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艳
目的:探讨微创与传统拔除术用于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患者共9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微创组 ,每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凿劈法拔牙 ,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涡轮法拔牙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肿胀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肿胀程度水平分别为(39.77 ± 5.64)min ,(19.77 ± 4.67)mm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肿胀程度水平分别为(22.49 ± 3.10)min ,(13.85 ± 3.19)mm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肿胀程度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4例 ,干槽症1例 ,张口受限3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78% ;微创组患者术后出现干槽症1例 ,张口受限1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4% ;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微创拔除术用于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术后肿胀程度 ,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疗效优于传统拔除术.
作者:杨道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在了解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检索 ,参考关于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资料 ,并做综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较低 ,约为十万分之一 ,针对不同的药物而言 ,其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存在着差异 ,其中主要的致病药物有血液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菌药物等.致病机制主要包括血小板破坏逐渐增加 ,同时生成减少并增加消耗 ,多见于免疫介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结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 ,要求临床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作者:黄学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尽管现代医学在丙型肝炎(丙肝)的治疗上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包括标准治疗方案和现在的小分子物质研究),但没有解决所有临床问题.治疗中的病毒学突破、无应答及停药后复发等 ,使得丙肝治疗依然是临床难题.但是个体化治疗使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作者:岳贵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实施常规消毒措施时收治的60台手术为对照期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实施消毒隔离管理措施时收治的60台手术为观察期 ,统计感染数据 ,探讨不同消毒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作用.结果:观察期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期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P<0.05).结论: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48例设为研究组 ,对照组为同期内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8例 ,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两组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明显较对照组低 ,白球比(A/G)、球蛋白(GLO)明显较对照组高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两组的新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 -谷氨酸转移酶(r -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均明显较对照组高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与健康人群具有明显差异 ,采用生化指标检验 ,有助于诊断疾病、评估疗效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映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所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是SCI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1].而神经源性膀胱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可造成患者反复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积水 ,终导致肾衰竭 ,肾衰竭是SCI患者晚期死亡的首位原因[2].以往SCI患者膀胱的管理主要是留置尿管 ,引流尿液. 目前 ,间歇性导尿(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 IC)已是SCI患者进行膀胱护理安全的方法 ,也是世界公认的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方法.
作者:杨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27例 ,比较分析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观察组)和67例行开腹手术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05 ) ,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等优点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丰丽;李翠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总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10~2015年39例结肠造口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中有20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造口旁疝3例 ,造口狭窄2例 ,造口回缩1例 ,造口出血2例 ,造口脱垂2例 ,造口周围皮肤炎10例 ,分别行相应治疗治愈出院.结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与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及宣教有很大的关系 ,预防为主 ,一旦并发症发生 ,及时正确处理 ,可获理想效果.
作者:李宏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骨折手术患者施以护理的过程中 ,加行手术室护理的优点 ,同时总结该种护理方法的要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借助骨折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均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服务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 ,加行手术室护理 ,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而且还可以大大的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寇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32例手外伤经腹部皮瓣修复的患者例、并对其围手术期护理和相关康复的健康训练.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精心护理 ,耐心的后期功能训练无皮瓣坏死.结论:对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 ,可减少术后皮瓣的坏死 ,降低感染的机率 ,增加手术疗效 ,预防并发症 ,促进功能锻炼 ,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秋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雾化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COPD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雾化吸入试验组(下称试验组)33例 ,常规治疗对照组(下称对照组)27例.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 ,采用布地奈德、特步他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 ,每次给予雾化布地奈德2ml及特布他林1ml注入雾化器治疗 ,2次/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 ,并采取精心的细节护理 ,7天一个疗程.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近期效果 ,咳嗽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比较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期患者雾化吸入辅助治疗 ,能有效缩短其咳嗽症状的时间 ,能迅速地改善和控制急性病理症状 ,提高COPD治疗的总有效率.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治疗效果上市肯定的人.
作者:任志红;高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有效预防手术室一次性物品过期的方法.
作者:王的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 ,其中采用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患者42例(联合组) ,采用单药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44例(单药组)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 HBV DNA 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以及Child -pugh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 ,差异显著(P<0.05) ,而联合组与单药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48周后 ,联合组的 HBV DNA 转阴率为90.48% (38/42) ,单药组 HBV DNA 转阴率为84.09% (37/44) ,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无论是采用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 ,还是单纯的使用恩替卡韦治疗 ,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而言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恢复异常肝功能 ,减少乙肝病毒的复制 ,均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姜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方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7月~2015年4月接收的被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104位患者 ,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2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 ,此外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集束化护理方案 ,对两组患者均采取精心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祛痰效果以及病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多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 0.05);观察组祛痰效果显著 ,病死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改善祛痰效果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王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 ,对照组为7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 ,对照组为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神经衰弱患者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华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形态以及动态增强表现 ,以提高检出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这段时期收治的6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 ,在其手术前7天都进行MRI检查 ,并分析MRI的病灶分布形式以及内部强化特征 ,据此将患者分为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组(实验组)和非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组(对照组) ,然后对MRI形态以及动态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检查出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灶62个 ,其中肿块样病灶3个 ,非肿块样病灶56个 ,斑点状3个.在非肿块样病灶中段样32个、导管分支样10个、区域性6个、局灶性8个.三种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中段样18个、导管分支样9个、区域性4个、局灶性3个 ;对照组中段样10个、导管分支样8个、区域性3个、局灶性2个.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非肿块样强化 ,其中段样和导管分支样为常见 ,少数患者表现为肿块型病变.
作者:王婷伟;张珊珊;徐晓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临床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利用解剖学和诱导痰检查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持续8周咳嗽的98例患者 ,对其进行病因诊断 ,在此基础上 ,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结果:在9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 ,94例患者病因明确 ,鼻后滴流综合征的患者有43例 ,20例患者为咳嗽变异型哮喘 ,10例患者为感冒后干咳 ,12例患者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3例患者为变应性咳嗽 ,2例患者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2例患者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的咳嗽 ,1例患者为气道内肿瘤 ,1例患者为支气管异物.结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等等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骆书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推算 ,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人 ,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 150 完人 ,致残率高达86 .5% [1].在美国 ,每年约有75万人首次发病或复发[2] ,40% 的患者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 ,15% -30% 的患者会留下重度残疾 ,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3 ].这一疾病的高发生率及致残率直接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
作者:于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近几年来 ,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关系越来越密切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护理管理则是该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它的运行状况会直接影响整个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和水平[1 ].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程序中 ,在护理管理过程中 某一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2 ].所以从以下几方面强调二者的重点环节管理.
作者:段丽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艾滋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教育 ,并对2组患者住院期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加强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安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技术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
作者:王翠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