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灵胶囊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病的疗效观察

张胜利

关键词:百灵胶囊, 丙基硫氧嘧啶, Graves病
摘要:目的 观察百灵胶囊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给予丙基硫氧嘧啶(PTU),初始100 mg/次,3次/d,恢复正常后,逐渐减至小维持量50~100 mg/d,维持1.5~2年;治疗组加服百灵胶囊2 g/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3、TT4、FT3、F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S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甲亢高代谢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体重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组心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百灵胶囊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病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运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九龙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福建九龙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用采样器采集九龙江水10个点,水样经增菌培养和细菌分离,用常规方法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殚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 从九龙江水中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15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8株(31.6%)、肠杆菌属细菌49株(32.2%)、克雷伯菌属细菌21株(13.8%)、变形杆菌属细菌19株(12.5%)、粘质沙雷菌8株(5.3%)、成团泛菌5株(3.3%)和异型枸橼酸杆菌2株(1.3%).对其中137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0%,对环丙沙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4.1%~28.6%,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31.3%~95.2%.结论 九龙江水中肠杆菌科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进行江水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于防治江水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王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凤山县1~6岁儿童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监测

    目的 了解凤山县1~6岁儿童麻疹免疫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对120名2000-2005年出生的儿童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监测,麻疹IgG抗体滴度≥1:200为阳性.结果 麻疹lgG抗体阳性率为86.6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90,男女之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岁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T随着年龄组增长而降低,5~6岁组则随年龄组增长而升高;2~6岁组复种儿童与初种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乡镇的MV复种率、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凤山县1~6岁儿童麻疹免疫抗体水平具有保护力,但免疫屏障仍然薄弱.

    作者:陈永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和现场体格检查的方法对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751名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了慢性病患病现状及患病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0.5%;疾病患病顺位依次为高血压、关节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白内障等;各种慢性病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患慢性病对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结论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同时慢性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为了降低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和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开展健康促进,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作者:王敏;潘健源;昝培霞;魏红春;周丽鸿;黄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7 650例孕妇血清TORCH检测结果

    目的 了解孕妇优生四项(TORCH)特异性抗体IgM的近期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 650例不同孕周的孕妇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孕妇TORCH-IgM抗体总阳性率为9.65%.其中TOX、RV、CMV、HSV1+2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10%、1.07%、4.29%、1.19%.结论 孕妇TORCH-IgM抗体的检测,可作为近期感染的依据,对进一步开展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丁华;刘和录;韩杰辉;陈望;许瑞娜;李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用卡孕栓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单用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预防阴道分娩时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242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124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必要时15 min后加含1次;对照组(B组):118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缩宫素20 U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滴,同时子宫底注射缩宫素10 U.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用卡孕栓舌下含服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应用方便、疗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文桂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目的 为了解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分布规律及其强度,分析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法 通过模式预测和对部分基站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环境敏感点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监测和理论计算,在安全防护距离外的各环境敏感点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均小于8~tW/cm2评价标准值.结论 移动基站建设只要满足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并且做好相关优化措施,其电磁辐射对环境和公众都是安全.

    作者:张挺;李祈;马云杰;刘蔼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n=30).各组镇痛泵配制方法如下,实验组:舒芬太尼250 μg+托烷司琼5nag/200 ml;对照组:芬太尼1.0 mg+托烷司琼5 mg/200 ml.观察记录术后4、8、12、24、36各时点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及其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张永昌;张喜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诊妇科病人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妇科病人细菌性阴道病(BV)状况,为临床妇科医生治疗这类病人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门诊妇科不同pH值白带的BV试验结果资料,同时,对每个送检标本用pH3.8~5.4精密试纸进行白带pH值直接测试.而后,将所检查资料分成pH≤4.5和pH>4.5两个pH值范围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对临床有价值资料.结果 共收集门诊妇科BV试验病人资料2 000人次,其中BV试验阳性的616人次,占总人次的30.8%.pH≤4.5的白带BV阳性率低于pH>4.5的(χ2=120.96,P<0.01).BV阳性同时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病人344人次,占BV阳性病人的55.80%.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75,P>0.05).结论 让白带的pH值保持在pH≤4.5这样的正常范围里,可以明显的降低BV的发病率.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种不同pH范围的白带存在同样的混合感染风险.

    作者:蒋晶星;林应标;陈尚志;郭满容;曾光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疾控机构技术标准的受控与查新

    根据技术标准管理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标准管理中受控与查新的几个程序及查新工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认为做好技术标准的受控、发放、查新、回收、编写查新报告、宣贯等程序,能有效控制技术标准,确保检测工作中不会误用已失效的技术标准.

    作者:梁素丹;王丽玲;蔡育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临床诊断和病因研究

    目的 在临床上研究分析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病因,从而提高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2-2008年的94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具有以下特点:有低热病史,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误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复杂.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病因多种,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只能提供诊断的线索,病理检查或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才是确诊病因的惟一依据.结论 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进一步了解有利于淋巴结肿大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陈荣恒;曾志超;林中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 366例婴幼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2~5岁在出生后接种酵母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1~5岁儿童采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抗-HBs,分析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结果 共观察2 366人,其中抗-HBs阳性为1 545人,阳转率为65.3%.结论 5μg的乙肝疫苗可能抗原剂量偏低.

    作者:徐乐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密云县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目的 探讨10年间密云县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迁以及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 对10年间剖宫产病历资料分为前后两组(1997-2001年和2002-2006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7-2001年平均剖宫产率38.5%,而2002-2006年平均剖宫产率达44.6%,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一直居于首位,社会因素上升到第二位.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40%和2.36%,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胎儿窘迫的过度诊断和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剖宫产率,但新生儿窒息率并未下降.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魏宝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湖南攸县鼠疫监测结果报告

    目的 了解攸县鼠类和鼠疫的可能流行情况,严防鼠疫的传入.方法 按照<动物鼠疫监测标准>(GB16882-1997)进行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病原学、动物和人体血清监测.结果 近4年间室内鼠类捕获率无差异,平均捕获率为7.4%.室外捕获率2005-2007年间无差异,在0.4%~0.5%,但2008年则显著升高.室内捕获率明显高于室外,鼠种构成都比较单一.室外与室内以及各年度间鼠染蚤率无差异,动物病原学、血清学和人体血清学监测未发现阳性.结论 室内鼠均为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且鼠捕获率较高,但尚未发现动物和人间鼠疫感染的迹象.鼠害防制的重点是室内.

    作者:符三乃;阕定红;李建平;刘孳雄;董新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东方田鼠血清识别日本血吸虫各期虫体蛋白组分的特性分析

    目的 进一步了解具天然抗性东方田鼠血清识别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组分特性,为保护性抗原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SDS-PAGE分离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经PAS染色及考马斯亮兰染色,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东方田鼠血清识别Sj不同发育期虫体的蛋白组分,根据标准分子量迁移率测算各蛋白组分分子量,比较被识别蛋白组分的特性.结果 东方田鼠血清对日本血吸虫4个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识别的组分数量和分子量范围不尽相同,其中对子胞蚴蛋白(SSP)识别的仅有110 kDa组分,对肺期童虫蛋白(SLWP)识别的有110kDa和45~50 kDa组分,对肝期童虫蛋白(SHWP)识别的有150、110、22和14 kDa组分,与成虫蛋白(SAWP)识别的有110、80/82、90/92、45、22和14 kDa组分.在反应强度上,以识别SLWP和SHWP中的组分为明显.这些组分与相应蛋白电泳区带与PAS染色结果比较,4个不同发育期虫体中的110 kDa组分及SAWP中45、22和14 kDa组分为糖蛋白.结论 东方田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Sj多种蛋白组分的抗体,识别的主要组分存在于肺期和肝期的童虫蛋白中,并具糖蛋白特性.

    作者:邹艳;黄志辉;张祖萍;曾庆仁;杨胜辉;刘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探讨其有效的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 062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脑卒中医院感染率为10.73%,例次感染率12.90%,与我院同期例次感染率3.08%相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占41.61%,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卒中类型、伴意识障碍、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结论 脑卒中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应重点监控.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素等是降低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明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冶炼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掌握某冶炼厂生产工艺中职业危害状况,为搞好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冶炼厂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检测.结果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铜烟、二氧化氮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铅尘、铅烟、二氧化硫、砷化氢、砷化物、镉、氧化锌、粉尘、噪声岗位接触浓度或强度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为5.9%~62.5%),其中以铅烟、砷化氢、镉超标明显,其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高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分别为58.6倍、32.7倍、123倍.对该厂384名冶炼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诊断为轻度铅中毒的146人(38.0%).结论 该冶炼厂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应加强综合治理与健康监护.

    作者:董吉良;张养元;汤利民;彭仁和;何卫红;聂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联合治疗以哮喘为首发症状的的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 对62例患儿在联合用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24 h食管pH监测值、电子胃镜检查及内镜下粘膜活检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每2周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发现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及消失,24 h食道pH监测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后的电子胃镜检查及活检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评价,发现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表现逐渐好转或消失,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罗艳红;游洁玉;徐斌;段柏萍;唐硕;刘莉;陈志勇;陈昌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章贡区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防治效果.方法 对章贡区2005~2007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章贡区2005-2007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5 443人,查出涂阳病人89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登记率由2002-2004年的9.85/10万上升为75.42/10万,2005-2007年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达87.9%、89.5%、92.6%.结论 章贡区实施DOTS策略结核病防治效果显著.中老年人及男性是今后结核病防治重点.

    作者:刘晓红;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1-2007年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

    目的 掌握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探讨死亡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1-2007年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新生儿死亡率为6.69‰,婴儿死亡率为8.0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2‰.与2001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下降44.85%,婴儿死亡率下降42.8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39.91%.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先心病、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工作,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艳春;李翠平;董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 256名山西农村居民膳食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膳食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探讨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的膳食影响因素,为占我国人口80%的农村居民开展高血压病的预防和膳食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壶关县石河末村25岁以上常住1 256名居民进行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并从食物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壶关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3.96%,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均呈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之势,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9,P>0.05).进入回归模型的食物因素中腌制蔬菜和油脂类食物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8和1.06).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多对高血压患病有保护作用(OR值为0.72).结论 食物中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并存,合理膳食改善食物结构及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措施.

    作者:原建慧;杨健洲;郭崇政;柴飞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