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山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结果分析

刘洪光;段凌翠;杜金锐;杨志勇;李艳萍;封礼俊

关键词:碘缺乏病, 消除, 甲肿率, 尿碘, 评估
摘要:目的 通过对保山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的评估,了解是否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为下一阶段制定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评方案>要求,对保山市5个县(区)碘盐管理、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尿碘水平、甲状腺肿大率、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农村育龄期妇女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等进行考核评估. 结果对2 003名8~10岁的儿童甲状腺触诊,甲状腺肿大率已从1991年的17.14%下降到现在的2.90%;尿碘中位数在307.28μg/L,尿碘值小于100μg/L者仅占4.86%;碘盐覆盖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达到99.69%、97.69%;五年级学生和育龄期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结论保山市已经全面达到了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涂阳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合并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控制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方法调查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及患病情况,对所有病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检测. 结果调查涂阳肺结核病人501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3.57%,其中男性13.42%,女性14.05%;合并其他疾病者高于无合并疾病者(X2=5.147,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肝损率高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X2=4.669,P<0.05). 结论涂阳肺结核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应关注涂阳肺结核病人乙肝感染、合并疾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肝损害情况.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乙肝,积极治疗合并症,在抗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检测十分必要.

    作者:李飞跃;申辉;杨华林;阳新广;张义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03名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涟源市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 结果洗手后,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洗手前.洗手前:单因素分析表明,职业和性别对医务人员洗手前的手卫生状况无显著影响,但年龄、单位类别、常用洗手和消毒方式、手部卫生培训及手卫生相关知识得分可显著影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年龄、单位类别、手卫生相关知识得分及手部卫生培训与洗手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显著相关.洗手后,各相关因素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手部卫生行为是医务人员与周边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对影响手卫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督导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高艾兵;刘新亮;梁享生;周宏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渗盐在创伤性休克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围术期使用高渗盐复合常规液体与单纯使用常规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120例创伤性休克急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高渗盐(7.5%NaCl)加入组,每组60例.向设定的目标进行容量复苏.比较两组CVP、MBP、HR、SPO2、HCT、pH值、血乳酸、碱超. 结果高渗盐加入组对比常规液体组,达标时间较短(P<0.01)、复苏液的使用量较少(P<0.01)、血乳酸及碱超得到更好的改善(P<0.01)、MODS发生率降低(P<0.05)、病死率降低(P<0.05). 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使用高渗盐能迅速改善循环,缩短缺血缺氧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昊;陈立明;吕志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探讨其病变特点与发病时间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行常规药物治疗,于发病2周后接受冠脉造影加支架术患者83例,根据其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二组:上午组(6:01-12:00,n=52)、其他时间组(12:01-次日06:00,n=31),由两名医师双盲进行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光盘阅读和测量,结合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血管病变特点,包括部位、梗死血管病变形态、类型及狭窄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上午组、其他时间组间梗死相关血管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心性病变上午组较其他时间组显著多见(P<0.0125),同心型、复杂型病变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而血栓性病变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病变上午组较其他时间组显著多见(P<0.0125),B型病变、C型病变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中,A型病变及偏心狭窄病变与发病时间有关且多发生于晨起及上午.

    作者:赵文萍;潘焕军;尹博英;张增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永州市零陵区2000-2009年狂犬病流行形势分析

    目的 了解永州市零陵区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州市零陵区2000-2009年报告的狂犬病进行分析. 结果 10年间共报告狂犬病6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19/10万,男性占62.3%,男性多于女性(X2=8.43,P<0.0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0岁和50岁以上,占76.9%;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9.7%,其次为儿童(8.7%)、学生(7.3%);5-10月为发病高峰,占70.0%. 结论养犬数量增加、犬只的免疫接种率低和缺乏有效管理是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群众对狂犬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低以及预防处置费用高是影响人群暴露后进行规范处置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HIV感染者感染HIV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对湖南省4个县、区的老年HIV感染者的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调查,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国家HIV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报告中,HIV抗体确证实验阳性时年龄≥50岁、目前仍然存活的HIV/AID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对其HIV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访谈.访谈问卷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分析. 结果共调查80例老年HIV感染者,平均年龄65.2岁,小的51岁,大的82岁.调查对象以教育程度低(小学以下占76.3%)、农民(占70%)、在家休息、与配偶分居(占53.8%)、承认有嫖娼行为(老年男性中占82.6%).老年男性以嫖娼感染为主,发生性关系的暗娼年龄偏大且价钱低廉,从不使用安全套.老年女性则以配偶间传播为主. 结论老年人嫖娼应该值得社会重视,是老年发生HIV/STD感染的主要风险,急需制定针对性的HIV防治策略.

    作者:李桀;陈曦;覃碧云;贺文博;张文娟;陈锋;柔克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湖南省资兴市东部乡(镇)稻田尾蚴性皮炎的调查

    目的 调查资兴市东部乡(镇)稻田性皮炎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用问卷调查和体检方法,调查居民疫水接触史和临床表现;采集稻田螺类,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采集家鸭的新鲜粪便,用水洗沉淀法检查分离虫卵;用肝脏灌注法收集吸虫成虫. 结果 4个乡5个村调查共492人,稻田尾蚴性皮炎患病率为56.71%,其中有疫水接触史者318人,患病率87.34%.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95,P=0.062),青壮年和儿童患病率高.流行高峰为5月份.椎实螺平均密度为258个/m2,椎实螺吸虫尾蚴感染率为81.23%. 结论经调查证实为毛毕吸虫尾蚴性皮炎,椎实螺是毛毕吸虫尾蚴的中间宿主,人群普遍易感.

    作者:袁国林;段绩辉;夏云磊;李雄豹;陈伟华;邵雪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绝经后妇女E2、β-CTx、N-MID、PTH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绝经后妇女血清中E2、N-MID、PTH、β-CTx水平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PMOP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51例绝经前妇女为正常对照组,56例绝经后妇女为观察组,对两组E2、N-MID、PTH、β-CTx水平进行比较,并对N-MID、PTH、β-CTx与E2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E2比正常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N-MID、PTH、β-CTx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N-MID、PTH、β-CTx与E2呈负相关. 结论 E2水平下降是PMOP发生的主要原因,E2、N-MID、PTH、β-CTx水平可作为PMOP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作者:杨昊;周萍;曾霞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舒肝解郁胶囊)60例,对照组(西酞普兰)60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28、42 d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药物疗效,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显效率为90%,与西酞普兰(93.3%)相当(P>0.05);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后HAMD、HAMA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肝解郁胶囊的TESS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西酞普兰(P<0.01),舒肝解郁胶囊疗效指数显著高于西酞普兰(P<0.01). 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与西酞普兰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酞普兰.

    作者:李新纯;唐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调查报告

    2009年10月22日,隆回县荷香桥华星职业学校发生一起甲型H1N1流感局部暴发疫情,隆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该镇防保所疫情报告后,迅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并与校方密切配合,确保各项疫情控制措施落实.

    作者:刘定松;郭柏松;刘桃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以45例患晚期血吸虫病且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者为病例组,60例患该病但未发生出血者为对照,均选自2007年9月-2009年9月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住院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腹水、血小板、APTT、血氨、血钠、肝功能分级、总蛋白、脾脏厚度、食管静脉曲张度、胃底静脉曲张与并发出血有关(P<0.05);选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水、血小板、总蛋白、肝功能分级、食道静脉曲张度和脾脏厚度的偏回归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脏厚度的偏回归系数为负(B=-0.15),OR值以总蛋白大(OR=14.50). 结论血小板、腹水、总蛋白、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度为晚期血吸虫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且以总蛋白的影响大;脾脏厚度为保护因素.

    作者:周瑞红;黄民主;明辉;何永康;刘佳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400例即将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 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

    作者:吴艳云;卜平元;阳萍;张秋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九江市庐山区210例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 了解九江市庐山区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为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采集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各年龄组平均30人,共210人份,使用ELISA方法进行流脑A群和C群抗体的检测. 结果各年龄组的A群抗体中,0~岁组抗体阳性率低为42.85%;各年龄组C群抗体中,0~岁组抗体阳性率低为35.71%,3~岁组抗体阳性率高,在75%以上;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高于C群. 结论该区仍有部分人群抗体水平较低,对A群和C群流脑尚不具有免疫力,存在局部暴发流脑A群和C群的可能;有必要在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中推广A+C流脑疫苗的接种.

    作者:李强;户华雄;徐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早期纠正单侧空间忽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纠正单侧空间忽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 52例伴发单侧空间忽略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给予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护理,空间忽略纠正组在前者基础上给予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及干预1月两个时点对患者进行简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评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单侧空间忽略纠正的患者经干预1月后FMA和MBI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结论尽早纠正单侧空间忽略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促进其运动功能康复.

    作者:唐益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保山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保山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的评估,了解是否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为下一阶段制定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评方案>要求,对保山市5个县(区)碘盐管理、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尿碘水平、甲状腺肿大率、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农村育龄期妇女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等进行考核评估. 结果对2 003名8~10岁的儿童甲状腺触诊,甲状腺肿大率已从1991年的17.14%下降到现在的2.90%;尿碘中位数在307.28μg/L,尿碘值小于100μg/L者仅占4.86%;碘盐覆盖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达到99.69%、97.69%;五年级学生和育龄期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结论保山市已经全面达到了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作者:刘洪光;段凌翠;杜金锐;杨志勇;李艳萍;封礼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乙肝病毒DNA、前S1抗原及HBcAg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与前S1蛋白及HBcAg在乙肝患者血清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320例乙肝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前S1抗原、HBcAg,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 HBV-DNA阳性的140例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84.29%,前S1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在前S1抗原阳性的99例中HBcAg阳性率为18.18%,在前S1抗原的阴性78例中,HBcAg阳性率为7.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HBcAg阳性患者的HBV-DNA拷贝数大部分在103~10 8IU/ml之间,且HBc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前S1阳性率,当HBV-DNA在103~106IU/ml时,前S1的阳性率高于HBcAg的阳性率. 结论前S1抗原、HBcAg与HBV-DNA符合率较高,检测前S1抗原和HBcAg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景云;宋燕;张凤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40例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地区α与β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和频率.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RDB)技术对240例疑诊为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地贫基因分析. 结果 240例中,检出α地贫127例,其中70例为东南亚缺失型杂合子(——SEA/αα)、右缺失型杂合子(-α3.7/αα)5例、左缺失型杂合子(-α4.2/αα)25例、Hb Constant Spring(HbCs)21例、Hb Quong Sze(HbQS)2例、Hb Westmead(HbWS)4例.β地贫53例,IVS1-1杂合子3例,CD41-42杂合子24例,CD17杂合子11例,-28杂合子6例,CD654杂合子3例,CD43杂合子2例,CD71-72杂合子4例;α与β复合地贫18例. 结论初步阐明广西地区人口中的α与β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和频率,为本地区的地贫基因检测业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周艳洁;梁立阳;丁进龙;阮丽明;何桂琼;梁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珠海市艾滋病监测系统评估

    目的 评估珠海市艾滋病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改进监测系统,提高监测效果. 方法参照国际疾病监测系统评估方法,依据国家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艾滋病流行情况,通过查阅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及本地区艾滋病监测和防治工作资料及现场考察等方法进行评估. 结果监测工作有保障,监测网络较健全,系统特征相关指标良好,能较好地反映艾滋病流行趋势,掌握人群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信息. 结论珠海市艾滋病监测系统运转较良好,建议调整高危人群监测,加强监测资料分析,强化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大力推广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作者:黄利群;朱克京;姚刚;段彩玲;谭爱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胃肠间质瘤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通过围手术期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提高胃肠间质瘤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莫洋;张其健;杨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岳阳市城区2768名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及屈光不正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岳阳市学龄前儿童(3~7岁)视力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视力异常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2 768名3~7岁儿童进行调查.用儿童图形视力箱检测视力,对视力检测异常者进行屈光检测,并排除眼底器质性病变. 结果学龄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随年龄增长逐渐成熟,儿童屈光异常类型主要为远视性屈光不正,弱视检出率为2.82%,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占首位. 结论应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眼保健工作,及时矫治屈光异常,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视力异常的发生.

    作者:蒋伟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