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宝丽
目的 了解攸县鼠类和鼠疫的可能流行情况,严防鼠疫的传入.方法 按照<动物鼠疫监测标准>(GB16882-1997)进行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病原学、动物和人体血清监测.结果 近4年间室内鼠类捕获率无差异,平均捕获率为7.4%.室外捕获率2005-2007年间无差异,在0.4%~0.5%,但2008年则显著升高.室内捕获率明显高于室外,鼠种构成都比较单一.室外与室内以及各年度间鼠染蚤率无差异,动物病原学、血清学和人体血清学监测未发现阳性.结论 室内鼠均为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且鼠捕获率较高,但尚未发现动物和人间鼠疫感染的迹象.鼠害防制的重点是室内.
作者:符三乃;阕定红;李建平;刘孳雄;董新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n=30).各组镇痛泵配制方法如下,实验组:舒芬太尼250 μg+托烷司琼5nag/200 ml;对照组:芬太尼1.0 mg+托烷司琼5 mg/200 ml.观察记录术后4、8、12、24、36各时点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及其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开胸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优良,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张永昌;张喜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在临床上研究分析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病因,从而提高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2-2008年的94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具有以下特点:有低热病史,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误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复杂.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病因多种,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只能提供诊断的线索,病理检查或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才是确诊病因的惟一依据.结论 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进一步了解有利于淋巴结肿大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陈荣恒;曾志超;林中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查明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者及其它从事猪肉加工人员,查阅病人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资料.结果 2007年7月,湖南省吉首市报告1例脑膜炎型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系加工猪头感染,经41 d痊愈出院.猪头来源于定点屠宰场,生猪从邻近重庆、贵州等省市调入.对市内养殖排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加强生猪的检疫,做好屠宰、加工、销售人员的个人防护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对于有生猪接触史的感染病人应尽早采集脑脊液做猪链球菌检查.
作者:吴登科;刘桂云;熊桃菊;陈开军;吴昌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参与式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其基本做法是通过设置问题,建立学习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方法.经教学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方法新颖灵活,每次课都有新的内容和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参与意识强,收获大.参与式教学还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
作者:刘彦华;李晋川;殷建华;曹康;邓雪柯;代富英;程晓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工业园区不同企业不同工艺流程中的职业卫生现状,为积极排查职业病防治隐患,探索工业园区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检松江区工业园区的职业卫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检企业有13户没有达到相关卫生规范标准,市级同镇级工业园区、粉尘同噪声抽检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监督性比委托性检测超标率高,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松江工业园区职业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和提高,必须联合和依托工业区主管部门,加强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指导培训,加大对工业园区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提高工业园区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水平,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张战赛;赵艳芳;俞晓红;周文秀;汤宇斌;何晓燕;王玉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淋球菌流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改良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纸片扩散法检测98株淋球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IV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a)分别为55株(56.12%)和20株(23.47%),在测定的9种抗菌药物中,淋球菌耐药性较高的依次为四环素、头孢美唑、青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6.73%、50%、56.12%、74.45%、80.61%,而敏感性较高的4种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呋辛、头孢三嗪、头孢呲肟、壮观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2.44%、79.60%、77.55%、91.84%.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常德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壮观霉素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但已出现耐药菌株,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作者:陈兰芳;周抗军;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引起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可能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梅毒提供更有价值的试验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4月9 456例门诊病人的血清标本,采用TRUST法测定梅毒血清非特异性脂类抗原.TPPA法和ELISA法测定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 受检的9 456人次中经TPPA确证的梅毒540例,检出率5.71%.540例确诊的梅毒中TRUST法318例阳性,敏感性58.9%.42例经TPPA法确证为阴性,特异性88.3%.ELISA法538例阳性,敏感性99.6%.3例经TPPA确诊为阴性,特异性99.4%.TPPA法检出梅毒的阳性率与ELISA法差异无显著性(χ2=0.2,P0.05),但明显高于TRUST法(χ2=222,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 TRUST法和ELISA法联合检测结合病史,体检结果及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才能避免造成误诊.
作者:钟菊香;付先辉;陈兰芳;胡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探讨其有效的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 062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脑卒中医院感染率为10.73%,例次感染率12.90%,与我院同期例次感染率3.08%相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占41.61%,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卒中类型、伴意识障碍、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结论 脑卒中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应重点监控.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素等是降低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明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处方,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方法 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抽取我院2007年1-12月部分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处方,从中挑选出不合理处方依据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并分析.结果 审核门诊处方8 800张,住院病历处方200张,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 582张,占总数的17.6%.结论 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占大部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医院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曹絮英;戴凯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ⅢB/IⅤ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以吉西他滨化疗的ⅢB/IⅤ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RRM1蛋白表达,并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RRM1阳性表达(≥50%阳性染色细胞)率为42.6%(26/61),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化疗有效率(CR+PR)为34.4%(21/61),其中RRM1高表达患者化疗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9.2%(5/26)和80.8%(21/26),而RRM1低表达患者分别为35.7%(16/35)和100%(35/35)(P=0.031、0.025).RRM1高表达者有较短的中位OS(10个月)和PFS(6个月),而低表达患者有较长的中位OS(13个月)和PFS(10个月)(P=0.046、0.038).COX回归分析表明RRM1是晚期NSCLC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RRMI高表达NSCLC患者对吉西他滨药物耐药且预后不良.
作者:刘宏侠;汪宏斌;杨俊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人A型流感病毒NP基因原核重组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方法 从流感患者咽分泌物中提取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经RT-PCR得到NP基因开放阅读框cDNA后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构建含目的 基因的pET28b(+)-NP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和测序正确后转化E.coli BL21(DE3),0.1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①成功构建了pET28b(+)-NP重组质粒;②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了一分子量约55 kDa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正确.结论 重组质粒pET 28b(+)-NP构建成功并在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了人A型流感病毒NP蛋白,为后续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袁子杰;陈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EB病毒显性感染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别.方法 将27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分成儿童组及成人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EB-VCAIgA、EB-VCAIgG、EB-VCAIgM;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儿童中EB病毒显性感染23例(阳性率18.0%);142例成人中EB病毒显性感染8例(阳性率5.6%);儿童EB病毒显性感染高于成人(χ2=16.48,P<0.05).成人EB病毒显性感染患者中VCA-IgG阳性率高于儿童(χ2=15.06,P<0.05).结论 儿童比成人更易出现EB病毒显性感染.
作者:梁剑;刘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炎陵县2004-2007年肺结核流行趋势,为控制肺结核的发病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炎陵县肺结核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7年报告931例肺结核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9.11/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P<0.01);发病高峰为4-9月,占总发病数的60.36%;男女发病的性别之比为2.30:1.00;年龄分布:20~59岁占总发病数的69.28%;职业分布高为农民,占总发病数的76.91%;病例主要分布在霞阳镇、鹿原镇、三河镇、水口镇,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19%、15.36%、12.78%、8.16%.结论 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对于预防控制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农民仍然是重点人群.
作者:曹根发;郑龙辉;李德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农村不同卫生监督工作模式群众的满意度,寻求农村卫生监督工作佳模式,为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监督工作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确定农村不同卫生监督模式的南县、桃江县、邵阳县、湘乡市四个样本县(市),每个县(市)抽取两个乡镇,对农村乡镇居民采用偶遇法发放自行设计的农村卫生监督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卫生监督工作的总体评价以比较满意为主,占47.7%,其次为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分别占26.6%、19.4%.其总体评价评分均数为7.44.南县农村居民对卫生监督工作的总体评价评分高于其它三县,桃江县与湘乡市的评分相当,邵阳县的评分低.结论 湖南省农村卫生监督工作水平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群众信心逐步建立.南县农村卫生监督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陈亦男;黄顺玲;陈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涟源市2001-2007年人间狂犬病发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人间狂犬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07年涟源市疫情资料及狂犬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的现况分析.结果 2001-2007年涟源市共报告狂犬病77例,病死率为100%.病例以男性为主,占61.03%(47例),男女比例为1:0.64;发病年龄大为70岁,小为2岁,以5~、10~岁年龄组发病多,分别占16.88%(13例).病人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9.4%(38例),其次是儿童及学生,占46.8%(36例).病例主要集中在7-12月,占病例总数的77.92%(60例).犬伤感染者71例(92.21%),通过猫伤感染者5例(6.49%).伤口未作处理或未规范处理者69例,占89.61%,伤口经规范处理8例,占10.39%.伤后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者66例(85.71%),接种者11例(14.29%).接种者中有3例(3.40%)全程注射了人用狂犬病疫苗,且有1例合并注射了抗狂犬病血清,8例(10.39%)没完成全程免疫.结论 涟源市近年养犬数量增加,犬免疫接种率低、暴露后未能进行及时规范的预防处理是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各相关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犬类管理,加大狂犬病健康教育力度,迅速控制狂犬病上升趋势,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秀兰;梁享生;李志中;刘仁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艾滋病治疗开展20余年以来,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抗病毒治疗方面,一批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新药研制成功并陆续上市,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选择等也有了新的发现.其他治疗方法如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及红细胞诱导等正在探索并取得了不同进展.
作者:魏秀青;陈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近视学生每年屈光度变化情况.方法 对6~15岁学生68例136只眼近视屈光度数连续跟追3年.初诊低度近视95只眼(70%),中度近视29只眼(21%),高度近视12只眼(9%).第一年复查低度近视为88只眼(65%),中度近视34只眼(25%),高度近视14只眼(10%).第二年复查低度近视为68只眼(50%),中度近视52只眼(38%),高度近视16只眼(12%).第三年复查低度近视为53只眼(39%),中度近视65只眼(48%),高度近视18只眼(13%).结果 随着年龄和学龄的增加,学生近视只有极少数屈光度不变,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增加.3年后大部分低度近视变为中或高度近视.结论 中小学生近视屈光度随年龄和学龄增长,有所增加.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用眼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秋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100例食物过敏患者体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分析食物过敏患者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布,了解食物过敏患者相关原因. 方法 收集100例在临床表现一定病史的食物过敏症状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100例食物过敏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浓度. 结果 结果显示100例食物过敏患者中有85例有1~6种不等的食物特异性IgG升高,阳性率为85.0%,其中存在1~3种食物不耐受的比例高,占75.0%;在14种食物中,IgG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蟹(55.0%)>虾(50.0%)>鸡蛋(30.0%)>鳕鱼(12.0%)>西红柿(10.0%)>蘑菇、牛奶(5.0%)>玉米、大米、大豆(4.0%)>牛肉、小麦(2.0%)>鸡肉(1.0%)>猪肉(0).其中蟹和虾的特异性IgG阳性比率高(P<0.05),而猪肉的特异性IgG阳性比率低,余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鸡蛋和虾两种食物阳性率存在性别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对牛奶、蟹和虾不耐受性整体比较也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食物过敏患者体内存在某一种或一种以上食物不耐受IgG抗体,且某些食物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中有很高的不耐受率和不耐受程度,可能是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许雍皞;王俊普;唐发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探讨死亡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1-2007年承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新生儿死亡率为6.69‰,婴儿死亡率为8.0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22‰.与2001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下降44.85%,婴儿死亡率下降42.8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39.91%.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先心病、先天异常、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 加强围产保健工作,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艳春;李翠平;董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