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8例急性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陈伟

关键词:脑出血, 死亡原因, 脑疝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死亡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108例脑出血死亡病人发病时意识状态、年龄、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并发症与同期脑出血存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 脑出血死亡与发病时血压、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足否存在并发症有相关性.脑疝是死亡直接原因.结论 血压及意识水平是预测脑出血预后的重要指标,出血部化及出血量是直观准确因素.及时控制脑疝、防治并发症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临控方法的防护效果.方法 在与现行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比较的基础上,从HBV传染源摔制费用、控制效果和防护意识三方面评价新方法的防护效果.结果 现行方法以HBsAg为传染源监测指标有80.8%的HgsAg携带者防护过度,14.7%防护无效,无效者的传染性可高出感染阈值103倍.新方法仍以HBs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高达99.4%,若以HBe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下降到19.2%,无效防护为零.新方法的防护过度率和防护无效率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现行方法.结论 新方法在节省防护费用80.2%的同时使外科医生感染HBV的危险性下降为零,并可提高对其它血源病毒感染的防范意识,是当前手术中理想的监控方法.

    作者:孙佩;石海明;姜旻岚;宫丽莉;杨双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结果报告

    目的 对一起可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相关实验检测.方法 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毒力因子检测、动物毒力试验、药敏试验.结果 4份患者肛拭标本分离出4株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KP溶血试验阳性,可致小白鼠7 h内死亡,对氨苄青霉素类耐药.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弧菌引起.

    作者:罗燕;雷卫蓉;李广兵;林丽君;刘孙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龄群体的主要疾病及健康教育对策

    健康体检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年度健康查体,可全面掌握高龄群体的健康状况,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实施有效的健康评估,针对多发病、常见病等特点,明确健康问题及对应护理策略,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健康跟踪,落实全程的健康管理,提高高龄群体的生活质量.

    作者:鲍莲华;左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

    目的 了解本地门诊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分布状况及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Uu、Mh培养鉴定试剂盒对1 196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标本进行培养,并同时做药敏试验.结果 1 196份标本中,男性Uu、Mh,Uu合并Mh检出率为18.7%、1.0%、2.3%;女性Uu、Mh,Uu合并Mh检出率为36.1%、1.3%、3.4%;抗生素对Uu敏感率:克拉霉素(CLA)93.5%,美满霉素(MIN)91.5%,强力霉素(DOX)83.9%.结论 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均以Uu感染为主,对Uu、Mh,uu+Mh敏感率均以克拉霉素、美满霉素为高,故临床用药以克拉霉素、美满霉素为首选,强力霉素为次选.

    作者:冯勇志;谢荣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断层皮片供皮区创面修复的护理

    目的 探讨断层皮片供皮区创面修复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因烧伤创面或瘢痕切除后创面行断层皮片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并且根据不同的创面处理方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0例断层皮片供皮区创面在6~24 d问全部顺利愈合.结论 根据不同的创面修复方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断层皮片供皮区创面顺利愈合的重要条件.

    作者:阳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195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195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1.03%,无远期死亡;再次手术5例;余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主动脉寞瘤破裂足少见的心脏疾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作者:曹亮;杨一峰;刘立明;李建明;吴忠仕;杨进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锌离子依赖内肽酶家族,几乎在人类所有肿瘤中均表达增高,并且与肿瘤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已有大量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基因高甲基化与人类肿瘤中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然而促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却少有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中相关MMPs表达增高与DNA低甲基化有关.因此提出低甲基化可能是调节MMPs表达,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周静;苏玉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于胎龄儿产科高危因素与围生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小于胎龄儿产科的高危凶素及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540例早产儿,其中小于胎龄儿(SGA)74例,适于胎龄儿(AGA)466例,进行产科高危因素分析并比较围生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妊娠合并多胎妊娠、妊高征、孕母来自农村发生率SGA组高于AGA组(P<0.05).围生期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SGA组高于AG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高征、贫血、多胎妊娠、孕母职业是小于胎龄儿产科的高危因素.结论 妊高征、贫血、多胎妊娠、孕母职业可能是小于胎龄儿产科的危险因素.应注重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期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彭湘莲;曹蓓;黄广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气道上皮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的以呼吸道高反应件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近通过大量病理学研究表明,哮喘反应的发生不仅存在着气道炎症,由于炎症反复刺激致损伤与修复,可演变为气道结构性改变(气道重构),其中气道上皮在哮喘发病的多个环节中发挥作用.

    作者:叶人诵;沈惠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例使用化妆品引起汞中毒的报告

    1例因涂抹含汞化妆品所致亚急性汞中毒合并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病例,经过驱汞及营养神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职员.因双下肢肌肉抽动、酸痛伴头昏乏力20 d入院.患者于2007年5月5-17日使用某美白精华素42 d,每天晚上搽脸一次;2007年5月20日-6月5日使用该产品做四次美容护理.

    作者:赖燕;李莉;陈枫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提高对颅底肿瘤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肿瘤56例的临床特点和总结手术体会.结果 56例颅底肿瘤中,手术全切除46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6例.术前颅神经功能损伤35例46条,术后恢复23条(50%),好转8例(17.4%),症状无改善9条(19.6%),加重6条(13.0%),出现新的颅神经症状者5例.结论 术前精确的诊断对手术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及大小.显微外科手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丁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邯郸市男男同性恋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男男性同性恋(MSM)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高危行为方式,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男男同性恋中的同伴教育者组织联谊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21~30岁年龄者占65.6%;56.3%的人曾与女性有过性交;26.8%第一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年龄在16~18岁,小13岁.73.4%的调查者在过玄的6个月中有过同性性行为,其中35.8%有过口交行为,68.8%有过肛交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4%.结论 邯郸市男男同性恋者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因此,需加强在该人群中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工作,以阻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作者:张付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人副流感3型病毒研究

    目的 建立人副流感3型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HPIV3型毒株的HN基因核苷酸序列,用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选出高度保守且特异的核苷酸区域,用Primer5软件设计HPIV3的引物和TaqMan核苷酸探针.建立PCR反应体系,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 建立了人副流感3型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并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快速地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可以用于临床的早期诊断.

    作者:陈传德;黎剑华;林宇静;卓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005年长沙市在押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辖区内所有监管场所在押人员中HIV感染情况,为在此类人群中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所有在押人员进行HIv抗体初筛,阳性者进行确认.结果 对16472名在押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检出HIV感染者57例,感染率为0.35%.结论 在押人员中的HIV感染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要加强此类人群中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黄竹林;胡强;胡伟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006-2007年度常德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常德市2006-2007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控制流感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分析流感监测点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监测情况.结果 2006-2007年常德市2所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0.60%,一季度(1~13周)比例高为1.11%,二、三季度(14~26周、27~39周)较低分别为0.41%、0.33%,四季度(40~52周)略高为0.67%,显示春季发病高峰;流感样病例发病以15岁以下为主,占94.08%:全市报告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3起.分离流感病毒49株,分离率为3.16%;其中A型32株,B型10株,未分型7株.结论 2006-2007年常德市流感流行主要以甲型为主,春季发病高峰;监测网络的敏感性以及监测哨点医院的代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郭志忠;黄道平;覃平;华伟湘;唐仕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46例)、阿托伐他汀组(46例)、常规治疗组(44例),测定治疗前,治疗8周后CRP、IL-6、血脂.结果 普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后CRP、IL-6、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阿阿托伐他汀组较普伐他汀组血脂下降显著(P<0.05),而常规治疗组CRP、IL-6、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组、普伐他汀组治疗前后血脂下降与CRP、IL-6下降没有相天性(P>0.05).结论 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UA患者CRP、IL-6、血脂,均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部分不依赖降脂作用.

    作者:董波;屈晓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性行为的现状,为制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政策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广州市8所中学约6 42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有3.4%的学生曾经发牛过性行为.男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高于高中生.性行为与吸烟、饮酒、自杀、吸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均有关联性(P<0.001).结论 应重视青少年过早性行为的发生,并及早干预,减少其他危险行为的发生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

    作者:王娟;王家骥;王心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肝素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疗效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解痉降压等治疗方法,实验组20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尿蛋白下降、血液浓缩改善情况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尿蛋白较对照组无显著减少,红细胞压积下降及尿量增加较对照组明显,且不增加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结论 在传统方法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卿美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08例急性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死亡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108例脑出血死亡病人发病时意识状态、年龄、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并发症与同期脑出血存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 脑出血死亡与发病时血压、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足否存在并发症有相关性.脑疝是死亡直接原因.结论 血压及意识水平是预测脑出血预后的重要指标,出血部化及出血量是直观准确因素.及时控制脑疝、防治并发症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厦门城区中小学校学生意外伤害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厦门城区中小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对伤害的认知和行为情况.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的意外伤害发生比例前5位依次为:摔伤、碰撞伤、扭伤、刮伤、烧烫伤.不同性别、年级及公办和民办学校学生之间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均存在差异.结论 针对在学校发生率较高的意外伤害、伤害高发地点、不同性别及年级伤害发生率不同等特点,采取相应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施红;李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