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生殖道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顾小红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支原体,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 分析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现状及药敏特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支原体培养采用珠海市银科有限公司提供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 结果 1 749例患者中,85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8.6%;女性阳性率为54.8%,高于男性27.9%;支原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支原体感染中,Uu、Mh、Uu+Mh的阳性率分别为38.8%、1.4%、8.5%.两年统计比较Mh及Uu+Mh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一年.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较好的是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交沙霉素(JOS),敏感率分别为81.1%、77.3%、81.1%;对环丙沙星(CPF)、氧氟沙星(OFL)、螺旋霉素(ASP)、左旋氧氟(LEV)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76.0%、55.8%、72.1%、69.4%.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一Uu及Mh感染.且支原体对12种药物的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多药耐药率逐年上升. 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主要由Uu引起,占38.8%,uu+Mh混合感染日趋严峻,药物敏感率逐年下降,多药耐药率逐年上升,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彩超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辅助诊断头面部等恶性瘤伴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50例头面部等恶性肿瘤病人的颈部淋巴结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诊断资料,用x.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颈部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74,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临床触诊敏感性高,并在区分淋巴结良恶性上起主导作用.

    作者:关绮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乳腺增生性病变组织中ER、PR、c-erbB-2、p16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ER、PR、c-erbB-2、p16和Ki-67在乳腺增生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72例非典型增生(轻度21例、中度24例、重度27例)、24例导管原位癌及26例浸润性癌组织中ER、PR、c-erbB-2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用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 结果 c-erbB-2的表达在轻度非典型增生与中度、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导管内癌、浸润性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重度非典型增生与导管内癌、浸润性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和Ki一67的表达在中度非典型增生与重度非典型增生、导管内癌、浸润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性增生、轻度非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乳腺单纯性增生和轻度不典型增生相比,乳腺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中ER、PR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在中度非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量与重度非典型增生、导管内癌及浸润性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erbB-2、ER、PR、Ki67和p16蛋白表达异常发生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其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癌前病变和估计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延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非配套试剂代替配套试剂测血清钙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评价非配套试剂代替配套进口试剂测血清钙的可行性. 方法用非配套试剂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通过精密度实验、回收实验、干扰实验和线性实验,并与配套进口试剂作相关比较进行评价. 结果非配套钙试剂精密度、回收率和线形均符合要求.与配套进口试剂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配套钙试剂能代替配套进口试剂,适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

    作者:叶春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广西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分子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广西境内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学分型及这些分离株存在毒力基因的情况,从毒力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与临床分离株的相关性,为对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风险性评估和开展食品安全性检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2007年广西食源性疾病监测网36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水产品来源株和临床株)为研究对象,利用O抗标准血清分型的基础上,应用PCR的方法检测该菌tdh和trh两种毒力基因. 结果水产品分离株血清分型呈多样性,毒力基因阳性率低;临床分离株血清型集中为O1和O3,均存在tdh毒力基因. 结论广西境内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主要与携带tdh毒力基因的该菌有关,监测时不仅要关注水产品中该菌的高分离率,更要关注和防范携带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

    作者:王红;唐振柱;李秀桂;黄彦;车光;黄兆勇;蒋震羚;吕素玲;方志锋;黄立嵘;程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例输入性疟疾报道

    1 临床资料与诊断患者周某,男、44岁,籍贯常熟.于2007年7月5-7日发热,体温38.0℃左右,当地医院补液后好转.当月18日始每日发热,体温39.0℃,高峰在午后.伴明显寒颤,间有酱色尿及伴腰痛.发病以来诉头痛,无恶心、呕吐现象,进食尚可.

    作者:王凤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衡阳市水产品及养殖容器霍乱弧菌监测与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霍乱弧菌外环境水体、水产品监测的相关信息,为制定有效的霍乱疫情监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依据<霍乱弧菌手册>[1](第五版)提供的方法,对外环境样本进行分离、鉴定,阳性株用KB法作药敏试验,PCR方法进行ctxA、tcpA毒力基因测定. 结果在监测的105份外环境样本中,检出32株小川型霍乱弧菌,阳性率30.48%;阳性菌株均来自水产品及其养殖容器,水体样本中未检出.32株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诺氟沙星等8种药物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等3种药物耐药,对强力霉素等4种药物中敏.、32株分离菌株中经毒力检测有9株毒力基因阳性(5株毒力基因ctxA阳性,3株毒力基因tcpA阳性,1株毒力基因tcpA、ctxA均为阳性). 结论本次监测中水产品霍乱弧菌的污染情况严重,且来源于甲鱼的菌株ctxA毒力基因检出较高,提供了证实衡阳市因食用甲鱼引起霍乱疫情暴发的有力依据.应加强水产品市场管理,有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

    作者:楼萍;刘英豪;李哲婷;邓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Triton X-100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血镉

    目的 建立有机试剂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血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方法利用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将血液进行稀释制成悬浮液直接进样,直接测定血液中镉的含量. 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L,回收率为96.0%~101.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0%. 结论该法样品溶液易于灰化,原子化信号得以改善,基体干扰明显减少,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血样中镉的测定.

    作者:易海艳;胡建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了解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对策. 方法调查湖南省结核病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11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了解规律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11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均为复治,其中男性78例(70.9%),女性32例(29.1%),年龄18~70岁.病人来自农村102例(92.7%),城镇8例(7.3%).依从性良好的21例(19.1%),依从性差的89例(80.9%).治疗依从性与病人的文化程度、对该病的知晓情况、病情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结论应重视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采取综合、有效的干预对策,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华平;杨坤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分析其网络成瘾的成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对芜湖地区3所高职院校在校生1 260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1.1%(126/1 138).男生14.1%(94/665)明显高于女生(6.8%,32/473)(x2=15.248,P=0.000).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上网弊端的认识、上网主要目的 以及上网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沉溺网游,将网络视为寄托感情、慰籍心灵的首选,母亲文化程度高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自己对专业的满意程度很可能是避免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 结论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网络成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重视高职生发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并针对其特点进行干预.

    作者:邹云飞;姚应水;邹云青;安州;康耀文;陈燕;龚伟志;李鸿;姚纹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补充微量营养素对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亚群和感染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充微量营养素是否改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功能和降低一般感染发生率. 方法按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给予122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营养素制剂和安慰剂,连续服用6个月.研究开始前和6个月时进行人体测量、血液生化和细胞免疫检查.研究前1个月及研究期间每月进行随访,每2周填写饮食和运动记录表、感染登记表. 结果研究结束后10人退出研究,脱落率8.2%,获得有效数据者112例.研究开始前两组基本情况及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束后干预组CD4+、CD8+、CD4+/CD8+比例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在研究期间发热率、每次发热时体温、发热时持续时间、感冒发生率、皮肤脓肿与破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适量补充微量营养素可改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功能、降低一般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永;刘英华;张月红;景洪江;王觐;于晓明;张荣欣;薛长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减退分析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减退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根据cCMI-)一3标准…,选择2007-2008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住院病人中患抑郁症患者35人与精神一般正常的30人用韦氏记忆[2]测验进行年龄、文化程度相关分析的对照研究. 结果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与正常人相比下降明显(P<0.05),记忆下降与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相关. 结论抑郁症可导致人的记忆功能减退,其中文化程度越高的人下降越不明显,年龄越大的人下降越明显.

    作者:黎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9年桂林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基线调查报告

    目的 为了解桂林市静脉吸毒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流行情况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在市戒毒所和社区的244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吸毒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占81.97%,有31.56%的人有共针行为,HIV抗体阳性率为5.74%,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24.19%.接受干预服务的比例不到50%. 结论吸毒人群存在共针和无保护的商业性行为两条重要的感染艾滋病途径,应加大对这一高危人群的宣传和干预.

    作者:文小青;蒋巍;陈伟;周芸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FMEA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FMEA法[1]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是否适用. 方法根据FMEA的原理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结果 FMEA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信息含量大,关键点和控制措施比较直观清晰明了. 结论 FMEA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能对简单的工艺进行直接分析,如果需要对某个项目进行全面地分析,还得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作者:蒋少波;易进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非典型甲型副伤寒早期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昆明市非典型甲型副伤寒早期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66例甲型副伤寒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66例患者均有发热,热型以弛张热为主占73%,且49~59例(74.2%~89.3%)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而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等特征较少见,仅各占16.6%、9.09%;66例均无玫瑰疹.肝肿大(24.2%)、脾肿大(21.2%)常见,ALT活性增高者占21.2%(18/66),总胆红素增高者占10.6%(7/66),WBC正常45例(68.2%),嗜酸粒细胞减少53例(80.3%).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以中毒性肝炎多见,其次为中毒性心肌炎,并发血小板减少者居第三. 结论对临床原因不明发热患者,应早作血常规、血培养.特别是WBC正常,嗜酸粒细胞减少对早期甲型副伤寒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对早期甲型副伤寒诊断不具备明显参考价值.

    作者:陈一晖;李武;张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59名吸毒者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岳阳市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者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 方法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采取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HIV抗体、HBsAg、HCV抗体、梅毒抗体. 结果 459名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中,306例承认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IV、HBV、HCV、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3.73%、23.52%、82.35%、5.88%;否认静脉注射吸毒者153例未检出HIV、梅毒感染者,HBV、HCV感染率分别为17.65%、13.73%;HBV在两种不同吸毒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CV在两种不同吸毒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4,P<0.01). 结论应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知识的宣传与教育,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连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淋病奈瑟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淋病是世界范围内历史较悠久的,并且依然属于发病患者较多的性传播疾病(STD).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淋病的流行与蔓延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巨大的危害,随着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曾经使淋病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淋病奈瑟菌也相应出现了耐药菌株,并且耐药机制日趋复杂,给淋病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将近年淋病奈瑟菌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龙智钢;刘运芝;夏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某烟叶仓库仓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工程评价

    目的 了解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测试对该项目通风防护设施进行评价. 结果化学有害因素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1];噪声、工频电场等物理因素符合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的要求[2]. 结论该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效果良好.

    作者:廖雍玲;杨乐华;王多多;刘蔼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番茄红素与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番茄红素是广泛存在于番茄、番茄制品和其它红色果实中的一种类胡萝卜素,是膳食中重要的抗氧化营养素之一.研究显示,富含番茄红素的番茄及番茄制品的饮食摄入量、血清和组织中番茄红素的水平与许多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呈负相关,本文将对番茄红素与常见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黄萍;唐大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NST基线图形与胎儿窘迫的关系

    目的 探讨NST基线图形对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 857例孕妇分娩前一周内后一次NST基线类型影响因素和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①异常妊娠组的0型、0~Ⅰ小型和Ⅰ小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05);两组的Ⅰ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基线变异异常组的异常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NST无反应组(P<0.005);NST无反应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基线变异异常组(P<0.005);:NST反应组的异常妊娠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基线变异正常组(P<0.005,P<0.005,P<0.025).③0型的胎儿窘迫发生率(45.59%)明显高于0~Ⅰ小型、Ⅰ小型和Ⅰ型(P<0.05);0型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3.53%)和Ⅱ°~Ⅲ°羊水粪染发生率(21.08%)高.④0型的剖宫产率(89.71%)明显高于0~Ⅰ小型(P<0.005);Ⅰ小型(73.94%)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Ⅰ型(P<0.05). 结论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提示胎儿在宫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作者:邓曼玲;唐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泉州市2006年15岁以下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15岁以下人群麻疹免疫状况,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科学防治. 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鲤城区等10个县(市、区)抽取1~14岁常住健康儿童680名为监测对象,分1~、2~、3~4、5~7、8~14岁五个年龄组,每年龄组40名以上,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 结果全市1~14岁健康常住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2.50%,保护率62.21%,抗体滴度的几何均数(GMT)为1:1804.68;不同县(市、区)的抗体阳性率和GMT有差别,丰泽区低,惠安县高;农村地区GMT水平高于城镇,随着麻疹疫苗接种针次的增加抗体的阳性率和GMT水平逐渐升高;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发病密切相关. 结论 15岁以下人群免疫水平下降、疫苗接种率低,麻疹.发病升高与之密切相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所有儿童完成麻疹疫苗免疫是泉州市麻疹防控的主要措施,建议加强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和补种工作.

    作者:陈雅红;史习舜;杨秀惠;洪荣涛;洪思让;黄佳祥;黄彩虹;卢文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