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研究

彭道荣;余妍;王宇;张小宁;王菁;程晓东;郝晓柯

关键词:丙型肝炎, 自身抗体, 荧光免疫测定, 自身免疫, 丙肝病毒
摘要: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探讨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HC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2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进行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血清HCV-RNA含量,HCV抗体的检测用ELISA法;回顾性分析HCV-RNA病毒、AST、ALT、ALP和r-GT与自身抗体检出的关系.结果 220例丙型肝炎患者总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2.73%;HCV-IgG单阳性(HCV-IgG(+)HCV-RNA(-))的检出率为29.57%;HCV-IgG(+)HCV-RNA(+)自身抗体检出率为40.59%,HCV-IgG(+)HCV-RNA(-)与HCV-IgG(+)HCV-R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身抗体以低滴度为主,主要为抗核抗体.自身阳性的检出与性别无关(P>0.05)与年龄关系密切(P<0.01).自身抗体阳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γ-球蛋白均高于自身抗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V在感染过程中可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使感染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检出率与年龄关系密切且与病毒的复制有关.自身抗体以低滴度为主,主要为抗核抗体.自身抗体可能是HCV感染后肝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牙齿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牙齿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5~11岁儿童进行调查问卷及体检,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提示儿童日常食品如甜点心和糖果,儿童日常抚养人,出生后的喂养方式,刷牙的起始时间,儿童的全身健康状况及家庭收入等因素与儿童牙齿健康显著相关,其中儿童刷牙的起始时间,儿童全身健康状况及抚养人的学历是保护因素.结论 通过调查和分析证实影响儿童牙齿健康的几个因素的客观存在性,对医疗工作者及相关行业的人员进行儿童牙齿保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翔宇;张林明;陈显久;郭建锴;陈钢钢;邢学武;王维;赵华明;尚凡晶;郜原;张春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南宁市长卡司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长卡司机艾滋病性病知识认知状况和行为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区三个长途卡车停车场249名长卡司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方法. 结果 98.8%的人听说过艾滋病,92.8%的人认为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于艾滋病三条传播途径90%以上人回答正确.100%人有过性生活经历,初次性交11.2%的人为商业性行为.8.03%的人有过同性性行为,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2.35%,而24.5%从未使用安全套.过去半年有40.56%人出现过与性病相关症状.结论 加强长卡司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降低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作者:徐永芳;朱建靖;莫秀娟;梁红慧;周吉;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锰致脑线粒体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锰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和工业污染物,职业工人长期接触锰,可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锰的毒性机制现在还不太清楚,研究表明其很可能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然而关于锰对线粒体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将近年来探讨锰致脑线粒体损伤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芳林;徐兆发;徐斌;邓宇;贾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宜春市区中学生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春市区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亚健康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宜春市区一所高中及一所初中不同年级的中学生,进行亚健康状况的现况调查.结果 调查的654名中学生中,亚健康发生率为27.99%,其中男生亚健康发生率26.04%,女生30.38%,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509,P=0.219).高中组亚健康发生率为35.62%,明显高于初中组20.0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9.808,P=0.000).初、高中组亚健康发生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与同学朋友相处差;学习压力大;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家庭经济状况差.结论 宜春市区中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令人满意,学校、教烫师、家庭及全社会应针对中学生亚健康状况,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作者:杨建平;廖兵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医院核医学科PET项目设计预审与防护效果验证

    目的 审查PET中心设计,验证放射防护效果,降低辐射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健康的影响. 方法 根据相关标准和资料,对某医院核医学科PET及回旋加速器系统设计布局进行审查,利用多功能辐射仪对相关工作场所进行放射性水平检测,对其放射防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该项目总体设计合理.其中,在药物合成室的分装环节、活度室测活度环节、注射室注射环节、PET扫描时的摆位环节辐射剂量较高,应充分利用时间、距离屏蔽等综合防护措施.回旋加速器室两道防护门和迷道长度的设计是保守的.结论 加强核医学设计审查与放射防护效果验证,对实现放射防护的优化,解决新型仪器带来的辐射防护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秀芹;刘士敏;赵进沛;吴欣;谢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医疗纠纷工作的体会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们的健康观念、法律意识及自身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由于种种原因,医患之间的纠纷相对有所增多.如何正确化解医患之间矛盾,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思考这一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维护好患者和医院的合法权益.

    作者:余力;宁湘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用血的部分感染性病毒漏检率调查

    目的 调查湖南省临床用血质量现状. 方法连续7年,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中心血站、基层血站、中心血库40个采供血机构已复检的库存临床用血进行部分传染病学指标调查.结果 共抽查库存血液12 384袋,阳性结果73袋,总阳性率为5.89‰.其中HBsAg阳性率为1.68‰;抗HCV抗体阳性率为2.26‰;梅毒阳性率为0.95‰;ALT异常2.10‰.结论 临床用血质量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管理部门需加强监测.

    作者:李小曼;李梨平;王龙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国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展望

    我国的健康教育发源早、起步晚,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一段比较高速的发展期.目前,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水平以及群众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在政府投入、人员培训、规范制定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姜莹;丁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湖北省宜昌市1997-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宜昌市1997-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昌市1997-2006年乙脑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997-2006年宜昌市累计发生钩体病例162例,死亡11例,宜昌市各地区均有发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07/10万.高发人群为0~10岁年龄组的儿童和学生,高发时间为7-9月.结论 宜昌市1997-2006年乙脑发病率虽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普及健康防病知识,在乙脑高发期灭蚊防蚊,避免乙脑的暴发流行.

    作者:杨小兵;徐勇;彭磊;贺圆圆;魏巍;刘军;严薇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40例女性性工作者AIDS/STD血清学和行为学调查

    目的 了解湘潭市市区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流行现状和行为学特征,为该人群的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公安系统现场抓捕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及行为学调查,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140名女性性工作者中发现HIV抗体阳性1名,梅毒抗体阳性10名.安全套使用率为37.14%.结论 目前湘潭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仍然较低,易造成性病、艾滋病传播,需加强干预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赵树海;王继杰;方彰红;颜天强;何伟;彭颂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的新进展

    本文主要对HBV、HCV、HGV和TTV的基因型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PCR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基因分析法.迄今为止,已发现HBV有A、B、C、D、E、F、G、H 8种基因型,HBV在漫长的岁月中累计的点突变构成不同的基因型,HBV的自然变异对于疾病临床转归的影响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X基因是一种仅存于嗜肝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与宿主细胞生物学功能有广泛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乙型肝炎病毒致癌的主要基因和发病基础;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是HBV复制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因而可能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影响;HCV基因组RNA在肝细胞中,常以双链互补的形式存在,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有负链RNA,但没有DNA中间体,表明是一种非整合型病毒;HGV基因结构HCV非常相似,同属黄病毒家族成员,HGV可引起人类输血后肝炎及散发性急、慢性肝炎;TTV为无包膜的单负链环状DNA病毒,TTV DNA主要定位在肝细胞核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与输血后肝炎相关.基因型的提出为肝炎病毒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作者:陶艺君;唐正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血清CA199、CEA及β2-MG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CA199、CEA及β2-MG水平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52例肺癌患者血清CA199、CEA及β2-MG水平,并观察其在不同TNM分期的变化及其不同病理水平变化. 结果肺癌组CA199、CEA、β2-M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肺病组,CA199、CEA水平以腺癌高,β2-MG水平以鳞癌高,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率.而且TNM临床分期越晚,CA199、CEA、β2-MG水平越高.结论 该3项肿瘤标志物可为肺癌的诊断、分期及病情监测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蒋显勇;陈虎云;李国亮;易艳军;李熙芹;李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株洲市城市四区0~5岁儿童血铅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株洲市0~5岁儿童血铅现状. 方法以社区及幼儿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采指尖血150 ul测血铅含量. 结果城市四区因工业及生活污染不同,0~5岁儿童受铅污染不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防治铅污染要社会、医学及家庭并举.

    作者:张利之;胡利辉;陈湘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从抑菌剂中检出1株绿脓杆菌

    目的 了解市场流通的抑菌洗液产品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并为卫生监督部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国标法对在市场抽查的洗液产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 结果在本次专项抽查所进行的洗液产品中部分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其中一份检出致病菌绿脓杆菌. 结论洗液产品的卫生质量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要进一步规范洗液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市场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卫生监督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洗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江建真;潘珍瑜;刘红;林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分离出的细菌采用常规鉴定或用MicroScan WalkAway 96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根据NCCLS/CLSI规定进行判断,用亚胺培南诱导铜绿假单胞产生诱导酶. 结果 200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及咽拭子标本,占70.5%,其次为各种脓液及分泌物,占22.5%.其科室分布以呼吸科、老年内科和骨科为主,分别为19.5%、19.0%和13.5%.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为94.0%,其次是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87.5%、86.5%和80.5%,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的中介率高,分别为20.0%和17.0%.亚胺培南敏感菌株诱导酶的产酶率为27.5%.结论 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和老年内科的呼吸道感染,其次是骨科的各种伤口感染,对所有抗生素的敏感率均比较高,亚胺培南是一种较强的诱导剂,可以使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诱导耐药.

    作者:曹伟;卿之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999-2006年苏州市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研究1999-2006年苏州市传染病发病流行趋势,为制定符合当前形势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8年来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表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 8年间累计上报甲乙丙类传染病18种136 059例,总发病率为234.45/10万,其中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发病数居前三位,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性疾病为主,肺结核和HIV感染者发病上升.结论 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工作不容懈怠,性传播疾病应该成为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肖琦;张宏;杭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盘细胞凋亡及fas基因mRNA在胎盘中的表达,探讨ICP围产儿死亡率升高的原因和机制. 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20例ICP患者和20例正常产妇胎盘细胞凋亡和fas基因mRNA表达情况. 结果 ICP患者胎盘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而fas基因mRNA的表达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结论 ICP患者围生儿死亡率升高可能与胎盘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升高有关,但其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fas基因表达无关.

    作者:卿美娥;王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湘乡市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状况及卫生知识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餐饮单位餐饮具的消毒状况及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100家饮食单位的500件餐饮具和1 000名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餐饮具消毒效果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从业人员卫生知识采用对现场人员十题口头询问法.结果 共抽样检测餐饮具样500件,合格率为67.00%;餐厅抽样250件,合格率81.60%,厨房抽样250件,合格率58.40%;大中型饭店、宾馆合格率86.61%,小型饮食店合格率63.87%,厂矿机关食堂合格率40.48%;共对1 000名饮食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与不同文化程度和卫生知识培训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卫生知识水平与文化程度高低、卫生知识培训有关;文化程度高的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的(P<0.005),经过培训的明显高于未培训的(P<0.005).结论 应加强对餐饮具的消毒监督管理和检测,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特别是文化程度低的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

    作者:吴怀丽;冯科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应用Bayes判别分析进行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

    目的 应用妊娠患者的临床、生理、生化、形态学指标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Bayes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筛选有意义的指标,建立输卵管妊娠的判别诊断模型与计量诊断表. 结果年龄、体重、超声诊断、包块等指标对输卵管妊娠进行早期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判别诊断模型交互验证考核正确率达91.9%.结论 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妊娠患者的早期征象和指标并建立模型,对输卵管妊娠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军;凌莉;隗伏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 方法对我院1998年4月-2007年1月共收治的316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人,术后发生7例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术中、术后的处理加以分析. 结果 1例颈部吻合口瘘病人,因吻合口瘘通入胸腔,感染加重,衰竭死亡.1例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5例病人治愈出院.结论 针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可能出现的原因,术中、术后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能降低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肖君;张翼;谢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