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的活动平板试验比较

曾令忠

关键词:活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介人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 对比分析4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的运动平板试验结果.结果 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活动平板试验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70.996,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76.5%.介入治疗后活动平板试验的阳性率降低(P<0.01),总运动代谢当量和运动开始至达到阳性诊断标准的时间较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增加(P均<0.05). 结论 简便、易行及无创的活动平板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并为客观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地离退休人员腹股沟疝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离退休人员腹股沟疝发病率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腹骰沟疝患病情况调查表,对66个单位2 278名离退休人员每年一次健康体检的资料进行筛查分析.结果 腹股沟疝发病率为5.62%(128/2 278),且有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的趋势. 结论 预防治疗能引起老年人腹内压增高的内科疾病,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对反复脱出的病人应早期选用无张力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应撇弃疝气注射硬化剂治疗.

    作者:高建军;朱明;田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近6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掌握我院近几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卫生防治、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3-2008年疾病分类表报有关数据.对此进行构成比分析.结果 精神和行为障碍、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为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病种. 结论 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欧阳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贫铀对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毒性及DMSO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贫铀(DU)诱发的细胞遗传毒性及二甲基亚砜(DMS3)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彗星实验、HPRT基因突变检测、微核多核及染色体分析研究贫铀的遗传毒性作用及DMSO对其毒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BEAS-2B细胞经贫铀染毒后,可引起DNA链断裂,彗星尾部面积、尾长、尾部DNA含量、尾距随贫铀浓度增加而增加;DMSO对贫铀诱发BEAS-2B细胞产生的DNA链断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贫铀诱发微核细胞、多核细胞增多,DMSO对微核细胞增多有抑制作用,而对多核细胞增多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贫铀作用于BEAS-2B细胞后引起HPRT基因突变率增加,DMSO保护组能有效地降低HPRT基因突变率.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经染毒后转化细胞可出现染色体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畸变,DMSO对染色体畸变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贫铀染毒能造成细胞的遗传毒性,DMSO对贫铀所致细胞的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波;龙颖;李梓民;杨陟华;曹珍山;朱茂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出生缺陷影响囚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经常摄入鱼虾肉蛋类食品或牛奶豆类食物、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婚前参加体检等因素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家族遗传史、双胎或多胎、居住地存在环境污染、孕妇患慢性病、孕前或孕期接触职业危险因素、有异常生育史、孕期感冒和丈夫喜欢饮浓茶等因素为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减少和控制孕期危险因素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政;方俊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 393例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痰标本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总结我院2007-2008年间1 393例痰标本细菌培养、68株耐药菌产ESBLs酶和AmpC酶检测及药敏结果.结果 从1 393例痰标本中共检出377株病原菌.377株细菌中对第三代头孢菌素2种或以上有中介或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68株.68株中,ESBLs酶的阳性率为大肠埃希菌38.5%(5/13)、肺炎克雷伯菌48.3%(14/29)、阴沟肠杆菌62.5%(5/8)、铜绿假单胞菌44.4%(8/18);AmpC酶的阳性菌为大肠埃希菌15.4%(2/13)、肺炎克雷伯菌6.9%(2/29)、阴沟肠杆菌37.5%(3/8)、铜绿假单胞菌5.6%(1/18).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未检出ESBLs、AmpC. 结论 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发生变化,ESBLs酶和AmpC酶阳性株发现率越来越高.临床应开展并重视ESBLs、AmpC的检测和耐药率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潘武宏;蒯迪文;曾霞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前S2抗原与HBV感染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前S2抗原(PreS2)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2抗原进行检测;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在520例HBV-DNA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率为46.1%,前S2抗原阳性率为92.1%,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0例标本按照HBV-DNA含量高低分为四组,每组前S2抗原和HBeAg的阳性率进行比较,每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前S2抗原与HBrAg和HBV-DNA密切相关,前S2抗原较HBeAg更敏感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状态,是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标志.

    作者:周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3例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原因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子宫下段横切口术786例病例资料.结果 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伤43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5.47%,临产后胎先露大于+3、麻醉效果差者,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 结论 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是剖宫产术中常见并发症.临产与否、胎儿胎先露、胎方位、麻醉效果及子宫下段形成情况与切口撕裂发生有关.

    作者:杜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一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7±1.1)mmol/L、(6.8±1.4)mmol/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观察组肺结核病灶缩小或关闭的百分率为76.04%,胸水明显减少或消失的百分率为86.46%,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良好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均有提高促进作用.

    作者:黄艾琼;李华平;蔡玮;盛捐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18对Fractalkine表达和趋化作用的影响

    背景 Fractalkine(FKN)是新近发现的CX3C类趋化因子,能够诱导单核细胞的定向迁移,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es-18,IL-18)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Fractalkine(FKN)和趋化作用的影响,以及辛伐他汀(Simvaatatin)的干预效应.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EUVCs FKNmRNA的表达,应用Traswell装置观察FKN对人单核细胞THP-1的趋化作用.结果 25、50、100 μL IL-18可上调FKN mRNA表达,并明显增强对单核细胞THP-1的趋化用,与对照组相比(P<0.01).10、100 μmol/L辛伐他汀能够抑制FKN mRNA表达,并抑制FKN的趋化作用,与单纯100 μg/L IL-18相比(P<0.01). 结论 IL-18能够上调FKN的表达并增强FKN介导的趋化作用,辛伐他汀能够抑制该效应.

    作者:田轶伦;姜德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乙肝病毒HBcAg与血清标志物、HBVDNA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群中HBcAg、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检出情况及三者关系,分析它们在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的原因及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乙肝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 460例标本的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33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421例HBs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86.94%,98例HBeAg阳性中HBcAg阳性率为65.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 DNA的133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与HBV DNA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BcAg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V DNA有良好的一致性.HBcAg与HBV DNA可以反映HBV感染与复制,尤其可反映HRsAg阴性或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的病毒复制.

    作者:廖渝;陈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IL-6和TNF的影响及相关临床指标观察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与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78例DKA患者分为试验组(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并分别观察胰岛素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和TNF-α的变化以及血糖、尿糖、尿酮体、血β-羟丁酸、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均逐渐下降,试验组出现效应更早.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发病第1 d和7 d,两组间血糖值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病第2 d,试验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凌晨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酮体转阴时间、β-羟丁酸恢复正常时间、平均每日胰岛素使用量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DKA优于常规小剂量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不仪与其血糖控制平稳,恢复快,副作用较小有关,还和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林忆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以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14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log-rank方法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18%、37.67%和21.92%;TNM分期、癌灶个数、肿瘤有无假包膜、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情况、血清AFP状态、Child-Pugh分级、肿瘤碘油沉积情况及术后4 d白蛋白下降值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均<0.05);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Child-Pugh分级、术后碘油沉积情况、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患者Child-Pugh分级、术后碘油沉积情况、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张晓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6-2008年邵东县桶装饮用水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邵东县桶装饮用水卫生指标合格率,进一步掌握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状况,确保人们饮水安全卫生.方法 按国家标准方法GB5750-2006对桶装饮用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铅、亚硝酸盐、pH值、电导率、余氯等进行测定,根据进行评价.结果 174份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67.24%,超标以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为主,理化指标超标较少. 结论 邵东县桶装饮用水合格率较低,应引起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同时提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保证饮用水安全、卫生.

    作者:廖清群;尹超平;黄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状况,进一步探讨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9-2008年长沙市芙蓉区3家医院(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点)住院分娩孕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22 717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的监测.结果 ①10年来出生缺陷儿平均检出率176.96/万(402/22 717),呈上升趋势,2004年有显著上升;②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总唇裂、多指、外耳畸形,10年来围产儿先心病发生率为46.66/万,自2000年来处于出生缺陷疾病构成第1位,占17.36%~34.93%;③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孕母>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年龄段;⑤围产儿死亡率为19.15%,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3.23%o,占围产儿死亡32.64%. 结论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出生缺陷预防控制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保健等重点环节上加强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病因学研究,从根本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切实提高人口索质.

    作者:屈沪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高分辨率CT征象表现与分析

    目的 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表现和HRCT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其中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0例,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1例,支气管播散肺结核17例)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①小叶间隔异常可见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62.5%(25/40),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52.4%(11/21),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支气管播散肺结核中仪5.9%表现为小叶间隔呈不规则增厚,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有88.2%(15/17)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树芽状,血行播散性病变仅可见小叶核结节状增大,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组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叶实质异常在三组中均表现为小叶实质内散在结节.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RCT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利用HRCT征象分析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可以提高肺部弥漫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陈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丙戊酸钠药物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风后癫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丙戊酸钠药物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体重、BMI、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而血糖值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VPA治疗可引起癫痫患者体重、BMI、血清胰岛索水平增高,并导致胰岛素抵抗,但对其血糖无直接影响;丙戊酸钠负荷量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控制效果较满意,且未发现比较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2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结控科门诊2004年1月一2007年12月管治的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2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 结论 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作者:谢延;张胜男;曾显声;蒋惠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临床观察设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组(观察组).临床观察X线胸片、血气、肝肾功能和病死率.结果 临床出现严重肺损害(肺门结构紊乱、肺纤维化等)的病例观察组占41.9%,对照组6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aO2增高,SOPT、总胆红素和Cr降低;而对照组仅Cr明显降低.观察组病死率占48.3%;对照组病死率占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丹参与综合治疗对改善百草枯中毒致肺损害、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丽;刁其峰;朱勇;胡波;王磊;刘汝芬;姜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职业性暴露化工毒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职业暴露化工毒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化工企业578名孕妇,根据孕妇工作中是否接触低浓度混苯,分为职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妊娠结局和胎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暴露组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身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月产率、早产率、死胎死产率及宫外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子代有智力低下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缺陷率为2.04%(6/294),对照组子代未发现有出生缺陷.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职业暴露化工毒物对胚胎及胎儿发育有不良影响,应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李书景;王淑然;彭英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调查分析高血压控制不达标因素及对策探讨.方法 对272例经反复治疗血压仍不达标的患者采取问卷式调查方法分析不达标原因,观察针对性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血压控制不良因素为:服药依从性差(76.47%),高血压防治知识缺乏(39.34%).缺乏血压监测(45.22%),不良生活方式(40.81%),经济能力差(15.81%),合并其他疾病(26.84%).有针对性治疗后,血压显著改善.血压控制率提高(P<0.01). 结论 针对血压控制不良因素治疗高血压对血压达标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瑞婷;陈伟;张少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