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使用MIE咳痰机排痰的护理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68例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排痰护理,观察组在排痰护理中应用MIE咳痰机,对比两组的排痰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排痰效果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排痰效果远超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较之对照组显著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MIE咳痰机应用于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中效果良好,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可临床采纳和大力推广.
作者:曹庆辉;浮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上前牙阻生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外科导萌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外科导萌手术结合口腔正畸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现象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 显著高于对照组68.0%,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现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牙阻生经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痛风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每组15只.其中,高压氧治疗组给予90min的高压氧治疗,1次/d,共7天.造模后对各组大鼠肿胀率进行测量并计算,以评估造模是否成功.检测高压氧治疗组大鼠血清,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β的表达水平以评价高压氧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结果:造模后大鼠较空白对照组肿胀率提高,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压氧治疗组促炎症发生相关因子T N F-α、IL-6、IL-1β显著降低.结论:高压氧在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面发挥着关键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艺文;王宏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胸部外伤治疗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03月份-2017年03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胸部外伤患者90例,全部患者都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治疗,根据手术开始的时间分成急诊组、早期组以及晚期组,分别为3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诊组患者引流管的置管时间与早期组、晚期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早期组、晚期组小,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胸部外伤治疗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尤其急诊治疗的引流管置管时间比较短,值得应用.
作者:佘科霖;李飞鸿;姚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用中药口服兼青黛散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贵疡性结肠炎60例,疗效较好,不仅症状消夫,肠道溃疡亦完全恢复.并探索了溃疡性结肠炎杭大肠抗体的检测,取得初步成果.方法: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下简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疗效不显著又易于复发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以结肠炎诊断入院的227例中,结合病史及多方详细检查.结果:后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经中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李德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哮喘患者群体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将78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以及临床疾病症状消失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喘息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哮鸣音症状消失时间指标,以及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住院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较好的治疗处置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温俊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健康检查的围绝经期妇女96例作为样本,将样本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加强对妇女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焦虑评分(23.09±0.01)、抑郁评分(22.17±0.47)、生活质量(97.66±1.85)分、心悸患者占比2.08% 、失眠患者占比2.08% 、患者护理满意度97.92%,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加强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护理干预,对之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金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使用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方式,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每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37例),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8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例),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性癫痫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在治疗疗效上更好,但依旧存在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可以优先选择该治疗方式,但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作者:史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人工真皮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价值,对临床研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各种难愈性创面患者50例,一期手术对患者创面进行彻底清创,移植人工真皮,2到3周后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外露肌腱或骨组织被类真皮组织覆盖.然后二期手术移植自体断层皮片,观察人工真皮和自体断层皮片移植的成活率,同时观察创面愈后的瘢痕增生情况,对患者功能部位的关节活动以及色素沉着情况综合评价人工真皮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对修复难愈性创面的研究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人工真皮移植后成活42例,成活率为84%,未成活的原因主要为感染问题,而对人工真皮成活的患者进行自体断层皮片移植,移植成活率为100%.创面恢复后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色素沉着等问题,同时患者的复合皮愈合状况良好.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降低瘢痕增生的程度,有助于患者恢复机体功能,对临床治疗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和晓培;焦增印;常朋飞;秦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舒适护理.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袁乐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在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β-七叶皂苷钠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苷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IL-6以及TNF-α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给予β-七叶皂苷钠治疗可有效消退个体患者脑血肿以及脑水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42例)与采取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7例)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中,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可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自平;徐如平;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7,8-二羟基黄酮与倍他乐克联用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65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83例,观察组中患者82例,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进行应用治疗高血压情况,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7,8-二羟基黄酮与倍他乐克联用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7,8-二羟基黄酮与倍他乐克联用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水平.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陈桂香;段红芳;刘新红;张慧然;宋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抗生素使用对具有肠黏蛋白利用功能的益生菌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23名因非消化道因素予抗感染治疗的老年受试者粪便菌群中肠黏蛋白利用菌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抗生素治疗后23例老人粪标本中的A.muciniphila减少(P<0.05)、A.colihominis、P.russelli显著减少(P<0.01),M.formatexigens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时,肠道黏蛋白利用益生菌的减少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
作者:狄文娟;徐伟;刘艳;周逸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我医院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骨科于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在麻醉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麻醉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情况,在适当情况下应倾向于使用硬膜外麻醉干预.
作者:宋君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动态心电图(AECG)跟常规心电图(ECG)对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就本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110例采用ECG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110例采用AECG进行诊断,就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两种诊断模式的诊断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于心率失常的诊断检出率则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两种心电图诊断模式对于冠心病均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但是AECG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效率则要明显高于ECG,因此具备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再出血提供依据.方法:从2015年3月起到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术的所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分析对象,对这65例患者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术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次的65例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术的患者中,术后再出血的有26例,术后再出血率为40%;导致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有患者的进食食物性质、患者的肝功能情况、食管曲张静脉的数量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的Grade分级等.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的再出血率较高,降低和预防术后再出血的主要途径是严格把握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患者术后的饮食护理.
作者:宋玲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颅脑C T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与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CT表现异常36例(72%),均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其中轻度10例(28%),中度及以上26例(72%).脑组织改变与饮酒年限、饮酒量大小,首次住院戒酒年龄密切相关.结论: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大脑损害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头颅CT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脑组织的改变,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尹继;袁平;郑猛;杨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腹胀(3.18±1.06d)、腹痛消失时间(3.16±1.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总分与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范文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17.5%)远远低于对照组(3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且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高志;黄献宏;林盛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