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翼飞;陈曦;魏秀青;杨北方;张治英;韩孟杰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常免疫调节和自身抗体过量产生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以T、B细胞异常活化和病理性自身抗体过量产生为特征.引起的一种或几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引发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导致SLE的发病,而调节性T细胞发挥了重要的平衡调节作用.
作者:金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四氯化硅(SiCl4)中毒对机体是否存在长期影响. 方法 对119例急性四氯化硅中毒患者分别于出院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包括填写随访表、查体、检验及辅助检查等),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急性四氯化硅中毒引起的局部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反应全部消失,除极个别病例早期随访时存在肺纹理增强、血红蛋白轻度升高、心电图轻度改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正常. 结论急性四氯化硅中毒对中毒患者没有远期影响及后遗症.
作者:高建军;王晓波;孙纲;田志坚;林江;李明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地震灾害中伤员医院感染特点. 方法 现患调查与回顾调查相结合.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结果 地震灾害受伤人员以肺部感染常见,占50%,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结论要针对受灾伤员不同病情,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丁艳;张皖瑜;尹湘毅;黄慧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2007年深圳市分离自生熟食品及餐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及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方法 用国标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VITEK2 Compact生化验证,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 结果从食品及餐具涂抹拭子中分离的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棒酸表现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达80%以上;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甲氧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西丁7种药物均敏感;对红霉索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占11.3%.D试验阳性占所检测菌株11.3%;在单一纸片红霉素耐药(中介)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中,D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为25%.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分离株绝大部分为MSSA,除青霉素类外耐药率较低;在红霉素耐药(中介)、克林霉素敏感菌株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为25%,开展D试验检测可给临床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作者:冼慧霞;阳帆;杨洪;张海龙;王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56例子宫肌瘤. 结果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5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子宫及肌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总有效率达96.43%. 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不仅是治疗子宫肌瘤一种有效方法,也是目前佳非手术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贤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复习了急、慢性三氯乙烯中毒的文献,着重探讨了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免疫损害临床发病特点及其预防控制对策.
作者:胡庆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药用植物丹参体内多种元素含量分布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方法 样品经过消解后,In元素作内标,国家标准物质对照,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考察全株丹参中K、Na、Ca、Mg、As、Pb、Cd、Fe、Mn、Cu、Zn、Cr、Ba、Be、Co、Ni、V等47种元素. 结果定量检出的丹参元素中,K、Na、Ca、Mg、Fe、Mn、Cu、Zn、Al、B等含量较高,Hf、Ir、Pt、Au等未检出,丹参根茎叶中元素含量存在差异,根部Fe丰富,As、Pb、Cd、Cu等含量均满足中国药典要求,通过国家标准物质对照与加标回收实验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满意,回收率85%~114%,线性范围0~150μg/g(r>0.999),RSD(n=5)<9%. 结论方法应用于植物药元素定量分析研究可行,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作者:文瑞芝;曾栋;范获;潘振球;冯家力;陈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06-2008年湖南省城乡居民疾伤死因. 方法 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并录入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三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12 235 014人,居民疾伤总死亡75 607例,平均死亡率为617.96/10万,其中男性居民死亡率719.56/10万,女性居民509.33/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的死亡率633.43/10万高于城市居民575.71/10万(P<0.01);循环系统疾病为居民第1位死因,其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结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肿瘤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防治,减少居民死亡.
作者:伍英;白晓蓉;李光春;刘建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离和鉴定布鲁氏菌,为病例的诊断、治疗及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无菌采集病人血液标本,接种血培养瓶增菌,转种羊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应用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学分型,用PCR技术检测布鲁菌属特异基因、布鲁菌各型特异性基因. 结果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布鲁菌,经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布氏菌阳性血清、A因子和M因子血清凝集试验均为阳性. 结论该病例为布鲁菌属羊种布鲁氏菌的实验室确诊病例.
作者:湛志飞;张红;黄一伟;夏昕;覃迪;陈子君;崔步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 方法 对体检的1 236名教师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共检出患有各种疾病者815人,检出率为65.94%,检出疾病病种达26种.以代谢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妇科病为主.在10种常见疾病中,除心电图异常及肾结石外,其余8种疾病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性疾病男性各年龄间比较(除HDL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年龄同比较仅高血压与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在ALT正常组的患病率为3.46%,而脂肪肝在ALT异常组的患病率为43.1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异常与TG水平密切相关.心律失常检出率年龄趋向年轻化,中老年教师主要为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电图改变.乳腺增生是女性教师生殖系统的主要疾病,其次为阴道炎和宫颈炎. 结论中小学教师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及血脂异常状况令人担忧,加强对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检测对预防与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华君;杨兵生;虞海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胶原蛋白软胶囊对人体皮肤水份的改善情况. 方法 将自愿受试者按皮肤水份情况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食用胶原蛋白软胶囊或安慰剂40 d后,再次测试受试者皮肤水份. 结果试食组皮肤水份在试食后明显提高,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食胶原蛋白软胶囊前后,血常规、血生化等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也未观察到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 结论胶原蛋白软胶囊具有改善皮肤水份功能作用.
作者:张兆强;胡余明;尹进;陈炜林;胡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453例住院早产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监测至3次空腹血糖正常为止.对血糖紊乱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453例早产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155例,常见原因为感染、医源性因素、窒息等.高血糖及混和性血糖异常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产儿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并可影响疾病的预后,故应加强早产儿的血糖监测,以减少后遗症和死亡的发生.
作者:龚瑾;湛志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ER-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女性原发性膝关节OA的关系. 方法 选取原发性膝OA女性患者38例、正常对照组40例.应用PCR-RFLP法对其进行ER-α基因PvuII和XbaI多态性检测. 结果女性中,ER-α基因XbaI酶切基因型在OA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x和X的分布频率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携带ER-α基因XbaI酶切基因型xx的女性对原发性膝OA易感.
作者:田智;郭小芳;周锋;黄春霞;粟敏;龙晓蕾;刘立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 测定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平均内中膜厚度(IMT)、尿酸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按颈总动脉的平均IMT、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尿酸水平,对颈总动脉内膜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统计颈总动脉IMT和尿酸、空腹血糖、TG、TC之间的关系. 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77±51)、(313.±46)、(365±47)μmol/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脉硬化组中颈总动脉IMT与尿酸、TG呈正相关(R=0.6478,P<0.01).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平均IMT与尿酸呈正相关,提示血尿酸升高是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欧阳卫;李跃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监管场所羁押人员的艾滋病检测结果告知情况,为我国今后进行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典型调查、分层抽样及二级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地点及调查人数,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收集定性和定量资料.用统计描述和主体框架法分别对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目前,该省监管场所羁押人员HIV阳性检测结果告知主要为不告知、出所告知及所内相对及时告知三种形式.调查955人中,检出HIV阳性86人,阳性检出率为14.8%,知道阳性检测结果的48人,阳性检测结果告知比例为55.8%,其中本场所进行的阳性检测结果首次告知比例为24.4%.调查的羁押人员中,92.3%的人希望被告知HIV检测结果,89%的人希望检查出来就告诉其检测结果. 结论场所内进行HIV阳性检测结果告知率,尤其是首次告知率较低,对于是否要进行告知尤其是阳性结果的相对及时告知,意见不一.
作者:王新娅;陈曦;覃碧云;谢秋娟;徐鹏;吕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餐饮具消毒现状的调查分析,掌握餐饮单位餐饮具卫生消毒动态,提高辖区食品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广大旅客和辖区职工群众的饮食安全. 方法 对2004-2008年我辖区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餐饮具消毒平均合格率为78.1%,不同年份中2008年高90.4%.2004年低67.3%,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餐饮业的规模和餐饮具消毒方法是影响餐饮业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宾馆、公寓、站段食堂、个体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9.9%、89.4%、79.9%、55.8%.湿热消毒、药物消毒、消毒柜消毒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0.1%、72.6%、65.4%. 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规模的餐饮行业和不同消毒方法的餐饮具采用不同的防制措施,提倡湿热(煮沸、蒸汽)消毒方法,以提高餐饮具消毒的合格率.
作者:孙祥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城区职业人群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其特点. 方法 调查该城区来湖南省马王堆医院体检的公务员、公司职员、教科卫生人员共9 880名的身高、体重和血压、血检测血糖、血脂.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诊断标准确定MS患者. 结果被调查人群中血脂紊乱的患病率为33.5%(3 310例),符合高血糖诊断标准的共有504例,患病率为5.1%,高血压的患病率15.5%(1 531例),超重肥胖(OB/OW)共检出2 915例,总患病率为29.5%.MS的患病率为11.6%(1 144例),男性患病率(13.5%)高于女性(9.2%),在不同性别组MS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调查人群中Ms的4个组分中至少有一项阳性的比例高达55%(5 434例). 结论长沙市城区职业人群中MS的患病率较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和高血压患病率也比较高,因此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强膳食平衡的营养教育,使居民的饮食更加合理,并应增加体育运动.
作者:曹典象;谭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新疆地区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1:1病例-对照研究,调查病例86例,对照8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胃溃疡史(OR=4.040)、喝酒(OR=5.619)、常食用成品食物(OR=2.862)、工作生活压力重(OR=1.484)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经常食用牛奶(OR=0.408)为保护因素. 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改变其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注意心理精神卫生,以降低胃癌发病危险.
作者:黄芳;陈鹏;张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地震灾后,农村居民卫生知识水平,为科学救灾及灾后重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分层次普查,对彭州市葛仙山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的8 482例村民进行健康教育现况调查. 结果经RC行列表X2检验可知,不同年龄人群对健教信息知晓率不同,20~60岁年富力强人群,获取信息量多,人群知晓率>40%;经RC行列表X2检验得知,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健康信息的知晓率也提高;各条健康教育信息被村民掌握的程度有差别,喝开水、勤洗手知晓率60%以上受生活习惯影响;吃熟食、少吃凉拌菜仅有22.3%的知晓率;身心伤害在12岁~低年龄组多表现为紧张害怕,50岁~高年龄组人群50%以上都出现害怕、睡眠障碍、身体不适等伤害;村民获取救灾防病知识渠道主要来源于宣传手册(19.9%)、悬挂张贴的宣传画册(18.8%)、村广播(16.3%)、与周边人聊天(17.5%)等,这些方法传播效率高,是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 结论地震灾后应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内容形式健康教育活动.短时间大面积覆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灾区群众的自我防病能力,帮助灾区群众走出心理困境,保障灾区群众的身心健康.
作者:吴剑阁;伍又平;周志华;王小葵;瞿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新装修房屋室空气污染物进行6个月的连续监测,研究居室空气中甲醛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 选择城市的不同方位,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4个小区,67户装修家庭,在装修后15 d、1、2、3、4、5、6个月对居室空气中甲醛连续追踪监测,研究不同时间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结果装修后15 d、1、2个月甲醛浓度超标率分别为76.42%、65.15%和65.67%;装修后3个月(6月份),甲醛浓度超标率高达90.62%,达到高峰;装修后6个月,甲醛浓度超标率为71.21%,仍处于很高水平.室内空气甲醛浓度与温度具有正相关性(r=0.299,P<0.01),与气压具有负相关性(r=-0.289,P<0.05),与湿度未见相关性. 结论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随温度升高,释放增加,且在装修后六个月内释放到达高峰.
作者:周纯良;饶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