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标本来源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闾文萍;曾贱高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抗菌药物, 抗药性, 微生物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差异,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分离自中段尿,痰分泌物标本的大肠埃希菌,采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及相配套的药敏试验卡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并统计比较不同标本所检出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85株,其中中段尿检出150株,痰64株,分泌物71株.中段尿与痰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中段尿与分泌物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妥布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痰与分泌物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同一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治疗不同部位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要考虑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而产生的耐药性以及药物有效浓度的差异,按照药敏结果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校高教龄教师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其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高教职业对高教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和损害,并同血压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用美国产24 h DMI动态心电图检查和HRV分析系统,对82例高校高教龄教师高血压病(EH)患者和63例普通职工(对照组)进行HRV时域及频域分析,获取心率变异性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中的高频成分较对照组低,低频成分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显著;研究组LF和LF/HF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NAA、H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收缩压、MABP分别于SDANN呈负相关;与LF/HF比值呈正相关.结论 高教职业对高教龄教师植物神经功能具有影响,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同工龄的人群;提示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可作为高血压危险性评估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张琰;邬力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下肢与心肌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双下肢与心肌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白兔32只,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1)S组,即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套环,不收紧结扎线.(2)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3)缺血后处理组.(4)双下肢缺血后处理组.分别在结扎前、结扎30 min、开放后1 h、开放后3 h检测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钙蛋白(cTnI),实验结束后,测定心梗面积并通过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和双下肢缺血后处理组心梗面积均明显小于I/R组,电镜显示缺血后处理组和双下肢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I/R组,缺血后处理组和双下肢缺血后处理组的CK及cTnI的变化在再灌注期间均低于I/R组.结论 双下肢与心肌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相同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利文;李李;裴万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郴州市1992-2006年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分析

    目的 了解郴州市近15年来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三间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结果 该市15年来共报告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7种共4 7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06/10万,死亡530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79/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11.16%.该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除狂犬病稍有上升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该类传染病在法定传染病中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防治工作不容忽视.狂犬病占此类传染病死亡构成的71.32%,狂犬病的控制尤其重要.该类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和人群特征,应做好重点地区高危人群的防治干预.该类传染病经过多年的防治,基本得到控制,但应高度警惕新发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姚令辉;段良松;陈伟华;苏小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西部分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及公共职能开展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广西部分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及公共职能开展情况,并提出相应措施.方法 分析卫生人力的数量、专业、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性质构成及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公共职能执行情况.结果 人员专业素质整体不高,学历层次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从事防保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卫生人力总量及防保人员配备偏低;缺少高级别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内容;公共职能开展与国家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结论合理规划和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履行公共职能和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孟军;董柏青;唐振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株洲市2004-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株洲市2004-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市2004-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与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93.41%降至66.67%左右,但<8月龄和8~11月龄婴儿病例构成比增加(<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8.5%),≥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增加较多.各县区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1岁婴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40/10万.结论 株洲市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构成比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作者:唐雨新;丁愈;任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300例疑似梅毒检测标本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疑似梅毒患者的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方法学探讨.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1 300例疑为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进行TRUST检测和TPPA检测.结果 梅毒阳性者451例,占34.69%.其中男性占22.24%,女性占42.11%;先天梅毒10例.结论 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

    作者:蒋英;宫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P表达和淋巴管计数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和淋巴管计数,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70例NSCLC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TP和淋巴管染色方法均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 70例NSCLC组织TP阳性46例,阳性率为65.7%.TNM分期的Ⅰ(Ⅰa/Ⅰ b)期、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Ⅰ和Ⅱ级病例TP阳性率及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HP明显低于TNM分期的Ⅱ和Ⅲ期(Ⅱa/Ⅱb和Ⅲa/Ⅲb)、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Ⅲ和Ⅳ级病例(P<0.05或0.01),鳞癌与腺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P阳性病例中的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病例中的淋巴管计数(t=7.529,P=0.000<0.01).结论 TP表达和淋巴管计数与NSCLC的发生、进展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评估NSCLC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NSCLC组织分泌的TP可能具有促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作者:袁运长;夏振坤;尹邦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Ⅱ,Igf2),又称生长调节素A,是一个单链多肽分子,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Ⅰ,Igf1)在氨基酸组成上具有同源性,并且二者都与胰岛素原(proinsulin)具有同源性[1].由于Igf2是一个在细胞增殖、分化、程序性细胞死亡和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因子,对个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该基因的印迹调控异常有关.因此,近年来人们对Igf2进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作者:彭凤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做法与体会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2006年常住人口为88万,其中1岁以下儿童5 600余人,流动人口57万,其中1岁以下儿童8 000余人,全市面积999 Km2,辖8镇1管理区287个行政村(居委会),镇级防保人员85人.2004年以来,张家港市积极探索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相适应的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以组建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为契机,以政府承办的镇级预防接种门诊为依托,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作者:杜国明;顾增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加味黄芪合剂对被动吸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合剂对连续被动吸烟的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烟熏法建立被动吸烟大鼠模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及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反映加味黄芪制剂对大鼠肺损伤的干预效果.结果 加味黄芪合剂明显减轻被动吸烟大鼠的肺组织损伤,增加SOD活性.结论 加味黄芪合剂对被动吸烟大鼠所致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诚;管茶香;陈鹭姗;刘惠君;廖梅;张晓洁;张英东;王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综合指数法在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探讨科学的评价方法. 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从长沙市幼儿园随机抽取4所,对幼儿园儿童整群抽样进行体格发育测量,获取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腰围、上臂围、小腿围、皮褶厚度等形态学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 各个年龄组间综合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0.813,P=0.0001),经多重比较,3岁组综合指数显著高于4岁组和5岁组(P=0.0001);而性别间无差异;不同级别幼儿园之间比较,省级和市区级幼儿园儿童综合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25);综合指数法与Z评分法两种评价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 综合指数法可以将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从整体上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作者:彭喜春;朱明元;许丹;孙振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豆多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大豆多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 用50%无水乙醇连续灌胃7 d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然后给予大豆多肽28 d.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成功建立了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豆多肽高、中、低剂量组动物的肝脏甘油三酯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而高剂量组动物肝脏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 结论大豆多肽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张桂英;赵海军;曲景乐;王宝贵;刘磊;陆承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剂量Aspirin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斑块炎症反应和COX-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兔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斑块炎性过程和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喂食普通兔料)、高脂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阿司匹林组(喂食高脂饲料并给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干预),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测定斑块面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巨噬细胞的表达情况,Western-bolt分析COX-2的表达.结果 病理学大体观察发现,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阿司匹林组主动脉壁脂质斑块面积占整条主动脉内壁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0%、(59.62±10.74)%、(48.33±7.85)%,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司匹林组斑块区巨噬细胞含量、COX-2表达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干预可以通过抑制病灶区的炎症反应、COX-2的表达来有效减轻高脂饮食所致的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郭毅;李方明;姜昕;唐冰衫;王启章;左彦方;王玲;张艳波;黄术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临床带教方法的探讨

    神经外科专业性强,涉及的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病理等内容广泛,临床病例复杂多样,学生很难掌握,神经外科的课堂讲授内容较多而授课时间相对较少,采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成.我们通过探讨现在流行的PBL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病例讨论教学法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寻求出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佳方法.

    作者:杨志林;柯以铨;王建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梗死肝阳化风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凝胶图谱分析

    目的 建立脑梗死肝阳化风证高分辨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脑梗死中医肝阳化风证的本质内涵.方法 设脑梗死肝阳化风证组、健康人对照组、脑梗死阴虚生风证对照组3组,取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取凝胶图谱,PDQuest V7.3.1软件比较分析3组图谱并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结果 建立了脑梗死肝阳化风证、健康人组、脑梗死阴虚生风证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2-DE图谱,分别获得蛋白质点459个,552个,644个;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了脑梗死肝阳化风证与阴虚生风证的相同蛋白质点8个,差异蛋白质点23个.结论 提示相类证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同病异证有不同的本质内涵,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肝阳化风证本质内涵奠定了科学基础.

    作者:曾年菊;梁清华;陈疆;区健刚;萧梅芳;张雨星;梁湘辉;鄢东红;关勇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检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标本血清HBV-DNA与血清HBVM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25例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及放射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HBVM.结果 经荧光定量PCR检测124例HBsAg、HBeAg、HBcAb为阳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阳性,106例HBsAg、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62例阳性(阳性率58%),69例HBsAg、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44例阳性(阳性率63%),17例HBs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1例阳性(阳性率5.8%),9例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其血清HBV-DNA 2例阳性(阳性率22%),100例HBVM全部阴性的标本,其血清HBV-DNA全部阴性.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BVM与血清HBV-DNA,可反映乙肝患者病情变化,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湖北省宜昌市1997-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宜昌市1997-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昌市1997-2006年乙脑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997-2006年宜昌市累计发生钩体病例162例,死亡11例,宜昌市各地区均有发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07/10万.高发人群为0~10岁年龄组的儿童和学生,高发时间为7-9月.结论 宜昌市1997-2006年乙脑发病率虽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应继续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工作,普及健康防病知识,在乙脑高发期灭蚊防蚊,避免乙脑的暴发流行.

    作者:杨小兵;徐勇;彭磊;贺圆圆;魏巍;刘军;严薇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院建筑物与感染控制要求的探讨

    目的 探讨如何参与医院建筑布局设计,以达到布局科学、流程合理,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方法 感染管理科主动参与布局设计,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及时沟通,纠正失误.结果 医院建筑布局科学、流程合理、符合感染控制要求.结论 只有主动参与、认真准备、及时沟通,才可以避免基建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非专业性给日后的医疗活动和医院感染管理带来不便.

    作者:陈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自然研究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6年12月的产科分娩病例共4 628例,按人工流产次数(0、1、2、≥3次)分为A、B、C、D四组,统计每组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D四组的发病率分别为2.9%、7.4%、10.8%、32.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448.57,P<0.01),且以胎盘粘连的发生率较高(χ2=15.78,P<0.05).结论 无人工流产者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的发生率低,且无胎盘植入发生,随着人工流产次数的增加,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多次人工流产可发生胎盘植入.

    作者:肖中苏;谢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两种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组183例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114例的术中、术后情况,对两者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类型有明显差异.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都不失为对病人损伤少、安全、可靠,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但每一种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病人的具体情况经过综合评估后才能做出佳选择.

    作者:劳金美;王庆一;聂惠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