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英;李运良;朱阳朝
目的 探讨HCMV感染与结肠癌的相关关系,为结肠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利用ELISA技术检测结肠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HCMV-IgG及IgM,同时利用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癌旁组织HCMV DNA及HCMV pp65抗原的表达情况,并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HCMV-IgG阳性率在结肠癌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肠癌组HCMV-IgM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CMV DNA在结肠癌组织及结肠癌癌旁组织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HCMV pp65抗原表达在结肠癌组织明显增强,且无年龄组差异,HCMV pp65表达增强主要见于结肠腺癌. 结论 HCMV感染与结肠癌的发生明显相关,且HCMV导致结肠癌发生有赖于HCMV的复制.
作者:汤智勇;陈华;李倩;邓乐方;陈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克菌丹对Ames试验菌株的致突变性. 方法取农药克菌丹,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的平板掺入法进行试验和结果评价. 结果在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TA97、TA100试验菌株各剂量组(10~50μg/皿)回复突变菌落数随剂量增高而增多,均大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的2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有重复性,为阳性反应;在加S-9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TA97、TA98、TA100试验菌株中、高剂量组(25~50 μg/皿)回复突变菌落数随剂量增高而增多,均大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的2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有重复性,为阳性反应. 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克菌丹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为阳性.
作者:吴军;杨秀鸿;熊志军;马新群;陈志莲;陆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桃源县1950-2006年狂犬病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桃源县1950-2006年疫情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桃源县1950-2006年全县共报告狂犬病322例,死亡322例.年均发病率为0.67/10万;病死率为100%,年发病率波动在0~5.17/10万,其间有2次流行高峰.发病地区以边远山区高(x2=27.18,P<0.005);发病季节以春秋季较高;0~15岁年龄多,占发病总数的40.60%;职业以农民、学生为主.结论 桃源县狂犬病疫情近年又有回升,犬密度增加以及被犬咬伤后未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未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是近年桃源县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
作者:褚红梅;金则平;曾斌;何金山;程督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研究对某高校202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调查,调查所使用的量表是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称ASLEC,刘贤臣编)与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编),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群体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差异,考查了生活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应激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不同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当个体面对应激环境时,哪一类应付方式是良好的应付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战胜心理危机,维护精神健康,同时希望调查分析的结果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起参考作用.
作者:廖湘蓉;龙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不同时期抵抗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孕妇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63例,其中妊娠早期19例(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20例(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24例(妊娠晚期组);另选同期正常非孕妇女44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妇女血清中抵抗素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组及对照组妇女血清中抵抗素水平分别为(5.586±0.512)μg/L、(6.478±0.341)μg/L、(8.327±0.578)μg/L及(5.675±0.399)μg/L.妊娠早、中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抵抗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晚孕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正常组、早孕组以及中孕组(P<0.01).孕妇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9(P<0.05).结论 孕妇血清中抵抗素水平随孕期的增加逐渐升高,上述变化与孕妇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胡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情况,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细菌室2004年1-12月非重复分离肺炎克雷伯菌218株,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率36.2%(79/218).79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大于90%;三代头孢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41.0%,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61.0%;四代头孢(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23.4%;头霉素类的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58.5%;单环β-内酰胺类的氨曲南的耐药率为70.7%;三种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6.8%~55.1%;氟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在55%~65%之间.上述所有抗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均处于耐药范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性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较:阿米卡星差异有显著性,其他抗菌药物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同济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率36.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含酶抑制剂药物、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仅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全部敏感.
作者:彭敬红;孙自镛;周有利;吕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卵磷脂降血脂的作用.方法 将受试者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卵磷脂试食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以双盲法进行试验. 结果卵磷脂试验组试食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试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食后TC、TG与试食前比较分别下降10.58%、21.77%;试食后试食组TC、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磷脂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作用.
作者:邓卫明;胡余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为了研究食用槟榔的主要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食用槟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食用槟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食用槟榔加工的污染其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进行了探讨,为今后食用槟榔的研究提出了方向.
作者:王友水;蒋小平;刘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研究了纳米氧化铝对P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酸度、共存离子等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优化了光谱测定的条件.实验表明:在pH 4.0条件下,试液中的痕量铅可被定量吸附,用0.1 mol/L HCl-30 g/L硫脲溶液可将吸附的铅离子完全洗脱.方法 用于测定天麻中铅的分析,铅的回收率在99.0%~104.0%之间,结果满意.
作者:刘立辉;夏文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将2002年1月-2006年12月行胃大切手术的65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16~20 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后8 d的营养指标较对照组好(P均<0.01),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病人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sFas/APO-1与心肌重塑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的影响,探讨培哚普利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CHF患者56例,随机分组,A组(26例)为常规治疗组,B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Qd)治疗共3个月,分别于0、3个月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清sFas/APO-1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Fas/APO-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培哚普利组治疗3个月后,较常规治疗组血清sFas/APO-1水平明显下降,LVESD、LVEDD明显减低,SV与LVE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Fas/APO-1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培哚普利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肌重塑与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Fas/APO-1水平有关.
作者:蒋卫红;杨侃;李静乐;彭丽萍;梁中书;肖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间质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CD44v6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PTC中CD44V6及VEGFR-3的表达,以VEGFR-3标记淋巴管,在显微镜下计数LVD.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CD44V6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LVD与癌侵袭程度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LVD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CD44V6与LV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0(P<0.01).结论 CD44V6及淋巴管密度与PT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淋巴管密度与PTC的侵袭有关,可作为预测PTC病人预后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陈宁;梁青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传染科医务人员对消毒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 对某医院传染病科115名从事临床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对医院感染及消毒概念能正确回答的分别为64.35%、62.61%,对正确的洗手方法及消毒剂使用的正确回答分别为64.35%、27.83%,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培训率为94.78%.结论 传染科医务人员对消毒知识的掌握有待提高.
作者:罗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卫生检测检验是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对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以及场所等进行卫生学项目检测,并出具报告.它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并且关系到检测机构权威性和公正性.质量管理是为确定和达到规定要求,指挥和控制组织活动,制订质量方针、目标、计划,保证改进等活动.卫生检测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计划、监督、控制,以保证出具报告的完整、客观和可靠.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开展卫生检测检验的质量管理,应重点抓好如下.
作者:刘春平;宋立新;彭琦;伍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作者通过分析口腔预防医学的现状,探讨了其面临挑战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展开了讨论,认为应以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
作者:李奉华;彭解英;贺达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唾液酸酶法的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用唾液酸酶法和Amsel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结果 314例标本中,唾液酸酶法检出细菌性阴道病79例,Amsel法检出72例,经u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贺立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通过电导率的测定来鉴别潲水油的检测方法.方法 将潲水油与合格食用油进行对照研究,寻找潲水油在电导率测定中的特性.结果 潲水油经提取后水相平均电导率为119 μs/cm,是粗菜子油的3倍、精练菜子油和大豆色拉油的11倍、猪油的28倍.潲水油与精练菜子油混合后,潲水油的质量分数与电导率呈线形关系,回归方程为Y=9.56+117.21X,r 0.9992.潲水油与合格食用油电导率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导率的测定可用于潲水油的鉴别检测.
作者:彭进;黄道平;刘吉星;谢燕湘;谢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黄埔区卫生、工商、公安、城管及工厂等不同职业人群的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问卷调查被检者华支睾吸虫的知识知晓率及吃鱼生率.结果 本次共粪检545人,华支睾吸虫感染42人,感染率为7.71%.问卷共调查283人,知晓华支睾吸虫病的159人,知晓率56.18%,吃鱼生的106人,吃鱼生率37.74%.结论 黄埔区的部分职业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于广州市的平均感染率,应加强黄埔区华支睾吸虫的健康教育工作,改变人们吃鱼生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卫生知识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和对鱼虾等水产品的监督管理,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作者:黄昱;林耀琪;甘圳尧;张碧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低浓度甲醛对作业人员血象的影响,调查发现低浓度甲醛对人体血象有影响,显著高于对照组.
作者:杨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娄底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内皮素(ET 1)基因的rs5370G/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并与Genbank多种族人群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湖南娄底地区84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群的静脉血,其中健康个体57名,高血压患者27名,提取DNA,应用PCR/SNP敏感性分子开关对ET-1基因rs5370G/T多态性进行分析,并与Genbank中的多种族人群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湖南娄底地区汉族人群中ET-1基因rs5370G/T的G、T的频率分别为51.2%和48.8%,且不同性别间高血压人群与正常人群间均未见显著差异,在高血压人群与正常人群中G的频率分别为0.537,0.518(x2=0.056,P>0.05).然而在Genbank中,ET-1基因rs5370G/T的G、T基因频率分别为80.4%和19.6%,与湖南娄底地区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22.132,P<0.001).结论 湖南娄底地区汉族人群中ET-1基因rs5370G/T多态性与高血压无相关性,与Genbank中的多种族人群比较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在不同种族间的表现有所不同的遗传因素之一.
作者:吴孟津;廖端芳;彭翠英;胡卫民;王春;周翠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