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向明
目的 观察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1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定量检测外周血清中PAPP-A和GMP-140.对所有冠脉造影显示狭窄≥30%的病变进行影像学分析,对斑块形态进行分型.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PAPP-A和GMP-140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16.75±2.37 vs 5.37±1.16 mU/l;13.57±2.66 vs 3.82±1.59 pg/ml,P<0.01,respectively);同样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增高(16.75±2.37 vs 6.27±2.73 mU/l;13.57±2.66 vs 4.96±2.54 pg/ml,P<0.01,respectively).尽管稳定型心绞痛组PAPP-A和GMP-140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不稳定型斑块的心绞痛患者血清中PAPP-A和GMP-140水平均较稳定性斑块患者升高.结论 PAPP-A和GMP-140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可作为反映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作者:李峰;王勇;张育民;谢启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腹腔镜诊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行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腹腔镜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病灶的阳性诊断率.结果 腹腔镜下取得120份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膜病灶组织与50份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其中蓝色病灶为常见,占33.53%(57/170),其次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占29.41%(50/170).与病理诊断相比,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阳性诊断率为66.47%.其中对蓝色病灶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病理诊断阳性率高.结论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对蓝色病灶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较高.
作者:李芳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种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环境、生物遗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了解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进展,开展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对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蒙晓宇;耿文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较低剂量甲醛(formaldehyde,FA,浓度为40 μmol/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时相特征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分析甲醛在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株)与甲醛浓度为40 μmol/L的DMEM培养基孵育.分别处理一定时间后(0,4,12,24,48,72 h)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活性;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比色-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浓度;生化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eNOS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较低浓度甲醛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细胞LDH漏出,以及内皮细胞上清液MDA和NO的产生;降低eNOS的活性,抑制eNOS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增加iNOS活性,促进iNOS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结论 甲醛诱导HUVEC-12细胞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NOS的活性及表达,诱导iNOS的活性及表达,增加病理性NO产生,从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尹蔚兰;让欧艳;李恩华;邹丽君;贺彬琪;王穆;李良;让蔚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早期(24~72 h)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被确诊为ACS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50例,前者只给常规治疗,后者给予常规治疗加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泵入72 h.用ELISA法测定100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心脏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及出血的比例.结果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组50例ACS患者经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心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出血的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用于ACS患者的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颖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脑脊液间接胆红素(CSF-IBIL)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试验组36例胆红素脑病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检测CSF-IBIL与血清γ-GT的水平,并与对照组44例单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相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儿CSF-IBIL与血清γ-G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4.14,P<0.01).结论 联合检测CSF-IBIL与血清γ-GT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邓永超;莫丽亚;唐喜春;黄彩芝;李先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CPBS)各阶段乳酸(Lac)值的变化及两种血气管理方法对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56例心脏病患者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PH稳态管理血气,B组α稳态管理血气.分别于术前,转流前5 min,降温末,复温末,停机5 min,术后24 h抽动脉血测血气分析(含Lac).结果 两组转流前5 min Lac值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组间、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温末乳酸值均增高,复温末乳酸值高,持续至术毕,降温末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温末至停机5 min与术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24 h均恢复正常,组间、组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PB期间存在组织缺氧,乳酸含量增高,复温期间采用PH稳态管理血气乏氧程度更严重.
作者:蒋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检查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外伤性视神经患者24例行视神经管螺旋CT扫描,用骨算法重建,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有6例为双侧视神经管骨折,13例为单侧视神经管骨折,5例未发现骨折.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7例,外壁骨折5例,视柱骨折2例,上壁骨折3例,下壁骨折2例.结论 螺旋CT检查可显著地提高对视神经管骨折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作者:欧阳彬;于德玲;张赛君;王伏湘;李静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05年与1985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的变化趋势.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7~18岁的土家族学生,分别测试其相关身体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和素质指标,并与198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年间湖南土家族学生身体形态有明显的增长、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血压、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有所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和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结论 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年体质出现滑坡,建议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营养的补给.
作者:皮建辉;吴亿中;雷鸣枝;邓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镇海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人群类型、分布情况以及求询动机.方法 面对面开展咨询,对每位咨询者填写《咨询个案登记表》,并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 848例求询者中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42.28:100,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为主,占80.90%;求询原因主要以自已要求检测为主,占55.07%;求询类别以异性接触为主,占72.29%.求询者中未发现HIV阳性病例.结论 对高危人群和外来人员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VCT工作的重要目标人群,加大VCT的宣传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房家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认知水平,通过控烟干预促进健康行为达到预防和控制慢病的目的.方法 通过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莲县3个乡镇的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基线调查2 090人,经过1年健康教育特别是控烟行为干预后调查512人,对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及慢病相关因素的认识有明显提高,对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预防方面的知识也有提高.结论 控烟等行为干预是提高农村居民预防和控制慢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先献;苏军英;刘海燕;郭晓雷;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γ线照射对肠道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γ线照射小鼠腹部,照射剂量为11.5 Gy,照后采用cDNA微阵列观察受照小鼠小肠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 照射组与正常组相比有48条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25个为下调基因,有Amy2、SCD-1、Elastase 2、Sprr 2A、NF-κB p65等与物质代谢、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下调;23个为上调基因,有Catalase 1、RGS16、GST1、rpS17、TSA-1等与代谢酶类、信号转导、DNA损伤、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在表达异常的基因中,有21条基因是已知功能或部分功能的基因,其余27条则为未知功能的基因.结论 γ线照射可导致小鼠肠组织基因表达谱异常,且下调基因数较多.
作者:杨文清;任东青;赵涛;张杰;曾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评价楚雄市肺结核项目病人的治疗管理情况,寻找有效的治疗管理方法.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方法对项目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5年共治疗管理491例项目病人,初治涂阳治愈率为81.72%,复治涂阳治愈率为78.38%,重症涂阴完成疗程率为93.33%;病死率为4.68%,初治涂阳病死率为4.48%,复治涂阳病死率为5.40%,重症涂阴病死率为4.44%;失败率为3.87%,初治涂阳失败率为2.42%,复治涂阳治失败率为9.91%;丢失率为5.29%,初治涂阳治丢失率为7.24%,复治涂阳治丢失率为9.91%;毒副反应率为2.65%,迁出率为0.41%.结论 楚雄市项目病人治愈率尚未达标(85%),主要原因是督导管理有漏洞,失败率、丢失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要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措施,加强全程督导管理工作.
作者:周云平;杨小刚;何国兴;李明高;金熙云;江永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兴安岭林区莱姆病人群患病状况.方法 经IFA检测IgG抗体.结果 共调查755人,其中一般人群671人,精神异常者84人(现患).一般人群中发现292人具有蜱咬史,叮咬率为43.52%,经IFA检测疑似病例96人,IgG抗体阳性70人,阳性率为72.92%,患病率为10.43%.84例精神异常者IgG抗体阳性28人,阳性率为33.33%.结论 该病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主要集中在10~至50~组,以30~组高.不同性别间没有差别,不同职业间叮咬机会以工人和学生为高危人群,患病率以工人和干部为高.阳性病例的临床表现以慢性游走性红斑、类感冒样症状、关节炎等出现率高.林区莱姆病Ⅰ期以ECM和类感冒症状为主;Ⅱ期以心脏异常、面神经麻痹为主;Ⅲ期以关节炎、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
作者:董景红;朱建华;尹凤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经验.方法 运用腹腔镜和经肛门外翻切除直肠肿瘤技术,对23例低位直肠肿瘤实施低位切除吻合手术.结果 23例保肛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0 min(150~220min),出血量平均80 ml(50~200 ml).术后排尿功能正常,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 d(2~4 d).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6~30月,术后6月盆底肿瘤复发1例,但无腹部辅助切口及Trocar穿刺部位的肿瘤转移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外翻切除吻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马铁祥;李绍杰;王云;王力;刘洁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疼痛教育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在镇痛需求,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泌乳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200例施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施疼痛教育组(观察组)和未实施疼痛教育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由责任护士于病人手术前一对一实施疼痛教育,教育内容统一(包括疼痛概念、疼痛评估方法、疼痛的不良反应、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及优缺点等).对照组未予疼痛教育,术后观察比较病人疼痛程度(VAS评分)、镇痛处理、泌乳、术后生理功能恢复(包括首次肛门排气、首次下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疼痛教育能提高病人术后镇痛需求,改善镇痛质量,促进母婴康复.
作者:应红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区城市居民冠心病的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应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广西6城市35~74岁居民7 806人.统计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人群冠心病患病率.结果 患病率为56.24‰,无性别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显著上升(P<0.01).职业之间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TG(甘油三脂)、HDL-C(高密度脂蛋白)、职业性质、年龄是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冠心病正在成为我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策略,开展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综合防治.
作者:陈娜萦;蒙晓宇;韦波;张云;冯启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灵敏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大肠杆菌O157:H7表面抗原O和鞭毛抗原H的特异性基因rfbO157、fliCH7设计引物,分别扩增出目的产物.结果 利用建立的方法对4株大肠杆菌O157:H7菌及12株非大肠杆菌O157进行检测,rfbO157、fliCH7基因的特异性均为100%;rfbO157基因的灵敏度约为6×104 cfu/ml;fliCH7基因的灵敏度可达6 cfu/ml.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好,为实验室鉴定大肠杆菌O157:H7提供了一种简单、容易操作的手段.
作者:温群文;段永翔;刘楚云;曾小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开封市健康从业人员及养鸡场开展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方法 对从健康从业人员分离到的2 703株大肠杆菌和从鸡粪分离到的1 081株大肠杆菌分别用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业人员及家鸡的大肠杆菌分别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强力霉素、链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而对头孢曲松、磷霉素、新霉素、先锋5号、痢特灵、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 关注细菌的耐药监控,控制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防止人畜混用造成人畜抗药性的循环,减少抗生素滥用,降低人群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
作者:桓新;卢大雷;马颖;马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的释放情况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同时用直尺测量不同时间点血肿的大直径.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于6 h即有Cyt-c释放;1 d后阳性细胞表达多;3 d后阳性细胞数减少;5 d后阳性细胞继续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血肿周围于6 h出现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1 d阳性细胞计数达高峰,3 d出现轻度下降,5 d明显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采取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Cyt-c与Caspase-3均有所下降,与其他各组比较,平肝熄风汤组治疗后下降明显(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元Cyt-c与活化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采取熄风、泻火、祛痰、化瘀以及风火痰瘀同治等治法均能抑制Cyt-c与Caspase-3的表达,阻止神经元的凋亡,以平肝熄风汤组为明显.
作者:熊新贵;梁清华;陈疆;谢映;王娟;蒋勇前;刘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