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WANG Xiao-yuan;刘凯;叶安霞
目的 对2005年9月某学校感染性腹泻病因进行细菌学检验.方法 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进行病原学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共榆测腹泻粪便及肛拭标本75份,阳性23份;餐具15份,呕吐物18份,生活饮用水3份,病原菌检测均为阴性,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结论 一起由学生暑假感染宋内氏志贺氏痢疾杆菌而带菌导致该校的痢疾传播流行,应加强卫生意识和防病知识教育,完善卫生设施,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张清松;胡俊忠;刘开学;李玲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祁阳县学校食堂、饮用水卫生现状,为加强学校食堂、饮水卫生监管和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标准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评估,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对学校自备水卫生进行检查评估.结果 学校食堂获得卫生许可证率、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持证率低,食堂的卫生管理、卫生设施、工艺流程、餐用具消毒及学校的生活饮用水达不到国家卫生要求,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结论 加大学校食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刻不容缓.
作者:刘建明;曾国梁;李云甫;丁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文介绍了湖南省卫生厅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卫生管理中的应用.该系统对卫生厅日常办公之中的公文管理、辅助办公、公共信息、个人办公等全过程实施计算机管理和监控,从而提高了卫生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日常办公的各个环节系统化、流程化,便于内部事物的管理,推动了卫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作者:陈敬晖;林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小儿围手术期低体温可导致严重的机体内环境紊乱,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报道小儿唇裂术后低体温一例,并分析其原因、阐述其危害及防治方法.
作者:李翠;郭新程;黄建华;韦艺;王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腹超声引导下穿刺卵巢囊肿,抽吸囊液,注入无水乙醇,并配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在超声介入下经腹穿刺抽吸囊液,注入无水乙醇后,另给予曲普瑞林3.75 mg/次,肌注,每月一次,连用3个月;对照组经穿刺治疗后未予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治疗组复发率为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超声介入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卵巢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人动物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2005年12月-2007年11月被动物咬(抓)伤且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免疫者1 548例进行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 1 548例观察对象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0.17%;各年龄段抗体阳转率为67.97%~88.4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4,P<0.001);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80.10%、77.00%(X2=9.12,P<0.01).春、夏、秋、冬季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60%、82.41%、84.13%、75.8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9,P<0.01).结论 受动物致伤后应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加强对人群特别是高年龄组狂犬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监测;必须按规范贮运、注射疫苗.
作者:李湘;刘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52例冠心病患者行TRA-PCI,总结其疗效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52例冠心病患者中,其中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21例,三支病变16例;处理前降支(LAD)28处,回旋支(LCX)15处,RCA20处,其中完全闭塞2例,血管狭窄程度在70%~99%,共放置支架65枚,单纯PTCA 2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85%,TRA-PCI成功率92%;术后6 h拔除桡动脉鞘管加压包扎.2例出现前臂血肿,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及急诊冠脉搭桥.结论 TRA-PCI治疗具有血管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方便患者,减少痛苦,应积极提倡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作者:任凤学;LIU Yi-xiu;吴永辉;刘芳;杨珍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快速检测食物中毒标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 采集到的肛拭子和剩余食物标本直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做分离培养.结果 从采集到的肛拭子和剩余食物标本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PCR检测结果阳性.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体.
作者:CHEN Chuan-de;卓菲;LI Jian-hua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光学法与阻抗法检测血小板(PLT)的差异性.方法 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和手工法同时计数PLT,以手工法计数为参考方法,分别与电阻抗法和光学法的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300例血液标本分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 fL、70 fL≤MCV≤80 fL和MCV<70 fL三大组,各组又分为PLT100×109/L、21×109/L≤PLT≤100×109/L和PLT≤20×109/L三组.结果 MCV80 fL组电阻抗法、光学法和手工法检测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70 fL≤MCV≤80 fL组PLT≤20×109/L时阻抗法与手工法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光学法则与手工法无显著差异,PLT21×109/L组段均数之间的配对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MCV<70 fL时各组阻抗法与手工法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光学法与手工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在相关性方面,PLT100×109/L时电阻抗法、光学法和手工法均高度相关,但光学法较电阻抗法相关性更好,测定结果更接近参考方法.PLT<100×109/L时电阻抗法与手工法的相关性偏低.结论 光学法比手工法检测速度快,效率高.比电阻抗法检测的相关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李先平;ZHANG Hui-hui;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永州市2007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特点,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本中心承检的各类人群送检样品进行抗HIV检测.结果 2007年对各类人群送检样品共3 037人份进行了检测,检出HIV感染者13例,检出率为0.43%.在所有被检人群中,一般从业人员(如餐饮业、供水等人员)以及社会福利院婴幼儿均未检出HIV感染者;有高危行为的VCT人员、吸毒人员和被监管人员的感染率分别为6.89%、1.41%和0.25%.结论 目前,永州市的艾滋病疫情主要还是发生在高危人群中,但一般人群中还有相当一部分HIV感染者末被发现,因此,在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宣传和检测力度,完善VCT工作.
作者:唐旭辉;陈蓉;杨伟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并提出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集静脉血和经皮测定黄疸指数.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生期因素和感染因素为主.结论 加强抗感染,做好妇幼保健及围生期工作,减少或避免孕期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
作者:李灿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农村儿童腹泻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确定3个监测村,对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情况连续5年监测.结果 0~l岁婴儿组腹泻病高发,其中7~12个月龄婴儿发病率高,1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腹泻病发病率下降.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原因中以吃不洁食物发病率高.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卫生习惯、监护人文化素质和卫生习惯与儿童腹泻病发病率存在显著的关系.治疗儿童腹泻静脉输液率过高,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低,特别是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的现象十分严重.结论 婴儿从母乳喂养到添加辅食的过渡期,存在较强的腹泻病易感因素,是防治儿童腹泻的重要时期.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培养儿童和监护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手段.加强乡村医生和个体诊所医生的业务培训,严格规范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是农村儿童腹泻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李安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克隆不含信号肽的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构建KiSS-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方法 从正常人膀胱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得到KiSS-1基因开放阅读框cDNA序列.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KiSS-1.结果 经基因序列分析及PCR和酶切鉴定,证实日的基因片段已成功插人载体pcDNA3.1(+)且序列正确.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1(+)/KiSS-1构建成功,为下一步KiSS-1蛋白的表达和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湘辉;CAI Liang;李金满;徐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螺旋藻中砷、铅、镉含量的八极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ORS-ICP-MS)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经HNO3+H2O2微波消解体系消解后,用八级杆碰撞/反应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砷、铅、镉含量.结果 砷、铅、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2、0.003 mg/kg;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重现性好,变异系统RSD<8%;准确度高,用国家一级标准参考物贻贝(GBW08571)、茶叶(GBW07605)标样质控,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谢建滨;ZHANG Hui-min;姜杰;刘桂华;黎雪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明胶酶-A(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6例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非EMs患者的对照正常内膜中的EMMPRIN、MMP-2、TIMP-2的表达情况,并对它们的EMM-PRIN、MMP-2、TIMP-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异位内膜组EMMPRIN、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正常内膜组(P<0.05);异位内膜组TIMP-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正常内膜组(P<0.05).在异位内膜组中,EMMPRIN和MMP-2呈正相关性(P<0.01);MMP-2和TIMP-2呈负相关,但一致性较差(P0.05).结论 EMMPRIN,MMP-2和TIMP-2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MMP-2在异位内膜的高表达使异位内膜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程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维鹏;XIONG Li-yan;董高霞;滕玲玲;王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毕业生的饮酒现状,探讨饮酒行为与其他危害健康行为的相互关系,为毕业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814名本科毕业生的饮酒状况和其他14项危害健康行为,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男生饮洒报告率高于女生,且有显著性差异(X2=7.90,P<0.01),其中7种因素与饮酒行为类型有显著联系(P<0.01),饮酒行为与生活压力、朋友经常喝酒、同学互涛应酬和恋爱状况呈正向相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行为与性别、吸烟、打架行为、使用违禁药品、异性性行为、参与赌博、通宵娱乐、醉酒闹事等8项相关因素和危害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毕业生饮酒行为较普遍,饮酒行为与其它危害健康行为有密切关联,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虎祥;YANG Jian-wen;田宇;张胜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粘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23例Hp(+)胃炎患者,22例Hp(-)胃炎患者,20例胃粘膜正常者,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23例Hp(+)胃炎患者均接受1周抗Hp治疗.利用ELISA法检测胃粘膜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水平.结果 Hp(+)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上清液中的TNF-α含量明显高于Hp(-)胃炎患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Hp感染率和上清液中的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7例Hp根除患者中,TNF-α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感染可明显诱导胃粘膜TNF-α的表达;TNF-α在活动性胃炎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文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出血及损伤后血清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47例颅脑出血及损伤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外伤后不同时间血清P-选择素和TNF-α含量,并对颅脑出血及损伤患者血清P-选择素、TNF-α与伤后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颅脑出血及损伤组P-选择素、TNF-α在发病后第1、3 d两个时间点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在发病后第7 d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损伤组P-选择素、TNF-α在伤后第1、3 d两个时间点的血清的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损伤组(P<0.05),TNF-α在发病后第7 d水平仍显著高于中度损伤组(P<0.05).颅脑出血及损伤组发病后血清P-选择素、TNF-α与伤后GCS评呈显著负相关(r=-0.76、-0.83,P<0.01).结论 P-选择素、TNF-α参与了急性颅脑出血及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可作为急性脑出血及损伤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米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箱包厂苯对接触工人职业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浓度,对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进行体检,检查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微核(MN)、肝功能和HBsAg.结果 苯接触组工人具有一定的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外周血WBC、Hb、Pt下降人数分别占9.3%、11.3%和5.3%,苯接触组微核率2.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苯接触组肝功能异常和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从事苯作业的工人出现比较明显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并有外周血液系统的改变,需要高度重视苯对接触者的职业危害,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廖日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深部真菌感染,分析病原菌与病因,监测耐药情况.方法 采集近4年患者感染的深部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用API板条鉴定,用E-test纸条做药敏试验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1 310株深部真菌,2004-2007年检出构成比分别为9.8%、17.6%、34.0%、38.5%,呈逐年增加趋势;菌种以白念珠菌(67.9%)、近平滑念珠菌(11.0%)、热带念珠菌(9.8%)为主;科室以ICU(28.2%)、呼吸内科(17.9%)、老年病科(15.8%)为主.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连续使用2~9种抗生素7 d或7 d以上,有严重基础病或致死性疾病,年龄65或<1岁,癌症放疗化疗后,留置各种导管等五种主要因素较常见.整体耐药率两性霉素(0.7%)低,氟康唑(22.1%)高.近两年与前两年相比,氟康唑的耐药性有增加趋势(19.5%和23.1%,X2=1.88,P0.05),伊曲康唑耐药性则明显增加(9.2%和16.4%,X2=6.21,P<0.05);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的中介度也明显增加(9.1%和20.5%,X2=5.23,P<0.05).结论 真菌感染逐年增多,耐药性增高,冈此真菌感染病原菌的病凶分析及其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作者:欧阳育琪;HUANG Qiang;熊劲芝;黄红卫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