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萍;冯则智;曲鸿博;周艳平;赵艳华
目的 探讨VEGF和MMP-2在卵巢癌腹水形成及盆腹腔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8例卵巢癌患者中VEGF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卵巢癌患者卵巢组织中VEGF和MMP-2的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卵巢组织;在卵巢癌患者卵巢组织中,晚期患者、组织低分化、腹水量>500 ml、有盆腹腔转移者VEGF和MMP-2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早期患者、中高分化、腹水量<500 ml、无盆腹腔转移者;卵巢癌中,VEGF表达与MMP-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VEGF及MMP-2的过表达促进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两者表达具有正协同作用,协同参与卵巢癌腹水形成和盆腹腔转移.
作者:王团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D组)和姜黄素组(C组).构建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1、3和6 h取血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Eu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活性,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核因子-kB(NF-kB)的表达. 结果与IR组和D组比较,C组ALT水平和TNF-α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肝脏组织损伤轻;C组NF-kB的表达也明显低于IR组(P<0.05). 结论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姜黄素抑制了NF-kB的表达进而减少了炎性介质的释放.
作者:殷凡;毛涛;徐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7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肾损害患儿呼吸道病毒抗体,并对其临床及肾脏组织病理免疫病理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157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性肾损害患儿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120例(肉眼血尿25例、镜下血尿95例)占76.4%;蛋白尿(大量蛋白尿25例单纯蛋白尿5例)30例占19.1%,血尿和蛋白尿5例,占3.2%;肾功能不全2例占1.3%;肾脏组织病理改变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25例,占79.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球硬化18例,占11.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管坏死1例,占0.6%;肾小球轻微病变及肾小球轻微病变伴间质性肾炎13例(包括.肾小球轻微病变12例和肾小球轻*微病变伴间质性肾炎1例)占8.3%;免疫荧光沉积少,免疫荧光阴性127例占80.9%,免疫荧光弱阳性20例占12.7%,免疫荧光阳性10例,占6.4%.以IgM及FR沉积为主,无补体C3、C4沉积. 结论呼吸道病毒可以引起肾脏损害,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肾脏组织病理主要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少.
作者:段翠蓉;李志辉;寻劢;张翼;银燕;何金华;吴天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现状及药敏特征,为临床正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支原体培养采用珠海市银科有限公司提供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 结果 1 749例患者中,85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8.6%;女性阳性率为54.8%,高于男性27.9%;支原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支原体感染中,Uu、Mh、Uu+Mh的阳性率分别为38.8%、1.4%、8.5%.两年统计比较Mh及Uu+Mh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一年.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较好的是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交沙霉素(JOS),敏感率分别为81.1%、77.3%、81.1%;对环丙沙星(CPF)、氧氟沙星(OFL)、螺旋霉素(ASP)、左旋氧氟(LEV)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76.0%、55.8%、72.1%、69.4%.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一Uu及Mh感染.且支原体对12种药物的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多药耐药率逐年上升. 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主要由Uu引起,占38.8%,uu+Mh混合感染日趋严峻,药物敏感率逐年下降,多药耐药率逐年上升,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顾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裸磁粒子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常见食源菌的吸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食(乳)品,以及水质中病原体污染的检出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方法采用化学反应沉淀法制备裸磁粒子,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条件选择用菌株;分别对常见食源菌进行吸附效果观察;采用裸磁粒子吸附后琼脂稀释法计数残留菌数,计算其吸附率. 结果裸磁粒子用量在0.5 ml和1 ml时吸附率效果好,平均吸附率分别为:99.17%、99.2%,说明随着用量的增加其吸附率也随之提高;作用时间结果在30~60 min之间吸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种实验菌株的吸附率均可达97%以上;作用温度结果在室温(25℃)和37℃时对3种细菌的吸附率均可达到97%以上;对10种常见病原体的吸附效果显示均具有较高吸附率. 结论裸磁粒子作为提高食源性污染菌检测的一种吸附载体,实验证实裸磁粒子对常见食源性细菌均具有较高的吸附率,为提高食(乳)品中污染菌的检出提供条件.
作者:杨柳;苏明权;岳乔红;马越云;程晓东;郝晓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的特性. 方法 SPF级6周龄雄性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Adiponectin-/-)30只随机分为5组,第1、2、3组分别给予普通膳食喂养10、20、30周,第4组每2周经颈静脉注射空白腺病毒载体(即β-半乳糖甘酶腺病毒载体)并予普通膳食喂养30周,第5组每2周经颈静脉注射重组脂联素腺病毒载体并予普通膳食喂养30周;另随机选取SPF、级6周龄雄性野生型小鼠(WT)6只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膳食喂养30周.采用酶法测定血糖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分离小鼠胸主动脉置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茜素红钙化染色.分离主动脉弓到髂骨分支的动脉,用比色法测定10%甲酸抽提的钙含量.超声破碎胸主动脉,用Bradford法测总蛋白含量,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ALP活性. 结果经普通膳食喂养的各组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在体重、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方面无明显区别.与野生型小鼠、喂养10及20周的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相比,喂养30周的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出现了轻度的动脉钙化,其动脉的钙含量及ALP活性升高.通过对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进行外源性脂联素的补充,抑制了动脉钙化的出现及ALP活性升高. 结论在普通膳食喂养30周后,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出现轻度的动脉钙化,其机制可能与动脉中升高的ALP活性有关;外源性脂联素的补充可抑制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动脉钙化的发生,提示脂联素为动脉钙化的保护因子.
作者:赵立玲;王敏;袁凌青;谢辉;李辉;罗湘杭;廖二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常见的并发症.早发甲减是指 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后1年内发生的甲减.131I治疗的实际工作中,从131I治疗的综合因素方面,探讨预防甲减发生的因素及131I治疗后早发甲减的及时处理.
作者:刘国锋;石光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震救灾期间驻北川前线部队官兵中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 方法对驻北川前线部队就诊官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47例就诊官兵中,皮肤病的发病率位居首位,为34.2%(153/447);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皮肤病依次为:虫咬皮炎、真菌性皮肤病和湿疹,分别占43.8%(67/153)、15.0%(23/153)和10.5%(16/153). 结论抗震救灾前线部队官兵中皮肤病的发病率较高,应重视皮肤病的诊治工作;虫咬皮炎是防治的重点;应根据救灾部队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合理配置治疗药品,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作者:刘军连;常李荣;那薇;杨建武;吴航滨;邹德威;张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对长沙集中式餐饮具消毒行业及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今后做好长沙市集中式消毒餐饮具的监管工作提出了对策.
作者:申向群;向辉勇;柳德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比较甲状腺结节穿刺后手术患者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08年12月我院住院期间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89例,先后予以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手术切除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比较检查结果. 结果以89例FNA后完成结节手术者的术后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0.2%,诊断准确率为88.8%;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8.8%,其中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依次为98.1%、84%、100%,与总体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滤泡性腺瘤两者诊断符合率较低,仅为11.1%,与总体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较高,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但对滤泡性腺瘤诊断符合率较低,对结节性质判定应结合症状体征、超声、同位素扫描及细针穿刺结果综合判断.
作者:林毅;吴艺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与其相应的受体TrkB结合发挥生理作用,不仅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生长和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起关键作用,而且与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BDNF的结构、受体、生物学功能及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熊丽丽;杜万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及相关行为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同伴推动法对符合条件的188名男男性接触人群进行调查. 结果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网络复杂,性行为方式多样,12.2%有吸毒行为,性病感染达34.6%,文化程度是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深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极高的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和干预工作.
作者:谭京广;陈琳;蔡文德;石向东;王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健康人群的体检异常率. 方法收集2007年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资料26 675例,按年龄分组对体检人群不同标志物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异常率各年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升高.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血糖(GLU)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分别为12.7%、19.3%、9.7%、5.8%. 结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ER、PR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44例乳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级及测定ER、PR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ER、PR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与肿块大小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变化趋势;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组织学分级与血流分级呈正相关变化趋势.毛刺征组、周边强回声晕组、后方回声衰减组ER、PR表达的阳性率较无毛刺组、无周边强回声晕组、无后方回声衰减组高;ER、PR的表达与血流丰富程度无明显相关性;随着肿块体积的增大,ER、PR表达的阳性率越低. 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及ER、PR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提示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PR的表达状态.
作者:田慧玉;王心佳;赵筱丹;刘春媛;蒋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测试对该项目通风防护设施进行评价. 结果化学有害因素符合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1];噪声、工频电场等物理因素符合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的要求[2]. 结论该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效果良好.
作者:廖雍玲;杨乐华;王多多;刘蔼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肠道细菌的影响. 方法将5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组,C组为单纯腹部海水浸泡组,D组为腹部开放伤合并生理盐水浸泡组,E组为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建立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创伤模型,每组大鼠取全血、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分别制备成血浆、肝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菌落数. 结果大鼠血浆、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上清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单纯腹部海水浸泡组均无细菌生长;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均有细菌生长,且菌落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或腹部开放伤合并生理盐水浸泡组(P<0.01). 结论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发生易位.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刘刚;姜涛;王大鹏;胡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地下水重金属指标的污染情况及地下水的质量情况. 方法收集1982-2008年昆明市地下水的检测结果.对每年150件左右的地下水的九项重金属指标的合格率进行计算. 结果 1982-2008年昆明市地下水重金属指标中以铁锰超标为主.80年代和90年代初水样中铁的合格率相对90年代末和2002年以后低是因为以前地下水作为大量的饮用水源,而在后期集中式供水增多,封停了一些地下水井.昆明市地下水的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尤其以西边较为明显. 结论昆明市地下水的重金属指标有污染加重的趋势,地下水的质量也有下降的趋势.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增加检测的频率和范围.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市民能喝上健康干净的地下水.
作者:刘晓松;韩瑞萍;周卫民;苏晓梅;张芳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我院住院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者送检的痰标本,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与鉴定并应用半自动细菌分析仪(长沙天地人公司产品)鉴定到种并作相应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结果 2 055份痰标本分离出需氧菌1 266株,其中肠杆菌科612株(48.3%),非发酵菌419株(33.1%),葡萄球菌属125株(9.9%),酵母样菌55株(4.3%),链球菌属检出率少.其中肠杆菌科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总检出率15.6%,非发酵菌属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总检出率17.4%,葡萄球菌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检出率3.9%,药敏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低为美洛培南,其次为左氧氟沙星,葡萄球菌属耐药率低为万古霉素,其次为强力霉素. 结论老年患者体弱多病,住院时间长,长期使用抗生素,因而细菌耐药性相对较高,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做痰培养和药敏分析,避免盲目用药,有效控制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和多重耐药株的增长.
作者:王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补充微量营养素是否改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功能和降低一般感染发生率. 方法按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给予122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营养素制剂和安慰剂,连续服用6个月.研究开始前和6个月时进行人体测量、血液生化和细胞免疫检查.研究前1个月及研究期间每月进行随访,每2周填写饮食和运动记录表、感染登记表. 结果研究结束后10人退出研究,脱落率8.2%,获得有效数据者112例.研究开始前两组基本情况及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束后干预组CD4+、CD8+、CD4+/CD8+比例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在研究期间发热率、每次发热时体温、发热时持续时间、感冒发生率、皮肤脓肿与破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适量补充微量营养素可改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功能、降低一般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永;刘英华;张月红;景洪江;王觐;于晓明;张荣欣;薛长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饮食治疗认知情况及营养素摄人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GDM孕妇合理膳食,降低GDM对孕妇及其胎儿的不利影响. 方法选择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病房住院的GDM孕妇15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GDM饮食治疗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分析GDM孕妇存在的饮食误区,并计算每日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人量,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和蛋白质、脂肪来源百分比,与孕晚期<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DRIs)[1]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GDM孕妇对饮食治疗的认知情况存在某些误区.GDM孕妇蛋白质摄入量为62.2 g,供能比为11.2%,偏低.脂肪供能比为28.9%,偏高.优质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占总蛋白的45.5%,动植物脂肪来源比例为1:2.5.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膳食纤维日平均摄入量明显不足,只占膳食推荐摄入量的26.9%、53.3%、52.4%、57.6%、71.6%、60.0%.三餐的热能分配比例不合理,早餐提供的热能过低,晚餐提供的热能偏高. 结论建议加强GDM孕妇饮食指导,纠正饮食误区,从而提高GDM的综合治疗疗效.
作者:车千红;徐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