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成;诸笔科;朱志良;朱元芳
目的 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在下肢阻塞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16排CT容积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扫描范围1 100~1 200 mm,层厚5 mm,螺距1.375 mm,重建层厚1.2 mm,造影剂量120~150 ml,注射速率3.5~4 ml/s,智能跟踪自动触发扫描,扫描时间20~35 s,对全部图像行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表面阴影显示重建.结果 32例共608节段,血管重度狭窄120节段,闭塞102节段.结论 作为一项高度准确的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16排CT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邓立勇;雷振;王志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血液灌流法与常规排毒法对抢救氯丙嗪、氯氮平超量服用致昏迷的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行血液灌流法治疗的患者与32例常规排毒法治疗的患者,从意识恢复的时间及并发症缓解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血液灌流法治疗的患者意识恢复正常,较常规排毒法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血液灌流法治疗的出现并发症(如吸人性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等)的患者亦较常规排毒法治疗的患者恢复得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灌流法对抢救氯丙嗪、氯氮平超量服用中毒昏迷患者,较常规排毒法具有起效快、排毒相对高、疗效好的特点.
作者:陈月嫦;谢雄根;刘育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荧光杂交探针技术快速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方法 提取线粒体DNA,在LightCycler仪器上进行实时PCR和熔解曲线分析,测序验证.结果 熔解曲线分析获得的150个基因型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100%一致.结论 实时PCR和杂交探针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作者:蒋义国;Tammy Ellis;周兰兰;Anne R.Greenlee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从野蚕蛹血淋巴中分离纯化抗菌肽,并研究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野蚕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蚕抗菌肽对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野蚕抗菌肽对体外培养的A549、HepG2、SW620、HME1四株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HNE1鼻咽癌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较弱,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野蚕抗菌肽处理癌细胞后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膜破损,线粒体肿胀并形成空泡,核被膜消失、核浓缩聚集靠边呈块状或新月状凋亡小体.结论 野蚕抗菌肽可有效地杀伤人体不同系统的癌细胞,并诱导HepG2癌细胞凋亡.
作者:祝斌;吴尚辉;顾焕华;李昆;黄柏英;祝和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经济、简便地贮藏淋球菌以利于对淋球菌进行研究,我们特对目前几种保存淋球菌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以便找到理想的贮存方法.方法 用鲜奶法、脱纤维血法、普通奶粉法和冷冻真空干燥法四种方法同时保存85株淋球菌.结果 冷冻真空干燥法一年和二年内复苏,复活率均为100%;鲜奶法一年内复苏,复活率为100%,二年内复苏,复活率为97.7%,脱纤维血法一年内复苏,复活率为100%,二年内复苏,复活率为82.3%,上述三种方法明显高于普通奶粉法组(9.4%,1.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鲜奶法保存淋球菌具有经济、简便实用、存活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贮存淋球菌的方法.短期(一年内)脱纤维血法也是一种较理想的贮存淋球菌的方法.
作者:罗桂梅;刘红军;刘三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冷水滩区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暴露人群的流行特点,为狂犬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05年城乡疾控机构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4 556例狂犬病暴露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冷水滩区狂犬病暴露人员农村多于城镇,男性多于女性.1、7、8月为多.结论 养犬数增加以及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差是狂犬病暴露人员增多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龙山县土家族城镇已婚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原因,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询问病史,妇科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1 042例普查对象妇科疾病患病率为78.50%,而且以30~3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为85.81%.结论 妇科疾病是危害土家族女职工身心健康常见的疾病,因此每一年一次常规妇科病普查,是控制土家族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滕树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辽宁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现状调查,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辽宁省乡镇卫生院70所,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 523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中用于急救的人工呼吸机和急救车数量分别为10.0%和15.7%;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的危房面积分别占业务用房的2/5和1/2;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基本以中专学历(54 6%)为主;能开展细菌检验的卫生院仅占总数的10.0%;只有51.4%的卫生院可以进行营养学评价.结论 辽宁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卫生院房屋和设备老化;医疗诊治能力偏低.建议政府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通过实施全科医学培训战略来提高卫生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王烈;吴辉;王阳;杨小湜;郭颖;赵海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中文版工作内容量表(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JCQ22)在石油行业职工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此量表在中国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 应用JCQ(22)对石油行业609人的职业应激进行了评价,评定JCQ(22)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检验包括①内在一致性:计算Cronbach's α系数.②重测信度系数:随机抽取69名受试者做3个月后的各分量表得分的Spearman相关.效度检验:①计算每个条目与所属分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检验每个条目的 效度.②结构效度:对量表作因子分析.结果 问卷有效回答率98%(596例).JCQ含5个模块,共22个条目.5个模块的同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的0.63~0.85,重测信度0.72~0.82;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方差累积男、女性分别为47.1%和50.5%,进行方差大正交旋转,4个公因子的条目组成与JCQ量表模块基本一致.结论 JCQ(22)能够反映其理论基础中三个与职业紧张相关的维度.中文版JCQ(22)在石油行业职工中应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李伟;柯继红;张俊权;王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87例轻、中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 服药3个月后24 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 h及日间平均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5);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左心室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伊贝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降压且尤为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
作者:郭永红;陈琳;韩卓辉;欧阳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各大医院对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控制普遍采用分科定额管理办法.在实际操作中,大多存在着定额值确定过度注重历史而忽略实际、定额核算办法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对称等缺陷.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必须将科室定额基础值从静态值转变为动态值,减轻了学习曲线效应对控费效果的弱化;实行奖惩并重的激励制度,转变已有的只罚不奖的非对称激励方式.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一改进是可行的.
作者:刘新春;袁乐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2002-2005年伊犁州结核病控制情况分析,为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伊犁州结核病项强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为50.2/10万,活动性肺结核年平均登记率为77.2/10万,涂阳病人年平均治愈率93.4%,涂阳肺结核病人年平均病死率1.5%.结论 伊犁州结核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范红;闫军;江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为今后各级管理部门有效控制此类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问卷、笔录及搜集相关预防、诊治机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砷化氢急性中毒9起14例,均为男性,其中重度中毒4例,中度中毒10例.事故原因中对砷化氢急性中毒缺乏认识占88.8%,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缺乏,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28.67%,误诊率71.43%,无死亡病例.结论 提高对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的认识为当前有关管理部门的首要问题,并做好重点督查.
作者:徐国范;张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展示了纸质和电子文件各自的优劣势,指出推进电子文件归档的现实意义和必然性,没有对传统归档理念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建议在已有的纸质档案归档管理的经验基础上,推进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其中包括利用原有的档案管理队伍和两种形式档案的并存.重点强调建立归档制度对电子文件收集和归档的重要性,展望由于电子文件的出现而使未来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立体化的广阔前景.
作者:刘春平;宋立新;彭琦;伍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水是人体营养素中重要和基本的一种,桶装矿泉水和纯净水对人类的保健作用已有许多报道.但桶装矿泉水和纯净水的质量并非尽如人意,尤其是微量元素、金属元素的缺乏、配比不合理、微生物、理化等指标合格率低.每人每天大约饮用2~5 L这种水,而且不限时、不限量,其带来的卫生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值得进行认真探讨.
作者:李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一株分离于疑似食物中毒腹泻患者的EIEC菌株进行生化特征、血清学及致病侵袭力实验探讨.方法 参照GB/T4789.6-2003和卫生防疫细菌检验.结果 3份标本分离到的同一血清型EIEC O29:K?菌株,经全面生化反应,血清学及Sereny试验证实为一株非典型生化特征,丧失侵袭力的EIEC菌株.结论 在肠道病原菌的鉴定中,非典型生化特征及丧失侵袭力的EIEC菌株应引起注意.
作者:高亚色;梁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含量,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出现的模式分为7组:A组191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B组328例,为HBsAg、HBeAb、HBcAb 阳性(俗称小三阳);C组26例,为HBsAg、HBeAg阳性;D组54例,为HBsAg、HBcAb阳性;E组35例,HBsAb、HBeAb、HBcAb阳性;F组11例,为HBsAb、HBcAb阳性;G组10例,为HBcAb阳性.结果 各组HBV DNA>1.00×103拷贝/ml的阳性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98.95%(189/191);B组46.34%(152/328);C组100%(26/26);D组57.41%(31/54);E组20.00%(7/35);F组18.18%(2/11);G组20 00%(2/10).A组、C组与B、D、E、F、G组间HBV DNA阳性增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有些差异有显著性,有些差异无显著性(P<0.01或P>0 05).结论 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指标出现的类型,与HBV DNA的联合动态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林应标;陈朝晖;郭满容;刘巧突;刘颖慧;何准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本地区非淋菌性宫颈炎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耐药趋势.方法 对308例单纯Uu感染所致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Uu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螺旋霉素的耐药率居12种常用抗生素之首,其耐药率分别为51.3%、46.75%及43.18%;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率较高,其敏感率分别为80.19%、71.43%及68.83%;在耐药菌珠中,14株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同时耐药;19株对红霉素、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同时耐药.结论 Uu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及螺旋霉素的耐药率高,而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的敏感率高,提示Uu若对某种抗生素耐药时,则对其同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增加,故临床上治疗单纯Uu感染所致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前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如果某种药物难于清除Uu或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时,原则上不应选用同类药物继续治疗,在试验结果出来前或无条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时,可选用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作为经验性用药.
作者:陈国菊;邹建话;刘婷;马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分析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医教学提出几点改革意见,以使中医学教学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作者:董克礼;罗柳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2家工厂1 558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对性病/艾滋病病种知晓率为58.8%,性病/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为67.1%,50.0%的人相信避孕套能预防性病/艾滋病,37.8%的人使用过避孕套.文化程度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得分均为正相关.结论 湖南省长沙县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待提高,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低文化层次的群体.
作者:吴志平;饶弟军;江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