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瑞婷;陈伟;张少贞
目的 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表现和HRCT在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结核患者(其中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0例,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1例,支气管播散肺结核17例)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 ①小叶间隔异常可见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62.5%(25/40),亚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中占52.4%(11/21),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呈结节状和串珠状改变;支气管播散肺结核中仪5.9%表现为小叶间隔呈不规则增厚,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有88.2%(15/17)表现为小叶核心结节和树芽状,血行播散性病变仅可见小叶核结节状增大,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组与两组血行播散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叶实质异常在三组中均表现为小叶实质内散在结节.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RCT在显示肺小叶结构异常时具有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利用HRCT征象分析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可以提高肺部弥漫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作者:陈乐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归口管理对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比较南县采取行政干预、健康促进、强化培训、奖惩兑现、加强督导等综合措施强化结核病归口管理前(2002-2003年)后(2004-2008年)6年新涂阳病人登记率和新涂阳病人比例的变化.结果 新涂阳病人登记率由2002年的29.43/10万上升到2008年的44.60/10万,因转诊和因症推荐发现的新涂阳病人数占同期新涂阳病人比例不断上升,2008年达到了62.62%. 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强化肺结核病归口管理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有效措施和预防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手段.
作者:蔡红琼;涂光敏;唐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中毒原因.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毒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中毒的剩余食物标本及病人呕吐物、可疑大米、饮用水按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进行确认.结果 经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毒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学生8名,出现心因性反应者28名. 结论 加强违禁鼠药打击力度、加强CDC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监管力度,正确界定中毒人数,迅速排查心因性反应者,加强心理干预,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及心因性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四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本地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 150名接尘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分析粉尘作业接尘工龄、工种、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接尘组与对照组相比,FEV1.0/FV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氧化硅组相比,其他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促、胸部不适、其他反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年工龄组相比,5年工龄以上者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粉尘对接尘工人健康有一定危害,尤其是二氧化硅;肺功能损伤与接触粉尘种类和工龄有关.用人单位应注意加强对职业病的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吕惠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在临床运用中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早期筛查,了解其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6年7月-2008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妇科病人208例和妇科普查人群219例进行TCT检查,对有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者继续阴道镜下病灶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后诊断.结果 1.TCT细胞病理检查阳性69人,阳性率16.16%;阴性358人,阴性率83.84%,灵敏度98.04%,特异度94.95%,假阴性率1.96%,假阳性率5.05%.2.病理活检63人,TCT诊断符合率82.54%. 结论 1.TCT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无损伤,易操作,灵敏度、特异度高,应作为宫颈疾病筛查的首选方式.2.有慢性宫颈炎的妇女宫颈上皮细胞病变明显高于无症状的普查妇女.3.TCT检查假阳性率较高不能作为后诊断,后确诊依赖活组织病理检查;假阴性率1.96%,有漏诊的可能存在,应予重视.
作者:陈湘莲;吴志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sEsel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ACS患者共70例,其中非ST段抬高ACS(NSTEMI/UAP)组40例,ST段抬高ACS(STEMI)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健康自愿者36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Esel和ox-LDL水平,分光光度计法检测AOPP浓度,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MDA含量和SOD活力.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sEsel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并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老年ACS中,NSTEMI/UAP组和STEMI组的sEsel、AOPP、MDA、SOD和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NSTEMI和UAP亚组问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sEsel、AOPP和ox-LDL水平均高于NSTEMI/UAP组(P<0.05),而MDA、SOD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亚组与多支病变亚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老年ACS的sEsel与AOPP(r=0.496,P=0.000)和ox-LDL(r=0.342,P=0.000)密切相关.另外发现sEsel浓度高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差,低者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 结论 老年ACS发生时具有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sEsel的增高可能与AOPP和ox-LDL有关.sEsel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意义.
作者:黄湘;谭德安;谭家余;钟锋;李舟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和基诺族成人的健康状况和部分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情况,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州18岁以上基诺族1 589人,布朗族822人进行医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布朗族和基诺族成人平均身高为153.7 cm和154.8 cm,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分别为15.01%、14.74%和8.25%、5.75%,血压异常发病率为9.98%和8.04%,血糖升高为2.37%和1.79%,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异常分别为14.04%、26.50%和9.31%、18.81%,贫血发生率为5.09%和3.6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脂肪肝、胆结石、肾结石和子宫肌瘤发病率均低于国内相关报道. 结论 布朗族和摹诺族大部分与营养相关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血脂异常高于全国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政府应加强饮食宣传,引导人群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膳食模式.
作者:高国一;杨玲;姜范波;马志强;刘平华;汪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两种测定方法在职业接触者尿铅测定中的应用比较,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用两种测定方法测定同一批尿样中铅的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并统计比较两种方法的技术指标.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样品测定结果基本相当,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稳定性高;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广、基体干扰少、检测成本低.
作者:夏一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环境雌激素对人和野生动物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环境雌激素的主要来源、种类、危害、作用机制、测定方法和防治措施.
作者:闫冬良;马纪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长沙市芙蓉区1999-2008年出生缺陷状况,进一步探讨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9-2008年长沙市芙蓉区3家医院(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点)住院分娩孕满28周至出生后7 d内的22 717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的监测.结果 ①10年来出生缺陷儿平均检出率176.96/万(402/22 717),呈上升趋势,2004年有显著上升;②出生缺陷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总唇裂、多指、外耳畸形,10年来围产儿先心病发生率为46.66/万,自2000年来处于出生缺陷疾病构成第1位,占17.36%~34.93%;③出生缺陷发生的性别分布显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孕母>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年龄段;⑤围产儿死亡率为19.15%,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3.23%o,占围产儿死亡32.64%. 结论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参与的出生缺陷预防控制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保健等重点环节上加强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病因学研究,从根本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切实提高人口索质.
作者:屈沪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与产后抑郁发生有关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希望能引起社会有关部门对产后抑郁的关注与重视.方法 对北京市11所医院的603名产后42 d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的相关调查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产后42 d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18.7%,妇女的受教育水平、经济情况和居住环境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建议增加卫生经费的投入;加强孕期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孕产妇对产后抑郁的认识;加强对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孕产妇的重视.
作者:李禾;沈汝枫;杨惠娟;张雯;丁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哮喘豚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为哮喘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卵蛋白致敏复制哮喘豚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磷脂成分的含量.结果 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活性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含量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循经敷贴后能显著升高Pc、Pe的含量,与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敷贴对哮喘有治疗作用,明显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分泌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叶人诵;沈惠风;许以平;上官文姬;李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1007年麻疹高发的原因,以制订针对性的麻疹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8月~7岁龄儿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麻疹患者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和人口信息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分析宝安区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是宝安区麻疹高发的危险因素,OR值的95%CI分别为1.85~5.77、1.75~13.6,疫苗接种是保护因素.OR值的95%CI为0.07~0.27.分层分析显示: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次数越多,OR值越大;疫苗接种次数越多,OR值越小. 结论 医院暴露、麻疹病例接触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足宝安区麻疹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吴泰顺;周小涛;李苑;马智超;邓立权;陈兵;熊田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循环功能、组织氧合的作用.方法 选择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采集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变化;以及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C2、Pg-aCO2)的水平.结果 血必净组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O2、Pg-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迅速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逆转血流动力的异常和氧代谢障碍,改善内脏氧合和组织灌注.
作者:罗荣初;岳俊;张华香;胡春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由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调查方法,有效地追踪溯源和控制传染源.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方法对一起食物中毒分离的12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分型.结果 这起暴发事件的PFGE试验结果显示,同起事件的DNA带完全一致. 结论 PFGE具有分型力强、重复性高等特点,能直观地判断分离菌的亲缘关系,及时查明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从而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蔓延,PFGE可以作为暴发流行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作者:张玲;梁伟;王勇;黄留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女性梅毒患者HSV-Ⅱ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80例确诊为梅毒的女性患者进行HSV-ⅡIgG抗体检测.结果 HSV-Ⅱ IgG抗体阳性者31例,占38.75%. 结论 梅毒患者常合并HSV-Ⅱ的感染.
作者:旷燕飞;李淑华;张亚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旁路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200例,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诱发、终止室上速,并记录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在射频消融术中检验心电向量图对隐匿性旁路定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室上速的患者有174例,经心电向量图检查诊断为室上速的有196例,二者比较,P<0.05;心电向量图关于左旁路位于左房室间的诊断与射频消融术中的诊断的符合率为100%.右旁路位于右房室间的诊断的符合率为86.71%. 结论 心电向量图能对室上速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并能对隐匿性旁路作出较精确的定位诊断.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程硕韬;郭跃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严重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来212例严重肝病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12例肝病患者中有180例(85%)有腹胀,164例(77%)有腹部压痛或反跳痛;146例(69%)有发热,104例(49%)有自觉腹痛,88例(42%)有腹泻.108例(51%)腹水白细胞≥0.5×109/L;74例(35%)腹水白细胞≥0.3×109/L;PMN(腹水多形核白细胞)≥0.5者122例(58%),PMN≥0.25者90例(42%).32例(1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细菌16株,6种细菌,革兰阴性菌占88%,革兰阳性菌占12%. 结论 肝病患者并发SBP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敏感.
作者:潘慧琼;杜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院住院患者HBV感染状况及手术史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于本院住院患者389例,其中有手术史患者167例,无手术史患者222例.以ELISA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将两组出现的11种模式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389例住院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13.88%,HBV感染率为58.09%,HBV免疫学指标阴性率41·91%.其中HBsAg、HBeAb、HBcAb阳性者38例(9.76%),HBcAb阳性者25例(6.43%),HBsAg、HBcAb阳性者13例(3.34%).两组间比较显示,有手术史的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于无手术史患者(P<0.01).且两组间,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和HBcAb阳性模式的比较显示有手术史的患者HBV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手术史患者(P<0.001).结论 住院患者是HBV高感染危险人群.手术是导致医院内HBV感染的方式,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禹红;吕继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生口腔保健综合防治工作试点初步效果.方法 选取3所试点小学及相应的防治医疗机构,人校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督促患有龋病的学生及时治疗,并对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所学校接受检查的在校学生5 325人,患龋人数3 991人,龋齿13 526颗.其中1~4年级学生乳牙患龋率为78.34%,乳牙龋均为3.25;5~6年级学生恒牙患龋率为65.23%,恒牙龋均为1.37.学生龋齿填充率为9.95%.3个月后,各试点学校、医院口腔科接受经普查指导就诊的学生总数为2 540人,占需要治疗人数的47.70%.结论 通过编写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进行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学生龋齿填充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相互配合,尤其需要各有关行政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作者:廖辉陵;郭艳芳;刘建新;齐静;李基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