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男性行为者歧视经历及感受现状分析

王毅;张洪波;徐杰;李志军;张光贵;杨宏武;樊静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歧视经历, 现状
摘要: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歧视经历及感受现状.方法 采用应答者趋动招募抽样法(RDS)对MSM人群进行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调查.结果 共调查201人,报告在近6个月有各种歧视经历为28.5%,不同的歧视经历差异较大,听别人说过同性恋不正常、掩饰性取向以避免被歧视、别人叫自己多一点男子气概、觉得同性性取向伤害了家庭/让家人蒙羞、因同性性行为感到羞耻、因别人指点自己穿着打扮而烦恼报告率较多,分别为81%、79.6%、75.1%、92%、39.3%、34.8%.觉得同性性取向伤害了家庭、掩饰性取向免受歧视、因间性恋被家人训斥、被怀疑有精神问题、停止了学业在不同年龄,掩饰性取向免受歧视、因同性恋被怀疑有精神问题、影响了社会威望、被家庭拒绝接纳、朋友断绝交往、失去住处在不同文化程度,因同性性行为感到羞耻、因同性恋被家人训斥在不同异性婚姻状态歧视经历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 社会对MSM人群的歧视普遍存在,应高度关注对MSM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社会宣传,切实减少社会歧视,改善MSM人群生存环境,提高健康质量.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2例艾滋病患者的两种护理方法比较

    目的 通过对两种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比较,探讨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52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5例,对照组67例,并予以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学的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已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与未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对其舒适满意度影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接受系统心理干预方案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应对困难挫折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法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积极护理,使其能尽早地恢复正常的生活.

    作者:周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54例儿童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分布、临床特征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7月-2009年7月住院患儿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布情况、临床特征及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54株,主要来源于血液、痰及咽拭子;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等耐药率较高,均>8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高,均>87%.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耐药形势严峻;SMA感染者多患有基础疾病、使用过广谱抗生素、白细胞分类计数降低、或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SMA感染的经验用药酋选.

    作者:吴明芝;张林;张赤炎;胡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日渐受到关注.本文对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模式和实践进行综述,并对如何促进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思考,为今后社区服务中心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预防服务提供依据.

    作者:李彦奇;徐鹏;吕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配比头孢他啶/三唑巴坦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 评价不同配比头孢他啶/三唑巴坦(CAZ/TAZ)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配比CAZ/TAZ对692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MIC.结果 不同配比CAZ/TAZ(1:1、2:1、4:1、8:1)对692株临床分离菌均有广谱抗菌作用,CAZ/TAZ 1:1、2:1、4:1的抗菌活性相近,稍强于CAZ/TAZ 8:1.不同配比CAZ/TAZ对产β-内酰胺酶的金葡菌、表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粘质沙雷菌.以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比CAZ强2~8倍,但对产酶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与CAZ相近.CAZ/TAZ对不产β-内酰胺酶的金衙菌、表葡菌、铜绿假单胞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活性与CAZ相近.CAZ/TAZ对MRSA、MRSE、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差.结论 不同配比CAZ/TAZ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CAZ/TAZ 1:1、2:1、4:1的抗菌活性相近,稍优于CAZ/TAZ 8:1,TAZ增强了CAZ抗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活性.

    作者:胡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宾川县常住人口2005-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宾川县常住人口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常住人口2005-2008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宾川县2005-2008年无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19种2 591例,死亡2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4.93/10万,死亡率为1.88/10万,病死率为0.96%.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1 261例、乙肝462例、流行性腮腺炎271例、痢疾151例、甲肝95例.各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1 655例,占发病总数的63,87%;其次是血液及性传播性疾病594例,占22.93%.结论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性疾病即肺结核、乙肝是宾川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杨丽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检测及其主动外排机制的确证

    目的 对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初步探讨是否存在药物主动外排机制.方法 K-B法对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CCCP联合不同抗菌药物测定MIC值的变化进行主动外排机制的初步确证.结果 7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索均有不同程度耐药,CCCP处理前后MIC值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多种药物泵阳性株和泵阴性株的耐药率和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75株试验菌株存在药物主动外排机制,其高度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可能与主动外排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陈敬群;陈敏;石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生实习前后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调查和对比分析

    目的 调查湖南某学校的护生实习前后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对护生在实习前(2008年6月)和在实习后(2009年5月)进行对比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知识、态度、职业防护等知识知晓现状.结果 在本调查中共随机抽样404名护生,其中有380名护生在实习前和378名护生在实习后完成了问卷调查,在护生实习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比实习前有明显的改善,但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结论 对护生实习前后进行全面、综合的艾滋病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赵静;杨土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复方酮康唑乳膏中硫酸新霉素的含量

    目的 测定复方酮康唑乳青中硫酸新霉素的含量.方法 用2,4-二硝基氟苯作柱前衍生剂,乙腈-三乙胺溶液(pH3.6)(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 测定标准曲线在12.5~200 μg/ml(Y=17582.8X+42140,r=0.9995,n=5)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39%(n=6).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作者:李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分析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三者在浓度与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拟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患者,平均分成三组,每组30例患者.第一组:0.5%左旋布比卡因;第二组:0.5%罗哌卡因;第三组:0.5%布比卡因.均行低佗硬膜外麻醉,记录各个药物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及麻醉质量、血液流动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注射以后在身体的各项指标、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浓度与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药物药效学相似,都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湖南省O139霍乱流行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研究报告

    目的 了解湖南省O139群霍乱的流行因素,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湖南省O139霍乱高发区的流行因素;评估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1997年以来湖南省共发生48起O139霍乱疫情中28起疫情与农村集体聚餐有关,就餐和使用就餐剩菜者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较高.农村聚餐中使用甲鱼和食品制作生熟不分的比率、人均甲鱼消耗量、甲鱼中O139霍乱弧菌检出率高发区均高于低发区,病人和带菌者分离到的O139霍乱弧菌和甲鱼中菌株的PFGE图谱相同,具有回源性.采取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措施后,高发区未发现疫情,农村厨师和就餐人群的卫生习惯改善.结论 湖南省O139霍乱疫情的发生与农村集体聚餐中使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农村集体聚餐中制作食品生熟不分和带剩菜回家食用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卫生指导和管理足预防O139霍乱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世雄;邓志红;高立冬;湛志飞;龙智钢;曾亚雄;龙正林;张红;徐巧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湖南省尘肺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尘肺死亡情况,探讨其死亡规律,为尘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全省尘肺数据库中死亡病例数转换成Excel电子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南省1954-2008年底报告尘肺56 546例,其中死亡13 081例,病死率23.13%;随尘肺期别的升高尘肺的病死率亦升高;矽肺、煤工尘肺及其余11种尘肺的病死率分别为29.19%、19.30%、15.89%;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64.31±11.30)岁、(63.73±12.15)岁、(56.44±12.23)岁;矽肺、煤工尘肺及其余11种尘肺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52.85±15.84)岁、(62.97±11.53)岁、(68.61±10.10)岁.结论 阻止和延缓尘肺期别的进展和并发肺结核,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肖云龙;蒋然子;刘蔼成;刘敏;唐步尧;杨金星;曹贤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细菌耐药的产生机制与控制措施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越来越困难,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细菌耐药性是细菌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进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与细菌自身的固有属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可由敏感菌经基因突变而获得.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对于防治细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善桥;刘瑾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不孕不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方法对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男性精液常规检查,女性白带检查.结果 不孕不育组的支原体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主要影响精液常规中a+b级精子的活率(P<0.05),女性主要表现炎症感染.结论 不孕不育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应加强检查和进行及时的治疗.

    作者:张玲;王厚照;尚碧莲;许珣;周友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比较内镜和传统直肠癌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下内镜和传统直肠癌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45~76岁拟行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内镜直肠癌切除术(ESRRC)组和传统直肠癌切除术(ORRC)组,各组各15例.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IL-6、TNF-α浓度;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表达,计算CD4/CD8;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RP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IL-6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72 h后基本回到术前水平.两组患者围术期各时点PBL亚群均无明显改变,组间各对应时点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血清IgG均有下降(P<0.01),但ORRC组下降较段泯RC组明显(P<0.05),且持续72 h以上.术后48 h内,CRP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且两组比较ORRC组明显高于ESRRC组(P<0.01).结论 与ORRC相比,ESRRC对机体细胞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不利影响较小,有利于病人恢复.

    作者:李荣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红细胞指数数学模型在鉴别诊断小儿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价值

    目的 简便快速筛查地中海贫血患儿.方法 利用红细胞指数建立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逐步回归方程数学模型,并用盲法分析评价数学模型的准确鉴别性.结果 该模型对TT鉴别诊断的灵敏度为98.41%,特异度为33.93%;对IDA鉴别诊断的特异度为98.41%,灵敏度为33.93%.结论 本数学模型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简便、快速、敏感,适合快速筛查地中海贫血.

    作者:谢又平;胡利清;周玉球;肖奇志;吴洪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鸟氨酸脱羧酶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DC)在不同胃疾病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并对其在胃癌前疾病及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34例胃黏膜标本中ODC的表达情况,其中浅表性胃炎32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28例,异型增生26例,胃癌48例.结果 ODC抗原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和胃癌胃黏膜中阳性表达分别为34.4%、42.9%、65.4%和91.7%,从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或异型增生再到胃癌,ODC阳性表达率依次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ODC表达与胃黏膜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癌前疾病的诊断,对胃癌筛查、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苗新普;韦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疆库车县加碘茯砖茶防治碘缺乏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新疆是碘缺乏病严重流行区,库车县又是新疆碘缺乏病(IDD)严重流行区之一,病区居民有长期饮用茯砖茶的习惯,根据少数民族传统的饮茯砖茶习惯,观察应用加碘茯砖茶防治碘缺乏病临床效果.方法 在库车县随机抽取一个乡,一个乡两个村,一个村作为投放加碘茯砖茶防治碘缺乏病实验组和另一个村为对照组;采用触诊法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定尿碘.结果 加碘茯砖茶干预措施防治IDD一年后.儿童甲肿率由防治前的53.97%下降为28.07%,有效率为44.99%.儿童尿碘中位数由防治前的16.43 μg/L上升至防治后68.75 μg/L.结论 加碘茯砖茶防治碘缺乏病效果显著,要坚持长期饮用才能彻底改善人群碘营养状况.

    作者:孙伟林;蒋继勇;马品江;薜冰;李东阳;张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阴道残端固定术在子宫脱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残端同定术在子宫脱垂手术后预防阴道穹窿脱垂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2-2005年间60例子宫脱垂病人子宫切除术时运用子宫圆韧带悬吊和子宫骶韧带固定行阴道残端固定术.结果 6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壁或/和后壁修补术、尿道修补术,并行阴道残端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45±20)min,平均失血(50±20)ml,随诊6~24个月,47例治愈,8例有效.结论 子宫圆韧带悬吊和子宫骶韧带固定阴道残端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手术中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世雄;李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早期诊断危重病患儿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危重病患儿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对2009年3-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ICU住院的78名危重病患儿检测IMA、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标志物,根据cTnI结果将其分为心肌损伤组及无心肌损伤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健康儿童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三组患者五种标志物变化规律、三组患者IMA的阳性率,心肌损伤组各标志物阳性率.结果 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8.5%(30/78);与无心肌损伤组及对照组相比,心肌损伤组患者的IMA[61.20(16.47)]较低,Mb[86.60(64.63)]显著升高,心肌损伤组IMA阳性率(63.3%)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心肌损伤组各指标阳性率亦以IMA高.结论 IMA是一种诊断危重病患儿心肌缺血的敏感标志物,联合检测IMA及cTnI对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早期诊断作用.

    作者:张林;莫丽亚;胡彬;黄彩芝;尤灿;赵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7年长春市0~6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营养状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用2006年WHO推荐的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评价.卡方检验分析方法.结果 长春市0~6岁儿童体重低下率为2.1%,发育迟缓率为5.86%,肥胖率为9.32%.不同年龄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儿童发育迟缓率高,为9.86%;4岁组儿童体重低下率高,为5.50%;0岁组儿童肥胖率高,为14.20%.不同性别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女童;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城市,城市儿童的肥胖率高于农村.结论 长春市儿童的营养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处于低度水平.营养问题的霞点是应遏制肥胖的进一步流行.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幼儿阶段的科学喂养知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宜过早的在婴儿期添加辅食,以免婴儿超重;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儿童的保健水平.

    作者:于昕平;郭敏哲;孙平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