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株洲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状况分析

肖红卫;唐雨新;张宇

关键词:网络直报, 传染病,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株洲市实施网络直报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报告质量状况,分析评价网络直报效果.方法 对全市173家乡镇级以上医疗单位进行调查,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173家,完成网络直报54家,占31.21%,而乡镇级直报仅占1.15%,网络报告质量2006年比2005年、2004年明显提高(P<0.01).结论 株洲市已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到乡镇一级的医院,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灵敏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阳江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对策

    目的 为摸清阳江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为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 按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体系标准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 阳江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54.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9.57%;饮水不安全的因素有:苦咸水、未经处理地表水、污染严重未经处理地下水、其它饮水水质问题等.结论 强化政府职能,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综合治理,动员全社会参与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

    作者:庞天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永州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永州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制定控制麻疹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560名0~14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560人中抗体阳性455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以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120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140人,免疫成功77.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 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

    作者:刘卫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D大鼠30 d喂养试验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参考值探讨

    目的 探讨SD大鼠30 d喂养试验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参考值.方法 收集本实验室用于30 d喂养试验的SD大鼠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总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肝体比及肾体比雌雄鼠间差异无显著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血清白蛋白、血糖及总胆固醇含量和脾体比雌雄鼠间差异具有显著性;除雌性大鼠的脾脏系数(P=0.076)批间无差异外,其余各血液学生化和脏器系数指标分性别不同批次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血液学生化指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总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脏器系数肝体比及肾体比雌雄鼠间可以合并.

    作者:王亚东;王海玉;张聪恪;张桂霞;李立;张焱;刘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讨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对患者免疫状况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结合组),常规治疗组口服左旋咪唑和西米替丁,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二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检测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结合组比常规治疗组疗效好,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合组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比率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合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可靠,能明显减少患者复发次数和程度,溃疡面愈合时间短,无明显不良反应,并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周伟民;陈伟红;张群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感染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通过对服务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知识及防治的态度、行为的调查,为制定预防病毒性肝炎传播干预措施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服务从业人员愿意接受相关知识宣教,但对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常识了解情况不够理想.结论 对服务从业人员需要经常开展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教育和宣传,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卫生监督体系.

    作者:刘德坚;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 色谱柱Lichrospher ODS,流动相为甲醇-水-四氢呋喃-5%醋酸铵(5:9:3:4),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2 nm.结果 甘草酸二铵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1~100 μg·ml-1(r=0.9999,n=5),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1.12%.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可用于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菁;季怀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 20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血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2-2006年的新生儿黄疸患者血培养阳性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黄疸患者病原菌检出率为50.33%,608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506株(83.22%),革兰阴性菌96株(15.79%),真菌6株(0.99%),主要分离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65.95%),其次为肠球菌属(5.92%),金黄色葡萄球菌(SAU)(5.10%),大肠埃希菌(4.28%),链球菌属(3.94%),肺炎克雷伯菌(3.62%).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者的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第1位,其次为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血培养是其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必要手段.

    作者:陈建设;阳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 023例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病人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倾向变化,根据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1 023例患者的标本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 023例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535例,阳性率为52.29%(535/1 023),其中UU感染458例,占44.77%(458/1 023),Mh感染20例,占2%(20/1 023),UU+Mh感染57例,占5.57%(57/1 023).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较敏感.对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结论 加强对支原体耐药监测,指导临床正确选择药物.

    作者:袁利和;朱文斌;杨梅;钟江红;刘朵;李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临安市2002-2006年笋制品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临安市笋类制品的产品卫生状况,为笋制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2002-2006年共检测样品262份,合格率为88%,其中罐头笋和腌笋合格率低,均为50%,六项指标中霉菌和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率高,分别为20%、21%,散装笋制品合格相对较低,为73%.结论 临安作为笋制品产销大市,存在一定量不合格产品,其中市售腌笋制品和散装笋制品合格率低,应成为监测重点.

    作者:吕云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6 175例高考学生血清谷丙转氨酶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近几年高考体检中学生谷丙转氨酶(ALT)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变化状况.方法 用ELISA法进行血清HBsAg检测,ALT采用速率法测定,40 U/L以上者为异常.结果 36 175名学生HBsAg阳性,阳性率6.3%,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年度间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城区学校学生HBsAg阳性率5.54%,镇区学校学生HBsAg阳性率7.0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要加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尤其是镇区学校和外来工子女学生.

    作者:罗北京;吴清时;郑禾香;苏玲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他克莫司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钙水平的远期影响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血钙水平的远期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2-2004年接受肾移植手术的124例患者,按免疫抑制方案不同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他克莫司+MMF+强的松,n=58);对照组(环孢素A+MMF+强的松,n=66).比较两组患者肾移植2年后的血钙水平及高钙血症发生率.结果 FK506治疗组和环孢素A组肾移植术后高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17%和13.6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他克莫司比环孢素A可有效降低高钙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炼;成柯;任祖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其耐药性

    目的 探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其耐药性,预防和控制MRSA流行发生.方法 对2006年住院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 2006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5株,其中MRSA28株,占金葡菌的62.2%(MSSA17株,占37.8%);医院感染株和社区感染株分别占19株(42.2%)、26株(57.8%);感染部位多分布在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烧伤部位;在同期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外环境中尚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阿奇霉素耐药率在70%以上,但对万古霉素敏感.基础疾病中以外伤、心脑血管病、烧伤、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软组织疾病居前五位.结论 金葡菌检出率、MRSA发生率和耐药率较高;同期外环境尚未发现有关的金葡菌菌株;金葡菌医院感染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应注意做好手卫生、物体表面消毒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控制金葡菌交叉传播.

    作者:王江桥;罗君;蔡珠;王箭;李玉娟;巫雪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议医学临床标本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上通常对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比较注意.本文从真空采血管的选用、采血的体位、采血的时间、药物服用、输液状态下、标本放置时间、采血步骤规范和防腐剂的使用等方面入手,侧重阐述了检验结果分析前的要素控制,使得检验程序更完善,数据更准确.

    作者:林英辉;黄小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滨州市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滨州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农民饮用水质量.方法 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验,评价依据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果 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指标:城镇集中式供水平均合格率67 45%、81.00%;农村分散式给水平均合格率26.00%、39.35%.结论 城镇集中式供水明显优于农村分散式给水,地下水好于地面水.提示:应加强水源防护,扩大净水设施,严格消毒措施,改进水源.

    作者:徐侠;姜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6例(51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术后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散光明显减少,视力稳定提高.同时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胡立志;张宏;叶茹珊;彭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鼠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压力模型的构建

    目的 培养大鼠髁状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s,MCCs),建立简便易行的髁状突软骨细胞持续静压力模型.方法 SD大鼠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髁状突软骨,利用机械-酶二次消化法分离细胞并培养传代,鉴定细胞来源,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在压力模型给细胞加压后,检测培养细胞的形态、增殖等.结果 成功获得MCC有限细胞系,给细胞加压48 h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90 kpa压力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利用机械-酶二次消化法,可成功培养出原代SD大鼠MCCs,自制压力模型可作为加压装置对细胞实施加压干预.

    作者:黄生高;王明朗;钟孝欢;王会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以病历为平台的外科实习教学

    由于临床工作和病种的随机性,实习教学难以保持系统性是外科实习教育的难点.本文探索了以病历为平台有序教授大纲要求的实习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临床学习理论知识的实习教学模式,并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作者:金玥;刘小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湖南省临床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各级临床实验室开展HIV血清学筛查试验的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41家临床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进行调查,利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 141家实验室2006年度共检测样本303 045份,筛查阳性样本2 404份,确认阳性样本276份,筛查阳性检出率和确认符合率分别为0.09%和11.48%.送检样本多的科室是外、内、急诊和妇儿科.多数实验室采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多数实验室缺少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结论 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王孝华;陈曦;贺健梅;邹潇白;易再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湖南首次福氏4c型菌痢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方法 病例个案调查、采样检测,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疫情历时8 d,发病79人,发病率为14.5%,2005年6月12日出现首发病例,6月16、17日为发病高峰,寄宿生发病人数明显多于通学生,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严重,出现昏迷.结论 此次疫情为自备井水污染所致,病原菌为福氏4c志贺氏菌.

    作者:刘孙杰;刘涛;徐友林;罗燕;邓如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老年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血液生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中、老年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血液生化指标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整群抽取湖南文理学院≥45岁以上教职工538人,调查其饮食和行为习惯、体格检查、血液生化以及肝脏实时超声检查.结果 538例研究对象,约占该院中、老年人口的86.8%(538/620),脂肪肝患病率为27.9%(150/538),不同年龄与性别患病率有差别.脂肪肝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非脂肪肝组相比分别呈下降和升高(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P<0.01),其升高异常率明显大于非脂肪肝组(P<0.01).ALT与FBG、TG、TC存在正相关,与HDL-C存在负相关;AST与TC、ALT存在正相关;其中ALT与TG、HDL-C相关具极显著性,AST与ALT相关具极显著性.结论 该院中老年教工脂肪肝患病率男性较女性高,男女性别内部患病率存在年龄差异;热量过剩可能是其主要病因;脂肪肝患者多项血液生化指标异常,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作为脂肪肝确诊及评估的有效手段.

    作者:庄景凡;揭光勇;周伯钦;周四喜;王文初;张生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