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胡志勇;徐勇强

关键词: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
摘要:目的 探索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 方法 应用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固定患足,经过多次手法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4例. 结果 矫正时间10.2~22.4个月,平均15.9个月.治疗效果参照Garceau改良评定标准,优30例54足,良11例13足,可3例3足,总优良率达95.71%. 结论 在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高分子低温热塑夹板是一种效果明显、价格低廉且并发症较少的外固定材料.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其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Macnab标准评估疗效. 结果 80例全部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5年.疗效为优68例(85%),良10例(12.5%),差2例(2.5%),优良率97.5%.术中出血60~250 ml,平均120 ml.手术时间50 min~3 h. 结论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减压充分适应证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吴卫;王胜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象山地产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带菌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象山地产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带菌情况,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腹泻提供依据. 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按GB/T4789.7-2003,定量试验参照2004年浙江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微生物部分)的有关章节进行. 结果 306份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40株,检出率45.8%. 结论 象山地产海水产品中携带副溶血性弧菌较严重,是一种潜在的诱发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提示我们食用水产品时应煮熟.采样方法以整体采集为佳.

    作者:宋晓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祁阳县2006-2007年餐饮具消毒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祁阳县餐饮业量化分级级别不同的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情况,为加强餐饮业卫生监督管理,规范饮食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样和检测,并作出评价. 结果 祁阳县2007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2006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与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的等级有关,A级餐饮单位合格率高,A级>B级>C级;县城城区高于农村乡镇;蒸气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 结论 进一步强化对餐饮业的量化分级的监督管理,加大对C级餐饮单位和农村乡镇餐饮店的监督频次和监督力度.完善卫生设施.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全面提高餐饮具的卫生质量.

    作者:李云甫;邓海平;丁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武冈市中小学生结核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武冈市在校中小学学生结核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结核菌素试验及胸透筛查,对可疑结核病患者作胸部X线摄片及痰涂片检查. 结果 共查学生4 604人,其中城区学生2 040人,农村学生2 564人.在4 604人中,PPD阳性人数72人,阳性率为1.6%,其中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阳性率分别为4.5%、1.4%、0.4%,三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确诊各型结核病人18例,患病率为0.39%,其中城区学校学生6例,患病率为0.29%,农村学校学生12例,患病率为0.46%,农村学校学生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P<0.01). 结论 武冈市中小学校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许柏青;李龙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学生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定问卷(SR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三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对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两组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典型相关系数是0.584).构建的结构模型发现,心理健康的强迫因子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动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心理健康水平的抑郁因子和敌对因子对自杀危险性的负性情绪因子、态度因子、动机因子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精神病因子对认知僵化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结论 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马海林;程亚华;李鹏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582例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

    目的 为了解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并通过药敏感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对582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鉴定药敏检测及支原体药敏试验、衣原体抗原检测. 结果 前列腺炎患者主要病原菌是细菌,以球菌类细菌为主,291株占51.8%,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为85.6%,杆菌类细菌127株占22.6%;支原体97株占17.3%. 结论 开展前列腺液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雅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湖北省恩施地区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病因研究

    目的 了解湖北省恩施地区常住人口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可能病因. 方法 统一采用自编的结石病问卷调查表,按目的抽取样本人群,通过面访与自填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恩施地区799名常住人口进行调查,同时对部分水样进行水质检验,数据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地区尿石症患病率为20.0%.疾病、父系结石病史、饮食、生活习惯等对尿石症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结论 尿石症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恩施地区尿石症的形成主要受疾病、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心理社会因素、经济卫生水平的影响,可能与少数民族的不同特质有关,与饮用水关系不明显.

    作者:刘涛;牟俊英;覃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起学校甲型肝炎水型暴发流行的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学校甲型肝炎水型暴发流行的原因,探讨甲肝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采用国家<甲肝病人个案调查登记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外环境及病人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 本次甲肝暴发是因学校饮用水被甲肝病毒污染所引起,共发病52例,罹患率4.56%. 结论 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为学校学生提供安全卫生饮用水是降低学生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彭凌;梅华;熊瑞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尿与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

    目的 比较尿与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不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 采用天地人生化药敏试验卡,对阳性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B法进行MRSA的筛选. 结果 894株阳性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8株,占8.7%,其中MRSA34株,占44.4%;2 986例阳性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5株,占27.3%,其中MRSA.522株,占61.3%.对青霉素、头孢类、红霉素、克林霉素、阿齐霉素、庆大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进行比较,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喹诺酮类药物比较,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 由于尿与非尿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不同,应多加强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林立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影响水样菌落总数的多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水样菌落总数结果的主要因素. 方法 观察培养时间(24、48、72 h);培养温度(35℃、37℃、40℃);样品接种时间(0、20、40、60、90、120 min);营养琼脂倾注时的温度(45℃、48℃、50℃、55℃);分别对水样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培养24 h与48 h菌落总数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培养48 h与72 h菌落总数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温度37℃时,水样菌落总数检出率略高,不同培养温度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立即接种与20 min接种,两者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0 min后接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5℃与48℃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50℃后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菌落总数的培养时间以48 h为宜;培养温度37℃时检出率略高;样品接种时间应控制在20 min之内为宜;营养琼脂倾注时的温度应为45℃左右.不能超过50℃.

    作者:张勇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石家庄市7~13岁学生生长发育现状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实施学生卫生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所小学,年龄在7~13岁间,测量其身高、体重和胸围,共获得7 189个有效数据. 结果 石家庄市7~13岁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女生之间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体重以及胸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石家庄市小学生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且发育较好.

    作者:王生平;杨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媒体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疗市场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趋势.文章阐述了在骨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提出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朱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提高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包括教学内容与计划修订、增加实验带教老师、学生自主全程参与实验等.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张志军;费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分析系统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美国BD公司生产的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分析系统(960)快速分离分枝杆菌效果.方法采用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分析系统对临床标本进行分析,同时用<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1]规定的中性改良罗氏培养基法(L-J法)进行平行对照,比较其对不同来源的样本中分枝杆菌的分离率、阳性报告时间. 结果 对1 449份标本用960和传统的中性改良罗氏培养基进行平行接种,960培养的阳性率为32.9%(482/1 449),传统的L-J法培养的阳性率为25.5%(370/1 44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χ2=61.65,P<0.005).960的污染率为2.3%,L-J法的污染率为6.5%,前者明显小于后者(χ2=29.42,P<0.005).阳性报告时间方面,14 d内支纤镜提取物(BF液)晚于其它标本;而对链霉素(STR)、异烟肼(INH)、利福平(RIF)和乙胺丁醇(EMB)全耐药菌株早于其它耐药菌株. 结论 应用BACTEC MGIT 960系统分离培养分枝杆菌可以明显提高分离分枝杆菌的阳性率和减少污染.

    作者:易松林;谭云洪;欧阳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雷公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和IL-6、TNF-α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分泌的IL-6和TNF-α的含量. 结果 经雷公藤处理后,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产生的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在较高剂量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0 μl以上组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雷公藤可能通过抑制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其IL-6、TNF-α的分泌能力,在RA的治疗中发挥其作用.

    作者:石丽萍;阳大庆;周细国;刘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纯植物抗菌剂抗菌效果及稳定性研究

    由于现有的常用化学消毒剂,无论是氯制剂、碘制剂还是醛类制剂均属于强氧化剂,广泛使用,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为寻找一种环保型消毒剂,本次采用纯天然植物以白芷、白芨、山奈、铁马鞭等12味中药制成的抗菌剂,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稳定性能,进行了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及稳定性试验(生物法).结果:原液作用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3.43%、100%,原液作用2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0.50%,且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受试菌的生长和培养基均无不良影响.置37℃温箱90 d后,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大于90%,2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大于50%.

    作者:杨和平;易亮;高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珠海市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析

    目的 了解珠海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体检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 结果 6 351例体检者中,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全部阴性的有2 553例(40.19%);单项抗-HBs阳性有2 933例(46.18%);抗-HBs和抗-HBc阳性有197例(3.10%);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有136例(2.14%);HBsAg、抗-HBe、抗-HBc阳性有323例(5.09%);HBsAg、HBeAg、抗-HBc阳性有79例(1.24%);其他130例(2.05%). 结论 40.19%的受检人群未受HBV感染,且无保护性抗体;另有8.37%的受检人群呈阳性模式,需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乙肝病情的发展.

    作者:梁小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安化县2003-2007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安化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安化县农村水质状况. 方法 在全县农村选择20个具有代表性的饮水点,在每年的7月和11月采样,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标准方法进行检验. 结果 200个水样总合格率为36.5%. 结论 安化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受人畜活动影响比较严重.

    作者:夏一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腔镜诊治未婚女性异常子宫出血31例分析

    目的 评价宫腔镜诊治未婚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在静脉麻醉或无麻醉下对31例未婚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宫腔镜下取可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在宫腔镜下完成了宫腔镜检查及病理取材,无一例处女膜损伤、宫颈损伤和子宫穿孔.病理诊断增殖期宫内膜5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宫颈管息肉6例,宫内膜息肉合并宫颁管息肉4例,子宫内膜炎4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例,粘膜下肌瘤1例. 结论 对未婚患者的可疑宫内病变,或宫颈管病变,在不损伤处女膜的情况下行宫腔镜诊治,同时进行病理诊断是切实可行的,易于为患者接受,为临床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并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雪梅;韩临晓;施永鹏;唐云;钟远玲;姚婉珍;黄美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siRNA体外合成体系中GMP浓度优化及其对HeLa细胞端粒酶抑制的研究

    目的 在小片段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iRNA)体外合成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P,比较RNA转录效率的高低,探讨siRNA体外合成体系中GMP的佳浓度.并以该法合成的siRNA对肿瘤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进行RNA干扰来验证其干扰效应.为简便、高效、低成本体外合成制备siRNA提供优化的实验条件,为广泛开展RNA干扰实验打下基础. 方法 以本实验室根据端粒酶hTERT基因(genebank gi:2347128)2653-2673位的核酸序列,构建的末端带T7启动子的部分双链DNA为模板,用T7RNA聚合酶体外合成方法合成siRNA.在siRNA体外合成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P,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合成的RNA量来比较RNA转录效率的高低;从而确定siRNA体外合成中GMP的佳浓度.并以磷酸钙共沉淀法将合成的siRNA转染Hela细胞.用TRAP-银染法和PCR-EIA分别检测siRNA转染后的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以验证其干扰效应. 结果 在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siRNA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MP,结果显示以GMP终浓度为5 mM时的RNA转录效率为佳.用该法合成的siRNA转染Hela细胞后端粒酶表达被抑制. 结论 GMP可提高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体系的转录效率,本实验研究的反应体系中以5 mM GMP终浓度为其佳.以该优化法合成的针对端粒酶hTERT的siRNA对端粒酶的表达产生了干扰效应.

    作者:顾孔珍;江涛;樊冰;罗建新;彭剑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