6)、(110.03±38.51)、(21.63±3.21)、(11.9±0.8)、(2.32±0.41).其中,BF%和FD平均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BMI、FS、SL平均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100名妇女中,86%妇女为超重者(FD> 100 g/cm),93%有一定程度的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程度>0.5),47%有下肢肌力减退(SL<2.25).结论 北京市青年女性普遍体脂超量,肌力下降.
作者:赵丽霞;王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的变化及意义,为肿瘤标志物水平预测手术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本院8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分析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血清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ECD降低情况;(2)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TSGF、AFP及HER-2/neu ECD降低情况;(3)肿瘤标志物不同降低水平的胃癌复发和累计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1)术后3个月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均降低,且与术后6个月、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除了年龄外,其余病理参数在同一分级的降低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除了术后3个月外,低降低组的复发率高于高降低组,且术后900d累计生存率低于高降低组,除TSGF(P<0.01,Log-rank检验),其余两个指标为P<0.05.结论 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手术前后的变化不仅可用来评价治疗效果,也可用来衡量术后的复发和生存情况.
作者:平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湘南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NET5.3软件对2008-2010年郴州地区11所医院(9所二级医院,2所三级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 584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湘南地区2008-2010年三年间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 584株,在药敏结果中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其余抗菌药物中产ESBLs菌株较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红卫;张林;熊劲芝;黄强;刘巧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女性常见的肿瘤和首要的肿瘤死亡原因[1].其发病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日本及一些亚洲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较美国及欧洲国家低[2],生态和移民研究显示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如饮食习惯等[3].众多的科学家通过人群或动物实验发现了饮食结构中可能对乳腺癌有影响的组成部分.其中,引入注目的便是蔬菜和水果.大量的流行病学结果证明蔬菜和水果中所富含的植物化学物多数都有防止人类癌症发生的潜在作用,从不同的实验系统(离体、动物)也可获得有关蔬菜水果以及提取的植物化学物的抗癌作用资料.大约有30余种植物化学物质在降低人群癌症发病率方面可能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就目前世界上研究较热门,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的几类植物化学物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俊峰;任国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生理盐水100 ml加0.1%肾上腺素0.3ml比例的肿胀液皮下注射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例颅骨缺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皮下注射肿胀液,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皮下积液、一期愈合及头发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感染率、术后皮下积液减低,恢复快,毛发无缺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骨修补术应用肿胀液可减少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有助手术切口一期愈合,且对减少头发缺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祥;刘英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晚期先兆流产孕妇对卧床休息的正确认知率.方法 对长期卧床的晚期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组建晚期先兆流产卧床休息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因人施教,实施个性化干预措施.结果 对卧床休息的正确认知率由干预前的78.45%上升为干预后的95.26%.结论 成立晚期先兆流产卧床休息健康教育指导小组,规范宣教流程,组织系列教育,并对长期卧床孕妇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实施个性化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对卧床休息的正确认知率.
作者:龙跃平;武科;蔡亮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复发率高、伤残率高,是造成患者、家庭及社会严重负担的疾病.精神病社区干预是以社区为基础,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精神病人的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本文就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社区干预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李东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永州市冷水滩区2006-2010年梅毒发病特征.方法 对冷水滩区2006-2010年梅毒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间冷水滩区梅毒共报告291例,年平均发病率13.50/10万.结论 冷水滩区近年来梅毒发病处于上升趋势,防控工作的重点为强化日常监测;规范病例的临床诊治;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力度,努力推进高危人群安全性行为干预工作;提高患者追踪随访率.
作者:伍青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对于心血管疾病发病前的提前预防及治疗出院后复发和产生不良并发症的对策,探讨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心内科2009-2010年间治疗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于在院期间积极的护理干预进行跟踪性观察并将其选为观察组,随即抽取同期治疗心血管疾病的20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总结患者治疗效果与护理干预的关系.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心血管复发及并发症产生的情况.结果 患者在院治疗时间3周至2个月不等,护理效果明显.在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下观察组200例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中发现,治愈77例,治愈率达38.50%;好转117例,好转率58.50%;产生并发症及复发6例,占总数的3.00%.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与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生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多方面的,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从多方位的角度和因素进行分析总结,让患者在发病前提早预防,发病治疗后提高对复发及并发症的注意.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在院病人的治疗和恢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
作者:田彩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悬浮床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防治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特大面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悬浮床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在治疗期间干痂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涂阳率、败血症与死亡情况.结果 将两组的观察项目进行对比与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浮床在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有利于创面愈合,能有效防治败血症,挽救患者生命,是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毛学飞;王良喜;潘晓峰;陈宝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开福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6所小学的657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信息,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调查感染情况.结果 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8%,性别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83,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9,P>0.05).城区、城郊、农村的学生感染率不全相同(x2=13.06,P<0.05);不同地域学生的生水饮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67,P<0.05).结论 开福区小学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农村学生感染率高于城区和城郊,应重点加强农村地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唐华文;卢懿;晏强;邬力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统计了解本地区HPV感染基本情况,并探讨研究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女人生理期变化、性行为、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9年1月-2010年10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接受妇科检查的女性1 1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21种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同时调查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绝经、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妊娠次数、初次妊娠年龄、流产、分娩次数、避孕方式、吸烟、饮酒等相关因素,后用软件SPSS13.0进行卡方检验各危险因素的显著性.结果 各年龄段宫颈HPV的阳性感染率均较高,17岁组感染率低(20.0%),50岁组高(38.2%).是否绝经、性伴侣数、避孕方式和饮酒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专一的性伴侣、采用避孕套避孕和不饮酒能降低HPV感染几率.
作者:陈晓琼;刘桂淑;肖斌梅;邓淑珍;张璇;江杨华;刘巧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诊断价值.方法 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67例疑似IFI患者的标本,了解其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比较健康和确诊IFI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 G试验动态浊度法和传统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7.8%和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47,P<0.01);IFI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475.3±375.6)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6.2±5.6)pg/ml(t=8.94,P<0.01);血浆(1,3)-β-D葡聚糖使用临界值为20.0 pg/ml,诊断真菌感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 率分别为83.0% 、100.0%和91.1%.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是反映IFI的一个良好指标,可用于IFI的早期诊断,又可为IFI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顾小红;蒋汉茂;邹良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HIV检测结果对孕妇妊娠结局选择的影响分析,进一步了解孕妇对HIV检测结果与选择继续妊娠与否的理解水平,从而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国家孕产妇艾滋病相关政策提供有效信息.方法 对2011年4月1日-6月30日期间来本院接受首次产前检查的867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婚姻建立与否、文化程度、孕周、HIV母婴传播率、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得等均对HIV检测结果的理解和是否选择继续妊娠及妊娠结局有明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31岁、在婚、大专以上学历、孕周≥28周时选择结束妊娠的比率高;年龄<24岁、未婚、高中或中专学历、孕周<13周者选择继续妊娠的比率高;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得的程度与孕妇选择妊娠结局呈相关性;母婴传播率的高低对妊娠结局有直接影响.
作者:吴让香;曾宇东;钱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针刺手法针疗仪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所致尖足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以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手法针疗仪,两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尖足评分法结合足背屈角测量综合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手法针疗仪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尖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志雄;刘洪文;刘娟;王跑球;覃蓉;熊毛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全面了解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的现状,规范该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卫生管理,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为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饮食安全、居住整洁的生活环境,青岛市卫生局于2011年4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市37家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调查,共设置调查项目42项,公共卫生方面28项,医疗服务方面9项,食品安全方面5项.调查中,发现了目前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的分析探索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的对策.
作者:刁绍华;杨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表现,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活动变化.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脑炎的患儿,在清醒、闭眼的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 脑电图异常率100%,其中α波明显减少或消肖失,而以θ活动为基本频率者占60%,以δ活动为基本频率者占40%.结论 脑炎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特异性高,临床怀疑是脑炎诊断的患儿都应做脑电图检查.
作者:周涛;唐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掌握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水平,为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定期采样共计1 024份,按本实验室的方法检测有机磷、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水平,依据GB2763-2005进行评价.结果 有机磷类农药检出率为30.76%,超标2.86%;有机氯类农药检出率为15.23%,无超标;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率为40.23%,超标1.94%.结论 各种农药在蔬菜中使用非常普遍,应采取综合措施,严把农药采购关,选择低毒种类农药,从根本上做到“从土壤到餐桌”的安全.
作者:秦珑;杨梦祺;王建营;姜德全;曹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