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黄移生
目的 探讨目平湖水位和洲滩植被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方法 收集目平湖三峡建坝前后两个时段气象水位资料及螺情资料,从2003-2007年,纵向开展春秋螺情调查,比较三峡建坝前后环境变化并分析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结果 目平湖区三峡建坝后比建坝前枯水位升高1 m,洪水位降低0.5 m,枯洪水位落差缩减了1.5 m,年均水位升高0.9 m;年均气温升高0.8℃,平均降雨量增加466 mm.春秋两季活螺密度及感染螺密度建坝前后无明显变化,但有年间差异.草洲植树后,活螺密度逐年减少,第2年后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结论 三峡工程对目平湖洲滩钉螺分布影响不大,但湖洲钉螺分布与水位及植被变化有明显关系,草洲植树可改造疫源地,降低疫情.
作者:姚孝明;周应彩;赵正元;刘宗传;伍卫平;肖俊文;余秋兰;杨宇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在集贸市场从业人员中开展禽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探讨针对该人群的干预策略. 方法 随机抽取东莞市大朗镇部分集贸市场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禽流感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禽流感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问卷调查,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调查对象干预前后禽流感相关知识、高危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11.44、1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P<0.01).干预前后,正确洗手可预防禽流感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07%、86.57%,正确洗手率分别为42.65%,6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对集贸市场从业人员禽流感知晓状况和高危行为有明显改善,应继续加大健康干预力度.
作者:余祖卫;温敏敏;吴敏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分泌的IL-6和TNF-α的含量. 结果 经雷公藤处理后,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产生的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在较高剂量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0 μl以上组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雷公藤可能通过抑制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其IL-6、TNF-α的分泌能力,在RA的治疗中发挥其作用.
作者:石丽萍;阳大庆;周细国;刘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也是糖尿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显示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危险的病变为心血管病变,约70%以上的病人死于心血管性病的各种并发症[1].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菊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主动检测在发现艾滋病(HIV)抗体阳性者中的作用. 方法 检测CD4和病毒载量. 结果 有25.89% CD4 淋巴细胞低于200个/mm3,有24.11%病毒载量高于50 000 copies/ml. 结论 加强宣传,使有高危行为者尽早主动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可延长发病期.
作者:金子辰;王奕峰;薛以乐;吴立梦;潘启超;宫菊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传统的动物眼刺激实验存在着评分系统主观性、动物个体差异等问题,因此相继建立了一系列替代眼刺激试验方法,其中绒毛膜尿囊膜试验是眼刺激性试验替代方法中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本文就此介绍以绒毛膜尿囊膜为替代材料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作者:谢晓萍;谭小华;蔡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高科技方法,诊断胎儿致畸的原因,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 . 方法 采用半微量外周血培养法进行常规细胞培养,并进行人类精子染色体检查. 结果 男方染色体及精子染色体异常率较高,经预防治疗后可治愈. 结论 胎儿畸形是由于男方染色体畸变引起,这是由于男方难免受部分X射线辐射,使精子中的染色体产生数目或结构畸变,此类疾病是可以预防治愈的.
作者:路思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B超检测分析妊娠孕产妇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B超检测羊水过少而住院治疗的孕妇12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分娩羊水量正常孕妇125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例比较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预后. 结果 观察组择期剖宫产和急诊部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与羊水轻度混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应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及产时监护,对重度羊水过少者不予试产,对试产的孕产妇产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行急诊剖宫产而不过度试产.对于羊水过少,同时又合并其它高危因素者,应禁止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作者:邓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两种引产方式中止妊娠的196例孕妇病例资料. 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量、清宫率无明显差异(P>0.05),引产时间和引产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两种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肯定,创伤及痛苦小,各有优缺点,可按照孕妇体质及接受程度选择使用.
作者:吴小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ARCHITECT C8000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标本分析中的应用进行评价. 方法 分别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KP)和λ-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质控血清和样本血清中的含量,分别进行线性、回收率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 精密度日内CV值在0.79%~2.51%之间,日间CV值在0.91%~4.52%之间,线性试验表明,标本的稀释度与测定的浓度值线性相关性良好,样品回收率在97.78%~101.25%之间. 结论 该仪器主要性能指标评价符合文件要求,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临床标本分析检测.
作者:周兴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控制人禽流感疫情在诊疗过程中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 健全制度、规范流程,加强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制定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定等预防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结果 我院在救治人禽流感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 结论 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陈晓阳;陈立华;陈杏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吡虫啉原药致突变性和亚慢毒性. 方法 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 结果 1.Ames试验、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2.亚慢性毒性试验:在高剂量水平(雌、雄分别为29.01和27.07 mg·kg-1·d-1),可引起雌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增高,引起雄鼠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增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减低,雌、雄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肌酐增高. 结论 本试验提示吡虫啉原药无明显致突变作用.对动物肝脏有损伤作用.SD大鼠亚慢性(90d)经口喂饲毒性的大无作用剂量雌、雄分别为7.56和6.93 mg·kg-1·d-1.
作者:李华文;陆丹;吴军;马新群;杨秀鸿;陈坚峰;熊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 方法 应用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固定患足,经过多次手法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4例. 结果 矫正时间10.2~22.4个月,平均15.9个月.治疗效果参照Garceau改良评定标准,优30例54足,良11例13足,可3例3足,总优良率达95.71%. 结论 在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是一种效果明显、价格低廉且并发症较少的外固定材料.
作者:胡志勇;徐勇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汝城县已婚妇女常见疾病的患病情况,为今后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分登记询问病史组、乳房红外线透视组、常规妇科检查组(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阴道镜检查组(对可疑者取活组织做细胞学检查)、阴道B超组、海极星聚光治疗组等进行全免费检查. 结果 本次查出妇科疾病发病率为56.61%,乳腺疾病发病率为7.57%.宫颈癌前病变6例,乳腺癌1例. 结论 加大妇幼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妇女防病、治病意识,定期妇女病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祝秀华;陈爱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掌握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方法 对我院近10年间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0年间出生围产儿17 236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212.35/万.围产儿死亡率81.81/万.出生缺陷前5位顺位依次是: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颌面五官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的发生与产母居住地关系不明显,与围产儿性别、产母年龄关系比较明显.围产儿男性出生缺陷明显大于女性.母产年龄<20岁及≥35岁的孕妇所生产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大增加. 结论 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优生保健意识;做好产前保健,尤其是大龄孕妇;严格产前筛查、产前检查,早期诊断、早处理,减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袁晓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共轭亚油酸(CLA)对甲醛致内皮细胞株(HUVEC-12)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HUVEC-12体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别用浓度为0.0、50.0、100.0、200.0 μmol/L的CLA预孵12 h,再经0.1 mmol/L甲醛处理,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MDA和NO的含量变化. 结果 甲醛可致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细胞膜破裂,甲醛损伤组(0.0 μmol/LCLA)细胞LDH、MDA和NO释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甲醛损伤组比较,50.0 μmol/L CLA组内皮细胞LDH释放量低(P<0.01),100.0及200.0μmol/L CLA组LDH、MDA和NO释放量均下降(P<0.01),但100.0及200.0μmol/L CL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甲醛致内皮细胞损伤与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适当浓度的CLA可减轻这种损伤.
作者:贺栋梁;李梓民;英姿;吴成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查我院妊娠期贫血防治情况. 方法 对1 383例围产保健资料进行调查统计. 结果 妊娠期贫血发生率15.33%,经过积极治疗和饮食指导,贫血纠正率82.39%. 结论 对妊娠期贫血的防治工作不容小视,积极干预能降低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王姣珍;田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武冈市在校中小学学生结核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结核菌素试验及胸透筛查,对可疑结核病患者作胸部X线摄片及痰涂片检查. 结果 共查学生4 604人,其中城区学生2 040人,农村学生2 564人.在4 604人中,PPD阳性人数72人,阳性率为1.6%,其中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阳性率分别为4.5%、1.4%、0.4%,三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确诊各型结核病人18例,患病率为0.39%,其中城区学校学生6例,患病率为0.29%,农村学校学生12例,患病率为0.46%,农村学校学生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P<0.01). 结论 武冈市中小学校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许柏青;李龙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正阳县6年来肺结核病例登记及治疗情况,为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依据正阳县2001~2006年结核病登记表进行病例登记和治疗转归队列分析. 结果 正阳县6年来共新登记肺结核病人3 272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33.73%提高到2006年的48.84%,涂阳新登记率从2001年11.48/10万提高到2006年的44.25/10万,涂阳病人平均治愈率从2001年的78.57%提高到2006年的89.02%,其中初治涂阳平均治愈率91.26%,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79.90%. 结论 正阳县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实现了<规划>的中期目标和结核病控制阶段性目标.
作者:赵永坤;袁建中;梁书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鱼腥草注射液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的全草经蒸馏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泌尿系统感染、乳腺炎痰热咳嗽、痈疖等病症的治疗.因其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平喘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2004年6月-2006年11月,在我院门诊静滴鱼腥草注射液的患者中,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