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跃平;武科;蔡亮新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女性常见的肿瘤和首要的肿瘤死亡原因[1].其发病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日本及一些亚洲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较美国及欧洲国家低[2],生态和移民研究显示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如饮食习惯等[3].众多的科学家通过人群或动物实验发现了饮食结构中可能对乳腺癌有影响的组成部分.其中,引入注目的便是蔬菜和水果.大量的流行病学结果证明蔬菜和水果中所富含的植物化学物多数都有防止人类癌症发生的潜在作用,从不同的实验系统(离体、动物)也可获得有关蔬菜水果以及提取的植物化学物的抗癌作用资料.大约有30余种植物化学物质在降低人群癌症发病率方面可能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就目前世界上研究较热门,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的几类植物化学物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俊峰;任国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生理盐水100 ml加0.1%肾上腺素0.3ml比例的肿胀液皮下注射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例颅骨缺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皮下注射肿胀液,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皮下积液、一期愈合及头发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感染率、术后皮下积液减低,恢复快,毛发无缺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骨修补术应用肿胀液可减少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有助手术切口一期愈合,且对减少头发缺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祥;刘英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临床症状、血脂及心电图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本院80例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段改变、血脂水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77.5%,血脂的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及心电图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毕子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悬浮床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防治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特大面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悬浮床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在治疗期间干痂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涂阳率、败血症与死亡情况.结果 将两组的观察项目进行对比与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浮床在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有利于创面愈合,能有效防治败血症,挽救患者生命,是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毛学飞;王良喜;潘晓峰;陈宝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的变化及意义,为肿瘤标志物水平预测手术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本院8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分析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血清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ECD降低情况;(2)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TSGF、AFP及HER-2/neu ECD降低情况;(3)肿瘤标志物不同降低水平的胃癌复发和累计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1)术后3个月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均降低,且与术后6个月、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除了年龄外,其余病理参数在同一分级的降低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除了术后3个月外,低降低组的复发率高于高降低组,且术后900d累计生存率低于高降低组,除TSGF(P<0.01,Log-rank检验),其余两个指标为P<0.05.结论 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手术前后的变化不仅可用来评价治疗效果,也可用来衡量术后的复发和生存情况.
作者:平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信息中2009年5月-2011年5月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个案信息、病原学信息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研究,同时还对湖南省2010年三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抽样调查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2009年5月-2011年5月,湖南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2 789例,发病率为19.96/10万,其中9-12月为发病流行期,高发病地区以长沙(89.83/10万)、郴州(25.19/10万)和永州(21.85/10万)为主,年龄以6~14岁学龄儿童为主,共有6 374例,占49.84%,共计报告甲流流感暴发疫情930起,2009年从第45周起至第51周,甲型H1N1占流感阳性标本的比例维持在90%~100%的绝对优势.结论 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对较为温和,幼儿园、学校中儿童和学生群体是甲流防控重点人群.
作者:杨浩;谭红专;胡世雄;刘富强;邓志红;张斯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完善公卫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策略与措施.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广西考区公卫类医师资格考试考生人数、学历、单位分布、合格率及实践技能考试得分和医学综合笔试掌握率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公卫类考生人数偏低,仅占年度考生总人数的1%;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综合笔试合格率随学历及单位级别增高而增高,中专学历考生合格率低,为70.69% 、29.14%,本科以上学历合格率高,为95.58%、79.68%,乡镇级单位考生合格率低,为76.76%、36.43%,自治区级单位考生合格率高,为100% 、84.73%;现阶段公卫类考生以大专学历和在乡镇级机构工作为主;考生在体格检查、X线片判读、现场检测技能、卫生处理等技能考试项目得分率普遍较低,平均在50%以下;在生化、生理、免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毒理学等学科笔试掌握率普遍较低,平均在40%以下.结论 大学应加大对公卫专业特别是高学历公卫医师的培养,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更符合.建议国家制订政策加强基层公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改革医师资格考试通过模式,使医师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方式更加科学客观,并促进医师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作者:凌玉;梁远;射绪云;黄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血清学感染模式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sAg、HBeAg、HBeAb、HBcAb任一项阳性者,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脐血HBV-DNA.根据HBV-M不同模式将结果分为HBeAg(+)组、HBsAg(+)HBeAg(-)组、HBsAg(-)HBeAg(-)三组,比较各组脐血HBV-DNA阳性检出率及HBV-DNA定量结果.结果 722例受检孕妇中,93例脐血HBV-DNA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2.9%,HBeAg(+)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二组(P<0.001);三组脐血HBV-DNA对数均值分别为(4.85±1.29)、(4.35±0.98)和(3.75±0.40),HBeAg(+)组脐血DNA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二组(P<0.001).结论 孕妇血清HBeAg(+)者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较高,孕妇血清HBsAg(-)HBeAg(-)者新生儿亦存在宫内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胡洪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HIV检测结果对孕妇妊娠结局选择的影响分析,进一步了解孕妇对HIV检测结果与选择继续妊娠与否的理解水平,从而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国家孕产妇艾滋病相关政策提供有效信息.方法 对2011年4月1日-6月30日期间来本院接受首次产前检查的867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婚姻建立与否、文化程度、孕周、HIV母婴传播率、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得等均对HIV检测结果的理解和是否选择继续妊娠及妊娠结局有明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31岁、在婚、大专以上学历、孕周≥28周时选择结束妊娠的比率高;年龄<24岁、未婚、高中或中专学历、孕周<13周者选择继续妊娠的比率高;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得的程度与孕妇选择妊娠结局呈相关性;母婴传播率的高低对妊娠结局有直接影响.
作者:吴让香;曾宇东;钱红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自开展传染病报告工作以来,昆山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变化形势和趋势,探讨当前昆山市传染病防控形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50-2010年昆山市各年代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结果 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2000-2010年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91.33%和98.72%;20世纪60年代之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下降,死亡率从60年代起呈下降趋势;传染病发病谱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1950-2010年昆山市传染病防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的传染病流行态势提示,昆山市传染病防制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某部队食堂餐具的细菌污染调查分析,严防部队发生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发生.方法 对碗、盘子、盆、勺子、刀用贴纸法采样,对筷子用浸洗法采样,对菜板、餐桌表面用涂抹法采样.采样及检测过程严格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微生物学部分操作,所有抽检样品均在采样后4h内完成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的240份样品,其中,细菌总数超标率以餐桌高为51.67%,其次为菜板42.50%,低为勺子25.83%(x2=56.69,P<0.01);大肠菌群检测方面,餐桌表面大肠菌群检出率高为54.17%,其次为筷子40.83%,低为盆24.17%(x2=65.24,P<0.01).本次共检测30所食堂,在检测的样品中干部食堂合格率高81.25%,其次为招待所食堂68.75%,不同食堂样品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2,P<0.05).结论 某部队食堂餐具细菌污染较严重,细菌总数超标率、大肠菌群检出率较高,原因可能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及对饮食卫生不重视.建议加强餐具消毒效果监测,经常对炊管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餐厨具消毒后的卫生管理,预防交叉污染,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余晓权;吕鑫品;程有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425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与染色体13,18,21,X和Y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的结果,评估染色体13,18,21,X和Y荧光原位杂交作为染色体异常独立测试的安全性并分析漏诊染色体异常的类别.方法 以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金标准,比较了2011年3-7月425例患者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的结果.结果 在425例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分析共发现22例染色体异常(包括16例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率为5.2%(22/425),非整倍体率为72.7%(16/22).染色体13,18,21,X和Y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共发现15例染色体异常,漏诊一例嵌合体.针对染色体13,18,21,X和Y,荧光原位杂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75%和100%,针对全部染色体时,荧光原位杂交的敏感性降到了68.2%而特异性仍为100%.荧光原位杂交漏诊的7例染色体异常分别为3例染色体易位,3例染色体到位,1例嵌合体.结论 本研究不支持荧光原位杂交作为检测染色体异常的独立测试.
作者:姚妍怡;宋婕萍;徐淑琴;王波;郭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晓及性行为情况,为今后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北京市昌平区某所大学800名学生,收集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结果 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00%,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有46人(5.75%)报告曾有过性行为,但安全套使用率并不高.未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2%.结论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还不全面,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加强大学生性生理健康教育及艾滋病性病教育,对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促进青少年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树波;陈国敏;曾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对病因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咳嗽变异性哮喘24例,占30%;鼻后滴漏综合征33例,占41.3%;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6例,占7.5%;胃食管反流14例,占17.5%;心因性因素2例,占2.5%,不明原因咳嗽者1例,占1.25%.其中胃食管反流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3例,占3.7%;鼻后滴漏症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8例,占10%.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咳嗽常见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依据诊断方法和诊断程序对病因进行确定,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任凯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生规范化培训是促进医院建设发展的战略措施.目前本院存在的主要问题:统一的标准不适应形势,医生、领导不重视,考核标准不规范.对策:建立明确的培训制度、加强宣传教育、规范考核制度.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氨基脲(SEM)染毒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成年KM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SEM染毒组,SEM染毒+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SEM染毒组,前两周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灌胃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前2周均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分别灌胃100、200、400 mg/kg· bw PC溶液.末次灌胃24 h后,摘眼球采血后处死小鼠,测定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SEM染毒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抗体形成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SI)均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而中、高剂量PC保护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AFC及SI均高于SEM染毒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原花青素可减轻氨基脲致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损伤.
作者:周艳;余明东;朱乐玫;杨双波;贺栋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药物灭螺、兴林抑螺、吡喹酮化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控制洞庭湖区费家湖地段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方法 在费家湖的金星、富强两村,连续7年采用药物灭螺、兴林抑螺、化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动态监测钉螺密度、血吸虫感染情况以及血吸虫病人估算情况等.结果 与防治工作初期的2003年相比,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9.74%;居民感染率下降了95.04%;人群感染度下降了65.38%;估算病人数下降了94.93%.从2006年开始,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平均密度就下降到0.7年间从暴发急性血吸虫病例数10例降低到0.结论 费家湖地段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综合措施对控制洞庭湖湖汉型血吸虫病复发现疫情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绪龙;姚青云;彭菊荣;董如兰;郭凤英;赵正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60例败血症和非败血症患者外周血标本,作PCT检测和血培养.结果 败血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败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相比,PCT检验法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结论 PCT检验法较血培养灵敏,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正泉;陈中湘;刘培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氨糖胶囊毒性.方法 大耐受量试验(MTD),遗传毒性试验(Ames、骨髓细胞微核及精子畸变试验),30d喂养试验.结果 氨糖胶囊大鼠、小鼠MTD> 10.0 g/kg· bw.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在雌、雄性大鼠高剂量组为4.0 g/kg· bw(相当于人体推荐量的100倍)时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氨糖胶囊未见明显毒性.
作者:徐冰;张炎;王海玉;张聪恪;李立;陈东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熟悉情况,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探索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与“四免一关怀”政策等三个问题,对湘西自治州8县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湘西地区8县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75.0%,49.7%)、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熟悉率(62.9%,48.6%)、“四免一关怀”政策了解率(44.0%,36.5%).结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结果与国内不同地区开展的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即城市居民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的结果.但不足之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城乡居民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均低于全国与湖南省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傅腊莲;刘云贵;魏仁国;陈艳;黄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