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萍;谭小华;蔡玟
目的 运用KWL策略开展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探索新的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35~70岁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KWL策略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评价两种策略在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高血压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 结论 KWL策略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海峰;闫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的综合防治效果,为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登记在册的8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管理和行为干预,随访观察治疗结局并与项目实施前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医务人员(P=0.00)和患者(P=0.03)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效控制血糖(P=0.00),降低医疗费用(P=0.00). 结论 糖尿病社区适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效果,降低医疗费用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作者:周指明;邱德星;肖森林;许俊国;丁振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有效预防麻风病足底溃疡的佳时机与方法. 方法 将252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于足底溃疡发生前期、发生期和发生后期进行护理干预并随访12~48个月,观察干预前后足底溃疡的发生率. 结果 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足底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A组仪1例发生足底溃疡,B组、C组足底溃疡发生率分别下降了69.14%和46.75%. 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麻风足底溃疡的发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预防教育,掌握自我护足的方法是有效预防麻风足底溃疡的关键.
作者:莫江玲;魏中和;丁忠普;蔡亮;李彬;刘华;刘德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主动检测在发现艾滋病(HIV)抗体阳性者中的作用. 方法 检测CD4和病毒载量. 结果 有25.89% CD4 淋巴细胞低于200个/mm3,有24.11%病毒载量高于50 000 copies/ml. 结论 加强宣传,使有高危行为者尽早主动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可延长发病期.
作者:金子辰;王奕峰;薛以乐;吴立梦;潘启超;宫菊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征,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69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 结果 9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患者中59例为纯髓系抗原表达,34例伴淋系抗原(CD19、CD7)表达.6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e leukemia)患者中62例表达淋系抗原,纯T系抗原表达8例,纯B系抗原表达44例,6例伴有髓系抗原(CD33)表达;1例ALL-L2为纯髓系(CD33、CD34)表达,1例ALL-L2八个抗原检测均为阴性.10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mixed acute leukemia,MAL)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 结论 免疫分型能助诊一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如 minimally differenti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0;MAL);免疫分型是对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
作者:李艳明;曹志红;彭敏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检测抗-HCV ELISA室内质控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加样后立即处理、加样后4℃放置20 min再处理、加样后室温放置20 min再处理三种情况下室内质控品的吸光度值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测定室内质控品在放置1、2、3、4、5 d后吸光度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加样后4℃放置20 min再处理、加样后室温放置20 min再处理两种情况与加样后立即处理相比较,表现为吸光度值显著增高;室内质控品在放置过程中受细菌污染后,吸光度值会显著降低.二者室内质控品的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做抗-HCV ELISA实验时,需考虑到加样后延迟处理和室内质控晶使用时间对室内质控的影响.
作者:黄才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天台人民医院消毒效果状况,为提高医院的消毒卫生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 结果 空气合格率93.9%,医务人员手涂抹样合格率69.0%,物表涂抹样合格率85.8%,消毒医疗药械合格率97.1%. 结论 天台人民医院的消毒效果基本符合要求,但医务人员的手和物表应加强清洁消毒.
作者:孙丽华;李爱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传统的动物眼刺激实验存在着评分系统主观性、动物个体差异等问题,因此相继建立了一系列替代眼刺激试验方法,其中绒毛膜尿囊膜试验是眼刺激性试验替代方法中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本文就此介绍以绒毛膜尿囊膜为替代材料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作者:谢晓萍;谭小华;蔡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的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RA患者雷公藤处理前后PBMC分泌的IL-6和TNF-α的含量. 结果 经雷公藤处理后,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产生的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且在较高剂量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0 μl以上组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雷公藤可能通过抑制RA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和其IL-6、TNF-α的分泌能力,在RA的治疗中发挥其作用.
作者:石丽萍;阳大庆;周细国;刘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核心,适应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践证明,高专医学教育实施学分制管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泽智;曾铁功;伍石华;马新华;蒙松年;刘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掌握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方法 对我院近10年间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0年间出生围产儿17 236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212.35/万.围产儿死亡率81.81/万.出生缺陷前5位顺位依次是: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颌面五官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的发生与产母居住地关系不明显,与围产儿性别、产母年龄关系比较明显.围产儿男性出生缺陷明显大于女性.母产年龄<20岁及≥35岁的孕妇所生产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大增加. 结论 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优生保健意识;做好产前保健,尤其是大龄孕妇;严格产前筛查、产前检查,早期诊断、早处理,减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袁晓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β3-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减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25 kg/m2)274例,测定β3-AR基因Trp64Arg的基因频率.并经过强化生化方式减重干预12个月,干预前后测定体脂、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计算IR指数(HOMA-IR). 结果 按照减重程度分组,理想达标组99例,一般达标组128例和未达标组47例.未达标组Arg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理想达标组(χ2=4.80,P<0.05).减重干预前Arg64携带者组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及HOMA-IR均明显高于Trp64纯合子组(均P<0.05).减重干预后,Trp64纯合子组体脂、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及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Arg64携带者组上述指标中除体重指数较前降低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结论 β3-AR基因Trp64Arg变异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减重不易达标有关.
作者:朱旅云;刘月红;王秀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肝硬化停院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临床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2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其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肝硬化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正常人低,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90.10%),其次是家庭(78.6%).而其希望得到社会支持的对象分别为医护人员、配偶及家人、亲戚朋友. 结论 帮助肝硬化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跃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TIA组或合并CI组双侧颈总动脉(CCA)的斑块检出率和I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二试验组(TIA组与CI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H患者合并TIA和CI的脉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数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呈显著正相关(P<0.01和P<0.05).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脉压有关.上述指标可为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疾病的进展提供依据.
作者:陈四喜;侯循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贺普丁联合清肝利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贺普丁联合清肝利湿汤治疗组(56例)和单纯服用贺普丁的对照组(50例),经治疗9个月及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HBV DNA定量、临床证候、总有效率等. 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及随访其肝功能复常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临床耐药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清肝利湿汤对恢复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患者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减少贺普丁的临床耐药发生均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肖跃兵;李铁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儿科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微生物分析仪对近3年本地区儿科、新生儿科感染患儿的相关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结果 本组共分离出428株致病菌.主要致病菌为志贺菌(75.71%)、鼠伤寒沙门菌(14.01%)、大肠埃希菌(5.14%)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10%).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低.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低. 结论 应加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监控,严格按照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防止耐药菌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一般孕妇在妊娠24~28周进行GDM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早孕检查时进行GDM筛查.有异常的建卡登记,统一管理,严密监护,若糖筛查结果正常,33周时再重复筛查,对110例GDM患者分为32周前、32周后两组对照观察. 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护理干预其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χ2=18.365,P<0.01). 结论 重视GDM筛查,早期诊断GDM,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GDM患者安全度过妊娠期的关键所在.
作者:郭凤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永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州市1997-2006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分析. 结果 1997-2006年永州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计75 806例,年均发病率134.04/10万,死亡590例,年均死亡率1.04/10万.总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2.9%;死亡数居首位的是狂犬病,占传染病死亡总数83.22%. 结论 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是永州市流行广泛的传染病,近5年来,狂犬病、HIV/AIDS疫情上升较快,急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作者:周孝清;陈伯中;唐云丽;杨伟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艾滋病相关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8例AIDS相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年龄35岁以下7例,占87.5%;5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占62.5%.6例同时诊断AIDS和恶性肿瘤;2例先有恶性肿瘤,以后发生AIDS. 结论 HIV感染后,进入AIDS期易并发恶性肿瘤,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AIDS与NHL等恶性肿瘤具有相同的发病基础和相似的某些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对感染或肿瘤等疑似患者要长期动态检测HIV抗体,尽早确诊,积极治疗.
作者:刘明恒;陈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湘乡市肺结核流行及治管情况,为进一步有效地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及Excel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处理. 结果 2004-2007年肺结核发病率为55.51/10万,涂阳登记率为34.86/10万;病例分布男性大于女性,比例为1:0.36,91.92%为农民,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可疑患者就诊率为1.25‰,初诊痰检率为86.59%,转诊率逐年上升,涂阳患者治愈率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及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复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应继续加强防治力度,实现<规划>目标.
作者:文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