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株洲市山丘型血吸虫病疫区成因及防治对策效果分析

黄劲;李理;颜进取;冀乃宏;李伟;熊新平;陈茂生;陈建龙

关键词:山丘型, 血吸虫病, 防治对策,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初步探明株洲市山丘型血吸虫病疫区成因及防治对策效果,为制定控制血吸虫病疫区扩散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自然环境是否适宜钉螺孳生;常规法查螺查病评估血吸虫病疫区的防治效果;调查血吸虫病疫区流动人群、家畜及物流等.结果在疫区农贸市场活鱼虾中查获活钉螺16个;经常有病人和病畜进入疫区,流动人群中血吸虫病阳性率为15.76%;在株洲市范围内各县(市)、区自然环境均适合钉螺生长;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1998年的17.97%下降到2005年的1.89%(U=26.06,P<0.001).家畜感染率由13.45%下降到3.75%(U=20.26,P<0.05);活螺平均密度由1998年的2.19只/0.11m2下降到2005年的0.12只/0.11m2,钉螺阳性率下降了85.7%.结论株洲市血吸虫病经过几年来的防治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尚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仍有向周边扩散的可能,因株洲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和非流行区自然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相似.疫区成因,钉螺夹带输入可能性较大,传染源可能与进入本地的病人、病畜相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近视防治眼镜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把近距离读写活动转化为视远状态的安全、实用的近视防治眼镜.方法根据视觉运动中调节与集合的联动关系、偏光心凸透镜的光线会聚作用和物像位移作用,将+2.5~+4.0D凸透镜镜片光学中心偏移并重合至鼻梁架中心线而制成眼镜,供学生读书写字时防治近视用.结果经11~17岁中学生35例61眼(视力4.0~4.9)试用60 d,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的达46眼,有效率为75.41%,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显著(P<0.01).结论近视防治眼镜效果明显、使用安全简便、学治同步,是防治青少年近视的理想用品.

    作者:何章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药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严格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浅谈了中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作者:张晓红;邓汉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某烟厂污水处理站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某烟厂污水处理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方法.结果该污水处理站风机房噪声结果超标,毒物检测结果虽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但硫化氢等混合废气恶臭气味较重.结论污水处理站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整改工作的重点是谨防硫化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作者:廖雍玲;王多多;刘蔼成;汤利民;董吉良;张养元;余志林;李祈;高喻红;张贻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bfα1、PPARγ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及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Cbfα1、PPARγ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塑料包埋椎骨组织,通过Goldner's Massion Triehrome染色,通过骨量测量,分析骨密度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椎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组成骨细胞中Cbfα1、PPARγ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三组中的差异及其与骨计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成骨细胞中Cbfα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骨小梁间隔呈负相关,与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占全部骨小梁体积呈正相关;基质细胞中PPARγ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骨小梁间隔呈正相关,与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占全部骨小梁体积呈负相关.结论Cbfα1、PPARγ蛋白具有使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两者表达水平的失衡导致成骨细胞生成减少,脂肪细胞生成增多,骨吸收增强,骨量丢失增加,这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又一重要机制.

    作者:裴红霞;魏启幼;蒋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3年深圳某社区门诊报告性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某社区性病的流行特征,为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年深圳观澜社区性病报告卡资料.结果深圳观澜社区2003年性病报告病例总数232例,其中男性发病数162例、女性发病数70例,男性发病数为女性的2.56倍;5种性病构成比中,淋病高,占44.83%,不同性别构成比不同,男性淋病高,占64.20%,女性梅毒高,占48.57%;5种性病的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69.83%,不同性病传染来源性别方面也存在不同.结论性病发病数占当年社区传染病总数的77.08%(232/301)、主要传播途径为非婚性接触、先天性梅毒形势不容乐观,提示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洁身自爱,尽可能多的使用安全套,大力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性传播疾病体检工作.

    作者:王金明;周海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近5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00年6月~2005年5月间临床各科患者的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07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血标本等.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8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占25.41%和23.78%.耐药谱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超过24%,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氯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57%以上.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氟沙星具有较低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但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类感染所占比例有呈上升趋势.并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尹明;曾贱高;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 468名中山市吸毒者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对中山市某强制戒毒所2 468名吸毒人员HI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吸毒人员的不同吸毒方式感染艾滋病毒危险度的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阳性者采用WB法确认,并对吸毒人员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46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检测阳性85人,阳性率3.44%.吸毒行为中单纯口吸吸毒者占31.7%(783/2 468),有5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0.64%(5/783);静脉注射吸毒者占68.3%(1 685/2 468),有80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75%(80/1 685),经x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2=27.144,P<0.001);1 685名静脉注射吸毒者有701名有共用注射针具史,共用针具史占41.6%,有67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9.56%,984名无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有13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32%,经x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2=61.411,P<0.001);而单纯口吸吸毒者与不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HIV感染情况比较,经x2检验,两者无统计学意义(x2=2.015,P=0.156>0.05).结论静脉注射吸毒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应在吸毒人群中持续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干预措施.

    作者:罗小铭;高赛珍;吴宝燕;阮坛凤;李兆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乙脑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1972~2004年)的乙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x2等统计学检验.结果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的33年间乙脑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2=2464.92,P<0.01),年平均发病率为4.27/10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弱,疫区范围逐渐缩小.80.88%的病例为学龄前儿童;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7、8月是发病的高峰月,占全年病例数的78.41%.结论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

    作者:李尧岗;谭徽;段良松;贺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3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icroScan微生物分析系统,结合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74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2 052株,占54.8%;革兰阳性(G+)球菌1 629株,占43.5%.在G杆菌中分离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G-杆菌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低,在0%~6.4%之间;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G杆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4%~85.9%.G+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离率高,占G+球菌的57.0%(929/1 629).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CNS的55.1%和61.7%;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菌株.葡萄球菌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仅次于万古霉素,耐药率仅为2.8%~4.4%,而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阿齐霉素的耐药率达73.3%~88.6%.结论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肠球菌是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邹明祥;范学工;梁湘辉;刘文恩;李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吉首市区小学生10年间沙眼患病状况比较

    目的了解吉首市区小学生沙眼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市区2所小学进行沙眼患病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年间吉首市区小学生沙眼患病率及各民族沙眼患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严重程度减轻.结论学生沙眼防治工作需教育、卫生等部门协调互动,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发病率,以保障其健康成长.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沙市成年人群中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对长沙市1 186名成年人的肥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均数男性23.00,女性23.28.以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超重率男性32.54%,女性32.16%;肥胖率男性6.16%,女性6.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缩压、舒张压有关,而与性别、锻炼情况无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与舒张压水平、锻炼情况呈正相关.

    作者:颜丹红;彭竹漪;杨万松;王辉;王必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76例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家庭治疗现状调查

    目的分析郴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家庭治疗现状及与高血压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样抽取城区、农村高血压患者共3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市城乡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41.76%,服药率为47.87%,控制率为19.95%,城区明显高于农村(P<0.01).城、乡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8.33%和16.84%.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明显低于服药前血压(P<0.01).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均以单一用药为主,城区高血压患者多用依那普利,农村居民高血压病患者多用尼群地平.结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低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有关.农村居民高血压防治能力弱.提示应重视开展高血压的基层社区防治.

    作者:唐伟军;刘思妤;谷彬;何勇;周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湖南省2000~200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找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更好地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食物中毒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食物中毒发病的规律性.结果2000~2005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325起、中毒8 998人、死亡85人.中毒场所以家庭发生多,占总中毒起数的45%,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多,中毒原因中以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高,占总发生起数的45%,全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植物性食品.食物中毒的高发地点在乡村,占总起数的90%.结论应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增强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谭勇;康诚;汪文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单项指标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情况.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1].结果市级以上大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较一般性医院及小诊所较好,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病原污染的几率也较高.结论做好医院消毒灭菌,就能有效的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

    作者:罗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岳阳市吸毒人群四种血液传染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岳阳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和梅毒等四种血液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市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常规方法检测Anti-HIV、Anti-HCV、HBsAg和梅毒抗体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77名吸毒人员中HIV感染率4.69%,HCV感染率81.95%,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14.08%,梅毒感染率2.53%,13名HIV感染者均合并感染HCV.结论本市吸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梅毒、乙肝由吸毒人员向其他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作者:彭德胜;方奎明;王华洪;吴日明;张大迁;李水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 058例0.5~9岁儿童全血铁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0.5~9岁儿童全血铁水平,分析年龄、地区间血铁含量差异.方法2 058名儿童分成三个年龄段,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末梢血含铁量.结果2 058例0.5~9岁儿童全血铁含量为(9.23±2.51)μmol/L.儿童血铁含量存在性别差异,男高于女(P<0.01).以0.5~1岁年龄段血铁为低(7.68±1.01)μmol/L,>5~9岁儿童高(11.67±1.06)μmol/L.男、女童血铁差异在>1~5岁年龄段有显著性差异(P<0.01);城郊两地儿童血铁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本组儿童全血铁含量与其他地区报道基本一致,但应对>1~5岁年龄组儿童饮食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程春香;谭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道县2004~2005年餐饮具卫生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道县餐饮具卫生状况及餐饮具消毒效果,为整治饮食卫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于2004~2005年对全县餐饮具进行抽样检验,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检测大肠菌群项目并评价.结果2005年餐饮具合格率较2004年明显提高;大中型饮食单位餐饮具合格率高于小型;小餐具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餐饮具;蒸汽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结论继续推行食品卫生监督化分级管理,完善卫生设施,加强卫生管理,是改善餐饮具卫生状况的有效措施.

    作者:肖拥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断推进我国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伤害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报告,全球每年因伤害死亡人数500万以上,全球每年每3~4人中就有1人发生伤害.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伤害的死亡率为65.42/10万,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各类伤害,在死因中排列第四位,为1~1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伤害已经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列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作者:杨亚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0~2004年镇江京口区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分析

    目的找出更有效降低食物中毒发生的方法.方法采用国标GB/T4789.4.5.7.10-2003,变形杆菌按WS/T9-1996方法进行.结果食物中毒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居首;致病菌主要以粪便检出为主;食物中毒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结论提高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做好食品卫生工作,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钱瑶;刘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研究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状况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已临产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30)不接受分娩镇痛,Ⅱ组(n=30)接受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Ⅲ组(n=30)接受罗哌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分别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产程变化、镇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胎儿Apgar评分,记录各组分娩方式和分娩镇痛的满意度.结果Ⅱ组和Ⅲ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产程时间、镇痛评分和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Ⅰ组(P<0.05);Ⅱ组产妇改良Bromage评分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三组胎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产妇的分娩镇痛的满意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都可以安全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痛苦和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二者相比较,使用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欧阳文;郑兰香;周昌菊;段开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