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贺立飞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检测, 支原体培养, 药物敏感性, 生殖道感染, 药敏分析, 阳性标本, 感染情况, 鉴定, 地区, 报告
摘要: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对本院110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059例村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为了解农村居民伤害发生现况及原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1059名农村居民一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58.36%,8.88%的农村居民一年中发生2次以上伤害.男性伤害发生率(59.53%),略高于女性(57.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伤害发生率存在差异并具统计学意义(P<0.005).12种受伤类型的前3种为跌伤(16.34%)、钝锐器伤(15.86%)、碰伤(10.86%),占伤害总例数的73.79%.伤害致残率3.78‰、死亡率为1.89‰,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为43.并对受伤原因、场所及形式、部位、程度、伤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 应针对伤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村居民伤害的发生.

    作者:吴志平;饶弟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析当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医院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它是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的体现,并且贯穿于全部管理活动之中[1].

    作者:冯亚琴;马艳;罗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5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将我院近10年来收住院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其临床表现以发热、抽搐、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及血清学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较高.结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必须重视早期的非特异性症状体征,及时诊断及综合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胡尔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健胃愈疡颗粒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胃愈疡颗粒对胃溃疡患者胃黏膜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胃愈疡颗粒的疗效机制.方法 56例胃溃疡(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予健胃愈疡颗粒;对照组予法莫替丁加硫糖铝,四周为一个疗程,Hp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治疗前后胃镜下取溃疡边缘活检.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mRNA在正常胃粘膜中有少量表达,病变粘膜表达增加;治疗后两组表达均显著增加,治疗前后比较(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促进TGF-β1等促溃疡愈合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健胃愈疡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林源;周勇杰;廖书胜;李家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清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与前列腺癌(PEa)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前列腺手术前检测血清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63例.根据苏木素-伊红切片中肿瘤的组织学形态进行病理分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血清T-PSA、F-PSA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血清T/F比值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T-PSA、F-PSA水平和F/T比值与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级间的相关性可能协助判断前列腺癌分级及预后.

    作者:李跃进;李登清;谭湘芳;方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152例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3-2005年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细菌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2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细菌127株,革兰阳性菌(G+)97株(占76.38%),以葡萄球菌为主(占63.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革兰阴性菌30株(23.6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苯唑西林的金葡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为72.22%和66.67%,对七种常用抗菌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36.36%,33.33%,其对大多数常用抗菌素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45%).结论 血培养中葡萄球菌是极为重要的致病菌,但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感染也不容忽视.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高耐药与多重耐药的特点,治疗需以药物监测为依据.

    作者:方梅;谷成祥;戴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心病人肺型P波与主肺动脉内径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肺心病人心电图的肺型P波与超声心动图的主肺动脉内径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肺心病伴肺型P波的临床资料45例为肺心病组;并按超声心动图诊断分为右心扩大组26例、无心腔扩大组19例;在我院健康检查者30例为对照组;对其主肺动脉内径与肺型P波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肺心病组主肺动脉内径较对照组显著增宽(P<0.01);肺心病右心扩大组主肺动脉内径较无心腔扩大组显著增宽(P<0.001);无心腔扩大组肺型P波较右心扩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心电图肺型P波是诊断肺心病人心脏未扩大时的敏感指标,且具有仪器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右心增大时可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明珍;张之炯;孙可英;陈四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心血管临床教学工作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前在国内外医学生教学改革中逐步实践,本文探讨该方法在临床培训住院医师中的体会.

    作者:谢启应;孙泽琳;杨天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例输卵管妊娠流产继发阔韧带妊娠报告

    输卵管妊娠流产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而输卵管妊娠流产继发阔韧带妊娠则少见,本院于2006年5月收治1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滕树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BV-DNA含量及Pre-S1检测在诊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乙肝患者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HBV-M)与乙肝病毒DNA含量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的关系,为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程度、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微粒子酶免检测试剂盒对456例携带不同血清学标志物的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结果 五种HBV免疫模式中HBsAg、HBeAg和HBcAb同时阳性,其HBV-DNA定量阳性和HBV-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94.1%和81.2%;HBsAg、HBeAb和HBcAb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4%和43.7%;其他不同血清学模式组也有不同的阳性率.结论 Pre-S1可敏感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反映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乙肝病毒五项标志和前S1蛋白联合检测,对更好地早期诊断HBV感染,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道荣;郝晓柯;余妍;程小东;徐焰;苏明权;张小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男性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男性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119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38例)、健康对照组100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Hs-CRP在男性糖尿病组为37.11 mg/L,女性糖尿病组为12.96 mg/L,健康对照组为0.81 mg/L,与健康对照组及女性糖尿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Hs-CRP与男性糖尿病发生关系密切相关.

    作者:郑淑娟;孙菲;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马齿苋的不同部位在体内外抗氧自由基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马齿苋的叶、茎、根等不同部位在体内外的抗氧自由基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定·OH,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O(-.2);体内实验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分别喂马齿苋的叶、茎、根,10周后测定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马齿苋的叶、茎、根均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并且茎和根的作用强于叶,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家兔体内实验表明马齿苋的茎和根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而马齿苋叶未显现出这种作用.结论 马齿苋的茎和根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马齿苋叶只在体外显示有一定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作者:余庆皋;王晓春;熊志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41例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增进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SF-36量表评价441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被调查对象的个人特征和患病情况.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分别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在岗、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医疗花费、家庭住房面积、疾病的炎症程度、病程、住院次数、病情进展情况、是否共患其他疾病等15种因素与生活质量的各领域或大多数领域均有关系.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在排除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后,对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医疗费用、职业、病情进展情况、病程、婚姻状况.结论 慢性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不同系统疾病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疾病本身的积极治疗,遏制过高的医疗费用,建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医疗水平,提高人民的健康教育水平,倡导和谐稳定的婚姻观念,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SF-36量表适用于评价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生命质量应作为健康评价指标.

    作者:张修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的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感染情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对450例病人做支原体培养及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支原体培养阳性153例(34.0%),解脲支原体UU阳性115例(25.6%),人型支原体MH阳性9例(2.0%),UU+MH阳性29例(6.4%).UU对12种药物敏感性高为交沙霉素(99.1%),其次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及四环素,分别为96.5%、95.7%及94.8%.耐药性高为环丙沙星(64.3%),其次是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及可乐必妥,分别是40.0%、40.0%和39.3%.结论 加强支原体的药敏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防止支原体耐药株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69名8月龄婴儿血铅、钙、锌、铁水平及分析

    目的 了解儿保门诊8月龄婴儿血铅、钙、锌、铁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分析法检测血铅、钙、锌、铁值,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9名8月龄婴儿血铅、钙、锌、铁水平分别为92.83±25.44,1.39±0.24,104.46±35.85,150.06±39.96.微(宏)量元素异常检出率为:缺铁37.55%,缺钙33.82%,高血铅31.60%,缺锌26.77%.男、女婴之间血铅、钙、锌、铁均无显著差异.不同血铅水平钙、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铅的血铁水平稍低于低血铅,但是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 湘潭市8月龄婴儿血铅处于一个偏高水平,防止铅污染危害儿童工作有待加强.婴儿期微(宏)量元素缺乏比较常见,在注意补充钙、锌的同时,更应注意铁的补充.防治缺钙、缺锌、缺铁可减少铅进入人体,高血铅患儿应同时注意监测血中其它微(宏)量元素.

    作者:张丹;刘春梅;张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121例甲亢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采用适度暴露喉返神经,识别甲状旁腺,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年龄、腺体大小等情况,分别行双侧次全切,单侧次全切+峡部切,一侧全切+另侧次全切+峡部切.术后双侧留置T型管负压引流,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平均准备时间缩短为7d,无手术死亡,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4例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随访12个月~7年,术后有1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其中7例经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另5例正在治疗观察中,所有患者血清钙在2.18~2.51 mmol/L.结论 注重术前准备,把握适应症,采用上述方法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法进行手术治疗甲亢明显减少了并发症,效果满意.

    作者:杨颖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0-2004年克拉玛依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对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 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以年龄别、性别死亡率、死因顺位、平均死亡年龄及去除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为统计指标.结果 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105.13/10万,居于各种死因首位,肿瘤前三位是肺癌、肝癌和胃癌,男性多于女性,死亡年龄60岁以上居多,去除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可提高2~3岁.结论 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了居民健康,其中肺癌是影响突出的恶性肿瘤,提示该地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彭元章;许德民;杨继惠;陈志萍;黄江河;刘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研究进展

    饮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普遍的物质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由于长期的接触,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也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而成为各国科学界和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点.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多组分、低浓度的特点,是水质检测的一个难点.本文对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色谱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以及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检测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张建江;马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996-2005年宁乡县中学生6种常见疾病患病率及其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宁乡县中学生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沙眼、龋齿和贫血6种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1996-2005年湖南农村宁乡县高一和初一学生队列人群医学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升降趋势分析6种常见病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1.1996-2005年,高一学生队列共计79033人,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沙眼、龋齿和贫血患病率分别为47.67%、20.79%、3.39%、6.23%、3.82%和5.73%;2.初一学生队列共计25602人,其患病率分别为30.49%、13.98%、5.65%、7.59%、7.66%和10.95%;3.高一和初一学生队列中,除沙眼和贫血患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外,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龋齿患病率均无升降趋势变化.结论 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和龋齿等常见病仍然是影响湖南农村宁乡县高一和初一中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

    作者:李雄伟;刘继军;孔祥威;罗家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医院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就诊和分娩于衡阳市南华大学附一医院的孕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和态度的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统一问卷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孕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为20.1%,高为77.6%.通过健康教育后,孕产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知晓率低为78.8%,是高为97.1%.对艾滋病态度有所改变.结论 孕产妇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和态度,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干预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曦;吴剑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