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永州市零陵区2000-2009年狂犬病流行形势分析

陈小华

关键词:狂犬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摘要:目的 了解永州市零陵区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州市零陵区2000-2009年报告的狂犬病进行分析. 结果 10年间共报告狂犬病6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19/10万,男性占62.3%,男性多于女性(X2=8.43,P<0.0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0岁和50岁以上,占76.9%;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9.7%,其次为儿童(8.7%)、学生(7.3%);5-10月为发病高峰,占70.0%. 结论养犬数量增加、犬只的免疫接种率低和缺乏有效管理是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群众对狂犬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低以及预防处置费用高是影响人群暴露后进行规范处置的重要因素.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变异浓度的测定

    目的 检测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MRSA的抗菌活性及两种药物对其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 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院推荐的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临床分离的122株MRSA的低抑菌浓度(MIC);平板稀释法测定二者对MRSA的防耐药变异浓度(MPC). 结果万古霉素对122株MRSA的MICrang为0.5~4.0μg/ml,MIC50为1.0μg/ml,MIC90为2.0μg/ml,MPC90为22.4μg/ml,选择指数为11.2;利奈唑胺对122株MRSA的MICrang为1.0~4.0μg/ml,MIC50和MIC90均为2.0μg/ml,MPC90为5.6μg/ml;选择指数为2.8. 结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MRSA的抗菌活性均较好,作用于MRSA均不容易筛选出耐药突变株;利奈唑胺限制MRSA耐药突变菌株的选择能力强于万古霉素,较万古霉素更不容易筛选出耐药突变株.

    作者:胡晖;唐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三种抗体检测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和封闭抗体(BA)联合检测对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方法对67例RSA患者血清进行ACA、ANA和BA三种抗体的检测分析,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其血清ACA、ANA和BA.结果 RSA组ACA阳性率为10.44%(7/67),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ANA阳性率为43.3%(29/67),较对照组1例阳性(5.0%)明显增高(P<0.05);RsA组BA总阴性率为89.6%(60/67),比较对照组10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CA、ANA及BA均与RSA有关.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适时联合检测ACA、ANA和BA,对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金燕;刘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青海高职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毒品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毒品知识、态度、行为的状况,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大一、大二6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大学生对毒品的认识肤浅,对待毒品的态度令人担忧,有34.76%的人拒绝了解毒品知识;7.93%的人对毒品抱有好奇心和冒险心,有机会想尝试毒品;8.32%的人认为摇头丸不是毒品. 结论在大学阶段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祁宝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以45例患晚期血吸虫病且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者为病例组,60例患该病但未发生出血者为对照,均选自2007年9月-2009年9月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住院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腹水、血小板、APTT、血氨、血钠、肝功能分级、总蛋白、脾脏厚度、食管静脉曲张度、胃底静脉曲张与并发出血有关(P<0.05);选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水、血小板、总蛋白、肝功能分级、食道静脉曲张度和脾脏厚度的偏回归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脏厚度的偏回归系数为负(B=-0.15),OR值以总蛋白大(OR=14.50). 结论血小板、腹水、总蛋白、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度为晚期血吸虫病并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且以总蛋白的影响大;脾脏厚度为保护因素.

    作者:周瑞红;黄民主;明辉;何永康;刘佳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测定血清5-羟色胺和色氨酸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血清中5-羟色胺(5-HT)和色氨酸(Trp)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 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 i.d.,7 μm),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85∶15,V/V)溶液,流速1.0 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在0~6 min分别为278和338 nm,6~10 min转换为280和340 nm.结果 5-HT保留时间约为4.9min,线性方程为Y=4223461X-35303.9,低检出浓度为0.001μmol/L,回收率为82.70%~95.40%,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2.03%和3.42%;Trp保留时间约为8.4 min,线性方程为Y=421314X+38292.9,低检出浓度为0.007μmol/L,回收率为83.67%~94.98%,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1.32%和3.31%;苯丙氨酸、酪氨酸、犬尿氨酸和犬尿喹啉酸等物质对本方法无干扰;健康成人(n=71)血清中5-HT和Trp的浓度分别为(544.8±156.8)nmol/L和(53.08±8.29)μmol/L.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于临床和科研应用.

    作者:周前选;唐爱国;任亚萍;项忠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诊断,探讨治疗措施. 方法对15例患者采用钙拮抗剂、护脑、开颅手术、气管切开、腰穿等治疗,半年后采用GOS标准评价疗效. 结果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 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机理较复杂,早期诊断及采用扩血管、手术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康忠炽;曾志青;肖霄;熊卫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种属和禁食时间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种属和禁食时间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方法采用昆明种、BALB/c、ICR、C57BJ/J6四种雌性小鼠,溶解链脲佐菌素小鼠腹腔注射,观察种属对模型成模率的影响;采用25~30 g昆明种小鼠,用pH4.5的柠檬酸缓冲液溶解链脲佐菌素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注射量为:150 mg/kg),第6d检测血糖,观察小鼠不同禁食时间对成模率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 C57BL/J6小鼠造模成功率为93.3%,其次为昆明种和ICR 86.7%,低为BALB/c 80.0%;禁食14 h组的成模率高.

    作者:刘长青;宋立江;蒋东升;陈淑芬;郭金铭;李兴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铀矿尘致大鼠肺纤维化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目的 探讨铀矿尘诱导肺组织纤维化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TGF-β1含量的变化. 方法 36只大鼠随机等分为铀矿尘组和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非暴露式气管内滴注染尘方法,铀矿尘组每只大鼠气管内滴注20 mg/ml的粉尘悬液1ml,对照组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 ml,分别于处理后第14、30 d及60 d每组随机处死6只取样,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以及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测定肺匀浆和血浆中TGF-β1含量的改变.结果 铀矿尘组在染尘后第14 d时肺组织主要表现为炎症改变,第30 d时出现纤维增生同时TGF-β1表达增强,第60 d时表现为大量的纤维增生并伴有TGF-β1强表达.肺匀浆和血浆中TGF-β1含量在第14 d时高于对照组,第30 d及60 d时肺匀浆和血浆中TGF-β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铀矿尘诱导肺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存在TGF-β1高表达,肺匀浆和血浆中TGF-β1含量明显增加.

    作者:罗振华;胡迎春;李程;贺性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为阐明T2DM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 方法将220例新诊T2DM患者和214例年龄、性别与体重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按BMI≥25 kg/m2或<25 kg/m2分为肥胖亚组和非肥胖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其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并同时采用生化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等. 结果 1.T2DM组血清内脂素、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Cho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01),而脂联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瘦素在两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论是T2DM组还是健康对照组中,其肥胖亚组中的内脂素、瘦素、FINS、HOMA-IR、TG、Chol水平均高于非肥胖亚组(P<0.05~0.001),而脂联素低于非肥胖亚组(P<0.01~0.001);3.消除BMI因素影响的偏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仅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r=0.267~0.443,P<0.05~0.01),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312,P<0.05). 结论内脂素和脂联素参与了肥胖、胰岛素抵抗以及12DM发生过程,而瘦素可能仅与肥胖状况有关,未能以独立因子作用直接参与T2DM的发生.

    作者:邵挥戈;黄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的护理要点,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方法结合109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因、诱因、治疗内容建立整体护理计划,包括抢救护理及监测、溶栓治疗的监护、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及大小便护理、疼痛护理、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用药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护理方法. 结果 109例患者中,痊愈66例,好转39例,总有效率96.33%,死亡4例,占3.67%. 结论通过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的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病死率.

    作者:王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06例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肺炎细菌性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因肺炎住院治疗的521例患儿,于住院当天采集合格痰液并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 521例中分离到阳性标本206例,阳性率为39.5%,革兰阳性菌51株(24.7%),革兰阴性菌155株(75.3%),其中前三位细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42株(20.3%),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33株(16.0%),大肠埃希菌25株(12.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好,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白假丝酵母对五种抗真菌药物未发现耐药性. 结论本地区小儿肺炎细菌感染率较高,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本地区儿童细菌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

    作者:沈晖;刘兴;谭鑫;胡金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胎牛血清培养MDCK细胞及分离流感病毒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某品牌国产与进口胎牛血清用于培养MDCK细胞及分离流感病毒的效果. 方法除胎牛血清外,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培养同批MDCK细胞,比较贴壁情况和细胞形态.选择在两种培养条件下形态良好的细胞,接种流感阳性标本,比较二者的阳性分离率差异及病毒效价. 结果在细胞贴壁情况、形态(X2=22.76,P<0.05)及标本阳性分离率、病毒效价方面(X2=7.52,P<0.05),进口胎牛血清优于国产试剂,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提高流感监测的阳性分离率,提倡使用进口试剂.

    作者:龙歆孜;石文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吐哈油田2006-2008年餐具消毒检测结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吐哈油田餐饮具卫生状况及消毒卫生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方法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采样及检验按GB14934-94<食品卫生国家标准汇编>规定操作,进行检验. 结果总体合格率61.60%.总体上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型餐馆合格率较高,中小型餐馆合格率较低.不同类型餐饮业单位,不同类型餐具的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加强餐饮业餐具消毒监管力度,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餐饮具消毒卫生质量.

    作者:俞琳;董欣灵;吴玉花;陈爱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吸虫抗体检测(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试剂盒生产质量控制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自上世纪50年代用于诊断血吸虫病以来,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许多研究,证明本试验操作简便快速,器材简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1].

    作者:汪军;朱剑君;喻鑫玲;赵雅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福田区医学重点学科结核病防治科四年绩效评估

    目的 对深圳市福田区医学重点学科结核病防治科四年周期进行绩效评估. 方法收集2005-2008年深圳市福田区可疑结核病人接诊人数、登记治疗肺结核病人数、治愈病人数、治愈率及经费投入总额等资料,经过成本效益分析,评估该重点学科四年周期实施成效. 结果 1、服务公平,收益面广:辖区全人口肺结核病人享受免费治疗.2、健康可及:健全了三级防痨网,全面实施归口管制,推进全程督导管理方式(DOTS)策略.3、效果明显:治愈初治涂阳1107例,复治涂阳150例,减少1257例新发病人.4、效益巨大:直接经济效益挽回909.1万元,间接经济效益项目挽回GDP损失12.7亿元. 结论重点学科实施四年绩效明显.

    作者:张胜男;宋平;赵蓉;赵云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重卡及解决方法探讨

    目的 分析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传染病重复报告卡(下简称重卡)产生的原因,探讨其解决方法,为国家网络直报系统解决重卡问题提供改进依据. 方法使用VFP数据库语言,编写专门的查重程序,分类查重分析. 结果分析福建省2005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已终审的751799张报告卡,可疑重卡20 963张,占被查卡的2.79%,其中:①2.91%身份证相同;②3.06%同姓、同名,地址国标码相同,联系电话相同;③94.03%性别相同,地址国标码相同,同姓、名字第一字或第二字相同,年龄相差3岁. 结论福建省2005-2009年上半年,估计平均每年约有4 000张重卡,主要原因是慢性传染病(如乙肝、结核、梅毒等)患者四处求医,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字迹不清,网络报告人员责任心不强是造成重卡的三大原因.另外,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查重功能不够完善,也是原因之一.

    作者:黄文龙;陈长华;洪荣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脓毒症患儿血乳酸水平的动态监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的动态监测在脓毒症患儿的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动态监测51例脓毒症患儿入住ICU时、入院后24、48、72 h的血清乳酸变化,比较脓毒症组与对照组、有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组与无MODS组、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血乳酸水平. 结果脓毒症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有MODS组血乳酸明显高于无MODS组(P<0.001);死亡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存活组(P<0.001),存活组患儿经治疗后血乳酸水平逐步下降,并于48 h内恢复正常,而死亡组患儿经治疗后血乳酸水平未见下降,且持续升高,与存活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期常规动态监测脓毒症患儿的血乳酸水平变化有利于患儿的病情评估、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胡彬;尤灿;张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渗盐在创伤性休克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围术期使用高渗盐复合常规液体与单纯使用常规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120例创伤性休克急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高渗盐(7.5%NaCl)加入组,每组60例.向设定的目标进行容量复苏.比较两组CVP、MBP、HR、SPO2、HCT、pH值、血乳酸、碱超. 结果高渗盐加入组对比常规液体组,达标时间较短(P<0.01)、复苏液的使用量较少(P<0.01)、血乳酸及碱超得到更好的改善(P<0.01)、MODS发生率降低(P<0.05)、病死率降低(P<0.05). 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使用高渗盐能迅速改善循环,缩短缺血缺氧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昊;陈立明;吕志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400例即将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 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

    作者:吴艳云;卜平元;阳萍;张秋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儿童常见的免疫相关性血管炎综合症,主要累及全身中小血管.因其侵犯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发病率已经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种学说的深入研究,已取得了广泛的进展.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川崎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经过修订的诊断标准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心脏彩超检查对不完全KD的诊断起重要作用,但仍缺乏更为敏感的特征性诊断指标,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方法今后仍是儿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陈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