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晓宇;黄佟;陈娜萦
本文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启发式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以及双语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对内分泌学临床教学进行了探讨;通过临床见习、实习教学,达到既传授给学生知识,又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技术的能力为目的.
作者:付建芳;涂艳阳;李晓苗;张南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盐酸克伦特罗对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及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每天给大鼠分别经口一次染毒30、15、7.5 mg/kg的盐酸克伦特罗,同时设对照组,连续6 d,第7 d颈动脉取血并处死动物,测定血清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观察对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 盐酸克伦特罗可使大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并对胸腺和脾脏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结论 盐酸克伦特罗可破坏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的动态平衡,并损及机体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聂木海;梁晓芸;张全新;袁立懋;李少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中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20例及传统的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22例,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胰岛素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CSII组与MSII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均能达标,且两组血糖值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CSII组平均血糖达标所用的时间明显低于MSII组(P=0.003);CSIl组每日平均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P=0.00);CSII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CSII组切口感染率低于MSII组.结论 CSII与MSII相比,明显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能平稳、迅速控制血糖、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邵芬;李晓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学模拟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其发展和应用前景非常可观,当前,我国医学模拟教学应用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掌握高仿真模拟教学是提高医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医学模拟教学不能取代临床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应该与床边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佳教学效果.
作者:金龙玉;高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外出农民工人群规模、分布及艾滋病感染状况,探讨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措施.方法 随机法抽取外出返乡农民工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对6 481人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发现12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1.85%;其中男性9例,男性感染率为2.38%,女性3例,女性感染率为1.11‰.结论 专项调查是在乡镇政府与卫生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既了解了农民工的艾滋病疫情,又对全社会作了一次深入的宣传,促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但农民工中存在的高危行为难以评判,影响了工作效果.
作者:易再明;李先平;熊亚珩;杜东初;杜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市新婚夫妇对生殖保健、婚前保健有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发现问题,改善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婚前保健服务接受率,帮助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8个区县对其进行婚姻登记和婚前保健的新婚夫妇开展调查,填写统一的问卷各800份,逐项整理,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作x2检验.结果 新婚夫妇中是否接受过婚前保健服务(婚臀组和婚检组)在大多数生殖保健、婚前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比例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婚检组的正确知晓率高于婚登组;相应的对保健的认识及行为两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婚前保健是进行婚前生殖健康教育的佳时机.认识不到位是影响婚前保健的主要因素.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是推进婚前保健事业的有力措施.
作者:闫明;武明辉;潘迎;冯静;谢争;丁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某高职院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6级2 850名新生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 某高职院校新生HBsAg阳性率为13.47%,农村、城市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17.83%、10.37%,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学生(P<0.01),男生高于女生(P<0.01).HBVM有8种组合模式,其中主要为HBsAg+HBeAg+抗HBc+(35.94%);其次为HBsAg+抗HBe+抗HBc+(28.65%);单纯HBsAb占总检人数7.29%.结论 乙肝防治工作中,注意卜IBsAg阳性感染者时不要忽视HBsAg阴性的HBv感染者.对HBV易感者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加强监测,必要时复种或加强接种.
作者:焦荣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河源市城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市城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69‰,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459.18‰;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P<0.01);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单胎(P<0.01);第一季度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第四季度(P<0.05).结论 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及孕前、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工作,继续开展出生然陷监测工作的病因学研究.
作者:余雪梅;许海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抗HCMV-IgG、抗HCMV-lgM,并计算抗HCMV-IgG的抗体指数;用酶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MV病毒复制标志物HCMV-pp65表达水平.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抗HCMV-lgM、HCMV-pp65的检出率分别为31.7%、4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4.691,P<0.05;x2=24.810,P<0.05).同时HCMV-pp65的检山率显著高于抗HCMV-IgM(x2=4.677,P=0.03).≤10岁及11~20岁年龄组抗HCMV-IgM及HCMV-pp65阳性率高于其它各年龄组(P<0.05);21~30岁年龄组,HC-MV-pp65的检出率高于抗HCMV-IgM(x2=4.600,P=0.032).各年龄组抗HCMV-IgG检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x2=3.267,P=0.07),但抗HCMV-IgG抗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601,P=0.01).结论 HCMV感染与1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陈华;李萍;李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方法 对调查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提出传播途径假设,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探讨本次暴发的流行因素.结果 这是一起甲型流感暴发疫情,6月1-25日该厂共发生病例374例,总罹患率为14.17%,年龄16~46岁,男女比例为1∶2.86,男女罹患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在生产车间,地点罹患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实验室检测有5份甲型流感阳性.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病例宿舍分布无聚集性,工作时戴手套和洗手为保护因素,流感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工人接触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而感染流感病毒.结论 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加强宣传教育和流感预警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兵;马智超;周小涛;邓立权;熊田甜;吴泰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FD的120例儿童,进行Hp检测,阳性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三联疗法的根除治疗和胃肠道调理治疗,并统计其积分.结果 120例FD儿童中有98例.Hp阳性,其阳性组以食欲下降及饱胀症状突出(P<0.05),根除Hp组上述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儿童FD的一个影响因素,尤其对食欲下降及腹部饱胀症状影响明显.对FD儿童及早进行Hp检查并根除有利于症状改善.
作者:赵红梅;游洁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西吸烟及饮酒的流行现状,为制定吸烟及饮酒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8~69岁常住居民共1 276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调查人群中饮酒(33.75%)、吸烟(25.92%)标化发生率均高于国内水平(20%、25%);吸烟者开始吸烟的年龄以15~20岁为主,开始吸烟的年龄小是5岁;家庭(55.02%)是被动吸烟暴露多的地方;男性吸烟、被动吸烟、饮酒3个率经标化后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农村吸烟、饮洒的标化率高于城市,城市被动吸烟标化率则明显高于农村.结论 调查人群的吸烟、饮酒处于国内较高流行水平,应引起广西卫牛工作者的极大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重点防治.
作者:蒙晓宇;黄佟;陈娜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卵巢肿瘤种类繁多,而性索间质类肿瘤相对少见,约占卵巢肿瘤的5%[1],而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t,GCT)是性索间质肿瘤中常见的一种.GCT呈低度恶性,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属手术病理分期1期,5年生存率高达90%,但是易远期复发,20年生存率低于50%[2].近年来,随着人们对GCT认识地不断深入,其诊断和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作者:沈晓涵;许淑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醋酸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NFJeB、Bcl-2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分为0、2.5、5、10、20 μmol/L醋酸铅组,分别染毒72 h,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NF-kB、Bel-2蛋白表达的改变,用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随着染铅剂量增加HK-2细胞NF-KB、Bcl-2蛋白表达逐步降低,NF-kB与Bcl-2降低显著相关(r=0.71,P<0.01);细胞凋亡率随着铅剂量增加而增加,在5、10、20μmol/L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率与NF-kB、BcI-2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25,P<0.01;r=0.709,P<0.01).结论 醋酸铅能下调HK-2细胞.NF-kB、Bcl-2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诱导HK-2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作者:周桂凤;蒋云生;胡白英;杨波;乔玉峰;刘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对北海市辖区连续17年34轮进行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利用该市1991-2008年1月的3岁以下儿童OPV强化免疫以及人群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脊灰发病监测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该市17年OPV的强化免疫合计接种率97.9%;零剂次儿童占3岁以下总儿童的3.9%;1~59岁健康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99.5%、97.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5.7、1∶97.2、1∶32.6.病毒学监测已连续15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结论 该市辖区17年OPV的强化免疫效果显著,人群对脊灰已形成免疫屏障,维持了无脊厌状态.
作者:梁家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和肆虐,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艾滋病流行对社会发展的危害体现在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因此,如何应对艾滋病,是把它作为一种疾病、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甚至是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是非常重要和现实的问题;如何用公共管理理论指导具体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对于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毛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星级宾馆女性性工作者性传播感染(STIs)知识掌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在性工作者中开展性传播感染相关的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级等概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长沙市芙蓉区两个星级宾馆作为研究现场,用自编问卷对女性性工作者样本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其社会人口学特征、STIs防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164名女性性工作者调查时的平均年龄为(22.0±3.1)岁;平均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年限为(10.4±1.8)年;从业时间中位数7个月;开始从业年龄中位数为21.0岁;初次性行为年龄中位数为18.0.岁.STIs防治知识条目总分为25分,女性性工作者STI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15.1±3.6)分,影响女性性工作者知识掌握的因素为初次性行为年龄和开始从业年龄.结论 女性性工作者对性传播感染,特别是症状相关认知有待提高.在开展STIs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时应更关注女性性工作者中开始从业年龄和初次性行为年龄小的亚人群.
作者:厉洁;肖水源;刘慧铭;马贞玉;周维维;易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不同检测系统对同一样本甘油三酯(TG)含量的测定,研究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为临床准确检测甘油三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815家医院,对全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剔除离群值后得出的均值为甘油三酯含鼍的靶值,计算出各个检测系统检测甘油三酯结果的偏倚,剔除样本量较小(<25)的检测系统.然后用SPSS13.0软件对小同的检测系统的偏倚(检测厅法、检测仪器、试剂、校准物)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对甘油三酯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同一标本得到的结果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8,P>0.05);不同检测仪器、不同的试剂和不同校准物检测同样的标本得到的结果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01,P<0.01;F=4.555,P<0.01;F=2.357,P<0.05).结论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主要与仪器、试剂、校准物有关.
作者:刘铭;于风江;王治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产科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卜采用术前护理.观察两组在术前1 d和麻醉前,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①术前1 d,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CD3+和CD4+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麻醉前,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CD3+、CD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术前1 d相比,麻醉前CD3+、CD4+在干预组显著增高(P<0.05),而在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免疫功能.
作者:陈海玲;孟二荣;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赣榆县胃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 对新发胃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开展相关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住地有污染(OR=1.97),进食成(OR=1.45)、进食热烫(OR=1.82)、吃饭不按时(OR=1.28),无遮盖存粮(OR=1.29)、粮食有霉变可能(OR=1.45),经常吸烟(OR=1.28)、吸烟部位深(OR=1.34)、家庭成员吸烟(OR=1.35)、工作场所被动吸烟(OR=1.54),经常饮酒(OR=1.14),饮烫茶(OR=1.72),性格抑郁(OR=1.67),有癌症家族史(OR=1.96);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85)、清晨饮茶(OR=0.67).结论 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旭善;吴德林;张晓峰;顾绍升;金凤;潘振庆;武鸣;覃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