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美娟;龙朝杰;吕少娅;覃亚芬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敏感地检测淋球菌致泌尿生殖道感染的16SrRNA-PCR基因诊断方法,以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淋球菌的感染情况. 方法 以淋球菌16S核糖体rRNA基因为扩增靶点,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扩增靶基因片段,扩增的片段长度为260 bp,扩增产物通过AB13130 DNA Analyzer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同Genebank报道的序列进行比较,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淋球菌模板进行10倍比稀释,进行16SrRNA-PCR,对其敏感性进行分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鉴定. 结果 泌尿生殖道感染中通过16SrRNA-PCR扩增可检出淋球菌16SrRNA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在敏感性检测中16SrRNA-PCR检测淋球菌模板的下限为6.41×10-4μg/ml.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16SrRNA-PCR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具有简便、特异、快速的特点,可作为临床上女性宫颈分泌物及尿液标本的检测.
作者:谢良伊;蔡瑞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如何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分析.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6月慢性乙肝患者84例,使用干扰素治疗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42例,A组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B组则不予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嘱行为调查. 结果 A组有35例能完全遵医嘱,占83.33%,B组22例能完全遵医嘱,占52.38%,两组遵医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对慢性乙肝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吴裕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石榴籽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 采用普鲁士蓝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石榴籽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石榴籽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与维生素C抗氧化活性相比较. 结果 石榴籽提取物对·OH和·O2-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IC50分别为0.157和0.027 mg/ml,与维生素C抗氧化作用相似. 结论 石榴籽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能力,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作者:付中喜;林茜;杨丽娜;朱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中心在医院业务建设与拓展中的作用. 方法 介绍健康教育中心成立6年来的管理方法和开展的活动内容. 结果 健康教育中心为临床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了支持,拓展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服务范畴,使更多的老百姓获得了健康知识. 结论 健康教育中心在医院的品牌建设及业务拓展中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提升了医院品牌.
作者:成美娟;龙朝杰;吕少娅;覃亚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肺癌诊断的意义及其与TNM分期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促反应法连续监测肺癌患者血清中LDH的水平,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结果 肺癌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值中晚期明显高于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中LDH水平对肺癌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翰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99mTc-大颗粒聚合自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监测肺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肺栓塞(PE)患者的疗效. 方法 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合并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分析溶栓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 结果 19例患者溶栓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6例、有改善3例,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P<0.01). 结论 PPI为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评价肺血流改善的手段,对LEPP合并PE患者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昌辉;马志海;朱琳;林晓生;段青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CS2)中毒的临床特征和诊断分级. 方法 收集53例确诊职业性慢性CS2中毒的资料,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53例职业性慢性CS2轻度中毒病例的工作场所2001-2005年二硫化碳(CS2)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的要求;其临床表现以周围神经损伤为主,同时并存中枢神经、视觉系统、心电图等损害或异常表现. 结论神经-肌电图改变是诊断职业性慢性CS2中毒的重要依据,心电图异常可作为辅助参考.
作者:鲁建秋;贺琳;刘甘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影像实践教学中开展案例式PBL教学法的教学优越性. 方法 在我院影像诊断专业班级进行案例式PBL实验教学,并观察学生在影像知识分析能力、自主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改变. 结果 学生在影像诊断方面分析能力有明显提高. 结论 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影像实践教学中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王玉成;徐敏;单叔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复合等效剂量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60例,年龄20~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单纯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复合芬太尼组(F组),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L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l+生理盐水2 ml,F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l+芬太尼50 μg+生理盐水共12ml,S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0 l+舒芬太尼7.5μg+生理盐水共12 ml.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达高平面时间、高阻滞平面、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都能增强左旋布比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与L组相比,F组和S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高平面时间缩短,镇痛维持时间延长(P<0.05),F组与S组相比,S组的麻醉效果较F组更好(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不良反应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左旋布比卡因复合等效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都能增强麻醉效果,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要优于复合芬太尼.
作者:于带弟;徐道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售面制食品中铝的污染情况. 方法 对深圳市部分经营面制食品的超市、酒楼、摊档、集体食堂等进行食品采样、检测并进行卫生学评价. 结果 2008年共检测7种103份食品,合格82份,合格率79.6%,其中油条合格率仅为16.7%;2007年油条合格率为12.1%. 结论 深圳部分市售面制食品中铝含量超标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梁浩;王舟;潘柳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8年门诊及病区送检的3 860份(支原体、衣原体除外)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葡萄球菌属和革兰阴性杆菌分别进行MRS、ESBLs、HLAR的检测. 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880株,其中G-杆菌321株(36.48%),G+球菌181株(20.57%),真菌378株(42.95%);前10位病原菌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B群无乳链球菌、克柔酵母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菌株(MRS)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检出率分别为52.83%(56/106)和37.20%(109/297),MRS耐药率较高,且表现为多药耐药,其它葡萄球菌对大多数常用药物敏感,对克拉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50%左右;粪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率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只对益康唑、氟康唑及5-氟胞嘧啶敏感. 结论 妇幼保健院的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真菌占首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益康唑、氟康唑及5-氟胞嘧啶为敏感药物,G-杆菌占第二位,G+球菌占第三位,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株逐年增加,病原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因此,加强医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药,减少耐药菌产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岸英;刘忠;何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 结果 40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和激素等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疗时间13.5d. 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肠梗阻症状、体征,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荣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 方法 对2003-2006年感染科住院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症状、X线特点、治疗经过进行分析. 结果 发现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发热、盗汗、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生率低,病变部位以中下肺多见、易合并空洞,容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结论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易漏诊误诊,应引起注意.
作者:傅金球;彭扬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区农村居民发热病人的求诊行为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疟疾病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云南省疟区47个县,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 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 在被调查家庭中,发热病人就诊率为76.8%(2 311/3 007),发热后24 h内就诊的比例为43.2%,发热病人到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县医院和自购药品的就诊比例分别为53.9%、24.9%、8.7%、6.4%和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经济状况、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疟疾知识综合得分等因素影响疟区发热病人的就诊. 结论在开展疟疾防治活动中,应通过对贫困家庭、男性、少数民族、低教育程度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促进发热病人的求医,以便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疟疾病例.
作者:周升;李丽;杜龙飞;吕全;杨锐;杨中华;杨明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湖南省人口流动/迁移对艾滋病流行态势的影响,了解外来媳妇的HIV感染状况. 方法 用问卷形式和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对醴陵市与衡南县外来媳妇进行调查,了解外来媳妇的行为特征、HIV感染情况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并以同样的方法调查部分本地媳妇做对比. 结果 醴陵市共调查1 000名外来媳妇,1 000名本地媳妇;衡南县共调查1 001名外来媳妇,1 000名本地媳妇,两地外来媳妇中共发现3例HIV阳性患者,两地本地媳妇中共发现2例HIV阳性患者;两地外来媳妇与本地媳妇知晓率高的问题是共用针具吸毒会感染艾滋病,占87.0%与84.3%,低的问题是同桌吃饭会不会感染艾滋病,知晓率为37.5%与36.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虽然两者间HIV感染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应该密切注意艾滋病疫情较严重地区女性的流动和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作者:杨晓希;郑军;曾红雨;钟丽霞;张思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查明食物中毒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有效对策. 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个案调查及剩余食品和病人呕吐物实验室检查. 结果 370名在学校食堂用早餐的学生中93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罹患率为25.14%.其中男56人,女37人,年龄10~15岁.经当地医院及时救治,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实验室结果证明,中毒因桐油污染早餐食物所致. 结论 这次食物中毒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提示应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工商、公安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加大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和学校食堂卫生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好学生饮食卫生,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防止食物中毒发生.
作者:郑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中学生上网目的及网络成瘾倾向的流行现状并进行分析,以便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天津市河北区14所学校3 054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结果 中学生长时间上网报告率为17.85%(男生22.16%,女生14.33%);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0.71%(男生13.56%,女生8.38%),男高于女,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上网目的前4位分别为网络游戏、在线音乐视听、即时通讯(QQ/MSN)、网络聊天. 结论 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双重的,有赖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空间,建立一个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体系.
作者:刘凤霞;张敏;王学敏;徐鹏;王欣;丛革新;王永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及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和态度,为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选择江西省新余市和武宁县的医疗机构、学校、政府机关、火车站和汽车站、餐馆和网吧938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现在吸烟、被动吸烟及对吸烟相关知识认知和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 结果 共调查居民938人,吸烟者241人.8~岁组青少年吸烟率为2.16%,被动吸烟率为15.57%.18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为32.21%,其中男性62.16%,女性2.17%.成人被动吸烟率为69.55%,男性75.68%,女性63.4 %.农村居民吸烟率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 结论 男性居民吸烟率较高,农村居民吸烟率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城市.居民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程度较高,但对于被动吸烟危害认识不足,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采取相应的控烟措施非常必要.
作者:朱丽萍;吉路;颜玮;李艾;赵军;陈轶英;罗物强;刘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喉乳头状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治疗共分4组,单纯手术治疗组、手术+麻疹疫苗治疗组、手术+α-干扰素治疗组、手术+匹多莫德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每月复查1次,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单独手术组20例,有效率30%;麻疹疫苗组15例,有效率60%;匹多莫德组15例,有效率67%;α-干扰素组15例,有效率40%. 结论 麻疹疫苗、α-干扰素、匹多莫德均对儿童喉乳头状瘤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李赟;赵斯君;彭湘粤;敬云龙;黄敏;贺定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常德市城乡成年女性阴道炎发病情况,为社区健康指导提供参考. 方法 对健康体检或妇科普查的成年女性1 792例,按居住地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结果 农村女性阴道炎总体发病率(60.3%)高于城市女性(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P<0.05);其中滴虫性阴道炎城市组患病率(4.1%)低于农村组患病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7,P<0.05);细菌性阴道炎城市组患病率(24.9%)高于农村组患病率(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P<0.05);霉菌性阴道炎城市组患病率(20.3%)与农村组患病率(2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P>0.05);其它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城市组患病率(3.5%)和农村组患病率(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 结论 城市女性和农村女性阴道炎整体患病率不同且各类型阴道炎发病率有所差异,应加强健康指导.
作者:邹远胜;罗列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