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春;薜俐
目的 分析青年胃癌的发病及临床病理等特点,为青年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提供思路. 方法 对396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筛选和研究,对其中71例青年胃癌的发病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 青年胃癌男女比例接近,发病年龄女性低于男性.青年胃癌在发病中存在遗传倾向.上腹不适为其主要发病症状,症状不典型.青年胃癌恶性程度较高,且预后不佳. 结论 应提高对青年胃癌的认识及警惕性,积极早期检查,提高检出率.
作者:刘恩伊;钟美佐;刘巍;黄进;李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敏感地检测淋球菌致泌尿生殖道感染的16SrRNA-PCR基因诊断方法,以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淋球菌的感染情况. 方法 以淋球菌16S核糖体rRNA基因为扩增靶点,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扩增靶基因片段,扩增的片段长度为260 bp,扩增产物通过AB13130 DNA Analyzer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同Genebank报道的序列进行比较,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淋球菌模板进行10倍比稀释,进行16SrRNA-PCR,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鉴定. 结果 泌尿生殖道感染中通过16SrRNA-PCR扩增可检出淋球菌16SrRNA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在敏感性检测中16SrRNA-PCR检测淋球菌模板的下限为6.41×10-4μg/ml.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16SrRNA-PCR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具有简便、特异、快速的特点,可作为临床上女性宫颈分泌物及尿液标本的检测.
作者:谢良伊;蔡瑞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伽马射线全身治疗系统(以下简称SGS-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表现及价值. 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SGS-I治疗前后行超声检查,对比治疗前后超声改变.对3例治疗效果欠佳的病灶术后行病灶切除,观察其病理组织学改变,并与超声表现对照. 结果 治疗后5例(5/32,15.6%)肿块基本消失;21例(21/32,65.6%)病灶体积缩小,血流消失;27例(27/32,84.4%)病灶体积未见明显改变,但病灶回声见不同程度减低,肿块内部分出现暗区,声晕不明显,血流减少或消失,未见动脉型血流频谱.2例(2/3,66.7%)门静脉癌栓消散,9例(9/11,81.896)少量腹水吸收.术后体积未见明显改变的27例病灶中有3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SGS-I治疗区内肿瘤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 结论 超声可以反映SGS-I治疗原发性肝癌后瘤体组织学与血供变化,对评价SGS-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曼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8年门诊及病区送检的3 860份(支原体、衣原体除外)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葡萄球菌属和革兰阴性杆菌分别进行MRS、ESBLs、HLAR的检测. 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880株,其中G-杆菌321株(36.48%),G+球菌181株(20.57%),真菌378株(42.95%);前10位病原菌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B群无乳链球菌、克柔酵母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菌株(MRS)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检出率分别为52.83%(56/106)和37.20%(109/297),MRS耐药率较高,且表现为多药耐药,其它葡萄球菌对大多数常用药物敏感,对克拉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50%左右;粪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率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只对益康唑、氟康唑及5-氟胞嘧啶敏感. 结论 妇幼保健院的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真菌占首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益康唑、氟康唑及5-氟胞嘧啶为敏感药物,G-杆菌占第二位,G+球菌占第三位,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株逐年增加,病原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因此,加强医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药,减少耐药菌产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岸英;刘忠;何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洪江市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状况和行为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401名暗娼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方法. 结果 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9.00%,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6.76%,近一年与客人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频率:每次使用80.30%,有时使用19.70%.性病患病率为12.72%. 结论 需持续加强暗娼人群干预,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作者:向少波;彭建;唐敬忠;胡昌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椎旁穿刺介入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与护理体会. 方法 107名脊柱结核病人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椎旁穿刺介入治疗结合全程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抗痨方案全程化疗,所有病人均给予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在腰背部疼痛缓解时间、离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截瘫恢复率、治愈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脊柱结核不能只靠单一方法治疗,椎旁穿刺介入治疗脊柱结核采用定期抽脓、局部注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故在脊柱结核的整体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蔡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喉乳头状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治疗共分4组,单纯手术治疗组、手术+麻疹疫苗治疗组、手术+α-干扰素治疗组、手术+匹多莫德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每月复查1次,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单独手术组20例,有效率30%;麻疹疫苗组15例,有效率60%;匹多莫德组15例,有效率67%;α-干扰素组15例,有效率40%. 结论 麻疹疫苗、α-干扰素、匹多莫德均对儿童喉乳头状瘤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李赟;赵斯君;彭湘粤;敬云龙;黄敏;贺定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延平区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现况和变化趋势. 方法 取延平区1996年、2006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与1986年监测点相应的8所城乡中小学校学生体检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0年来延平区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6.94 cm和5.75 cm,体重平均增长7.50 kg和6.11 kg,胸围平均增长2.03 cm和0.71 cm.各形态指标发育均值性别交叉年龄均有提前,发育高峰年龄无明显变化. 结论 延平区中小学生形态发育呈上升趋势,但体重、胸围增长速度已呈减缓趋势.
作者:周新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湖南省人口流动/迁移对艾滋病流行态势的影响,了解外来媳妇的HIV感染状况. 方法 用问卷形式和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对醴陵市与衡南县外来媳妇进行调查,了解外来媳妇的行为特征、HIV感染情况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并以同样的方法调查部分本地媳妇做对比. 结果 醴陵市共调查1 000名外来媳妇,1 000名本地媳妇;衡南县共调查1 001名外来媳妇,1 000名本地媳妇,两地外来媳妇中共发现3例HIV阳性患者,两地本地媳妇中共发现2例HIV阳性患者;两地外来媳妇与本地媳妇知晓率高的问题是共用针具吸毒会感染艾滋病,占87.0%与84.3%,低的问题是同桌吃饭会不会感染艾滋病,知晓率为37.5%与36.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虽然两者间HIV感染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应该密切注意艾滋病疫情较严重地区女性的流动和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作者:杨晓希;郑军;曾红雨;钟丽霞;张思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我院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情况. 方法 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表型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法检测高产AmpC酶. 结果 8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5.6%、9.2%、17.4%和15.1%.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39.5%~67.4%)较高.21株菌(24.4%)检出ESBLs、31株菌(36.0%)检出AmpC酶. 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应加强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ESBLs、AmpC酶有关.
作者:胡方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 方法 对2003-2006年感染科住院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症状、X线特点、治疗经过进行分析. 结果 发现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发热、盗汗、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生率低,病变部位以中下肺多见、易合并空洞,容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结论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易漏诊误诊,应引起注意.
作者:傅金球;彭扬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情感护理方法.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82例社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情感护理. 结果 运用情感护理六个月后患者感到紧张、疲劳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抑郁和不高兴、易怒烦躁,对性兴趣异常等情感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社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存在的不同情感障碍给予适当对症疏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感接触与交流,认真倾听等情感支持方法有效.
作者:张翰茹;角桂玲;刘俊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中学生上网目的及网络成瘾倾向的流行现状并进行分析,以便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天津市河北区14所学校3 054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结果 中学生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17.85%(男生22.16%,女生14.33%);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0.71%(男生13.56%,女生8.38%),男高于女,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上网目的前4位分别为网络游戏、在线音乐视听、即时通讯(QQ/MSN)、网络聊天. 结论 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双重的,有赖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空间,建立一个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体系.
作者:刘凤霞;张敏;王学敏;徐鹏;王欣;丛革新;王永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正常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免疫状况. 方法 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对2006-2009年收集的0~20岁血清标本3 258份进行乙脑抗体检测. 结果 乙脑抗体总的阳性率为70.35%,GMT为1:13.56. 结论 江苏省3岁以上人群乙脑抗体有保护作用,其阳性率及效价随年龄增加而增加,0和1岁组抗体水平较低,应该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保护.
作者:陆培善;邓秀英;胡莹;高君;马福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及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和态度,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选择江西省新余市和武宁县的医疗机构、学校、政府机关、火车站和汽车站、餐馆和网吧938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现在吸烟、被动吸烟及对吸烟相关知识认知和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 结果 共调查居民938人,吸烟者241人.8~岁组青少年吸烟率为2.16%,被动吸烟率为15.57%.18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为32.21%,其中男性62.16%,女性2.17%.成人被动吸烟率为69.55%,男性75.68%,女性63.4 %.农村居民吸烟率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 结论 男性居民吸烟率较高,农村居民吸烟率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居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但对于被动吸烟危害认识不足,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采取相应的控烟措施非常必要.
作者:朱丽萍;吉路;颜玮;李艾;赵军;陈轶英;罗物强;刘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妇不同孕期凝血指标变化趋势的数学模型及凝血指标异常变化的警戒值估计,帮助临床医生及预防保健人员及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有效预防产科出血和凝血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对214例孕妇的孕期凝血指标进行回顾性追索,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建立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及ARIMA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比较各检测指标在不同孕期的变化规律. 结果 所建模型均能够很好的模拟不同孕期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PLT指标值在孕晚期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PT与INR指标值在妊娠中期的下降明显(P<0.01),AFTT在整个妊娠期均下降(P<0.01),FG指标值在妊娠晚期出现上升(P<0.01),不同孕期凝血指标的警戒值表达式为:μ±2σ. 结论 所建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孕期凝血指标变化规律,不同孕期凝血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异常警戒值具有一定的医学应用价值.
作者:高一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积极推动和巩固昌黎县的母乳喂养工作,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 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的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方法和好处,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状况调查表,了解2008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母乳喂养的实际情况.共发出调查表1 600份,收回1 296份,收回率81%,有效调查表1 296份,有效率100%. 结果 6个月纯母乳喂养人数为1 078人,纯母乳喂养率为83.18%,混合喂养人数为188人,混合喂养率为14.51%,人工喂养人数为30人,人工喂养率为2.31%. 结论 加强各级政府和有产科医院的重视,加大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儿童健康生长.
作者:王惠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Rh(D、C、E)血型抗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阴性率,以及Rh血型抗原检测结果对于临床的输血或妊娠的意义. 方法 微柱凝胶检测技术. 结果 Rh(D)抗原阳性率为99.52%(20 117/20 215),Rh(C)抗原阳性率为90.60%(18 314/20 215).Rh(E)抗原阳性率为41.08%(8 305/20 215). 结论 Rh(D、C、E)血型抗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阴性率与文献报道基本吻合.
作者:胡俊;谢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沅陵县中小学生营养现状. 方法 以中国学生7~18岁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标准于2008年4-6月对辖区内的14 298名7~18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2.44%,肥胖率为8.7%,超重率8.2%;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尤其小学阶段男生的肥胖率高达10.1%. 结论中小学生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有必要对中小学生加强合理膳食的卫生知识教育.
作者:张宏艳;彭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根据本院骨折住院病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改变探讨老年椎骨骨折与BMD的关系,为老年人椎骨骨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共收集椎骨骨折妇女48例(55~70岁),健康体检未骨折妇女21例(56~72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Lunar-DPXIQ测定腰椎正位(L2-4)BMD降低情况. 结果 骨折组腰椎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妇女椎骨骨折的发生与腰椎BMD的降低明显相关.
作者:李巧羽;苏涛;蔡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