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目的 通过分析霍乱弧菌外环境水体、水产品监测的相关信息,为制定有效的霍乱疫情监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依据<霍乱弧菌手册>[1](第五版)提供的方法,对外环境样本进行分离、鉴定,阳性株用KB法作药敏试验,PCR方法进行ctxA、tcpA毒力基因测定. 结果在监测的105份外环境样本中,检出32株小川型霍乱弧菌,阳性率30.48%;阳性菌株均来自水产品及其养殖容器,水体样本中未检出.32株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诺氟沙星等8种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等3种药物耐药,对强力霉素等4种药物中敏.、32株分离菌株中经毒力检测有9株毒力基因阳性(5株毒力基因ctxA阳性,3株毒力基因tcpA阳性,1株毒力基因tcpA、ctxA均为阳性). 结论本次监测中水产品霍乱弧菌的污染情况严重,且来源于甲鱼的菌株ctxA毒力基因检出较高,提供了证实衡阳市因食用甲鱼引起霍乱疫情暴发的有力依据.应加强水产品市场管理,有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
作者:楼萍;刘英豪;李哲婷;邓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以聚六亚甲基胍为主要杀菌成分的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性能及毒性. 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以及动物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该消毒液含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为5 800 mg/L,以原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4.00.稳定性结果,在37℃恒温箱内存放37 d,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为6.35%.能量试验结果,杀灭大肠杆菌低合格有效浓度为750 mg/L.现场消毒试验结果,以5 800 mg/L该消毒液对手、皮肤表面擦拭消毒1 min,其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00.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大于5 000 mg/kg(体重),皮肤刺激试验显示对皮肤无刺激作用,阴道黏膜刺激试验显示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亦未发现异常指标;变态反应试验未见受试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反应等刺激反应,表明对皮肤无致变态反应作用. 结论该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安全性能好.
作者:苏伟东;孙贵娟;卢桂宁;陆武韬;甘永新;诸葛石养;彭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煤矿透水事故现场应急卫生防病措施.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方法,对某煤矿透水事故现场2 000多名救援人员及环境实施卫生防病应急措施及评价. 结果事发第3 d,在某集中供餐点进餐的救援人员出现11人腹痛、腹泻;事发第6 d,给矿区供水水厂启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时清水池观赏鱼死亡,检测氯酸盐清水池水4.37 mg/L,末梢水1.38 mg/L,分别超标6倍、2倍.用漂白粉按500 mg/L对出井人员消毒喷洒数天每天出现11~14例皮炎患者,加强药物配制指导,强调用肥皂水清洗等措施后缓解.搜救期间没有发生传染病疫情. 结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饮水、废水卫生监测及预防性环境消毒杀虫,分类开展人员培训,是保障矿难事故现场人员、环境卫生安全的有力措施.
作者:刘展华;杨进业;冯向阳;钟格梅;黄柯;李惠杨;方宁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西境内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学分型及这些分离株存在毒力基因的情况,从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与临床分离株的相关性,为对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风险性评估和开展食品安全性检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2007年广西食源性疾病监测网36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水产品来源株和临床株)为研究对象,利用O抗标准血清分型的基础上,应用PCR的方法检测该菌tdh和trh两种毒力基因. 结果水产品分离株血清分型呈多样性,毒力基因阳性率低;临床分离株血清型集中为O1和O3,均存在tdh毒力基因. 结论广西境内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主要与携带tdh毒力基因的该菌有关,监测时不仅要关注水产品中该菌的高分离率,更要关注和防范携带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
作者:王红;唐振柱;李秀桂;黄彦;车光;黄兆勇;蒋震羚;吕素玲;方志锋;黄立嵘;程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药敏和危险因素. 方法对ICU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病例作为观察组,22例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病例作为对照组,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使用抗生素≥7 d,使用抗生素≥两种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对丁胺卡那、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超过60%. 结论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以减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彭科;张玉坤;刘莉;王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D组)和姜黄素组(C组).构建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1、3和6 h取血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Eu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活性,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核因子-kB(NF-kB)的表达. 结果与IR组和D组比较,C组ALT水平和TNF-α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肝脏组织损伤轻;C组NF-kB的表达也明显低于IR组(P<0.05). 结论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姜黄素抑制了NF-kB的表达进而减少了炎性介质的释放.
作者:殷凡;毛涛;徐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氟致人肝细胞DNA损伤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40、80、160μg/ml氟化钠对培养的人肝细胞进行染毒,12 h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氟化物对人肝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各氟染毒组人肝细胞DNA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染氟剂量的增高而增大;中、高剂量氟组人肝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高剂量氟组与低剂量氟组之间细胞DNA损伤程度和凋亡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氟可导致人肝细胞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氟所导致的DNA损伤与细胞凋亡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作者:褚启龙;哈建利;王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健康人群的体检异常率. 方法收集2007年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资料26 675例,按年龄分组对体检人群不同标志物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异常率各年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升高.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血糖(GLU)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分别为12.7%、19.3%、9.7%、5.8%. 结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对牛磺酸矿维咀嚼片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 方法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 结果牛磺酸矿维咀嚼片急性经口毒性为无毒;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均为阴性. 结论牛磺酸矿维咀嚼片属实际无毒级物质,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马小华;云琦;高晓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dsDNA抗体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53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nuA的水平,分析AnuA和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结果 53例SLE患儿中40例AnuA阳性,35例正常对照组AnuA均为阴性.AnuA在儿童SLE中的阳性率为75.47%,抗dsDNA抗体在儿童SLE中的阳性率为52.83%. 结论 AnuA对儿童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抗dsDNA抗体阴性的儿童SLE的诊断.
作者:金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化学有害因素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1];噪声、工频电场等物理因素符合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的要求[2]. 结论该项目综合指数Ⅰ=0.5,评价为Ⅰ级,职业卫生综合评价合格.
作者:巫一芳;董吉良;刘蔼成;彭铁桥;张养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糖、高血脂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 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的20岁以上男性居民1 047人进行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检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中超重与肥胖的罹患率分别为43.55%、14.90%;体重过低、正常、超重、肥胖四组人群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0.00%、3.59%、6.14%、14.74%)、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0.00%、5.02%、6.36%、14.10%)、高TC患病率(分别为17.65%、20.81%、27.85%、33.33%)、高TG患病率(分别为5.88%、27.27%、49.12%、6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835、20.791、11.672、83.695,P均<0.01);不同体重指数组的FPG、TC、T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66、6.957、32.498,P均<0.01). 结论平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值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大而显著增高,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患病率也随体重指数的增大而显著增高.
作者:严克贵;陈爱珠;周秋芬;汪宁生;童凤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化妆品铅检测样品预处理中的微波消解法是否切实可行. 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和标准方法中的干湿法分别对化妆样品进行预处理,再通过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进行铅含量测定. 结果微波消解法线性关系好,相关系数>0.999;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差为1.4%~2.2%;准确度高,回收率为96.75%~99.07%;测得的结果比干湿消化法更接近实际. 结论微波消解法所用试剂少、环境污染低,且消解更完全,引入的试剂误差小,应该取代干湿消化法在日后工作中得到推广.
作者:谢向阳;刘仁文;周述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有关部门研究并制订有效的饮水卫生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查询科技期刊网收集2007-2008年公开报道的自备井水水源供水污染事件,并对其发生的特点、原因和对健康的危害进行分析. 结果 40起污染事件以生物污染为主,占92.50%;发生的场所以学校为主,占67.50%;污染环节因水源受污染引起的占95.00%;生活污水和粪便为主要污染物,分别占62.50%和22.50%;40起事件中平均每起影响人数达6 993人,平均发病人数131人,平均发病率为1.87%. 结论加强对自备井水供水水源的生物污染风险控制和对水质进行有效消毒是预防控制该类水污染事件的重要措施.
作者:钟格梅;唐振柱;黄江平;黎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我院住院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者送检的痰标本,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与鉴定并应用半自动细菌分析仪(长沙天地人公司产品)鉴定到种并作相应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结果 2 055份痰标本分离出需氧菌1 266株,其中肠杆菌科612株(48.3%),非发酵菌419株(33.1%),葡萄球菌属125株(9.9%),酵母样菌55株(4.3%),链球菌属检出率少.其中肠杆菌科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总检出率15.6%,非发酵菌属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总检出率17.4%,葡萄球菌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检出率3.9%,药敏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低为美洛培南,其次为左氧氟沙星,葡萄球菌属耐药率低为万古霉素,其次为强力霉素. 结论老年患者体弱多病,住院时间长,长期使用抗生素,因而细菌耐药性相对较高,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做痰培养和药敏分析,避免盲目用药,有效控制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和多重耐药株的增长.
作者:王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新化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及对健康教育活动的需求,为进一步在社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社区内随机抽取300名居民作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居民获取健康教育的方式以讲座及宣传品居多(占71.67%),实施者以医疗单位和社区居民为主占85%;只有54.33%的居民对组织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持满意评价;92.67%的居民对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有兴趣,71.33%的居民愿意来组织健康教育活动. 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发展志愿者是未来的工作方向,调整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加强对组织人员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是今后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活动的保障.
作者:冯艳萍;冯则智;曲鸿博;周艳平;赵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珠宝加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被调查企业主要工艺以珠宝镶嵌为主,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苯系物、噪声,其中苯的22个检测点合格率仅40.91%. 结论珠宝加工企业苯的危害情况较为严重,镶石清洗工位工人是直接受害者.应进行生产工艺改良,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对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
作者:林奕嘉;方少波;黄丽静;张风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期干预治疗对衣原体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CPIgM、IgG测定,将IgM阳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治疗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规范治疗;IgM阴性、IgG阳性既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对照组,未曾用过大环内酯类药物规范治疗,二组病例均行为期3~5年的随访,比较二者哮喘的发病情况.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哮喘发病率低、治愈率高,治疗组及对照组其哮喘发病率分别为15.56%、36.84%;治愈率分别为73.33%、44.74%(P<0.05). 结论对婴幼儿期衣原体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采用大环内酯类药规范治疗可降低其日后哮喘发病的风险.
作者:赵灵芝;张先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现状及药敏特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支原体培养采用珠海市银科有限公司提供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 结果 1 749例患者中,85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8.6%;女性阳性率为54.8%,高于男性27.9%;支原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支原体感染中,Uu、Mh、Uu+Mh的阳性率分别为38.8%、1.4%、8.5%.两年统计比较Mh及Uu+Mh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一年.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较好的是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交沙霉素(JOS),敏感率分别为81.1%、77.3%、81.1%;对环丙沙星(CPF)、氧氟沙星(OFL)、螺旋霉素(ASP)、左旋氧氟(LEV)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76.0%、55.8%、72.1%、69.4%.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一Uu及Mh感染.且支原体对12种药物的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多药耐药率逐年上升. 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主要由Uu引起,占38.8%,uu+Mh混合感染日趋严峻,药物敏感率逐年下降,多药耐药率逐年上升,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顾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与其相应的受体TrkB结合发挥生理作用,不仅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生长和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起关键作用,而且与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BDNF的结构、受体、生物学功能及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熊丽丽;杜万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