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卫东;GAN Zhi-gao;韦启后;白玉;杨经会;张英霞;单桂苏
目的 评价艾滋病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效果.方法 按照国家统一的治疗方案,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对病人给予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定期随访,采用漏服次数、CD4检测结果和临床症状改善等指标评价其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当感染者的CD4细胞数低于200个/ml时,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淋巴结肿大、恶心、腹泻等症状,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4细胞明显卜升,体征出现转变.结论 在适当的时期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大限度的抑制HIV复制,使已经破坏的免疫功能部分重建,从而有效的缓解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蒲虹波;潘虎;徐建锋;杨燕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明确某电子玻璃厂新建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矽尘、铅烟、锑及其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噪声、高温,粉尘为6.0~128.5 mg/m3,矽尘为0.56 mg/m3,铅烟高值为0.008 mg/m3,锑及其氧化物高值为0.09 mg/m3,一氧化碳为0.47~4.37 mg/m3,氮氧化物为0.54~1.9 mg/m3,噪声值为64.1~99.5 dB(A),高温WBGT为23℃~24℃.结论 该建设项目采取了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除原料课大料投料口的粉尘、成型课作业岗位的噪声没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余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成型课作业岗位的噪声超标是因工艺限制及目前噪声治理工程技术措施有限所致,该处作业工人可通过加强个体防护和缩短作业时间来控制噪声对工人的危害;原料课一号投料口粉尘浓度超标,该处负压抽风吸尘,不能有效控制该处粉尘浓度,还须进一步采取除尘措施.
作者:刘思燕;谢强明;许旭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县高三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普查某民族自治县一中高三学生共709人,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结果 BMI大、小值分别为34.06和15.04.男、女生BMI分别为(20.13±2.77)和(20.23±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生源BMI为(20.74±2.97),高于城镇生源的(19.84±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9.07%和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生源13.53%,城镇生源2.7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8.0%(105/375)和18.86%(6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镇和农村生源的营养不良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卫生保健工作,在中小学生尤其是男生中大力开展膳食方面的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安伞的饮食行为.
作者:杨慎先;胡昌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林州市2004-2005年的传染病死亡人数,以评价死因登记处中传染病死亡数据的完整性.方法 收集林州市死因登记处、民政和公安三来源2004-2005年的传染病死亡登记资料.用居住地址、姓名、性别、身份证编码、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变量对不同来源数据进行匹配.利用三来源的对数线性泊松模型估计林州市2004-2005年真实的传染病死亡人数.结果 在2004-2005年共报告传染病死亡人数为361人;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传染病死亡人数为375人(95%CI:367~393),以此估计值作分母,登记处的漏报率为6.7%,公安、民政和登记处资料合并后的漏报率为3.7%.结论 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传染病死亡登记进行估计,可以校正因漏报而造成的数值误差,获得较准确的传染病死亡人数.
作者:周萍;HUA Xin;李彩霞;孙喜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苏丹红系列网种色素的名称、性质、用途;建立薄层层析法检验辣椒粉、辣椒油等样品中的苏丹红I的方法.方法 用酸性乙醇丙酮提取,冷冻分层及石油醚去油,用水除去水溶性色素,挥干定容,点样展开,与标准比较定性定量.结果 苏丹红I Rf值0.58,检测下限2.0 mg/kg,回收率92.0%.相对标准偏差8.6%.结论 用薄层层析法可对苏丹红Ⅰ色素定性定量检测,使用实验室常规设备,适于没有高压液相色谱仪、气一质联用仪的基层实验室运用.
作者:张满芳;王向红;黄桂湘;胡国庆;廖金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湘江长沙段水质情况,为治理污染和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按清洁、污染、自净三个监测断面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期采集表层水样,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检测要求检验和评价.结果 湘江长沙段三个断面水质情况污染情况均很严重;造成污染主要为大肠菌群、汞、挥发酚、镉和氨氮等项目;枯水期氨氮、挥发酚、镉、大肠菌群污染显著高于丰水期(P<0.01~P<0.05),两时期汞污染均严重,但丰水期更甚(P<0.01).2000年和2005年上游监测点超标指数超过中下游,提示上游城市污染影响严重.结论 湘江长沙段水质污染严重,多项指标超过地表水3类水质标准,应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
作者:林希建;ZHU Cai-ming;谭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明确卫生监督检测工作的重点,从而加强对公共场所的重点监督监测.方法 对娄底市的旅店、洗浴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4类公共场所共1 120份公用物品卫生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1120份公用物品总合格率为68.3%.结论 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努力提高对重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刘金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的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对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孕妇伴随有高危因素及与孕周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糖筛查孕妇1 356例,按是否伴有高危因素分为2组:有高危因索组,无高危因素组,以及按孕龄分为2组:孕24~28周组,孕28周组,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 GCT与OGTT异常检出率有高危因素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不同的孕周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孕妇伴有高危因素GDM发生率高,对伴有高危因素孕妇应尽早行GCT筛查及OGTT.
作者:蔡慧群;LIU Hui-ping;王琴;陶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区二次供水、未梢水、出厂水和水源水进行监测,采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所监测的二次供水、末梢水、出厂水和水源水的合格率分别为86.3%、84.9%、97.4%和100.0%.不合格的指标分别有游离性余氯、浑浊度、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结论 郴州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
作者:LEI Yang;杜小菲;CAI Yuan-fang;郑文;谢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炎症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变化,探讨前炎症因子与颈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关系.方法 收治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完整摘除并且取出的32个颈椎节段的椎间盘及其髓核组织,作为实验组的病例来源.选择3具新鲜尸体中15个颈部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组.观察TNF-α,IL-1β,IL-6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TNF-α,IL-1β,IL-6阳性表达率和I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突出的颈椎间盘可产生TNF-α,IL-1β,IL-6阳性细胞,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在颈椎椎间盘早期退变中发挥作用.
作者:XIE Hu;彭铭;ZHANG Ji-ping;闵华;李永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对复发性门腔溃疡(RAU)与消化性溃疡(PU)的影响,并探讨其关联及意义.方法 PU组60例,RAU组60例,PU和RAU组60例,收集三组的胃粘膜和唾液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对口腔与胃HP进行比较.结果 Pu和RAU组检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U组、RAU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可能参与了RAU的形成,或者是导致RAU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其具体的作用目前还缺少证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作者:李友云;HUANG An;程燕飞;韩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针对近年来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的速度加快,广西虽然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在HIV母婴阻断和关怀等工作中存在不足.通过在2个全国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立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婴儿治疗与关怀的模式的探索,为广西今后在其它地区更好地实施和深入开展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韦霄;刘伟;周月姣;罗觅;于兰;杨睿侃;张福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空肠弯曲菌肠炎是近年发病呈日益增多趋势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以及该病可引起临床症状体征严重和预后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而引起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引起空肠弯曲菌肠炎菌株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各地急性腹泻病人、健康人群和特殊人群、外环境和动物的感染状况,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的进展及存在问题.
作者:林玫;董柏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所谓双语教学,就是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英语两门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入一种真实的汉语和英语语境,并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教学与交流,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1].它不等于外语教学和学科知识教学简单的叠加[2].
作者:李杏莉;谭红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7年4月25日,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耒阳市3名急性有机锡职业中毒患者.省卫生厅组织省市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毒事故调查,并对中毒人员抢救治疗,3名患者中1人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利民;肖雄斌;何卫红;彭仁和;高寿全;傅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改进HBV患者抗病毒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把3 898例HBV患者分为3组,规范诊治组即完全依从性(依从性-C)组;诊治不规范组即部分依从性(依从性-P)组;不治组即无依从性(依从性-N)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BV患者总治疗率为41.41%.C组中依从性好的是10岁年龄组,依从率为82.69%;P组中依从性不好的是40岁年龄组,不依从率为77.51%.诊断为HBV人群不进行抗HBV病毒治疗影响因素认知原因占29.59%,经济原因占22.15%,社会原因占48.25%.药物反应高的是<10岁组和10岁组均为7.43%.结论 HBV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较差,应加强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人们对HBV危害的认知程度,以提高依从性.
作者:李迪亮;杨初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农村儿童腹泻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确定3个监测村,对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情况连续5年监测.结果 0~l岁婴儿组腹泻病高发,其中7~12个月龄婴儿发病率高,1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腹泻病发病率下降.5岁以下儿童腹泻发病原因中以吃不洁食物发病率高.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卫生习惯、监护人文化素质和卫生习惯与儿童腹泻病发病率存在显著的关系.治疗儿童腹泻静脉输液率过高,口服补液盐使用率较低,特别是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的现象十分严重.结论 婴儿从母乳喂养到添加辅食的过渡期,存在较强的腹泻病易感因素,是防治儿童腹泻的重要时期.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培养儿童和监护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手段.加强乡村医生和个体诊所医生的业务培训,严格规范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是农村儿童腹泻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李安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公主岭市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公主岭市1998-2007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全市报告性病7种68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26/10万.1998年发病率为4.66/10万,1999年上升较快,发病率为12.99/10万,至2001年期间维持相对较高水平,2002年明显下降为3.26/10万,至2006年维持在3.26/10万以下,2006年以后明显上升,2007年为12. 30/10万.累积发病例数居前3位的性病依次为淋病(290例)、尖锐湿疣(15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134例).结论 性病疫情形势值得关注.
作者:黄新国;李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结果 病灶单发12例,多发3例.共18个病灶,其中幕上16个,幕下2个.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4个密度均匀,2个密度不均匀.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WI呈高信号,12个信号均匀,3个信号不均匀.CT及MRI增强扫描均见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 原发性脑淋巴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特点,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完全可能.
作者:米长礼;张伟东;龙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的变化,为建立VP食源性疾病的预警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依据GB/T4789.7-2003对河北省各类水产品进行VP分离,用API 20E进行生化鉴定,同时用纸片法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 363份样品检出108株副溶血性弧菌,榆出率29.8%,2005-2007年榆出率逐年降低,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x2=44.42,P<0.01).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和氯霉素100%敏感,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阿米卡星显示高度耐药,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4.4%.结论 河北省水产品VP污染严重,继续加强VP食源性疾病预警,同时加强水产品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张淑红;WANG Ying-hao;韩艳青;关文英;侯凤伶;申玉学;申志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