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平;杨坤云
目的 了解邵东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转阴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相应防治对策. 方法选择县疾控中心登记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涂阳肺结核患者转阴率、构成比及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 结果邵东县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总转阴率为94.42%,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高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P<0.01),菌阳等级越高转阴率下降(P<0.01),随着年龄升高转阴率降低(P<0.05). 结论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转阴率与病人类型、菌阳等级、年龄等因素有关,应针对重点环节开展防治工作,提高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转阴率和治愈率.
作者:陈巧玲;阳新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湖南省尘肺病数据库,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数据库采用Adaptive server Anywhere8.0和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将原DbaseⅢ升级为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数据库. 结果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维护、尘肺管理、诊断管理、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可直接从尘肺数据库中生成尘肺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也可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导出的Excel数据. 结论湖南尘肺数据信息库的构建能为我省尘肺防制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为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的科学决策奠定了信息基础.
作者:刘敏;肖云龙;蒋然子;刘蔼成;唐步尧;肖友立;肖雄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珠宝加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被调查企业主要工艺以珠宝镶嵌为主,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苯系物、噪声,其中苯的22个检测点合格率仅40.91%. 结论珠宝加工企业苯的危害情况较为严重,镶石清洗工位工人是直接受害者.应进行生产工艺改良,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对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
作者:林奕嘉;方少波;黄丽静;张风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医生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改善医生身心健康水平.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08年5-7月随机抽取辽宁省20所医院的1 635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职业紧张量表(OSI-R)中的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评价医生紧张反应,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 结果医生PSQ平均分值为86.91.按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调整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医院等级、职务、夜班、每周工作时间后,医生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任务冲突、任务不适、社会支持、责任感、任务过重、自我保健、理性处理. 结论应加强医生的健康教育项目及职业教育项目,提高医生的个体应对能力,降低职业紧张,促进医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吴辉;迟铁爽;王甲娜;胡宝生;王烈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澧县在娱乐场所开展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 方法项目实施初、试点结束和结束后4年进行3次从业人员问卷调查和生物学检测. 结果娱乐场所数量减少,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商业性行为也不断增加,人员异动率非常高,试点阶段娱乐场所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度升高,近一次安全套性行为使用率和整个安全套的使用量也大幅度升高,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人员性病感染率降低,试点结束后4年,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的使用率等效果出现下降,性病感染率出现上升,但仍较项目实施前有明显效果. 结论在娱乐场所开展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仍然明显,但工作要持之以恒.
作者:黄生煜;汪长元;徐进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洞口县2000-2 008年孕产妇的死亡情况,目的是为了了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制定干预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对策,并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谢光俊;谢正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FMEA法[1]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是否适用. 方法根据FMEA的原理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结果 FMEA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信息含量大,关键点和控制措施比较直观清晰明了. 结论 FMEA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能对简单的工艺进行直接分析,如果需要对某个项目进行全面地分析,还得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作者:蒋少波;易进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对牛磺酸矿维咀嚼片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 方法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 结果牛磺酸矿维咀嚼片急性经口毒性为无毒;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均为阴性. 结论牛磺酸矿维咀嚼片属实际无毒级物质,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马小华;云琦;高晓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电泳谱变化对肝脏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18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即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及分析. 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ALB、α2、β球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肝硬化患者除7球蛋白显著升高外其余组分均降低.肝癌患者α1、α2和γ球蛋白显著升高,其余组分均降低. 结论血清蛋白电泳能全面的反映肝脏疾病时蛋白质各个组分的变化,对于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发展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长荣;于占明;邹艳玲;高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水解酸化一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医院污水的效果,为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经二沉池、过滤池净化处理. 结果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分别为:230 mg/L、76 mg/L、105 mg/L、32 mg/L、1.5×108 MPN/L时,出水达到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排放标准. 结论该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可行,且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污泥产量较低等优点.
作者:张明亮;任新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发作性心悸、胸闷时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主要类型. 方法对261例发作性心悸、胸闷患者记录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 结果动态心电图显示261例中140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53.6%,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60岁以上组以室性期前收缩为主,其次是快速房颤、短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性停搏等.心律失常发生率60岁以上组和60岁以下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5,P<0.001). 结论老年人发作性心悸、胸闷时多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快速心律失常以多发多源室性早搏伴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缓慢性心律失常以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停搏多见.老年人发生一过性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舒辉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的配置市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2007年江西省11所市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 结果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偏少,整体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但各地相差较大,本科以上学历仍显不足. 结论增加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引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监督人才.
作者:沈凤鸣;袁兆康;廖小兵;方晓;万怡平;段晨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丙酸睾酮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酸睾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sA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检测两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WBC、Hb、PLT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CsA联合丙酸睾酮治疗CAA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文艳;李兰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对策. 方法调查湖南省结核病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11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了解规律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11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均为复治,其中男性78例(70.9%),女性32例(29.1%),年龄18~70岁.病人来自农村102例(92.7%),城镇8例(7.3%).依从性良好的21例(19.1%),依从性差的89例(80.9%).治疗依从性与病人的文化程度、对该病的知晓情况、病情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结论应重视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采取综合、有效的干预对策,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华平;杨坤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病患者血小板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580例老年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第1 d的APACHEⅡ评分分为3组,各组入院后第1、3、7、10 d均进行血小板和血糖检测,分析3组患者血清血小板、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根据患者预后,将病例分为死亡组(210例)和存活组(370例),比较二组的APACHEⅡ评分、血小板和血糖水平. 结果APACHEⅡ评分Ⅱ组和Ⅲ组与I组比较血小板数明显下降,而血糖明显增高,病死率亦是明显增高;生存组入院第1 d APACHEⅡ评分和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血小板计数则明显高于死亡组;在每个时间点上,生存组的血小板计数呈持续升高,血糖水平呈持续下降,并与死亡组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血小板及血糖改变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其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范仁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怀化市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KAP问卷对怀化医专与怀化学院2007级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对象对营养知识有一定认识,营养态度较好,饮食行为较差;专业、性别、生源、民族、家庭经济收入等对KAP得分有不同程度影响;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间存在相关性. 结论对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进行营养健康宣教与普及既必要又迫切.
作者:张志军;胡昌标;刘立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方法,并就hBMSCs表型鉴定、细胞周期、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BMSCs表型鉴定、细胞周期、绘制hBMSCs生长曲线. 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分离出纯度较高的h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BMSCs CD105、CD13阳性,CD34、CD45、HLA-DR表达阴性;hBMSCs的生长曲线呈S型;hBMSCs细胞生长周期提示大部分细胞处于相对不活跃的静止期. 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可获得纯度较高的hBMSCs,hBMSCs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作者:周莉;张兰芳;陆勤;杨引;方拥军;贲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单纯性肥胖儿童体液免疫功能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研究组)和8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腹围、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运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lgG、IgA、IgM及补体C3、C4,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两组进行比较并探讨影响体液免疫功能相关因素. 结果研究组的IgG、IgM、IgA和补体C3浓度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研究组儿童的肥胖年数、腹围、BMI、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密切相关.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体液免疫功能的因素为腹围、BMI、TG、肥胖年数和HOMA-IR. 结论单纯性肥胖症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受损,其与腹围、肥胖体重指数和年数、血脂及胰岛素的抵抗有关.
作者:刘田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辅助诊断头面部等恶性瘤伴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50例头面部等恶性肿瘤病人的颈部淋巴结触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诊断资料,用x.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颈部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9.74,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临床触诊敏感性高,并在区分淋巴结良恶性上起主导作用.
作者:关绮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订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化学有害因素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1];噪声、工频电场等物理因素符合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的要求[2]. 结论该项目综合指数Ⅰ=0.5,评价为Ⅰ级,职业卫生综合评价合格.
作者:巫一芳;董吉良;刘蔼成;彭铁桥;张养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