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护理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和素养,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提供了基础和保证.护理学的知识点较多,授课时间紧张,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教与学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就应该分析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就应该分析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作者:刘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麻醉镇痛泵用于妇产科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行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35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7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经硬膜外置管给予患者吗啡2mg+氟哌利多1mg+浓度25% 的罗比卡因5ml的麻醉液实施镇痛,观察组采用麻醉镇痛泵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96.5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采用麻醉镇痛泵对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双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普胸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探讨SIRS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手术后的普通患者127例,根据有无SIRS,分为SIRS组(85例),非SIRS组(42例).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PLT、CRP、血糖、心肌酶及肝肾功等实验室指标.结果:SIRS与CRP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结论 PLT、CRP与SIRS密切相关,SIRS越严重的患者PLT水平越低,CRP水平越高,PLT、CRP可能会成为预测SIRS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对于判断SIRS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付强;张庆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统计数据并分析,共9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在接受诊断后,其器质性病变患者共有29例,所占比为(31.52%),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有8(27.59%)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共有16(55.17%)例,宫体腺瘤患者共有3(10.34%)例,流产后遗症患者共有2(6.89%)例.结论: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积极采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模式,能够对临床诊断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筛选出本院2016年01月-2017年06月诊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同期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7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 ,分析各指标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的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的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且脓毒症休克组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均可发挥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可作为该病严重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张玲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婚前医学检查者的健康状况及其对优生优育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3870例,2015年5596例,2016年6640例到德阳市旌阳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准备结婚男女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他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疾病的检出率当中,女性主要以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为主,男性以指定传染病为主,乙肝疾病在男性当中的检出率比女性高,性病的检出率、女性的一些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虽然我国的婚前医学检查普及程度不断的提高,但是婚检双方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对优生优育容易产生影响,因此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重要理念依然存在并且迫切需要得到重视.
作者:黄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生肌散治疗增殖期创面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创伤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治疗常规清洁换药,实验组患者治疗应用自制生肌散.结果:治疗3周之后,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另外,实验组中患者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结果更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生肌散治疗增殖期创面的临床效果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增殖期创面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华;鄂远;李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112例无痛分娩孕妇的资料,分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以舒芬太尼进行阻滞麻醉,研究组以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进行联合阻滞麻醉,分析2组在各时间点的VAS(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30min后VAS评分是(0.31±0.50)分比对照组(0.89±0.88)分低(P<0.05);研究组总不良发应率为5.36%(3/56)比对照组19.64%(11/56)低(P<0.05).结论:无痛分娩中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良好镇痛效果,降低总不良反应率.
作者:卢华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留置导尿管治疗的患者共95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8例)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4周内尿路感染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满意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小儿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感染、慢性活动性EB感染等,且具有进展快、发病急的特点.与此同时,对患者会造成血液系统、肝功能及多器官的损伤,具有预后差,患者死亡率高的弊端,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在新的研究中发现更多疾病均与EB病毒感染相关,因此,做好预防,加强防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善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思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7年期间住院的阑尾炎患者随机抽取的60份病历资料,就患者的手术情况、病程、预后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60例病人中,发病在3-24小时就诊的有22例,其中手术21例,术野清晰,手术顺利,术后2例有轻度肠黏连症状;发病在24-48小时就诊的有29例,全部手术,术后2例切口感染经处理后一期愈合,4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肠粘连症状;发病48-72小时就诊的7例,其中手术5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并切口感染2例;发病超过72小时就诊的有2例,均采取保守治疗,行二期手术后好转.不愿手术的3例住院经抗炎、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但是其中2例在后期腹痛复发再次住院行手术切除阑尾.结论:在急性阑尾炎诊治的过程中,早诊断、早手术是关键,保守治疗易复发,需要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正确处理阑尾根部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启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0例)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DS(20.21±3.94)分等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依从率90.00% 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中,可取得显著地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华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在颈椎病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中医护理及针对性更强的全程健康教育,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提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接受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强化患者的认知程度,促进其生活治疗改善.
作者:王巧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检测血清中存在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变化,讨论其在临床重症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本院住院患者100例.通过ACCP/SCCM共识的确诊指标诊断出52例患有重症细菌感染,以此为试验组.余下48例是非细菌感染,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需要检测血清中PT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PR)含量和静脉血液存在的白细胞数量(white blood cells,WBC),然后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严重细菌感染的病人的PTC阳性率高达94.23%(PCT阳性:≥0.5ng/mL),WBC阳性率是42.31%(WBC阳性:≥20×109/L),hs-CPR阳性率是61.54%(hs-CPR阳性:≥8mg/L),在重症细菌感染性这类疾病中,这3个检测指标表现为不同程度上升,但PCT阳性率比WBC以及hs-CPR要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讨论:PCT应用于重症细菌感染中,敏感性较高,有助于提高治疗评估的效果,帮助判断临床病情的发展,是临床诊断症状细菌感染的关键指标以及医师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
作者:黄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产痛是自然分娩过程中每个产妇都必须经历的痛苦,产痛的产生,既来自生理也来自心理.现代舒适化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产妇本人还是家属,都希望产程中减少痛苦.无痛分娩的产生和运用,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抑郁是有积极作用的.现代医学中,应用到分娩镇痛的技术很多,本文将就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椎管内麻醉等方式进行一综述.
作者:崔健臣;钱金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硬膜外分娩镇痛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两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镇痛有效率为90%.护理组患者镇痛有效率为8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孕产妇进行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广泛应用.
作者:程超英;邱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42例)与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7例)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中,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可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自平;徐如平;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异物经急诊胃镜治疗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7例.B组给予一般护理,A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异物成功取出率为93.62%,B组为74.47%;A组的护理舒适度为95.74%,B组为78.72%;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对比均存有差异(P<0.05).结论:为该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异物成功取出率,使患者护理舒适度增强,可推广.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行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经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为94.29%,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提出先关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进行实验研究,选取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发生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通过分析患儿不良事件的类型和具体情况,探讨患儿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不能严格遵循医嘱和输液措施的不规范是产生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其次还有护理不规范、服药不规范、制度落实不严格、责任心差、输液外渗、用药错误、意外事故等原因.结论:加强对患儿的护理程度和细心程度、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专业人员的素质、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可以减少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