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分析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艾滋病感染产妇作为研究目标,母亲和儿童均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19例,母亲和儿童未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21例,将前者作为实验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产妇及新生儿童HIV病毒阳性率,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孕产妇及新生儿童HIV病毒阳性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过程中,给予母亲和儿童均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非常重要,可降低儿童HIV病毒母婴传播率,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浦晓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在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应用尼可地尔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04月到2017年05月收取的48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并结合随机原则将48例研究对象分为22例对照组与26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加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O(血清一氧化氮)、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ET-1(内皮素).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NO、hs-CRP与ET-1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NO水平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hs-CRP与ET-1水平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尼可地尔对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疗效,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内皮细胞NO因子水平,降低患者的血CRP因子水平,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用药安全,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常晓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选取80例视作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根治术基础上实施基础护理的患者视作对照组,另外40例根治术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患者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可推广.
作者:俞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在医院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知情同意原则较为重要,是临床医患关系的处理要求与目的 ,只有保证知情同意,才能确保患者的满意度,根据实际要求与原则等对其进行分析,为医院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张忠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学校结核感染者预防性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校2013年至2014年所招14630名新生作PPD试验,对试验结果呈阳性且X线胸部检查正常的学生,按学生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给予医学观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利福喷汀、力克肺疾和肝泰乐进行预防性治疗.对两组的发病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有2186名学生符合研究标准,其中1184名学生为对照组,1002名为观察组;观察组完成治疗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通过2年的跟踪回访与和干预,对照组共计发生12例结核,发病率为1.01%,观察组共计发生4例,发病率为0.39%,两组发病率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校感染结核的学生进行预防性治疗,能有效的管控结核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
作者:易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临床眼科中的遇到的各种类型白内障病例,分析小切口超声乳化囊外吸除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其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在我院内部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34例眼科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科白内障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老年性白内障观察组、外伤性白内障观察组,以及并发症性白内障观察组,对比三组眼科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老年性白内障观察组、外伤性白内障观察组,以及并发症性白内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0% 、93.75% 、90.91%.由此可见,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老年性白内障观察组、外伤性白内障观察组,以及并发症性白内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 、9.38% 、以及9.09%..由此可见,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组患者的并发生均集中在眼部感染、短暂性高眼压、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积血、以及晶体皮质残留.结论:在治疗眼科白内障过程中,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囊外吸除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还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而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兰宏政;王军;廖永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醒脾养儿颗粒对厌食症患儿神经肽Y水平、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伴厌食症84例患儿为研究资料,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2例.行胃蛋白酶合剂治疗对照组,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对厌食症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后,其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NPY、MOT及GAS胃肠激素水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厌食症患儿采取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其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儿胃肠激素水平,恢复患儿食欲、食量.
作者:吴跃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分析其间药物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47例进行对比实验.给予对照组双氯芬钠胶囊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伤科接骨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8%(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更低,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其临床疗效佳且用药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开江县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追溯感染来源及传播方式,为预防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采集外环境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患者2017年2月6日发病,3月7日诊断为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3月8日凌晨死亡,8日16:00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例.经过积极科学的处置,疫情得到了控制,全县无后续病例报告.结论:此起疫情为我县首起H7N9禽流感疫情,感染途径为家禽暴露.及时发现疫情、加强源头管控、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的有效途径.
作者:袁小明;卢有见;丁敏;曾令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3年8月至2017年10月,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顺利的度过了预处理期,无死亡病例.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预处理期予以全面、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患者顺利的度过预处理期.
作者:金秋;卢红梅;廖云;彭高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应用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59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甲泼尼龙、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成效为96.32%,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成效为85.62%,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甲泼尼龙、阿奇霉素联合的治疗方式,有效降低患儿的体温,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不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常规凝血检验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疗效监测和副反应预防中的价值分析.方法:对我院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未发生不良反应组和发生了不良反应情况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前凝血指标以及血常规等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在输血之后两组凝血指标以及血常规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凝血检验在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疗效监测和副反应预防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5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性交痛以及性交不舒服差异不显著;术后6个月以上指标差异显著;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俊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当前形势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生活饮用水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过程中为了确保地下深井水品质良好性,需要水质检测机构注重其科学检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基于此,本文就生活饮用水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展开论述.
作者:侯清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监测在筛查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检查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应用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监测,对比两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FG、2hPG、HbAlc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体检联合末梢血糖监测在筛查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准确率,进而提供有效治疗,值得应用.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将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应用于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7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一组以及结合组,单一组接受单纯的奥硝唑治疗,结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介入头孢地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94.23%vs81.82%),P<0.05.结论:使用奥硝唑联用头孢地尼治疗盆腔炎患者的疗效较佳,不良反应少,患者可较快获得恢复.
作者:潘华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两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镇痛有效率为90%.护理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8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产妇进行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广泛应用.
作者:程超英;邱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2154例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结果的分析,探究孝感地区孕中期唐氏筛查手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4-11-1日至2015-10-31日来我院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的单胎妊娠孕妇2154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孕妇血清中AFP、β-HCG、uE3的浓度,根据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通过配套风险评估软件评估出高风险及临界风险孕妇,高风险、临界风险孕妇血清送深圳华大基因临检中心进行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基因分析.结果:2154例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临界风险孕妇共205例,其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03例(4.78%)、临界风险84例(3.90%),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2例(0.09%)、临界风险1例(0.05%),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15例(0.7%),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和临界风险孕妇中,共66例在我院进行胎儿游离D N A基因分析,共检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2例,后经羊水穿刺核型分析确证为唐氏综合征胎儿并终止妊娠,58例阴性者经随访后无唐氏综合征胎儿出生.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中35岁以上孕妇比例(10.68%)显著高于唐氏综合征临界风险(3.57%)、低风险孕妇(1.42%)(P<0.05),唐氏综合征临界风险孕妇中30-35岁孕妇比例(26.19%)显著高于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4.56%)、低风险孕妇(12.91%)(P<0.05).孕妇血清中AFP、β-HCG、uE3平均中位数倍数(MOM)两两间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孕中期血清学筛查能有效筛查出高风险、临界风险孕妇,血清学筛查结果与孕周、年龄均相关,血清学筛查联合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基因分析可有效降低血清学筛查假阳性率,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管建;姜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凝血试验预测口腔颌面手术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02-2017.06接收的100例口腔科进行口腔颌面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术前凝血试验分为两组,正常组和异常组,对比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临床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改变和延缓、全身出血所使用的止血剂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凝血试验和预测口腔颌面手术出血量以及临床事件之间无相关性,但对预测口腔颌面凝血功能异常的出血有联系.
作者:张翔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留置导尿管治疗的患者共95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8例)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4周内尿路感染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满意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