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园

关键词:微课, 基础护理学, 应用方法
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护理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和素养,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提供了基础和保证.护理学的知识点较多,授课时间紧张,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教与学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就应该分析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就应该分析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术后感染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析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主要原因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和用药方案,为往后提高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有效预防和治疗脑脊液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于神经外科实行手术后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186例患者作为对象,并收集和整理脑脊液标本,探讨术后患者病原菌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380例患者实行神经外科手术后受到脑脊液病原菌感染的达到186例,感染率为48.95%,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8.06%,P<0.05.结论:脑脊液原病菌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易感染的隐球菌,而年龄大于见60岁和脑室外引流以及术前服用抗生素和脑脊液外漏等是临床常见的引发感染主要因素,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死亡率上升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曾奋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4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 M I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N Y H 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结果探讨其发生机制.随访了34例患者.结果:42例中,33例(86.8%)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AMI;30例(78.9%)为前壁梗死,4例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LVEF<40% 者23例,LVEF≥40%者19例.随访34例,1年内死亡6例.CAG示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者22例(71%).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多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MI,前壁梗死、冠脉严重病变者多见.其发生机制为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

    作者:雷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选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吴忠市某医院进行就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的粪便、呕吐物等均进行大肠杆菌、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检查.结果:100例检测患者当中致泻大肠细菌有12例,溶血性弧菌有32例,沙门菌有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例,变形杆菌有16例,志贺菌有14例,蜡样芽孢杆菌为10例.粪便检出病原菌为多,肛拭子其次,再次为呕吐物.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采用微生物学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细菌食物中毒的准确度,给临床治疗提高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包浙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患者102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5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吴美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股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分别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瑞芬太尼组以及对照组,以上患者均采用全麻进行手术,对比不同麻醉剂的效果,记录患者的术后发病率.结果:氯胺酮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三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氯胺酮组的术后发病情况也明显优于其他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综合治疗效果以及优化术后发病情况,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金圈;刘森;卜少卿;张凤岩;郑亚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0例)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DS(20.21±3.94)分等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依从率90.00% 更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中,可取得显著地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华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加强护理管理预防及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

    目的:分析新生儿易被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护理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通过调查分析从患儿呼吸道感染率、消化系统感染率和其他系统感染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在感染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加强护理管理可以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新生儿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作者:王小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专项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睡眠质量评分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睡眠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专项护理和常规护理,每组63例患者.结果:自我管理行为方面,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自主测量血压、遵医嘱用药、坚持运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方面,观察组护理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将专项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老人的自我管理行为,保证睡眠质量,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涂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安排到两个组中,联合治疗组的35例患者采用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的35例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作为参考,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效果显著率(42.86%)和总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效果显著率(25.71%)和总有效率(62.86%).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联合治疗组中仅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唾液增多患者和失眠患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71%,常规治疗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除唾液增多患者和失眠患者各3例外,还有2例锥体外系症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6%.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九味肝泰胶囊和利培酮联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优异,治疗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患者治愈的几率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小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β-七叶皂苷钠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IL-6以及TNF-α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给予β-七叶皂苷钠治疗可有效消退个体患者脑血肿以及脑水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浅谈知情同意原则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启示

    在医院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知情同意原则较为重要,是临床医患关系的处理要求与目的 ,只有保证知情同意,才能确保患者的满意度,根据实际要求与原则等对其进行分析,为医院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张忠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骨科手术患者88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伤口感染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2.7%,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4.5%,对照组与观察组伤口感染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护理效果满意度为79.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在其采取手术治疗时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代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00例重症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加上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创通气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需有创通气率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对重症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丁井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外科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起到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的患者中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负压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 A S疼痛评分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 和22.5%,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胸外科手术后壁切口感染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降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龙海;周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姑息心理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姑息心理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恶性肿瘤患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姑息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姑息心理护理应用于骨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银润;王全丽;段彩艳;官静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探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留置导尿管治疗的患者共95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8例)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4周内尿路感染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满意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造影增强超声对肝脾外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造影增强超声对肝脾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30例肝脾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造影增强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造影增强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0.00%,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检查的80.00%,两种检查结果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造影增强超声对肝脾外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为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雷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宝婷;邱立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70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临床分析后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24h出血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大大减少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5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头颅CT与临床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颅脑C T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与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CT表现异常36例(72%),均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其中轻度10例(28%),中度及以上26例(72%).脑组织改变与饮酒年限、饮酒量大小,首次住院戒酒年龄密切相关.结论: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大脑损害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头颅CT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脑组织的改变,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尹继;袁平;郑猛;杨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